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简易化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激发试验诊断性早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性早熟患儿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LHRH)激发试验中各时间段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睾酮(T)水平分析,探求激发试验的简易化。方法运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ACS:180)检测60例性早熟患儿基础血清E2、T、FSH、LH水平及LHRH激发试验后血清FSH、LH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中枢性性早熟(CPP)组39例LHRH注射30 min后FSH和LH明显升高(Pa<0.01),LH/FSH>1,LH峰值>12 IU/L。周围性性早熟(PPP)组21例注射LHRH前及注射后30、60、90 min后,血LH、FSH无显著变化(Pa>0.05)。E2和T水平于注射前和注射后60 min无差异显著性(P>0.05)。二组LH、FSH高峰均集中在30、60 min。结论LHRH激发试验主要依据LH峰值和LH/FSH值来判断;激发试验可简化为LHRH激发前和激发后30、60 min分别抽血检测LH、FSH,即能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2.
性早熟女童性激素、瘦素水平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中枢性性早熟女童基础性激素、瘦素水平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以78例中枢性早熟女童为研究对象,同时选择78例非性早熟女童为对照组,精确测量两组女童的身高、体质量,按G-P图谱测评骨龄,并取晨起空腹血清检测性激素及瘦素水平。采用t检验、秩和检验和Spearman相关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性早熟女童的身高、体质量、骨龄、体质指数(BMI)、瘦素、促性腺激素(LH和FSH)、雌二醇(E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女童;性早熟女童瘦素水平与LH、FSH、骨龄呈正相关,对照组瘦素与性激素水平无相关性;与骨龄相比,瘦素与LH、FSH的相关性较强。结论中枢性性早熟女童有明显的体格发育与基础性激素水平改变,瘦素对性早熟的发生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LH/FSH比值在辅助鉴别诊断女童性早熟中的临床价值。方法:220例假性性早熟和61例真性性早熟女童均进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兴奋试验。统计实验前和实验后30 min、60 min FSH、LH检测结果并计算LH/FSH比值。ROC曲线分析FSH、LH、LH/FSH比值用于诊断性早熟的敏感度并确定最佳诊断截点。结果:通过LH、LH/FSH比值判别性早熟ROC曲线下面积为0.90和0.95。LH峰值截点为10.15 IU/L,敏感度、特异性分别为0.92和0.89;LH/FSH比值截点为0.60,漏诊率为6.0%,特异性为0.91。若患者检测结果满足LH峰值>10.15 TU/L、LH/FSH比值>0.60两个条件中任何一个即诊断为真性性早熟,则敏感度、特异性分别为0.97、0.94;若两个条件同时满足才诊断为真性性早熟,则特异性为1.00,敏感度为0.85。结论:LH峰值>10.15 IU/L且LH/FSH比值>0.60时,可鉴别诊断为真性性早熟,若两个条件中仅一者满足,为防止漏诊或误诊,应进一步随访观察,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4.
女童乳房早发育的临床鉴别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乳房早发育与真性和假性早熟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36名乳房早发育患者的临床表现、盆腔B超、血激素、骨龄、身高等指标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真性性早熟17例,假性性早熟19例,两组临床表现无明显差异;真性性早熟组骨龄/身高年龄高于假性性性早熟组;94.74%的真性性早熟腹部B超检查卵巢有发育;两组大部分患者黄体生成素(LH)和卵泡刺激素(FSH)正常,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LH)和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基础血清黄体生成素(LH)对女性中枢性性早熟(CPP)的诊断价值。方法以279例女性性早熟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CPP 175例、单纯乳房早发育(PT)104例,均行体格生长评价、骨龄测定以及基础LH、卵泡刺激素(FSH)检测和性激素激发试验等。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基础LH、FSH及其峰值对诊断CPP的意义,并分析基础LH与LH峰值的相关性。结果 CPP组的骨龄,基础LH、FSH,以及LH和FSH峰值,LH/FSH峰值之比均较PT组升高(P0.01)。以基础LH和LH峰值诊断效果较好。基础LH对骨龄7.0~9.0岁,9.0~11.0岁,11.0岁3个CPP亚组的诊断价值以11.0岁组的曲线下面积(AUC)最大。基础LH在0.45 IU/L时Youden指数最大,灵敏度为0.667、特异度为0.8;LH峰值在9.935 IU/L时Youden指数最大,灵敏度为0.748、特异度为1。基础LH与LH峰值成正相关(r=0.440、P0.01)。结论基础LH可作为诊断CPP的初筛指标,在不同骨龄阶段均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并可作为疗效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治疗过程中下丘脑-垂体-性腺轴(HPGA)抑制程度与中枢性性早熟(CPP)女童成年预测身高(PAH)的关系,以指导临床个体化调节GnRHa 治疗剂量。方法 收集75 例CPP 女童的临床资料,记录GnRHa 治疗的不同时间点身高、骨龄(BA)、子宫卵巢容积及LH、FSH 峰值、E2 水平,计算各时间点PAH,分析PAH 改善(ΔPAH=PAH-靶身高)的情况及其与HPGA 抑制的关系,并采用阈值效应分析寻找ΔPAH 的最佳HPGA 抑制范围。结果 GnRHa 治疗后PAH 较治疗初期有明显改善。ΔPAH 与ΔBA 呈负相关;治疗24 月时ΔPAH 与LH 呈负相关。将子宫容积控制在2.3~3.0 mL 之间,LH 控制在0.8 IU/L 以下,FSH 控制在2.4 IU/L 以下对延缓BA 的增长及改善PAH 有利。结论 GnRHa 治疗能改善CPP 女童的PAH。选择合适的GnRHa 治疗剂量,将子宫容积、LH、FSH 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有利于延缓BA 及改善PAH。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醋酸亮丙瑞林缓释剂(GnRH a)对中枢性性早熟女童生长和成年终身高指标的影响。方法:对13例中枢性性早熟女童给予GnRH a 50~80 μg/kg,4周注射1次,治疗6~15个月(平均治疗9.6个月)+适量有氧运动和/或生长激素(r hGh)。对比治疗前后身高、骨龄、预测身高及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促卵泡激素(FSH)等指标变化。结果:身高由(137.64±9.35) cm增至(148.0±6.1) cm (P0.05)。最高身高预测值从(149.53±4.66) cm增至(157.2±1.98) cm (P<0.01)。LH,FSH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GnRH a可明显抑制第二性征发育使骨龄的生长延缓,辅以适量的有氧运动和/或r hGh,能有效改善终身高。  相似文献   

8.
性早熟女童骨代谢特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性早熟女童骨代谢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35例中枢性性早熟(CPP)女童(其中A1组16例,年龄6.0~7.9岁;A2组19例,年龄8.0~9.0岁)及21例单纯性乳房早发育(PT)女童(年龄6.0~7.9岁)的血清骨代谢生化指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_1(IGF_1)和桡骨远端1/3处骨超声强度(SOS)值进行检测,并与年龄匹配的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CPP及PT女童桡骨远端SOS、SDS值均明显升高。A1组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OC)、骨碱性磷酸酶(BAP)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ICTP)、IGF_1有升高趋势;A2组骨钙素(OC)、BAP、ICTP、IGF_1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T组女童与同年龄对照组比较OC、BAP明显升高,ICTP、IGF_1差异无显著性;与A1组比较各指标差异无显著性。CPP女童IGF_1水平与LH峰值、LH/FSH比值、骨龄间呈正相关(r=0.38~0.54,P均<0.05);CPP女童骨代谢指标BAP与骨龄、IGF_1值间呈正相关(r=0.35、0.35,P均<0.05)。结论性早熟女童在发育早期即有明显骨代谢改变,骨密度增高、骨形成和骨吸收增加,以骨形成增加为主;血清OC、BAP、ICTP和IGF_1水平与性发育关系密切,其变化是性早熟的早期信号。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双酚A(BPA)与女童性早熟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8月至12月就诊的103例6~8岁性早熟女童,根据性早熟分类标准分为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CPP)组(n=47)及单纯乳房发育(PT)组(n=56),选取同期同年龄乳房未发育女童53例为正常对照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测定血清BPA,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Kisspeptin,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性激素,比较和分析三组间的差异。结果 ICPP组和PT组的血清BPA检出率高于对照组,ICPP组血清BPA水平高于PT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ICPP组血清Kisspeptin水平也高于PT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ICPP组血清黄体生成素(LH)峰值及LH/卵泡刺激素(FSH)比值高于PT组,ICPP组及PT组血清雌二醇(E2)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三组的血清BPA水平与E2、LH峰值及LH/FSH比值有相关性(P0.05),与血清Kisspeptin水平及FSH峰值无相关性(P0.05)。结论 BPA与女童ICPP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醋酸甲羟孕酮和醋酸亮丙瑞林治疗女童性早熟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醋酸甲羟孕酮、醋酸亮丙瑞林治疗女童真性性早熟的疗效。方法 分别采用醋酸甲羟孕酮 4~ 2 0mg/d口服和醋酸亮丙瑞林 6 0~ 90 μg/ (kg·月 ) ,每 4周 1次 ,皮下注射治疗女童性早熟 74例。 结果 两种药物均可使乳房变软、缩小。醋酸甲羟孕酮组治疗后 2 0例第二性征均发育减退 ,对骨龄及子宫、卵巢发育无明显的抑制作用 ,治疗前后血清雌二醇 (E2 )水平有明显差异 (P <0 .0 5 ) ;醋酸亮丙瑞林组所有患儿治疗后第二性征发育减退、骨龄增长速度及卵巢、子宫发育减慢 ,E2 、睾丸素 (T)及卵泡刺激素 (FSH)和血清促黄体素(LH)明显下降 (P <0 .0 5 )。结论 醋酸亮丙瑞林较醋酸甲羟孕酮更能有效地抑制垂体促性腺激素和性腺激素分泌 ,控制性征发育和延缓骨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