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原文] 病有总要: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字而己。病情既不外此,则辩证之法亦不出此。(第一段) 一病之寒热,全在口渴与不渴,渴而消水与不消水。饮食喜热与喜冷,烦躁与厥逆,溺之长短赤白,便之溏结,脉之迟数以分之。假如口渴而能消水,喜冷饮食、烦躁、溺短赤、便结、脉数、此热也。假如口不渴,或假渴而不能消水,喜饮热汤,手足厥冷,溺清长,便溏,脉迟,此寒也。(第二段) 一病之虚实,全在有汗与无汗,胸腹胀痛与否,胀之减与不减,痛之拒按与喜按,  相似文献   

2.
一、“脉微弱者,此无阳也, 不可发汗”辨 《伤寒论》第27条(原文号以二版大专院校《伤寒论》教材为据,下同)“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自章虚谷释:“此条经文,宜作两截看。‘宜桂枝二越婢一汤’句,是接热多寒少’句来。今为煞句,是汉文兜转法也。‘若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何得再行发汗?仲景所以示人曰‘不可发汗’,宜作  相似文献   

3.
一息三至,是谓迟脉.历代脉学专著皆言迟主寒证.如晋·王叔和《脉经》曰:"寸口脉迟,上焦有寒";宋·崔紫虚《四言举要》曰:"三至为迟,迟则为冷";元·滑伯仁《诊家枢要》曰:"迟为阴盛阳亏之候,为寒,为不足".  相似文献   

4.
四逆汤在《伤寒论》中应用的探讨徐润芝刘洪义(山东省莒南县人民医院莒南县276600)关键词四逆汤;伤寒论;探讨四逆汤是以阴盛阳衰,致四肢厥逆而命名;呕吐、下利清谷、四肢厥逆、表热里寒、下寒上热、真寒假热、脉沉微、沉迟、微细、脉微欲绝等,是本方的适应证...  相似文献   

5.
《金匮·水气病篇》第八条曰:"寸口脉浮而迟,浮脉则热,迟脉则潜,热潜相搏,名曰沉。趺阳脉浮而数,浮脉即热,数脉即止,热止相搏,名曰伏。沉伏相搏,名曰水。沉则脉络虚,伏则小便难,虚难相搏,水走皮肤,即为水矣。"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析《伤寒论》中“胃气”思想在病脉辨证中的运用。[方法]逐条摘录《伤寒论》中与胃气相关的服药、饮食、大便、脉象等条文,归纳其胃气思想在疾病诊断、治疗、预后等方面的运用。[结果]《伤寒论》主张试验性地投用水谷和药物以测胃气之盛衰。药食后发热则胃气受损、疾病难愈,不发热则胃气尚存、疾病易愈;腹中转矢气则胃气实、可攻下,无矢气则胃气虚、不可攻下。能食代表中焦实热、胃气来复或中焦虚极;不能食者根据伴随症状又有寒、热、虚、实之分。通过观察大便的数量、颜色、形状、次数、气味,可推断疾病的寒、热、虚、实、瘀血。脉证相符提示胃气尚存、病重能愈;脉证不符提示胃气衰败、病轻难愈;趺阳脉(冲阳脉)浮、太溪脉小于趺阳脉均是有胃气的表现。[结论]《伤寒论》常通过试药食、问饮食、审大便、切脉博来判断胃气的盛衰和戾、推断疾病的性质和轻重。  相似文献   

7.
《伤寒论》第176条云:"伤寒脉浮滑,此以表又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历来对本条经文的注解极多、争议很大,总结起来大都认为本条存在文字错误,故而导致难以理解。如何理解《伤寒论》中的这一条文也成为一个悬而未决疑案。  相似文献   

8.
祖国医学对促、结、代脉的认识不尽相同。如对于促脉,《内经》认为系急促之脉(《素问·平人气象论》:“寸口脉中手促上击者”),又有认为系急促之中有一歇止者,如《伤寒论·辨脉法》云:“脉来数,时一止复来者,名曰促”。对结脉,《内经》中已有结动之名(《灵枢·始终篇》:“六经之脉不结动也”),但未言其脉象。《难经·十八难》中提出:“结者脉来去时一止,无常数”,但未提及脉之迟数。至《伤寒论·辨脉法》始提  相似文献   

9.
关于《伤寒论》若干字词的再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伤寒论》注释中,有些通行的观点,并不一定正确,还有商讨之必要。本文择若干问题,讨论于下。1促脉《伤寒论》中,记载促脉的原文有四条。关于促脉,现在通行的解释是指急促之脉。古人持此观点者甚多,如钱天来说:“脉促者,非脉来数,时一止复来之促也,即急促亦可谓促也。”徐大椿亦说:“促为数意。”这样的解释并不正确。因为在仲景当时,脉诊已经发展到一定水平,具有较多的规范性,医家已为常见脉象命名,并对其特征作了规定性的描述。如王叔和(脉经)开卷即指出脉之形状,数脉、迟脉、浮脉、沉脉,都有明确所指。后人对于古…  相似文献   

10.
《伤寒论》第190条原文是:“阳明病,若能食,名中风,不能食,名中寒。”对于本条的诠释,历代诸家多在“能食”“不能食”“中风”“中寒”的字面上辨解,而忽略了本条在整个《伤寒论》书中的作用。故笔者在仔细审读“阳明篇”的上下文后,谈谈自己对此条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对《伤寒论》条文中涉及的单纯数脉主病、数脉相兼脉主病和数脉相类脉主病等内容进行整理与分析。《伤寒论》中的数脉所反映出来的病机纷繁复杂,脉义具有多重性。单纯数脉主要反映虚证、提示病情变化;数脉相兼脉主要反映虚证、里实热证、秘结的大便与宿食等有形之邪、正邪斗争的疾病态势、痈疡病等;数脉相类脉主要反映里实热证、虚证、正邪斗争胶着的疾病态势。根据数脉主病可辨明病势是整体向愈还是整体恶化;脉证合参更有利于病机的判别。数脉涉及病机的核心在于“热”与“阳”,可以是阴虚所导致的虚热,或是正虚所导致的阳不秘(阳之失调),或是实邪导致的阳盛。探讨《伤寒论》中的脉法可为现代中医临床应用脉诊进行辨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发掘张仲景著作中“脉迟”的病机内涵.方法:采摭《伤寒论》与“脉迟”有关的条文进行比较分析,通过以方测证和以证测机探讨“脉迟”的病机本质.结果:“迟脉”所主的病机有属虚证者,如脾胃虚寒、营血不足等;有属实证者,如痰水互结、阳明腑实和瘀血留阻等,有属虚实夹杂者,如肺热脾寒,脾阳郁陷者.结论:对张仲景脉法的研究,可以从相关条文脉证的比较的角度切入,以证候和方药反证脉象所代表的病机,从而深入发掘其平脉辨证的核心思想.  相似文献   

13.
《伤寒论》原文论述麻黄升麻汤证时,强调"寸脉沉而迟,下部脉不至"的脉象特点,成为脉证合参的重要指征,惜其语焉未详,故后世对此颇有争议.从脉象角度来解读本方证,对麻黄升麻汤证涉及的相关问题进行梳理:以《伤寒论》的脉法体系为依托,结合临床中对厥阴病脉象的总结,深入挖掘麻黄升麻汤证脉象中"厥"的形成、诊断以及在临床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伤寒论》是具有独特经方理论体系的著作,论中很少涉及脏腑经络之说,而《脉经》是以脏腑经络辨证的理论体系,与《伤寒论》不是相同的理论体系,故不能用《脉经》之"促脉,来去数,时一止复来"来解释《伤寒论》之促脉,而要从《伤寒论》原文精神探求.通观全论的基础上,认为《伤寒论》之促脉当为寸脉浮、关以下沉之象,其主病当为津液有所伤之表不解而已.  相似文献   

15.
大黄黄连泻心汤在《金匮要略》中亦名泻心汤,是由大黄、黄连、黄芩三味药组成,故又名三黄泻心汤。方中以大黄之苦寒泻热通便,泻下焦之火;黄连之苦寒泻火坚阴,泻中焦之火;黄芩之苦寒,清热除烦,泻上焦之火,又可清解少阳腑中之热。三药配伍,最善清泻三焦之火热,以治疗各种火热证。本方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因煎服方法不同,其作用不尽相同。在《伤寒论》中是以“麻沸汤”演之,  相似文献   

16.
切脉是中医诊病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自王叔和著述《脉经》以来,历代医家在临床实践中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张仲景对脉学有极深刻的研究,他在《伤寒论》中对脉的论述,说理精当,辨证细致,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值得后世深入挖掘,本文拟就仲景在《伤寒论》中述及的迟脉之含义、主病,形成机制、脉形特征及临床意义等方面,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难经》脉法继承了《黄帝内经》中诸多的脉学理论,如寸口理论、五脏虚损的顺序、三阴三阳之王脉、脉之阴阳、色脉相应、四季之脉象等。《难经》还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上,对脉法进行了创新。在诊脉部位上,首创"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将各脏腑病变分候于寸口部位;在脉象浮沉、迟数与脏腑的关系上,认为数脉为腑病,迟脉为脏病;在脉象变化与阴阳的关系上,强调在诊脉时,要注重阴阳脉象的变化,进一步判断疾病的转归;在脉象变化与五行的关系上,认为某一部位脉象的变化不仅能判断其所主脏腑的病变,亦可结合五行相生、相克原理推测相关脏腑的病变;在尺脉变化与元气的关系上,认为元气的盛衰主要与尺脉变化息息相关,其脉象的强弱可提示元气的盛衰。  相似文献   

18.
《金匮》脉象,主病独特,有一脉主病,截然相反,或表或里,或寒或热,或虚或实者。临证之际,既要辨脉之具体部位、有力无力,尚要“四诊合参”,乃能同中辨异,识病求本。今举浮沉迟数四脉,讨论于下。  相似文献   

19.
《伤寒论》结胸三方,为人陷胸汤、小陷胸汤、三物白散。三物白散治“寒实结胸”,大陷胸汤治“结胸热实”,小陷胸汤仲景虽未言,然从病脉证治及具体运用之方药分析之,当亦属于热实结胸范畴。今据此以谈愚在临床中运用结胸三方之点滴体会。  相似文献   

20.
《伤寒论》第120条原文曰:“太阳病,当恶寒、发热,今自汗出,反不恶寒、发热,关上脉细数者,以医吐之过也。一二日吐之者,腹中饥,口不能食;三四日吐之者,不喜糜粥,欲食冷食,朝食暮吐,以医吐之所致也,此为小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