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影响子宫内膜癌预后的主要因素之一是腹盆淋巴结有无转移,而腹盆淋巴结的转移与癌灶浸润子宫肌层的程度有关。本文从我院治疗的子宫内膜癌中,收集经病理证实有子宫肌层浸润者100例,就肌浸润程度与盆髂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进行总结并加以讨论。一、材料与结果 1.本文100例子宫内膜癌均在本院行子宫切除加盆髂淋巴结清扫术并经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有子宫肌层浸润,其中有盆髂淋巴结转移者24例占24%。 2.子宫肌层受癌灶浸润的划分标准:将子宫肌层分为三等份,受侵程度在子宫肌层的  相似文献   

2.
绒毛膜癌简称绒癌,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肿瘤,分为妊娠性绒癌和非妊娠性绒癌.2007年2月~2012年10月收治绒癌患者12例,主要采用化疗,手术辅助的治疗方法,经过准确治疗和精心护理,效果基本满意.现将体会总结如下.诊断 产后、流产后,尤其是葡萄胎后,阴道持续不规则出血. 子宫复旧不良,较大且软. 血或尿hCG测定持续阳性,B超检查见恶性滋养细胞图像.如果发生转移,X线胸片上见片状阴影,或CT发现脑部占位性病变.在送检的子宫肌层或子宫外转移灶的组织切片中仅见成片滋养细胞及坏死出血,未见绒毛结构者方可诊断为绒癌.  相似文献   

3.
绒癌是一种高恶性的滋养细胞肿瘤 ,在绒癌病例中 ,阴道转移仅次于肺转移 [1 ] 。此转移的特点是 :阴道转移瘤数目不一 ,大小不等 ,易破溃出血 ,来势凶猛 ,并易感染 ,如处理不及时 ,病人可因出血休克而危及生命 [1 ] 。1997~ 2 0 0 0年 ,我科用碘纺纱条填塞阴道配合化疗药的静脉点滴抢救了 4例绒癌阴道转移致大出血患者 ,取得满意效果 ,现将抢救中的护理配合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人 4例 ,年龄 41~ 5 5岁。入院时诊断为绒癌阴道转移 ,其中 1例经 X线拍片证实有肺转移、 1例经 CT证实并有脑转移 ,大出血经抢救及护理后均好转出…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基于阴道超声参数构建评分模型早期预测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 纳入接受子宫内膜癌根治术,且术中行淋巴结清扫治疗的患者150例。根据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分为淋巴结转移组(LN组)和未转移组(NLN组);收集2组患者临床资料、阴道超声检查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阴道超声参数评分模型(LNPM),分析该模型在术前预测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同时另外选取80例子宫内膜癌根治术患者对建立阴道超声参数评分模型进行外部验证。结果 150例患者经术后病理评估共出现31例淋巴结转移,据此分为LN组31例和NLN组119例。LN组患者的肌层浸润深度(≥50%)、子宫内膜厚度、癌灶内血流最大速度(Vmax)、阻力指数(RI)、术前癌抗原125(CA125)水平、分化程度与NLN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层浸润深度(≥50%,OR=13.454)、Vmax大(OR=3.598)、RI小(OR=0.383)、分化程度低(OR=1.003)是导致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P<0.05);LNPM预测...  相似文献   

5.
自1971年1月至1987年5月,我院采用四联化疗配合手术等治疗324例恶性滋养细胞,本文重点分析了手术在综合治疗中的作用,通过手术后子宫标本病理检查,以及随访,发现癌浸润深肌层,病灶≥2cm,宫旁及阴道转移明显增多,局部复发与切除范围有关,子宫增大3月妊娠以上,宜在全身化疗基础上,切除子宫,作者认为全子宫切除在目前绒癌治疗中仍有一定地位,并对手术时间、手术范围以及保留生育机能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EMA—CO方案治疗1例绒癌肺转移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EMA—CO方案治疗绒癌肺转移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我科2006年月10月收治1例绒癌肺转移病例的治疗与护理过程。结果:经严格按EMA—CO方案化疗和配合精心护理5个疗程后,胸片检查正常,阴道彩超示子宫腔内未见明显异常光团。继续巩固2个疗程的化疗,并定期随访至今,查胸片、彩超、血HCG结果均正常,无复发现象。结论:绒癌肺转移患者在EMA—CO方案化疗的同时配合精心护理,可增强患者抵抗力。提高疾病治愈率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滋养细胞疾病是妇产科的一组常见病 ,目前 ,国内外对绒癌和侵蚀性葡萄胎均采用大剂量短疗程化学药物治疗 ,而化学药物的作用会使患者惶恐不安和产生各种心理负担。本文总结了我院对 30例恶性滋养细胞疾病患者的心理问题调查及相应对策 ,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调查对象 :2 0 0 1年 8月 - 2 0 0 2年 7月在我院接受化疗的滋养细胞疾病患者共 30例 ,其中绒癌 12例 ,侵蚀性葡萄胎 18例 ,有肺转移的 8例 ,有阴道转移的 3例 ,同时出现肺和阴道转移的有 1例 ,最大年龄 4 0岁 ,最小年龄 19岁 ,平均年龄为 2 9.5岁。1.2 方法 …  相似文献   

8.
文亚玲 《重庆医学》2002,31(2):126-127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癌早期诊断、系统和规范的手术及术后安全有效的辅助治疗 ,以期减少术后复发率 ,提高生存质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1997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间收治的 38例子宫内膜癌的临床资料。结果  38例患者 ,平均年龄5 0 2 1岁 ,绝经平均年龄 5 0 2 5岁。临床表现为阴道不规则流血 38例 ,妇检子宫均有不同程度增大 ;32例B超提示宫内膜增厚 ,16例提示肌层浸润 ,34例术前诊刮为子宫内膜癌 ,局灶癌变 6例 ,Ⅰ级 2 0例、Ⅱ级 5例、Ⅲ级 3例。临床分期 :Ⅰa期 6例、Ⅰb期16例、Ⅰc期 5例、Ⅱ期 1例、Ⅲa期 8例、Ⅲc期 2例。术中剖视子宫肉眼观 :浅肌层浸润 2 3例 ,深肌层浸润 5例 ,穿透肌层达浆膜层 2例 ;术式 :全子宫以及双附件切除 12例 ,次广泛性全子宫切除 16例 ,广泛性全子宫切除 10例。术后病检 :淋巴结转移 3例 ,腺癌 30例 ,腺鳞癌 4例 ,透明细胞癌 3例 ,腺癌 粘液性腺癌 1例 ;受体ER阳性 2 6例 ,PR阳性 2 5例。术后治疗 :Ⅰa~Ⅰb期已酸孕酮 3~ 6月 ,Ⅰc~Ⅲ期给予PC方案联合化疗 ,腺鳞癌放疗。结论 绝经后延或绝经后伴阴道不规则流血 ,B超提示宫内膜增厚 ,行分段诊刮是争取早期诊断的经济快速方法 ;术前以诊刮细胞学分级、B超显示子宫肌层浸润、妇检子宫以及宫旁受累情况 ,决定  相似文献   

9.
绒毛膜癌1例     
<正>绒毛膜癌简称绒癌(choriocarcinoma,CC),是妊娠滋养细胞肿瘤中恶性程度极高的一种疾病,在临床中较少见,尤其是在基层医院发现的病例数寥寥无几。本文针对基层医院收治的1例绒癌发生肺转移且肿瘤细胞穿透子宫肌层导致腹腔内出血的病例进行报道,旨在提高绒癌发生远处转移的早期发现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carcinoma,EC)的治疗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2012年收治的75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全部电话随访。结果:75例患者5年生存率69.3%;临床表现子宫异常出血27例、异常阴道排液15例、疼痛19例及其他症状14例;绝经前病例为39.4%,已占相当比例,有年轻化趋势;临床病理分期晚,则预后差;癌灶侵润的深度与淋巴结转移及病理组织学分级密切相关,癌灶浸润至深肌层,或扩散到宫颈管,或癌组织分化不良时,易发生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病理组织学分级也差;手术为主、放疗、化疗为辅助治疗的综合治疗预后好、并发症少;孕激素对改善预后有一定的价值。结论: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是目前治疗子宫内膜癌的首选治疗措施;绝经前后的妇女出现不规则阴道出血等非特异性的妇科症状时。必须警惕子宫内膜癌的发生;临床病理分期、肌层浸润深度、病理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情况及孕激素的应用都是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Ⅱ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生存情况,探讨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75例Ⅱ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局,对组织学分级、病灶大小、深肌层浸润、子宫外转移、淋巴结转移、FIGO分期、治疗方式等因素进行单因素Kaplan-Meier和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 75例Ⅱ型子宫内膜癌患者中位随访时间37.9个月,生存时间为6~144个月,1、3、5a累计生存率分别为90.6%、66.7%、49.9%。单因素Kaplan-Meier分析结果表明:组织学分级、病灶大小、深肌层浸润、子宫外转移、淋巴结转移、FIGO分期、治疗方式的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组织学分级、深肌层浸润、FIGO分期、治疗方式是影响Ⅱ型1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组织学分级、深肌层浸润、FIGO分期可影响Ⅱ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生存情况,虽手术作为主要的治疗手段,术后补充治疗亦有望改善Ⅱ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2.
观察乳腺癌患者肺内结节影的CT资料,分析乳腺癌肺内转移瘤的CT特点及与肺外转移的关系。方法回顾195例乳腺癌患者术前及(或)术后的肺部CT表现,术后回访时间≥12个月,观察肺内结节影的CT图像特点及肺外转移灶。结果原位癌7例发现肺内转移瘤1例;早期浸润癌5例未发现肺内转移瘤;浸润癌183例发现肺内转移瘤32例,结节影数目≥3个者多见;明确诊断乳腺癌后发现肺内转移的时间为0~96个月(平均48个月)。32例肺内转移瘤的浸润癌患者肺外转移与肺内结节影的转移关系密切(P<0.05);肺内转移灶大小以0.5~3.0cm为主,形成以圆形或类圆形为主,分布以外周、中下肺野为主。结论浸润性乳腺癌易发生肺内转移,且肺内转移瘤常为多发,有肺外转移者提示肺内结节为转移瘤的概率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 2 2例临床可疑子宫内膜癌进行检查 ,判断肌层浸润深度和分期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应用腹部超声和阴道超声联合检查诊断 ;结果 :病检 1 8例为子宫内膜癌 ,3例为子宫内膜息肉 ,1例为子宫腺肌病。 1 3例首选手术治疗 ,术前超声判断肌层浸润深度与手术后病检相符者 1 0例 ( 1 0 /1 3 ) ;结论 :腹部超声及阴道超声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敏感性高 ( 1 0 0 % ) ,但特异性不高 ,超声能较准确地判断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深度和肿瘤分期  相似文献   

14.
82例子宫内膜癌临床及病理组织学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粉琴  许跃  陈英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9):3405-3405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病理学特征的多样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子宫内膜癌82例,分析发病年龄、症状、病理学特点、浸润转移情况等。结果患者中位数年龄51岁,低于以往资料57岁。大多因阴道异常出血而就诊,但少数患者例外。病理类型有腺鳞癌、癌肉瘤、透明细胞癌、黏液癌、内膜样腺癌、不典型增生过长癌变。前三者子宫旁浸润、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内膜样腺癌。低分化(G3)的深肌层浸润率和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高分化(G1)和中分化(G2)。结论子宫内膜癌患者有年轻化趋势。病理类型在群体水平呈现多样性。癌细胞分化越低,浸润及转移危险越大。癌肉瘤和透明细胞癌生物学行为多恶劣,内膜样腺癌G3浸润转移能力也较强,提示应给予盆腔淋巴结清扫等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5.
罕见绒癌转移灶出血1例王亚军,常文庆,孟祥凯(第一临床学院妇科)关键词绒癌;转移灶出血1病例资料患者女,27岁,已婚。阴道不规则出血1年。盆腔包块伴尿频4个月,于1991年7月10日入院。该患孕4产1,1990年4月行人工流产,术后阴道不规则流血1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晚期子宫内膜癌复发特征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7月至2005年8月收治的18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比较晚期癌症中复发(14例)与未复发(36例)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结果:50例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中位随访时间55个月(4月~12年),复发转移14例,总复发率28.0%,平均无瘤生存期21.5个月;12例Ⅲ期患者中,Ⅲa期9例,复发率26。5%,平均无瘤生存期25I4个月;ⅢC期3例,复发率25%,平均无瘤生存期12。5个月;Ⅳ期2例,复发率50.0%,平均无瘤生存期11.0个月。不同病理分级的平均无瘤生存期:G1 23.9个月,G2 19.6个月,G3 12个月;不同复发部位的平均无瘤生存期:盆腹腔22.3个月,腹膜后淋巴结转移13个月,骨转移30个月。14例复发转移患者死亡13例,平均生存期43.6个月,其中Ⅲ期45个月,Ⅳ期36个月。深肌层侵润(侵润肌层≥1/2)者复发率为42.9%,浅肌层侵润(侵润肌层〈1/2)者复发率为1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低分化癌(G3)的复发率为61.5%,显著高于中分化癌(G3)和高分化癌(G1)的复发率,分别为33.3%和12.5%。多因素分析显示,侵肌深度和肿瘤分化程度是影响晚期子宫内膜癌复发的独立相关因素(P〈0.05);年龄、手术病理分期、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腹腔细胞学检查以及术后辅助化疗不是影响肿瘤复发的独立相关因素(P〉0.05)。结论:晚期子宫内膜癌复发率高,最常见的复发转移部位为盆腹腔,多数在2年内复发,影响复发转移的独立相关因素为肿瘤分化程度和深肌层浸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阴道超声对子宫内膜癌浸润程度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阴道超声对4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观察,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对照分析。结果:经阴道超声诊断39例,符合率97.5%。无肌层浸润符合率83.3%,浅肌层浸润符合率85%,深肌层浸润符合率80%,宫颈及周围组织出现转移的符合率88.9%。结论:阴道超声能较准确判断子宫内膜浸润及宫颈受累程度,对选择治疗方案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绒癌肺脑转移,病情凶险,难于治疗。两年多前我院收治一例绒癌肺脑转移患者,其子宫原发病灶表现不明显,但转移病灶进行性发展,经化疗获得痊愈,现将该病案报导于下:  相似文献   

19.
例1,患者,58岁,因绝经8年阴道不规则出血1年、下腹痛2个月于2006年11月14日入院.妇科检查,老年外阴,阴道通畅,黏膜光滑;宫颈正常大小,光滑;宫颈口流出水样物,血性;子宫增大如孕3个月大小,质较硬,无明显压痛.诊断性刮宫病理:宫颈管坏死组织,可见少许异型细胞,宫内膜腺癌Ⅲ级.患者于2006年11月18日全麻下行广泛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术中可见子宫增大如孕3个月大小,浆肌层表面近破溃,双侧卵巢输卵管正常;左闭孔淋巴结3cm×3cm×3cm,靠近髂血管处片状增厚淋巴结,被切除;骶前淋巴结固定与血管紧密未能切除.术后病理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突触素(synaptophysin)(+),嗜铬颗粒蛋白A(chromogranin-A)(+),神经特异性烯醇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子宫内膜小细胞癌侵透肌层(图1),宫颈管内口未受侵;淋巴结,左腹股沟0/2,左闭孔0/2,左髂组0/2,右腹股沟0/2,左淋巴结1/2,右髂组0/2转移.术后诊断子宫内膜小细胞癌Ⅲc期,术后行放疗,盆腔60Co外照射,肿瘤照射量52Gy/26次/6周.阴道残端192Ir腔内照射,黏膜膜下5mm 24Gy/3次/3周.放射治疗同时行化疗,静脉滴依托泊苷100mg,连用5d;顺铂 40mg,连用3d.28d重复,共6个疗程.于2007年5月结束治疗,患者定期门诊复查,现已无瘤生存63个月.  相似文献   

20.
张丽敦 《广西医学》2004,26(8):1099-1101
目的 探讨影响子宫内膜癌的预后因素。方法 从 1981年 1月至 2 0 0 2年 12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共收治子宫内膜癌患者 32 3例 ,回顾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 ,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方法 ,分析影响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表明 ,手术病理期别、病理分级、组织类型、肌层浸润、宫颈浸润、腹腔洗液细胞学情况、附件浸润、盆腔淋巴结转移、手术切除子宫范围、盆腔淋巴结切除、术后辅助治疗是影响子宫内膜癌预后的相关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 ,手术病理期别、病理分化、肌层浸润 ,淋巴结转移 ,手术切除子宫范围是影响子宫内膜癌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子宫内膜癌的预后与高危因素有关 ,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 ,选择合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才能提高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