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重型肝炎患者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的存在状态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合成肽酶免疫分析法和美国Ortho公司第2代ELISA检测重型肝炎患者血清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2%;阳性轿清经重组免疫印迹鉴定仅59%阳性,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CV RNA阳性率仅60%;动态观察,约1/3抗HCV阳性患者抗体持续2-4周消失。  相似文献   

4.
楼敏 《人民军医》1994,(2):39-40
自1989年Kuo等建立了血清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方法以来[1],Katavama等观察了23例输血后肝炎患者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结果所有患者均阳性[2]。国内对输血后肝炎患者血清抗HCV检测也证明大部分患者系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但对老年输血后肝炎的抗HCV检测报道尚无。我们自1991年12月以来对住院老年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了抗HCV检测,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一、观察对象1991年12月至1993年4月住院老年病毒性肝炎患者210例。年龄60~81岁。根据1990年第6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修订标准,确诊急性肝炎58例,慢性活动型肝炎(慢活肝)…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 HCV)抗体联合病毒核酸( HCV RNA)定量检测在丙型肝炎患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06例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血样分别测定HCV抗体、HCV RNA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结果106份血样检测中,酶联免疫吸附试验HCV抗体检测阳性87例(82.1%),HCV金标法检测阳性69例(65.1%),HCV RNA检测阳性80例(75.5%),ALT阳性62例(58.5%)。HCV抗体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HCV金标检测法(χ^27.863,P〈0.01)和ALT检测法(χ^214.115,P〈0.01);HCV抗体联合HCV RNA检测总阳性率为100.0%,明显高于HCV抗体联合金标法检测(83.0%)和HCV抗体联合ALT检测(90.6%)(χ^219.670,P〈0.01;χ^210.495,P〈0.01)。结论 HCV抗体联合HCV RNA检测可显著提高HCV的早期诊断率,减少漏诊,有利于HCV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6.
7.
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构建表达丙型肝炎病毒(HCV)核心蛋白的人源单链可变区抗体(ScFv)的原核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JM109中表达可溶性的HCV-core-ScFv。以重组的HCV核心蛋白为包被抗原,利用噬菌体抗体库的表面展示技术,筛选到含有HCV-core-ScFv基因的噬菌体克隆。从噬菌体抗体阳性克隆中提取质粒,经NcoⅠ/Not Ⅰ酶切鉴定,该ScFv基因由750bp组成。将其亚克隆到pCANTAB5E表达载体中,转化大肠杆菌JM109,提取质粒进行DNA序列测定,符合ScFv的重链可变区和轻链可变区基因结构特点。IPTG诱导转化的大肠杆菌JM109,在其培养上清中获得了可溶性HCV-core-ScFv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证实表达的HCV-core-ScFv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  相似文献   

8.
刘俊  侯凡凡  张训 《解放军医学杂志》2002,27(12):1044-1045
研究隔离透析与加强卫生措施对血透中心丙型肝炎(HCV)感染的预防意义。以1994年5月-1998年5月间在我院血透病人为观察组,此期对HCV抗体阳性病人进行隔离透析并实施严格的卫生消毒措施;以1990年4月-1994年4月间收治的病人为历史对照组,此期未对HCV抗体阳性者进行隔离。两组透析时间、透析器复用次数、输血次数均相似。但观察组HCV的感染率(18.2%)明显低于历史对照组(26.72%)(P<0.01)。上述结果提示,隔离透析和加强消毒措施能明显降低血透中心HCV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9.
丙型肝炎病毒(HCV)非结构蛋白5A(NS5A)可与多种细胞内蛋白发生结合,涉及调节细胞生长、干扰素耐受、脂质代谢和其他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本实验通过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得到一个与NS5A相结合的未知功能蛋白基因,命名为NS5ABP37,根据GenBank数据库推定蛋白编码序列的信息,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出该基因序列。连接人酵母和真核细胞表达载体表达成功,并经回交实验证实NS5A与NS5ABP37的结合作用,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探讨丙型肝炎患者的有效检验方法.方法:2009-01~2009-12收治的门诊及住院患者1 005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酶联免疫及胶体金法对丙型肝炎病毒抗体进行检测,观察和比较两种方法的检测有效性.结果:经过研究比较分析,酶联免疫法检测出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率为3.38%,胶体金法检测出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率为3.48%,两种方法比较,检验阳性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χ2=0.33,P>0.05).结论:临床采用胶体金法和酶联免疫法对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的检测均有较好的效果,都能够直观、准确的将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出来,为临床的诊断、预防、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王志明  李明山 《人民军医》1999,42(10):595-596
为进一步了解输血后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后的远期预后,我们对输血后感染HCV31例进行了1~4年的随访调查。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31例中,男13例,女18例;年龄13~68岁。手术中均接受输血,输血量300~1800ml。1.2 诊断标准 输血前检测抗-HAV、抗-HCV、乙肝抗原、抗体及肝功能等均正常,其供血经HBsAg、抗-HCV及肝功能筛检,输血后1、3、6、9个月分别检测抗-HCV、肝功能及HCVRNA(PCR法),其结果有1次以上出现抗-HCV阳性或HCVRNA阳性和肝功异常者,诊断为输血后丙型肝炎(PTH-C);HCV标志阳性而无肝功能异常,则诊断为HCV隐…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5例飞行员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诊治过程,探讨飞行员丙型病毒性肝炎诊治及医学鉴定原则.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5例飞行员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诊治、随访过程及最终医学鉴定结果,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5例患者均系住院或改装体检时发现抗-HCV阳性,均无明显临床症状.肝功能轻度异常,HCV-RNA定量分析阳性;1例为基因1b型.3例患者发病前有手术外伤史,1例有牙科治疗史;4例患者接受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及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病毒阴转临床治愈,地面观察3~11个月后给予飞行合格,随访1~3年无复发,1例未接受抗病毒治疗,飞行不合格.结论 飞行员丙型肝炎病毒感染途径不清,可能与外伤手术及牙科治疗有关,发病隐匿,症状轻微.及时给予抗病毒治疗可以清除病毒临床治愈,飞行合格.  相似文献   

13.
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反式激活基因TAHCCP1的克隆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筛选并克隆丙型肝炎病毒(HCV)核心蛋白(core)反式激活的新型靶基因。方法 以HCV核心蛋白表达质粒pcDNA3.1(-)-core转染HepG2细胞,以空载体pcDNA3.1(-)为平行对照,提取mRNA并进行抑制性消减杂交分析。分析筛选出来的基因,其中之一与GenBank中注册的已知功能基因序列没有同源性。通过序列同源性搜索比对及电子拼接,根据基因起始密码子的Kozak规则和终止密码子下游保守的多聚腺苷酸信号序列,确定新型基因序列。从转染pcDNA3.1(-)-core的HepG2细胞提取总RNA,以RT-PCR技术扩增获得该新基因的全长序列,并对克隆的基因及其编码产物的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该新基因的编码序列全长为2001nt,编码产物由667aa组成,并测序证实,命名为TAHCCP1,在GenBank中注册,注册号为AY038359。结论 发现并鉴定、克隆了HCV核心蛋白反式激活作用的新型靶基因TAHCCP1,为进一步研究HCV核心蛋白反式激活作用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和探索新型治疗技术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张炬光  张宁 《航空航天医药》2010,21(8):1466-1467
目的:了解本地区住院女性丙型肝炎检测与感染状况,为防治干预措施提供资料。方法:清晨空腹采静脉血,经离心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进行丙型肝炎感染监测。结果:住院女性丙型肝炎总的检测率为68.83%,市郊70.71%﹥郊县69.52%﹥市区65.54%,40~49岁组80.28%﹥20~29岁组78.39%﹥30~39组78.32%﹥10~19岁组65.80%﹥0~9岁组13.91%,50岁以上组检测率为0。住院女性HCV总的感染率为0.29%,感染率郊县组0.41%﹥市区组0.35%﹥市郊组0.16%;感染率40~49岁组1.75%﹥0~9岁组1.08%﹥30~39组0.36%﹥20~29岁组0.19%﹥10~19岁组0.00%,50岁以上各组未检测。结论:住院女性HCV检测率较高,表明本地医务工作者与患者较重视丙型肝炎检测,丙型肝炎感染率较低。  相似文献   

15.
梁炽森 《人民军医》1997,40(6):353-354
丙型肝炎病毒(HCV)迄今未分离出确定的病毒颗粒。基因克隆的成功,为HCV感染的实验中诊断奠定了基础,并取得突破性进展。目前用于丙型肝炎的血清病原学诊断方法卞婴有两大类,即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I-ISA)或放射免疫试验(RIA)检测抗体(抗一HCV)和用聚大酶链反应门"("R)检测病毒核酸(Hi"VRNA)。l检测抗一HCV!gGHCV感染检测的困难,主要在于病毒变异及其复制水。卜低卜(血清抗原低于现行人法可检出的水个)。因此,只能检测抗体,lof影l向抗体产十及其检出因素要比抗原复杂。HCV感染时抗体水个亦很低,只能flJ…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制备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单链抗体并进行免疫组织化学研究。方法以大肠杆菌表达的重组丙型肝炎病毒(HCV)核心蛋白为固相抗原,利用抗原抗体亲和性结合的原理,从半合成的人源可变区噬菌体抗体库中经过3轮“吸附-洗脱-扩增”的筛选过程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DNA序列分析,获得HCV核心蛋白的人源单链抗体;用该抗体对7721转染全长HCV cDNA后筛选的阳性克隆细胞中的HCV核心蛋白抗原进行免疫组化鉴定。结果 ELISA结果表明,制备的HCV核心蛋白人源单链抗体能与HCV核心蛋白抗原特异性结合;免疫组化结果表明,该抗体能够特异性识别HCV核心蛋白抗原,与正常肝细胞无交叉反应。结论此法制备单链抗体方法简便,周期短,可为HCV核心蛋白病原的检测提供新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17.
18.
近年来由于分子生物学研究不断深入和发展,对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结构已有所了解,肝细胞癌(HCC)病因学中的重要作用已经肯定,而对HCV的研究,自1989年Choo等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建立HCV基因克隆以来,HCV感染与HCC发生之间的关系已成为当今世界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19.
基因芯片诊断病毒性乙型、丙型肝炎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基因芯片 ,又称DNA芯片 (DNAchip)、DNA微阵列 (microar ray)。它是近年出现的DNA分析技术 ,在基因治疗、基因诊断、基因克隆、基因表达分析等领域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前景。1 基因芯片技术概述基因芯片技术是一种大规模集成的固相杂交 ,其基本原理是核酸分子杂交 ,即依据DNA双链碱基互补配对、变性和复性的原理 ,以大量已知序列的寡核苷酸、cDNA或基因片段作探针 ,检测样品中哪些核酸序列与其互补 ,然后通过定性、定量分析得出待测样品的基因序列及表达的信息。与传统基因诊断技术相比 ,DNA芯片技术具…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PCR-荧光探针法与抗-HCV检测在丙型肝炎(丙肝)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65例疑似丙肝病毒感染者行HCV-RNA、抗-HCV及ALT检测的资料,统计不同年龄、性别分布情况,进行HCV-RNA与抗-HCV、ALT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1)男性抗-HCV与HCV-RNA的阳性率均高于女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40岁的患者抗-HCV与HCV-RNA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年龄≤40岁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ALT异常率随HCV-RNA阳性率的增高而增加,并与HCV-RNA含量成正相关(r=0.999,P<0.05)。但ALT的水平与HCV-RNA含量无相关性(r=0.800,P>0.05)。(3)HCV-RNA阳性多伴有抗-HCV阳性(r=0.320),二者有很好的相关性。结论 ELISA法检测抗-HCV在丙型肝炎诊断中仍旧为首选检测方法。联合应用HCV-RNA和抗-HCV及ALT检测,是诊断丙型肝炎最为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