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通过研究血液透析室医院管理质量持续改进的方法,达到预防医院血液透析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感染现象的目的。方法针对目前医院感染存在的问题,完善医院感染方面的管理质量考核标准,加强对相关操作流程的监督和规范。提高血液透析室医护工作人员的感染预防意识。结果通过对目前存在的医院感染问题的发现,以及完善督导与质量监控考核机制和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医院感染监测后的各项指标的合格率与实施措施前相比明显提高。结论在血液透析室应用医院感染管理持续质量改进可以较好的控制与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可以保证患者的医疗安全与治疗质量,对提高医院的工作质量,保障血液相关治疗的安全等方面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血液透析室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部门之一,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直接关系到血液透析患者的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为确保透析患者的安全,控制血液透析的医院感染发生,做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尤为重要[1]。我科从2010年开始将细节化管理引入到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工作中,从  相似文献   

3.
血液净化室的质量控制对血液透析安全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液净化室的质量控制管理模式。方法把血液净化室的质量控制工作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把质量控制与持续改进贯穿整个Et常医疗过程中。结果通过科学规范的质量控制管理,提升血液净化室的整体医疗水平,提高血液透析患者在透析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结论严格做好质量控制管理,是保证血液净化技术质量和安全的保障。  相似文献   

4.
游钰 《中国医药指南》2012,(32):669-670
目的对血液透析中心的管理进行研究和探索,以不断提高血液净化中心的管理的管理水平。方法从人员素质资质管理、规章制度管理、医疗质量管理等几个方面全面优化管理方法,规范管理手段。结果通过规范化、人性化的管理,血液净化中心透析患者满意度明显提升,透析合格率达到100%,未出现任何透析质量安全问题。结论血液净化中心管理是一项系统化工作,不断强化管理是确保透析安全提高治疗治疗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液净化室医院感染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有效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 对照检查标准和<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实地查看本市所有二级及民营医院.结果 在人员配置不足、相关监测制度不健全、操作质量控制标准不完善等方面不足.结论 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监测制度、完善质量考核机制持续性质量改进措施,防范医院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6.
血透室医院感染原因分析及控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虹  孙焱  任维宁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34):138-138
为减少血透析并发感染,提供安全有效的血液净化治疗,对血透室医院感染的原因进行分析以及如何控制对策。对感染原因进行正确的分析,采取有效的措施和管理制度大大降低了血透析的并发感染。通过自身因素和医源性因素的分析采取饮食控制,建筑布局和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是预防医院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何涛 《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69-369
目的分析血液净化中心护理安全存在的隐患与消毒隔离的管理对策,以降低护理纠纷。方法对血液净化中心的安全问题采取相应措施,提高护理人员风险意识,严格执行监管制度和操作规程,完善管理网络以加强管理督导。结果患者透析出现的状况明显减少,降低了医疗纠纷的发生率,患者对血液净化中心护理满意度提升。结论完善及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和法律意识加强,有利于提升护理质量减少纠纷。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血液净化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血液透析室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160例,在Excel2007表格中录入所有患者的性别、年龄、血液透析时长、疾病类型、学历等临床资料中的相关信息,然后综合分析这些信息,将影响护理效果及患者安全的风险因素寻找出来,然后对防范措施进行积极有效的总结。结果血液净化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包括环境及透析设备因素和人员因素,可以采取加强设备管理、加强人员培训、加强饮食护理、强化透析过程管理等防范对策。结论血液净化护理中存在着安全隐患,临床应该积极将其寻找出来并对其进行有效防范,从而为保证患者安全、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做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9.
《中国药房》2010,(16):1451-1451
<正>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为加强对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的管理,提高血液透析治疗水平,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决定对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实行执业登记管理。现就有关要求通知如下:一、医疗机构设立血液透析室,开展血液透析诊疗活动的,必须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并进行执业登记。二、医疗机构设立血液透析室,必须具有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的肾病学专业诊疗科目,并符合《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基本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医护质量,做好血液透析室内管理与感染控制,我院自97年开展血液透析以来,根据血液透析室的具体特点,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血液透析室内及透析用品的管理,搞好患者及家属的健康宣教,增强医护人员的医院感染意识,提高无菌观念和隔离技术,及时采取监测措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了感染。加强病室及透析用品的管理,建立健全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是控制透析室医院感染行之有效的措施,及时有效的监测是控制透析室内感染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1.
周颖  贺禄碧  曾光  李霖 《北方药学》2011,8(12):67-67
目的:保证血液透析室的医疗质量安全,防止医院感染。方法: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制度,重点从血液透析室的布局、血液透析系统的消毒和监测、医护人员防护实施标准预防等环节入手,制定有效的消毒隔离措施。结果:提高了医疗安全,减少了医院感染的发生。结论:依据科学的管理,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正>血液透析是尿毒症患者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可使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但血液透析患者是血液感染的高危易感人群[1],近年来,国内发生多起血液透析患者感染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事件,如何防止透析室的医院感染是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卫生部2010年相继出台《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10版)》、《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管理规范》,各级卫生行政部门高度重视,组织相关专项检查,本人参加了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室护理人员面临的各种主要心理压力源,提出有效的防护对策,从而减轻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选择50位有血液透析室工作经历的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的接触和交往及有针对性的心理访谈,了解血液透析室护理人员的心理变化及特点,并对血液透析室护理人员的心理状况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血液透析室护理人员存在多种心理压力源,长时间的心理压力,将严重影响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表现为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易流露出负面情绪,烦躁易怒,缺乏主动工作的意识,且工作过程中深感身心疲惫,直接影响护理质量。结论针对血液透析室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源,采取相应的防护对策,减轻或消除心理压力,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本文是探讨血液透析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方法 总结危害血透室护士的因素:生物性因素、物理性因素、化学性因素、心理性因素,针对危害因素,采取职业防护措施,将职业危害降到最低.结果 通过采取防护措施,保护了血液透析室护士的身心健康,保证了透析质量的提高.结论血透室由于其工作的特殊性,存在着很多的职业隐患.在实际工作中护士应加强自身防护,将危害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5.
血液透析室患者大多为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长期的疾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导致患者产生复杂的心理和社会问题,使患者难以持续接受每周3次的透析治疗.血液透析室护士不仅要能熟练掌握操作技术,同时应了解患者的需要,主动与患者沟通,使其产生信任,缓解疾病给患者带来的压力和自卑心理,帮助患者建立生活信心,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血液透析室患者大多为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长期的疾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导致患者产生复杂的心理和社会问题,使患者难以持续接受每周3次的透析治疗.血液透析室护士不仅要能熟练掌握操作技术,同时应了解患者的需要,主动与患者沟通,使其产生信任,缓解疾病给患者带来的压力和自卑心理,帮助患者建立生活信心,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正>为全面摸清我省目前各级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中心)底数,了解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现状,以便对辖区内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中心)作出检查评估。山西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根据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5年重点监督检查计划,专门下发了《关于开展血液透析室(中心)专项监督检查的通知》,对全省139所医院的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基本情况进行了专项调查。1法律依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  相似文献   

18.
读者园地     
读者园地制剂净化室存在问题的商榷尚刚伟(西安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西安710032)药品生产管理规范对环境提出了严格要求。本文根据中国医药工业公司公布的《药品生产管理规范实施指南》的要求,经对8家制剂净化室检测调查结果发现,目前医院制剂净化室存在一些问...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研究影响血液净化中心护理安全管理因素以及相关的处理对策。方法随机选取血液净化中心未实施安全管理之前就诊的45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对照组,血液净化中心实施安全管理之后就诊的45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观察组。对两组的护理质量、护理差错率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护理工作差错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据分析查找血液净化中心所存在的护理安全管理因素,制定相应的护理管理安全对策,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护理出错几率并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分析血液净化中心控制医院感染的护理管理。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3月我院血液净化中心收治透析患者150例,随机分为采用常规管理对照组(75例),与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我院血液净化中心的针对性护理管理的观察组(75例),主要通过环境管理、患者和医护人员的保护、科学预防措施等,并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院内感染的发生率。结果经过3个月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医院感染为0例,占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医院感染10例,占13.33%,差异显著(P<0.05)。结论血液净化中心控制医院感染的护理管理,从制度、思想和防护等,对医院感染的遏制效果明显,有效的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治疗质量,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