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胆碱酯酶检测在早期肝硬化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入住中牟县人民医院的自2008年12月至2011年10月的230例肝硬化患者和95例正常体检人员,进行血清胆碱酯酶(CHE)检测。结果 230例患者胆碱酯酶(CHE)检测结果和95例正常对照组CHE检测结果统计,肝硬化患者CHE为(3.08±1.39)kU/L,根据肝功能的child-pugh分级,A级CHE为(4.13±1.68)kU/L,B级CHE为(3.37±1.62)kU/L,C级CHE为(2.71±0.79)kU/L。随着分级的向上增高,血清CHE降低。肝硬化患者child-pugh分级的A、B、C三种等级间相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正常对照组CHE为(7.71±1.48)kU/L,肝硬化组与正常对照组CHE结果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清CHE是可以反映肝实质性细胞损害以及肝纤维化程度的可靠并且敏感的指标,对判断肝病的严重程度、病情预后及演变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胆碱酯酶、前白蛋白和凝血四项在肝硬化Child-pugh分级中的临床应用。方法肝硬化患者58例,Child-pugh分级A级24例,B级22例,C级12例,正常对照组32例。均检测血清胆碱酯酶(CHE)、前白蛋白(PA)、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IB)。结果按Child-pugh分级A→B→C,CHE、PA逐渐降低,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T、APTT、TT逐渐延长,PT A级、B级、C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PTT和TT的B级、C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FIB逐渐降低,B级、C级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检测CHE、PT、APTT、TT和FIB能较全面反应患者肝损伤的严重程度和凝血功能,对其诊断、治疗和雨后评估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经调查探究和分析肝功能检验应用于肝炎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 随机选择2014年4月—5月在本院接受肝功能检验的10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同时随机选取同期体检的85例肝功正常者纳入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白蛋白(ALB)、血清胆固醇(CHO)、总胆汁酸(TBA)以及血清胆碱酯酶(CHE)水平情况。同时比较观察组不同child分级下的相关指标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ALB、CHO、CHE水平分别为(31.5±4.7)g/L、(2.86±0.30)mmol/L、(2651±254)U/L显著低于对照组检验水平,而TBA水平为(51.46±13.55)μ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经比较Child A级患者相比,Child B级、Child C级ALB、CHO、CHE水平检验结果显著较低,而TBA显著较高,差异在统计学层面具显著性(P<0.05)。结论 ALB、CHO、TBA以及CHE各项肝功检测的临床指标可作为评价患者病情变化情况的关键性依据,肝功检验的临床意义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酶原与胆碱酯酶在乙型肝炎肝硬化肝储备功能评估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09年12月河南宏力医院就诊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65例,按照Child-Pugh分级标准分为3组:A组65例,B组58例,C组42例。在同时期健康体检人群中匹配56例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各组血浆纤维蛋白酶原及血清胆碱酯酶水平。结果对照组、A组、B组、C组血浆纤维蛋白酶原水平分别为(3.09±0.51)g/L、(2.98±0.55)g/L、(2.58±0.64)g/L、(1.94±0.57)g/L;胆碱酯酶分别为(8137±238)U/L、(6854±453)U/L、(4426±674)U/L、(2317±148)U/L。C组、B组纤维蛋白酶原、胆碱酯酶水平与A组比较,C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对照组胆碱酯酶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纤维蛋白酶原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纤维蛋白酶原、胆碱酯酶可作为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储备功能评估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5.
肝硬化患者血清总胆汁酸水平与Child-Pugh分级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红缨 《淮海医药》2002,20(6):466-467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总胆汁酸(TBA)与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的关系.方法检测肝硬化患者66例及正常对照组22例的血清总胆汁酸.结果肝硬化组TBA(49.6±47.8) μ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6.4±2.5) μmol/L,P<0.01;且在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中,具有C级>B级>A级的规律.结论 TBA对判断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状态、Child-Pugh分级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分析肝炎肝硬化患者实施肝功能生化检验的效用以及价值。方法选取50例肝炎肝硬化患者作为试验组,另选取同期接受正常体检的健康人群5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行肝功能生化检验。比较两组的肝功能指标(总胆汁酸、血清白蛋白、血清胆碱酯酶、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并比较不同肝功能分级患者的肝功能指标水平。结果试验组总胆汁酸水平为(52.36±22.17)μ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19±1.84)μ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血清白蛋白、血清胆碱酯酶以及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分别为(27.23±6.34)g/L、(2451.67±315.39)U/L、(3.04±0.86)mmol/L,对照组血清白蛋白、血清胆碱酯酶以及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分别为(67.84±7.58)g/L、(7492.84±968.82)U/L、(4.25±1.43)mmol/L;试验组的血清白蛋白、血清胆碱酯酶以及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功能A级患者共15例,其总胆汁酸、白蛋白、血胆碱酯酶以及血胆固醇水平分别为(19.08±4.45)μmol/L、(39.05±7.19)g/L、(3145.67±341.39)U/L、(3.68±1.13)mmol/L;肝功能B级患者共20例,其总胆汁酸、白蛋白、血胆碱酯酶以及血胆固醇水平分别为(45.28±20.34)μmol/L、(26.17±5.38)g/L、(2208.49±295.12)U/L、(3.05±0.72)mmol/L;肝功能C级患者共15例,其总胆汁酸、白蛋白、血胆碱酯酶以及血胆固醇水平分别为(93.42±42.14)μmol/L、(20.86±4.35)g/L、(1505.83±203.15)U/L、(2.16±0.51)mmol/L。不同肝硬化级别患者的总胆汁酸、血清白蛋白、血清胆碱酯酶以及血清总胆固醇水平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肝功能分级的升高,患者的血清白蛋白、血清胆碱酯酶以及血清总胆固醇随之不断降低,而总胆汁酸水平则随之升高。结论对肝炎肝硬化患者实施肝功能生化检验,能够有效反映患者肝脏受损情况。  相似文献   

7.
车建强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3):492-492
目的探讨血清前白蛋白(PA)、总胆汁酸(TBA)在肝硬化分级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经临床诊断为肝硬化患者76例按Child-pugh评分标准进行分级(A、B、C级),3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血清PA、TBA水平,并同时检测肝硬化不同病因的血清PA、TBA水平,比较其差异。结果肝硬化患者血清PA和TBA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肝硬化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A在A级与B、C级之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TBA在C级与A、B级之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血清PA、TBA能敏感地反映肝硬化程度,有助于病情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8.
李丽  李守霞 《河北医药》2009,31(14):1746-1747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胆碱酯酶(CHE)及总胆汁酸(TBA)与Child—Pugh分级的关系。方法选取经临床诊断为肝硬化75例患者按Child—Pugh评分进行分级(A、B、C级)并检测其血清CHE及TBA的水平,并进行治疗前后的对比。另选5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CHE的活性及TBA的含量在对照组和肝硬化A、B、C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HE、TBA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肝硬化各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肝硬化患者CHE和TBA与Child-Pugh有良好的相关性,可作为判断肝硬化的病情变化的有效指标,对病情的诊断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胆碱酯酶(CHE)活性与透明质酸(HA)和Child-Pugh分级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速率法和放射免疫法(RIA)测定了81例肝硬化患者、对照组30例血清CHE活性和肝纤维化标志物HA水平。结果 肝硬化Child-A、Child-B、Child-C级患者,CHE活性依次降低,肝纤维化标志物HA水平依次升高,且相差显著。CHE活性与HA水平呈显著负相关。CHE活性降低和HA水平升高与Child-Pu小分级具有一致性。结论 血清CHE活性水平可反映肝硬化的严重程度,血清CHE活性是评估肝硬化患者肝组织纤维化敏感而准确的指标,对评估手术治疗风险、病情变化及预后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倪伟平  黄东标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1):1641-1642
目的 探讨血清总胆汁酸(TBA)检测在肝炎后肝硬化患者预后评估中的意义.方法 将临床诊断为肝炎后肝硬化患者92例作为观察组,按Child-Pugh评分标准进行分级(A、B、C级),另外选择3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分别检测研究对象血清总胆汁酸(TBA)水平并比较.结果 观察组血清TBA水平为(84.26±49.03)μmol/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的(3.52±2.67) μmol/L(t=17.53,P<0.01);Child-Pugh A、B、C级血清TBA水平依次增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84、6.21、5.49,均P<0.05).结论 血清TBA检测能有助于判断患者肝硬化程度及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血清总胆固醇(TC)、白蛋白(ALB)与胆碱酯酶(CHE)联合检测在肝炎肝硬化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5月阳江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52例肝炎肝硬化患者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同等例数为对照组,比较两组TC、ALB、CHE水平,分析观察组TC、ALB、CHE水平与Child-Pugh分级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TC+ALB+CHE联合检测对肝炎肝硬化的预测价值。结果 观察组TC、ALB、CHE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ild-Pugh分级中,A级TC、ALB、CHE水平高于B级,B级高于C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ild-Pugh分级中,观察组患者肝功能随着A级、B级、C级逐渐下降,呈负相关;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TC、ALB、CHE联合检测预测曲线下面积为0.913(95%CI:0.882~0.944,P<0.05),最佳临界值为0.425,灵敏度为0.783,特异度为0.895。结论 TC、ALB、CHE水平能够反映肝炎肝硬化患者肝脏受损程度,可作为肝炎肝硬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血清胆碱酯酶检测对肝硬化患者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对71例全部有病理学诊断的肝硬化患者及52例正常健康成人血清中胆碱酯酶(CHE)活性进行测定.同时还测定其他相关血清学指标(ALT、AST、TBIL、ALB、PA).结果 在所检测的酶活性中,CHE是惟一一个在早期肝纤维化时活性明显降低的血清酶指标,CHE活性高低与病理分级程度有一定相关性.CHE活性、ALB、PA是在肝组织纤维化不同病理改变时降低较明显的指标,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HE检测方法特异,血浆活性影响因素较少,可做为诊断肝硬化、反映肝脏储备功能和肝组织损伤程度的敏感性、特异性血清学指标.  相似文献   

13.
血清胆碱酯酶及前白蛋白联合检测与肝硬化分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胆碱酯酶(Che)及前白蛋白(PA)与肝硬化Child-Pugh分级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经临床诊断162例肝硬化患者按Child-Pugh评分进行分级(A、B、C组)并检测其血清Che和PA及白蛋白(Alb)的水平,部分患者进行治疗前后的对比。另选健康体检者87例作为对照组。结果PA的含量及Che的活性在对照组和肝硬化Child-Pugh A、B、C组之间两两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血清胆碱酯酶及前白蛋白可作为判断肝硬化的程度的有效指标,对病情的诊断和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血清钠、胆碱酯酶水平与肝硬化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临床关系.方法 随机选择120例肝硬化患者及100例体检健康者,检测其血清钠及血清胆碱酯酶水平,肝硬化患者按Child-Pugh分级标准分为A、B、C三级.结果 肝硬化患者血清钠及血清胆碱酯酶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随肝功能Child分级,其异常程度逐级加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其下降值与肝硬化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说明血清钠、胆碱酯酶水平对评估肝硬化严重程度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钙、胆碱酯酶,可作为判断肝硬化严重程度的指标,对判断预后起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清白蛋白(Alb)、胆碱酯酶(Che)与凝血指标联合检测对肝硬化Child—Pugh分级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经临床诊断为肝硬化的198例患者,按Child—Pugh评分分级进行分组(A、B、C级组)并检测其血清Alb和Che水平及凝血指标,部分患者进行治疗前后的对比;以8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结果凝血酶原时间(PT)在A、B、C级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Che活性在对照组与肝硬化A级组、A级组与B级组、B级组与C级组之间两两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Che及凝血指标可作为判断肝硬化程度的有效指标,与Alb联合检测对肝硬化患者病情的诊断和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胆碱酯酶(CHE)活性在肝脏疾病中的应用和临床意义。方法检测119例各型肝脏疾病患者及45名健康对照者的血清胆碱酯酶和白蛋白并进行比较。结果血清胆碱酯酶活性测定急性肝炎组(5385±1182)U/L,慢性肝炎组(4147±1245),肝硬化组(2398±1395)U/L。白蛋白急性肝炎组(36.6±9.5)g/L,慢性肝炎组(39.1±10.9)g/L,肝硬化组(33.1+12.3)g/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血清胆碱酯酶和白蛋白能较好地反映肝病患者肝实质细胞受损程度,是一项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的肝功能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血清肝纤维化指标(PC-Ⅲ、Ⅳ-C、LN、HA)与Child-Pugh肝功能分级的关系.方法 按Child-Push分级标准将100例肝硬化患者分为A、B、C三级组,测定血浆PT、血清肝纤维化4项指标(PC-Ⅲ、Ⅳ-C、LN、HA)水平.结果 A、B、C三级组血浆PT、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水平随Child-Pugh积分增加而呈上升趋势,三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浆PT、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与Child-Pugh分级之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性(r=0.359~0.604,P<0.05).结论 联合检测肝硬化患者血浆PT和血清肝纤维化4项指标对指导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是较理想的实验室诊断肝硬化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16层螺旋CT肝脾体积的测量对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的严重程度与肝功能Child分级相关性的价值.方法 对42例经临床资料、B超证实的肝硬化,其中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级21例,B级11例,C级10例,行16层螺旋CT容积扫描.采用仪器自身携带的软件,分别测量肝脏左外叶、全肝及脾脏的体积,计算左外叶/全肝的百分比,脾/肝的百分比,将上述观察指标与Child-Pugh分级行相关分析.结果 A级与B、C级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肝硬化疾病严重程度评价中全肝体积及肝左外叶体积越大,肝功能越好,肝硬化各组脾脏体积及脾/全肝比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Child A、B、C级脾脏体积分别为(425.00±110.95)(485.00±90.47)(872.00±356.81),Child A、B、C级脾脏体积有统计学差异(P<0.05),Child A、B、C级间脾脏体积/全肝体积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层螺旋CT能准确评价肝硬化严重程度,全肝体积随Child-Push分级呈逐级缩小,左外叶体积随Child-Push分级呈逐级缩小,脾脏体积及脾/肝体积比随Child分级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肝硬化治疗过程中血清钠和胆碱酯酶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性的抽取了100例肝硬化患者以及80例的体检完全健康者,根据所检测得到的胆碱酯酶和血清钠的水平,在Childpugh分级标准下,肝硬化患者据此可分为A、B、C三个等级。结果全部患者以及对照组的血清钠和胆碱酯酶的水平(P<0.05)显示,在按照肝功能的Childpugh A、B、C分级下,肝硬化患者的血清钠和胆碱酯酶水平要低于正常对照组,而且随着异常程度的逐渐加深,在P<0.05/0.01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其下降值是和肝硬化的严重程度是正相关的,那么这就说明了血清钠和胆碱酯酶联合检测对评估肝硬化严重程度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结论血清钠和胆碱酯酶联合检测可以作为判断肝硬化的严重程度的一般性标准,并且在判断预后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国医药科学》2016,(1):162-164
目的明确检测血清前白蛋白(prealbumin,PA)结合Child-pugh分级评价肝硬化患者肝脏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2013年肝硬化患者PA、Child-pugh分级、腹水发生时间及1年生存率等;比较健康对照组与Child-Pugh各组的血清PA值;分析血清PA结合Child-Pugh分级对外科手术的肝病患者术后腹水发生的关系;判断血清PA结合Child-Pugh分级对肝病患者1年生存率的评价。结果肝硬化组不同Child-pugh分级患者的PA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C级的PA明显低于B级(P0.01);B级的PA明显低于A级(P0.01);Child A级肝硬化患者接受外科手术者术后发生大量腹水者PA水平为(120.5±33.6)mg/L,明显低于未发生大量腹水者(197.0±42.1)mg/L(P0.01)。结论血清PA结合Child-Pugh分级对预测肝病患者术后的腹水发生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