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人类第一例分娩镇痛至今已经有158年的历史,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医疗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分娩镇痛的认识和手段一直都在进步。我国分娩镇痛工作相对起步晚,而且各地发展极不平衡。本文通过对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和剖宫产进行比较,了解两组产妇血清泌乳素分泌的情况。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应用硬膜外分娩镇痛的产妇与未应用硬膜外分娩镇痛的产妇中转剖宫产及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差异,研究硬膜外分娩镇痛中转剖宫产产妇产后出血的抢救及护理方法。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进行分娩的产妇的临床资料,将采用硬膜外分娩镇痛的产妇纳入观察组,未采用硬膜外分娩镇痛的产妇纳入对照组,比较2组产妇分娩疼痛情况、宫缩乏力发生率、中转剖宫产率、产后出血发生率及产后出血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分娩疼痛情况明显较对照组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c=87.75, P <0.05);观察组产妇宫缩乏力发生率为9.61%,对照组为8.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8, P >0.05);观察组产妇中转剖宫产率为3.06%,对照组为3.0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 P >0.05);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为4.01%,对照组为4.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0, P >0.05);观察组产妇硬膜外分娩镇痛后宫缩乏力中转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率为2.69%,对照组为2.05%,2组患者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80, P >0.05);观察组发生产后出血患者平均出血量为(684.14±132.68)ml,对照组平均出血量为(703.49±192.53)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 =0.76, P >0.05)。结论硬膜外分娩镇痛可以显著减轻产妇疼痛,同时不会增加产妇宫缩乏力、中转剖宫产和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也不会影响患者的治疗方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连续性硬膜外镇痛(CIEA)分娩对母儿的影响。方法选用100例头位、单胎、初产、无头盆不称可经阴道分娩的产妇为研究对象,要求镇痛分娩的产妇50例为A组,未要求镇痛分娩的产妇50例为B组,观察两组产妇的分娩疼痛、产程、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进行分析,结果无痛分娩组镇痛有效率为100%,影响子宫收缩力的缩宫素使用率为100%,严密观察产程可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结论CIEA分娩是安全有效的,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导致产科硬膜外分娩镇痛中转实施硬膜外剖宫产麻醉失败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进行硬膜外分娩镇痛过程中中转实施剖宫产的患者200例,在对患者实施硬膜外分娩镇痛过程中主要选择背景输注与患者自控镇痛的方法,对于镇痛效果不显著的患者,要求麻醉医师对其进行追加镇痛。中转实施剖宫产手术时,通过硬膜外导管实行硬膜外麻醉,若麻醉效果不满意,需要辅助局部麻醉或改为全麻,判断为麻醉失败。将所有患者分为A1组(硬膜外麻醉成功组170例)与A2组(硬膜外麻醉失败组30例)。结果对比A1组、A2组准备镇痛前以及开始镇痛30 min后,对患者进行VAS评分,两组两个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A1组患者进行比较, A2组患者需要进行追加镇痛的次数明显增多,患者分娩镇痛所持续的时间也有所延长(P〈0.05)。结论在硬膜外分娩镇痛过程中,患者要求追加镇痛的次数增多与患者分娩镇痛的时间加长,都是导致患者中转实施硬膜外剖宫产手术麻醉失败的主要危险因素,对危险因素进行仔细分析,能够获得最优的麻醉方式,可以成功降低临床母婴出现并发症的几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对产程进展和母儿的影响。方法在严密监测产程进展的情况下对68例足月孕妇(实验组)实行分娩镇痛,与72例同等条件下的孕妇(对照组)未干预产程的相比较,观察镇痛效果及对产程进展、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及对新生儿的影响。结果实验组镇痛总有效率为100%,满意率为70%以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各产程时间明显缩短(P〈0.05)。对新生儿评分无明显影响(P〈0.05)。剖宫产率及产后出血量明显降低(P〈0.05)。对新生儿评分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方法能明显加快产程进展,明显减轻患者疼痛,降低手术产率,减少产后出血率,降低胎儿缺氧及新生儿窒息,是一个安全、理想的分娩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硬膜外分娩镇痛对母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该院产科门诊进行产检并选择阴道试产的产妇360例,根据有无镇痛要求分为镇痛组120例和对照组240例,对比两组总产程时间、出血量、分娩方式及新生儿结局等资料。结果镇痛组总产程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产时及产后2小时出血总量与新生儿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之间急诊剖宫产、器械助产、使用催产素、Ⅱ及Ⅲ度羊水污染、新生儿Apgar评分≤7分比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硬膜外镇痛会延长产程时间,但不增加急诊剖宫产率、器械助产率,对分娩结局无不良影响,安全有效,但在应用过程中应该严密观察产程,避免宫缩乏力所导致的产程延长。  相似文献   

7.
邓正刚 《现代医药卫生》2014,(15):2256-2257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镇痛分娩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将2009年1月至2013年11月入院分娩的产妇分为两组,观察组138例为接受镇痛分娩的产妇,对照组147例为不使用任何镇痛药物的产妇。分别观察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的分娩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视觉模拟评分为(3.4±1.3)分,对照组为(7.9±1.6)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以及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娩中应用硬膜外麻醉镇痛技术能够延长分娩时间、减轻疼痛,可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剖宫产术硬膜外镇痛对产妇及泌乳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梅珍 《河北医药》2004,26(8):641-642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对产妇及泌乳素的影响。方法 选择足月单胎妊娠剖宫产产妇 160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 80例和对照组 80例 ,观察组采用硬膜外导管镇痛泵给药 ,对照组肌肉注射哌替啶 ,两组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泌乳素浓度 ,采用伤口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测定镇痛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 (P <0 .0 5 ) ;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血浆泌乳素水平高于对照组 ( P <0 .0 5 ) ;两组阴道出血量观察差异无显著性 ( P >0 .0 5 )。结论 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好 ,能促进子宫的复旧 ,增加泌乳素的分泌 ,有利于产妇的康复和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导乐联合硬膜外麻醉镇痛分娩对减轻产时疼痛、改善产时心理状态等进而对产后泌乳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阴道试产产妇随机分为四组:导乐分娩组(导乐组)、硬膜外麻醉镇痛分娩组(镇痛组)、导乐联合硬膜外麻醉镇痛分娩组(导乐+镇痛组)三组为实验组;对照组给予普通产时服务模式.每组40例,分别比较各组产妇产时疼痛程度、心理状态、最终分娩方式、新生儿窒息率、总产程时间、产后2 h出血量、产后泌乳时间及母乳喂养率情况.结果 导乐+镇痛组可有效缓解患者产时疼痛、改善产时心理状态、减少剖宫产率、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量,进而促进了产后泌乳时间的提前及母乳喂养率的提高(P均<0.05).结论 导乐联合硬膜外麻醉镇痛分娩可有效提高产科质量,为产后提早泌乳及提高母乳喂养率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自控硬膜外分娩镇痛对产妇及胎儿和新生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岱珊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1):1644-1645
目的:探讨自控硬膜外分娩镇痛(PCEA)对产妇及胎儿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甘1产科医师选择可自然分娩的足月初产妇60例,其中使用硬膜外分娩镇痛30例为镇痛组,常规措施助产者3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分娩方式,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及新生儿窒息的情况。结果:镇痛组胎儿宫内窘迫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两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PCEA用于初产妇分娩镇痛对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无影响,能降低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徐静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8):2771-2772
目的:探讨硬膜外镇痛对产程进展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74例按是否行分娩镇痛分为两组,观察产程时间、催产索的使用、分娩方式、产后失血及新生儿1分钟及5分钟的Apgar评分。结果:镇痛和非镇痛组的产后失血、剖宫产率、异常胎心监护及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明显差异;镇痛组活跃期时间较短,第二产程时间较长,差异有显著性。催产素使用率高,产位钳助产较多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硬膜外分娩镇痛不增加剖宫产率,不影响新生儿预后,但可能影响第二产程,增加阴道助产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剖宫产硬膜外镇痛对泌乳的影响及护理措施。方法 12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术毕给予硬膜外自控镇痛及相应护理,对照组采用肌内注射哌替啶100mg次/的术后镇痛方法及普通护理。观察2组初乳时间、24h哺乳次数、乳汁不足发生率及产后48h血清泌乳素分泌情况。结果观察组初乳时间短于对照组,24h哺乳次数和产后48h血清泌乳素分泌量多于对照组,24h乳汁分泌不足发生率为5%低于对照组的1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硬膜外镇痛结合相应护理可促进产妇泌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剖宫产硬膜外镇痛对泌乳的影响及护理措施.方法 12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术毕给予硬膜外自控镇痛及相应护理,对照组采用肌内注射哌替啶100mg/次的术后镇痛方法及普通护理.观察2组初乳时间、24h哺乳次数、乳汁不足发生率及产后48h血清泌乳素分泌情况.结果 观察组初乳时间短于对照组,24h哺乳次数和产后48h血清泌乳素分泌量多于对照组,24h乳汁分泌不足发生率为5%低于对照组的1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硬膜外镇痛结合相应护理可促进产妇泌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罗哌卡因和芬太尼硬膜外分娩镇痛后急诊剖宫产时追加2%利多卡因-芬太尼100μg或2%利多卡因-生理盐水对阻滞速度和质量的影响.方法 罗哌卡因和芬太尼硬膜外分娩镇痛后行急诊剖宫产产妇62例,分为两组各31例.利多卡因-芬太尼组(L-F组)硬膜外追加2%利多卡因和2mL(100μg)芬太尼15mL,利多卡因-生理盐水组(L-S组)追加2%利多卡因和2mL生理盐水15mL.记录T4水平冷感和针刺感阻滞出现时间,阻滞最高平面,内脏痛及副作用等.结果 两组T4水平感觉(冷感和针刺感)阻滞出现时间无统计学差异.L-F组平均最高感觉阻滞水平比L-S组升高.L-F组在围手术期内脏疼痛较少,恶心发生率较低.结论 硬膜外分娩镇痛后行急诊剖宫产时,2%利多卡因加入芬太尼不会加快感觉(冷感和针刺感)阻滞出现但会提高麻醉的质量并减少副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硬膜外分娩镇痛对产程进展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接收的待产孕妇204例,在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的情况下,分为镇痛组和非镇痛组,各102例。观察比较两组的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催产素使用率、分娩方式。结果镇痛和非镇痛组的产后出血量、产程时间、异常胎心监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镇痛组催产素使用率较高,但剖宫产手术的人数少。结论硬膜外分娩镇痛可以降低剖宫产率,加快产程,可促进自然分娩,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徐世琴  沈晓凤  赵青松  王伟  马丽 《江苏医药》2005,31(12):904-905
目的 探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分娩镇痛对产妇血清催乳素(PRL)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Ⅰ组)和对照组(Ⅱ组),每组100例。Ⅰ组在宫口开至2~3cm时开始行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腰麻药为0.1%布比卡因+20弘g芬太尼共2ml;Ⅱ组按产科常规处理。分别在宫口开全时、产后2h及24h抽取产妇静脉血用放免法测定血清PRL,并观察镇痛效果及哺乳情况。结果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镇痛效果良好,Ⅰ组在宫口开全时血清PRL显著高于Ⅱ组(P〈0.01),而两组产妇在产后2h及24h血清PRL及泌乳始动时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分娩镇痛效果良好,增加PRL的分泌,但对泌乳始动时间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7.
分娩痛可能是大部分妇女一生中所遇到的最剧烈的疼痛,可使产妇情绪紧张、焦虑、烦躁、进食减少以及胎儿的一系列反应。缓解分娩过程中的剧烈疼痛,对产妇和新生儿有很大益处。硬膜外注入0.25%布比卡因用于分娩镇痛,已有肯定效果。但是否影响宫缩、产程及剖宫产率却有很多争论。现将我院应用0.25%布比卡因硬膜外麻醉镇痛分娩对产程及剖宫产率的影响,与无镇痛分娩的产程及剖宫产率进行对照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分娩镇痛后对产妇泌乳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12月90例没有乳腺发育缺陷、妊娠合并症、内分泌疾病的初产妇,根据产妇自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采取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方式进行分娩镇痛,对照组产妇在分娩过程中不给予任何镇痛药物,分别于产后24 h、48 h、72 h监测血清泌乳素浓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来评估镇痛效果,观察两组产妇开始泌乳的时间以及24 h哺乳次数。结果观察组产妇在宫缩时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产妇产后各监测时间点血清泌乳素浓度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开始泌乳的时间以及24 h哺乳次数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分娩过程中能够减轻产妇的痛苦,且不会影响其产后泌乳功能,是一种有效、安全的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行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300例ASAI一Ⅱ级、单胎头位、足月妊娠自愿要求无痛分娩且无禁忌症的行PCEA的产妇作为观察组,将同期300例条件相仿但未采用任何分娩镇痛方式的自然分娩初产妇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在第一产程活跃期开始施行PCEA,分别观察两组产妇分娩过程中的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胎心和宫缩强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运动神经阻滞情况及产程、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和新生)LApgar评分。结果两组产妇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胎心和宫缩强度、下肢活动情况及产后出血量和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全产程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第一产程活跃期为(123±68)min,对照组为(205±831min,且分娩镇痛有助于降低剖宫产率(P〈0.05)。结论PCEA行分娩镇痛效果确切,对母婴无不良影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分娩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20.
采用硬膜外小剂量复合药物持续麻醉方法,用于分娩止痛。我们通过产科分娩前“头位评分”选择适应症;产程全程监测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宫缩/胎心。33例病人应用此方法,在分娩活跃期进行硬膜外置管,行小剂量复合药物持续泵入麻醉方法分娩止痛效果好,不影响宫缩及产程进展,不降低新生儿Apgar评分值,对降低剖宫产率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