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卫兵  刘宽荣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7):2181-2182
目的观察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应用CHOP方案化疗的远期疗效。方法35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接受CHOP方案治疗1-14个周期,其中3例配合放射治疗,观察1,3,5,10年生存率。结果1,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68.6%(24/35)、45.7%(16/35)、31.4%(11/35)、16.7%(4/24)。分期比较5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周期比较1,3,5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CHOP是目前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较好的治疗方案,综合治疗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对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化疗后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病例配对分析,比较67例HBsAg( )与67例HBsAg(-)的NHL患者化疗后肝功能变化情况。结果:经过二周期以上的正规化疗后,HBsAg(+)组肝功能损害发生率占53.7%(36/67),明显高于HBsAg(-)组肝功能损害发生率16.4%(11/67),(P<0.005)。结论:HBV感染的NHL患者化疗易引起肝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对中晚期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化疗疗效、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单纯化疗组(对照组)25例,采用CHOP方案(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强的松)治疗,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纽(观察组)25例,在化疗的同时加用复方苦参注射液20ml,每日1次,至化疗结束为止。结果观察纽完全缓解10例,部分缓解8例,稳定5例,进展2例,有效率为72%,对照组完全缓解6例,部分缓解8例,稳定7例,进展4例,有效率为56%,观察组的有效率较治疗前提高,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化疗后出现胃肠道反应、肝功能损害及白细胞细胞降低等较对照组减轻(P〈0.05),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CHOP化疗治疗中晚期非霍奇金淋巴瘤能提高化疗疗效,降低化疗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在中晚期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中的辅助作用。方法本院中晚期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54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30例和研究组2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CHOP(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强的松)化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复方苦参注射液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有效率为75.0%,对照组有效率为73_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白细胞减低、肝功能损害、胃肠道不适等明显少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晚期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中辅助应用复方苦参注射液可明显减轻患者不良反应,有利于提高及巩固化疗效果。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5.
贺盛光  兰海涛  吴琦 《西部医学》2007,19(2):230-231
目的评价维肝力栓辅助治疗恶性肿瘤化疗的疗效。方法将病理确诊的60例恶性肿瘤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只进行化疗;治疗组30例,采用化疗+维肝力栓治疗。凡同一种肿瘤两组使用相同的化疗方案。化疗方案:非小细胞肺癌采用NP,大肠癌使用奥沙利铂+CF+5-FU,鼻咽癌DDP+CF+5-FU,卵巢癌TAX+DDP,非霍奇金淋巴瘤采用CHOP方案。两组均化疗2个周期。维肝力栓从化疗第1天开始使用,每天早晚各1粒,到第2周期化疗后检测免疫指标时为止。结果治疗组T细胞亚群CD3、CD4值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NK值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自细胞减少、呕吐、脱发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维肝力栓具有增强免疫功能,提升T细胞亚群和NK的作用,临床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两种抗结核化疗方案对肺结核患者肝功能影响的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对比HRZE(S)和HLAMKO两种抗结核化疗方案对肝脏功能的影响,探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HBV携带与肝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 选择肺结核患者217例,随机分成HRZE(S)和HLAMKO两个治疗组,于治疗前和治疗后每2wk检测肝功能,并观察临床症状,比较两种化疗方法对肝功能的影响;同时分析47例合并HBV携带者肝功能的变化。结果 217例患者中,不同程度肝功能损害者共66例(30.4%),应用HRZE(S)方案组53例(46.1%),明显高于HLAMKO方案组13例(12.7%);肺结核合并HBV携带者发生肝功损害者26例(55.3%),明显高于非HBV携带者40例(23.5%)。结论 HLAMKO方案对肝功能的损害小;对合并HBV携带患者应选肝损害小的治疗方案,同时应用保肝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吡柔比星为主联合化疗治疗老年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11年6月-2012年7月收治的90例老年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将其随机平均分为A组和B组,各有患者45例。A组患者采用传统化疗方法CHOP(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泼尼松),B组患者采用以吡柔比星为主的CTOP的化疗方案。结果:B组患者疗效总缓解率为73.3%,不良反应率60%,B组患者疗效总缓解率为91.1%,不良反应率31.1%,2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吡柔比星为主联合化疗治疗老年非霍奇金淋巴瘤疗效显著,患者经治疗后发生的不良反应较少,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8.
魏涛  龚忠义 《河北医学》2014,(1):108-110
目的:探讨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 方案对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疗效。方法:48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CHOP方案治疗;实验组在CHOP 方案基础上,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比较两组化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中完全缓解( CR)11例,部分缓解( PR)8例,总有效率为79.2%;对照组中完全缓解( CR)7例,部分缓解( PR)6例,总有效率为54.2%;实验组的有效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 P>0.05)。结论: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一采用CHOP化疗方案,且联合用药并不会增加并发症的发生,适合于临床一线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艾迪注射液联合CHOP方案化疗治疗非霍奇金氏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非霍奇金氏恶性淋巴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CHOP方案化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艾迪注射液治疗。两组均以4周为1个周期,2个周期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生存质量积分、Karnofsky(KPS)评分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46.7%和33.3%(P>0.05);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生存质量积分和KPS评分均有改善,与本组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生存质量积分、KPS评分降低,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白细胞数下降、血小板下降、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艾迪注射液联合CHOP方案化疗治疗非霍奇金氏恶性淋巴瘤可提高化疗效果,改善临床症状,减轻不良反应,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0.
美罗华联合CHOP治疗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关罗华与CHOP联合治疗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用同期对照的前瞻性研究方法,将22例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1例用CHOP方案(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和泼尼)联合关罗华治疗,对照组11例单用CHOP方案。所有病例21d为1个治疗周期,6个周期后评价。将两组患者按国际淋巴瘤预后因子指数分为中低危组和高危组,分析其疗效与预后。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率达72.7%,总有效率90、9%;对照组完全缓解率为36.4%,总有效率为54.5%,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关罗华联合CHOP方案治疗CD20^+的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疗效显著,不良反应与单纯化疗相似,可作为该病目前的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观察替比夫定及恩替卡韦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化疗期间抗病毒作用及不良反应。方法:NHL合并HBV感染患者50例,化疗前HBV DNA水平2×103~2×104 IU/mL,6周期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及强的松方案化疗同时服用替比夫定600 mg/d或恩替卡韦500 mg/d抗病毒治疗,对2种抗病毒药物间HBV再激活、病毒突破相关性肝炎突发、原发性无应答、肝衰竭、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服用替比夫定或恩替卡韦均有轻微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无原发性无应答与肝衰竭发生;2周期化疗及4周期化疗后2组HBV再激活率及肝炎突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周期化疗后,服用替比夫定组HBV再激活率为28.0%,肝炎突发率为32.0%,服用恩替卡韦组HBV再激活率为4.0%,肝炎突发率为8.0%,2组肝炎突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HL合并HBV感染化疗前HBV DNA水平2×103~2×104 IU/mL的患者,口服替比夫定及恩替卡韦对预防原发性无应答及肝衰竭都有很好的效果,并且都有较好的药物安全性,但多次化疗后恩替卡韦比替比夫定有更低的肝炎突发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预防性给药是否减少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中相关性乙肝病毒再激活。方法本科2004~2009年收治的65例携带乙型肝炎病毒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分为预防组30例,对照组35例。预防组在化疗前给予口服阿德福韦酯(10mg/d),至化疗后6个月,对照组患者未接受包括阿德福韦酯在内的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比较化疗后乙肝病毒再激活、肝功能损害、化疗延迟等指标变化。结果预防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在乙肝病毒再激活发生率、肝功能损害发生率、化疗延迟发生率、肝炎相关病死率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性口服阿德福韦酯可以降低携带乙肝病毒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乙肝病毒再激活的风险。  相似文献   

13.
Hepatitis B virus (HBV) reactivation induced by cytotoxic chemotherapy is an important issue in cancer patients. An elevated HBV viral load usually precedes hepatitis flare, and hepatic decompensation and eventual death is not infrequent once viral reactivation is initiated. Reverse seroconversion from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HBsAg)-negative to HBsAg-positive would also occur in hepatitis B core antibody (anti-HBc)-positive patients. The risk of HBV reactivation can be attributed to patient viral status and the regimen of chemotherapeutic agents. Chemotherapeutic regimens that contain steroid and rituximab can increase the risk of viral reactivation in lymphoma patients. Consequently, routine HBV marker screening, including HBsAg and anti-HBc, is mandatory prior to chemotherapy for all cancer patients, and prophylactic antiviral treatment is highly recommended for HBsAg-positive cases. However, for patients who are anti-HBc-positive and HBsAg-negative, so-called resolved hepatitis B patients, regular HBV viral load survey during the course of chemotherapy is necessary to early detect HBV reactivation. Currently, the role of antiviral prophylaxis for resolved hepatitis B patients is still unsettled.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比拉米夫定与恩替卡韦预防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合并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患者接受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期间出现HBV再激活的疗效及化疗后乙型病毒肝炎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09例HBV感染的B-NHL患者在接受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后HBV再激活的发生率、肝损伤发生率及病死率.其中79例接受拉米夫定治疗,30例接受恩替卡韦治疗;所有患者在化疗开始前1周开始接受拉米夫定或恩替卡韦治疗,疗程至化疗结束后6个月.结果 拉米夫定组及恩替卡韦组HBV再激活率分别为31.6%、10.0%;肝功能损伤发生率分别为27.8%、6. 7%;HBV相关肝炎发生率分别为24.1%、3. 3%;化疗中断发生率分别为22.8%、3. 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的病死率分别为2. 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过程中,出现HBV再激活的患者,多数为Ⅲ ~Ⅳ期的B-NHL患者.结论 恩替卡韦相较于拉米夫定在预防治疗B-NHL化疗期间HBV激活上,具有更好的疗效;特别是对于分期较晚的B-NHL患者,恩替卡韦可作为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乙肝病毒血清标志 (HBVM)阳性淋巴瘤患者化疗所致肝功能损害情况。方法 HBVM阳性淋巴瘤患者 336例 ,化疗 2周后测肝功能 ,包括ALT、AST、ALP、GGT及TBIL ,对照组为 119例HBVM阴性淋巴瘤患者。结果 HBVM阳性组肝功能异常占 38.39% ,显著高于对照组 19.33 % ,(P <0 .0 1)。结论 HBVM阳性淋巴瘤患者化疗时较易出现肝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16.
周艳 《中国热带医学》2009,9(8):1471-1471,1476
目的观察合并乙肝病毒(HBV)感染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激素治疗过程中拉米夫定对HBV复制的防治效果。方法观察组18例合并HBV感染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同时口服强的松及拉米夫定治疗;另外历史对照组20例患者未接受拉米夫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血清HBVDNA定量、肝肾功能、尿蛋白定量的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肝功能损害的发生率为13.3%,HBVDNA定量下降,对照组肝功能损害的发生率为44.4%。HBVDNA定量升高。结论合并HBV感染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在激素同时预防应用拉米夫定能有效抑制HBVDNA复制,减少肝功能损害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江涛  张华萍 《中华全科医学》2012,10(10):1530-1531
目的探索PreS1抗原检测在HBVM阳性人群中的临床意义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000例HBVM阳性人群分别行乙肝三系、HBVDNA、PreS1抗原及肝功能检测。结果按HBeAg阳性、HBVDNA阳性;HBeAg阴性、HB-VDNA阳性;HBeAg阳性,HBVDNA阴性;HBeAg阴性、HBVDNA阴性各随机计入的250例HBVM阳性人群中,前S1抗原阳性分别为227例(90.8%)、131例(52.4%)、41例(16.4%)、18例(7.2%)4组人群间前S1抗原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DNA阳性组与HBVDNA阴性组前S1抗原阳性分别为358例(71.6%)、59例(11.8%),两组间前S1抗原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S抗原阳性组154例ALT升高(36.9%),175例AST升高(41.9%);前S1抗原阴性组41例ALT升高(7.03%),52例AST升高(8.92%),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HBV血清标志物,PreS1,并动态监测HBVDNA的含量,在观察HBVM阳性人群HBV复制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前sl抗原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细胞损害呈正相关,对前S1抗原持续阳性的HBVM阳性人群,应尽早作进一步检查及时作抗病毒治疗,以避免严重肝损害的发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双环醇治疗乙型肝炎病毒(HBV)再激活后肝功能异常的疗效。方法将结核病合并乙型肝炎患者因抗结核治疗而发生乙肝病毒再激活病例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停用抗结核药,并给予拉米夫定抗病毒及一般保肝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双环醇50mg.每天3次,口服。治疗2个周、4个周后复查肝功。观察两组患者肝功恢复情况。结果治疗2个周及4个周后ALT下降幅度及复常率.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1),未见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双环醇对治疗乙肝病毒再激活后肝功能异常。起到了比较理想的保肝、降酶作用,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治疗B细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96例CD20阳性的B细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分为CHOP联合组和CHOP组,CHOP联合组采用利妥昔单抗与CHOP方案联合治疗,CHOP组只采用CHOP化疗方案。应用4个疗程后评价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CHOP联合组治疗有效率为90.0%,高于CHOP组的7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率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CHOP联合组1年、3年、5年无进展生存率(PFS)为81.6%、61.2%、26.5%,总生存率(OS)为89.8%、65.3%、30.6%,均明显高于CHOP组,两组1年、3年、5年的PFS和OS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利妥昔单抗与CHOP方案联合治疗B细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和远期生存质量,且不因联合化疗而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乙肝表面抗原(surface antigen of hepatitis B,HBs Ag)阳性的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使用口服改善病情抗风湿药物(disease modifying anti-rheumatic drugs,DMARDs)治疗及预防性抗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治疗对HBV再激活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6年1月17例HBs Ag阳性RA患者进行随访,根据患者是否使用抗HBV药物,分为抗HBV治疗组及对照组,比较使用DMARDs治疗前、治疗后患者肝功能、乙肝两对半、HBV-DNA等结果及患者HBV再激活情况。结果 17例患者中共有6例(35.3%)患者出现HBV再激活,其中抗HBV治疗组7例患者均未出现HBV再激活;对照组10例患者中6例(60.0%)患者在DMARDs治疗3~36月时出现HBV再激活,其中1例患者出现肝衰竭,两组HBV再激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5,P0.05);使用糖皮质激素组较未用糖皮质激素组HBV再激活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5.0,P0.05)。结论未预防性抗HBV治疗的HB-s Ag阳性RA患者经DMARDs治疗后可使HBV再激活率升高,尤其使用糖皮质激素者HBV再激活风险高,预防性抗HBV治疗可有效阻止HBV再激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