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观察低流量单肺通气对患者体温的影响.方法 选取40例开胸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20例.A组为低流量单肺通气组,B组为常流量单肺通气组.单肺通气时A组的氧流量为1 L/min,B组氧流量为3 L/min,在单肺通气前(T1)及单肺通气15(T2)、30(T3)、45(T4)、60(T5) min时记录鼻咽温度.结果 A组患者单肺通气45、60 min时体温均较单肺通气前下降(P<0.01).B组患者单肺通气30、45、60 min时体温均较单肺通气前下降(P<0.01).B组患者在单肺通气30、45、60 min时体温比A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低流量单肺通气与常流量单肺通气比较体温下降幅度较小.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七氟醚低流量满刻度洗入,低流量洗出紧闭麻醉法在小儿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42例择期手术患儿随机均分为A,B两组。挥发罐内七氟醚均达最大刻度。麻醉时A组患儿采用0.3L/min氧流量洗入。B组患儿采用1.0L/min氧流量洗入。当肺泡内七氟醚浓度至1.3MAC,将挥发罐刻度设定在3%~8%。手术结束前10min关闭挥发罐,调整氧流量为0.3L/min洗出。手术结束时将氧流量增至5L/min快速洗出。结果两组患儿在洗入期消耗量并无差别(P>0.05)。而A组患儿在维持期及总用量上明显低于B组患儿(P<0.01)。两组患儿在麻醉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A组患儿苏醒时间及意识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B组患儿(P<0.01)。结论七氟醚低流量满刻度洗入,低流量洗出紧闭麻醉法可达到小儿手术对麻醉要求,且具有降低七氟醚消耗量及麻醉废气生成量,缩短苏醒及意识恢复时间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徐银秀  李利 《安徽医药》2012,16(6):812-813
目的观察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低流量麻醉单肺通气对肺内分流的影响。方法择期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50例,年龄在42~75岁,ASA分级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低流量组(A组)和常流量组(B组),每组25例。单肺通气时A组氧流量1.0 L·min-1,B组氧流量3.0 L·min-1,分别测定麻醉诱导后(T1)及单肺通气15 min(T2)、30 min(T3)、45 min(T4)、60 min(T5)及恢复双肺通气30 min(T6)时CVP、HR、MAP和气道平均压(Pmean),同时采集颈内静脉和桡动脉血样,进行血气分析,计算肺内分流率(Qs/Qt)。结果与T1时比较,两组T2~5时Pmean和Qs/Qt升高(P0.05);两组间各时点Pmean、Qs/Qt、CVP、HR和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根治术患者低流量麻醉单肺通气对肺内分流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胸外科手术单肺通气患者采用七氟醚复合异丙酚麻醉对脑氧饱和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本院胸外科行手术单肺通气治疗的7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七氟醚麻醉,观察组患者给予七氟醚复合异丙酚麻醉,观察两组患者手术不同时间点脑氧饱和度表现,并开展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麻醉诱导时间为(5.4±0.8)min,显著短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在T_1、T_2、T_3与T_4时间点的脑氧饱和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醚复合异丙酚在胸外科手术中起效迅速,但单肺通气时易发生脑氧饱和度下降情况,需给予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5.
安波 《中国医药指南》2013,(10):141-142
目的观察全麻复苏期采用回路内麻醉气体吸附器的作用,主要观察期吸附性能,并总结对麻醉苏醒的重要性。方法 48例患者为ASAⅠ~Ⅱ级全麻行择期胸、腹部手术的患者,将48例患者分为A、B两组,A组为观察组,B组为对照组。A、B组进行安氟醚复合麻醉,手术近尾声即刻停止安氟醚挥发罐。A组安接回路内麻醉气体吸附器,B组运用过度通气法排出回路内安氟醚,对A、B组停止安氟醚挥发罐后10min内回路内麻醉气体的浓度和拨管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A组关闭安氟醚挥发罐2min后回路内安氟醚浓度明显有所降低(P<0.05),4min后明显比B组降低(P<0.05),A组拔管时间明显比B组低(P<0.05)。结论全麻复苏期使用回路内麻醉气体吸附器能够尽快使回路内安氟醚的浓度下降,无任何不良反应,并且能够使患者苏醒加快,使拔管时间缩短,此方法不仅为临床的麻醉医务人员提供了新的快速终止吸入麻醉的妙法,而且大大降低麻醉气体对室内外环境的污染,同时对手术人员的身体健康危害也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6.
陈卫飞 《江西医药》2012,47(7):619-621
目的 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LC)手术患者吸入七氟醚与异氟醚麻醉恢复的情况.方法 2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LC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七氟醚组(A组)和异氟醚组(B组),各10例.麻醉诱导后行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诱导后吸入纯氧,氧流量2 L/min.吸入七氟醚或异氟醚维持麻醉.维持血压和心率波动幅度不超过基础值30%,术中以盐酸瑞芬太尼微量泵静脉泵入.胆囊取出后停止吸入七氟醚或异氧醚,纯氧流量调整为6L/min.记录睁眼时间(停止吸入麻醉药到睁眼的时间)、记录拨除气管导管时间(停止吸入麻醉药到拔除气管导管时间)、记录麻醉后恢复期评分达到9分时间(从停止吸入麻醉药即刻计时).结果 与B组比较,A组睁眼时间、拨除气管导管时间、麻醉后恢复期评分达9分时间都较B组短.结论 在LC手术中,与异氟醚比较,吸入七氟醚患者麻醉恢复较快,且麻醉恢复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7.
李远波 《江西医药》2011,46(9):849-850
目的探讨吸入七氟醚用于不同年龄患儿行先天性唇腭裂修复术的麻醉效果。方法择期行先天性唇腭裂修复患儿40例。ASA1—2级,年龄在0—7岁。根据不同年龄段分成2组,A组(0—3岁),B组(3—7岁)。所有患儿吸入6%七氟醚,以6L/min氧流量洗人。意识消失后静脉注射琥珀胆碱1mg/min。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手术开始时氧流量调至3L/min,调节七氟醚挥发罐刻度,如果患儿体动,可辅助给予氯胺酮1mg/kg。结果A组和B组术中麻醉及生命体征均平稳,手术结束后A组均能迅速苏醒,B组患儿因年龄偏大,术中辅以氯胺酮苏醒稍慢些,但苏醒后均能大声啼哭,安全地返回病房。结论七氟醚应用于先天性唇、腭裂修复术麻醉效果理想,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8.
为观察全麻复苏期使用回路内麻醉气体吸附器的吸附性能及对麻醉苏醒的影响 ,对 ASA ~ 级全麻行择期胸、腹部手术患者 2 4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 A和对照组 B。两组均采用安氟醚复合麻醉 ,在手术结束时关闭安氟醚挥发罐。观察组安接回路内麻醉气体吸附器 ,对照组用过度通气的方法排出回路内安氟醚 ,比较两组关闭安氟醚挥发罐后 10 min内回路内麻醉气体浓度及拨管时间。结果显示 ,观察组关闭安氟醚挥发罐 2 min后回路内安氟醚浓度显著下降 ( P<0 .0 5 ) ,4min后显著低于对照组 ( P<0 .0 5 ) ,观察组拔管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 ( P<0 .0 5 )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并比较异丙酚、七氟醚在肺结核患者单肺通气肺内分流和氧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入组对象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0月期间在我院行单肺通气开胸手术且ASA分级为II级~III级的97例合并肺结核患者,在计算机中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这97例合并肺结核单肺通气开胸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异丙酚组、七氟醚组分别有47例、50例,异丙酚组、七氟醚组分别采用异丙酚、七氟醚进行麻醉维持,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各个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心率、肺内分流率、氧合指数,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意识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认知功能指标。结果单肺通气后5min,异丙酚组、七氟醚组的平均动脉压、心率、肺内分流率、氧合指数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肺通气后30min,异丙酚组、七氟醚组的平均动脉压、心率、氧合指数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异丙酚组的肺内分流率明显低于七氟醚组(P0.05)。两组睁眼时间、呼吸恢复时间、吞咽反射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认知功能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七氟醚组与异丙酚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丙酚、七氟醚用于肺结核患者单肺通气开胸手术麻醉维持中均可有效维持血流动力学和氧合指数稳定,术后意识恢复较快,并发症少,而异丙酚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肺内分流。  相似文献   

10.
洪立群  王峰 《江苏医药》2012,38(14):1691-1692
目的探讨戊乙奎醚在肺叶切除术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 30例ASAⅠ-Ⅱ级男性肺叶切除患者分为A组(年龄65-75岁)和B组(年龄45-55岁),每组15例。A组术前20min、单肺通气时分别给予戊乙奎醚0.01、0.02mg/kg,B组术前20min、单肺通气时均给予阿托品0.01mg/kg。检测两组双肺通气(T1)时、单肺通气0、5、20min(T2、T3、T4)时的MAP、HR、潮气量(VT)、气道峰压(Ppeak)、PETCO2。结果与T1时及B组相比,A组T3、T4时VT明显增加(P<0.05);与T1时及A组相比,B组T3、T4时Ppeak明显增加(P<0.01);两组MAP、HR、PETCO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戊乙奎醚可以明显扩张肺叶切除术老年患者支气管,增加肺顺应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拟观察舒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对单肺通气肺内分流的影响。方法选择单肺通气(OLV)食管癌手术患者加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舒芬太尼.丙泊酚组(S组),异氟醚.芬太尼组(I组),每组20例。S组选择舒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I组选择异氟醚-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分别在双肺通气后15min(To),OLV15min(T1),OLV30rain(T2),OLV60min(13)及OLV90min(T4)采集动脉血和混合静脉血行血气分析,并计算肺内分流率(Qs/Qt)。结果两组患者PaCO2、pH均在正常范围,组问比较无明显差异;S组单肺通气后各时点PaO2均高于I组(P〈0.05),Qs/Qt值低于I组。结论与异氟醚静吸复合麻醉相比,舒芬太尼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可减少OVL时的肺内分流,提高动脉氧分压,有利于单肺通气时低氧血症的预防。  相似文献   

12.
邢珍  朱红霞  董跃华  任炜  王丽  张振明  赵永泉 《河北医药》2009,31(23):3202-3204
目的观察双腔支气管插管单肺通气对气道高反应患者气道压及肺内分流的影响。方法选择胸科手术患者38例,ASAⅠ~Ⅱ级。其中左肺癌行左肺叶或左全肺切除术18例(L组,n=t8),食管中、下段癌行根治术20例(E组,11=20),麻醉诱导后双腔支气管插管,微量泵持续泵注丙泊酚4mg·kg^-1·h^-1,间断静脉滴注维库溴铵、芬太尼维持麻醉。单肺通气参数设定为:潮气量8ml/kg,呼吸频率15次/min,吸:呼=1:2,吸入氧浓度100%。侧卧位后记录右肺通气气道压,分别于麻醉前(入室未吸氧),双肺通气15min,单肺通气20min,单肺通气60min桡动脉、中心静脉抽血测血气分析,计算肺内分流率。结果与双腔通气时比较,单肺通气时动脉血氧分压(PaO2)均明显下降,气道压明显升高,2组肺内分流明显增高。与E组患者比,L组患者在单肺通气20min时气道压明显增高(P〈0.05)、在单肺通气20min、60min时肺内分流率明显增高(P〈0.05)。结论双腔支气管插管单肺通气使气道高反应患者气道压增高,肺内分流增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七氟醚、丙泊酚对对单肺通气(OLV)期出现的低氧性肺血管收缩(HPV)和肺内分流(Qs/Qt)的影响.方法 ASA Ⅱ~Ⅲ级行OLV的肺癌、食管患者36例,年龄30~61岁,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吸入七氟醚(A组)或静脉丙泊酚诱导(B组),快速行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术中以吸入3% ~5% 的七氟醚或静脉靶控2.0~3.0μg/ml 丙泊酚维持麻醉.于双肺通气(TLV)15 min、OLV 15 min,OLV 30 min、恢复TLV 15 min时,取动脉血和混合静脉血行血气分析,计算Qs/Qt值.记录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与TLV时相比,两组OLV期的PaO_2显著下降,Qs/Qt明显增加(P<0.01).两组OLV时的Qs/Qt无明显差异.结论 七氟醚吸入或丙泊酚静脉麻醉OLV时均有一定程度的PaO_2下降和Qs/Qt增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Coopdech支气管阻塞导管用于胸腔镜手术实现单肺通气的效果.方法 选择单肺通气行胸腔镜手术患者50例,完全随机分为双腔支气管导管组(A组)和支气管阻塞导管组(B组)各25例.B组经单腔气管导管插入Coopdech支气管阻塞导管实现单肺通气,A组通过插入双腔支气管导管实现单肺通气.记录指标:①单肺通气前、单肺通气后30 min、60 min的PaO2、PaCO2、pH、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气道峰压(PAW)、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②插管和定位时间;③单肺通气时肺萎陷质量和外科暴露程度;④术后声音嘶哑和咽喉痛发生情况.结果 ①2组PaO2、PaCO2、pH、PET CO2、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肺通气后30 min、60 min的PAW A组分别为(22.1±2.0)cm H2O(1 cm H2O =0.098 kPa)、(21.7±1.8)cm H2O,明显高于B组(18.1±2.1)cm H2O、(18.2 ±2.1)cm H2O(P <0.05);②A组的插管和定位时间分别为(2.8±0.7)min、(4.2±1.6) min,较B组[(1.0±0.3)min、(1.1 ±0.2)min]明显长(P<0.05);③单肺通气肺萎陷质量和外科术野暴露程度在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A组术后声音嘶哑和咽喉痛发生率分别为44.0% (11/25)、48.0%(12/25),较B组[16.0%(4/25)、24.0%( 6/25)]明显升高(P<0.05).结论 双腔支气管和Coopdech支气管阻塞导管在胸腔镜手术单肺通气的应用均安全、有效,应用支气管阻塞导管插管和定位方便快捷,可降低患者术后声音嘶哑及咽喉疼痛的发生率,在适应证范围内的胸腔镜手术中可以优先选用Coopdech支气管阻塞导管.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对肺癌根治术患者手术期间肺内分流及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60例择期行右上叶肺癌根治术患者,ASA I~II级,随机分为2组(n=30):右美托咪定组(D),于气管插管前10 min泵注负荷量1 μg·kg-1,并按0.5 μg·kg-1·h-1持续泵注至关胸;空白组(C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作对照。分别于麻醉双肺通气后15 min(T0)、单肺通气15 min(T1)、单肺通气1 h(T2)、恢复双肺通气15 min(T3)经颈内静脉、桡动脉采血做血气分析,计算肺内分流(Qs/Qt)以及酶联免疫法检测IL-6、IL-10浓度。结果:与T0时比较, T1T2时2组肺内分流及IL-6、IL-10有统计学差异(P<0.05); 与C组比较,D组T1T2时肺内分流减少及IL-6、IL-10的浓度降低(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对肺内分流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且能抑制手术过程中的炎症反应, 对围术期进行肺保护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乌司他丁预先给药对单肺通气患者肺损伤的影响。方法择期行食道下段癌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乌司他丁组(U组),每组30人。U组按5000 U.kg-1计算乌司他丁用量,半量于入室后缓慢静脉注射,半量持续1 h静脉点滴。C组以等量生理盐水代替。于麻醉诱导前(T1),单肺通气即刻(T2),单肺通气30 min(T3),双肺通气30 min(T4),术毕(T5)取血样,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肺表面活性蛋白A(SP-A),血清丙二醛(MDA)和8-异前列腺素(8-iso-PGF2a)的浓度。结果与T1时比较,T3,T4,T5时2组血清IL-6,TNF-α水平都升高(P<0.05或P<0.01),而U组升高幅度小,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血清SP-A,MDA,8-iso-PGF2a水平升高(P<0.05),U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组较C组T3,T4,T5时血清IL-6,SP-A,MDA,8-iso-PGF2a升高水平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预先给药可减轻单肺通气造成的肺损伤。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在单肺通气中,右美托咪定辅助麻醉血流动力学,是否有助于改善单肺通气时的肺通气/血流异常。方法单肺通气下食管癌根治术60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麻醉诱导后注射0.9%生理盐水10 mL,实验组麻醉诱导后右美托咪定0.6μg/kg(10 min输入)。观察两组术中单肺通气时间、手术时间、气道分压、氧分压;观察术前、插管前、插管后、插管后15 min、切皮时、进胸、单肺通气60 min、单肺通气90 min、双肺通气15 min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观察术前、单肺通气60 min、单肺通气90 min时间点的氧和指数。结果本研究结果显示氧和指数在术前时间点,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氧和指数在单肺通气60 min、单肺通气90 min时间点,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机制可能就是减轻了单肺通气引起急性肺损伤。 HR、MAP在插管前、插管后、插管后15 min、切皮时、进胸、单肺通气60 min、单肺通气90 min、双肺通气15 min时间点,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单肺通气中,右美托咪定辅助麻醉血流动力学更平稳,氧和指数增加,有助于改善单肺通气时的肺通气/血流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