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杨×,男,5岁。1985年9月18日诊。患儿1岁时开始,每于食后1~2小时即吐,并常伴有腹泻、便秘。一年前曾到瑭沽某医院做胃肠钡餐造影及B型超声波检查,诊断为“幽门狭窄”。用西药治疗近1年,效果不明显。刻诊:咳嗽,白粘痰量多,纳食尚可,食后1~2小时仍呕吐,大便干燥3~4天一次,面色无华,形体消瘦,舌淡红苔薄白,脉弦。药用干姜5克、附子3克、苍术6克、陈皮6克、熟军6克(后下)、党参10克、六曲10克、  相似文献   

2.
治疗方药:苍术15克,厚朴、党参各12克,陈皮、炙甘草、云苓、莱菔子各9克,焦三仙30克。胃脘坠胀者加黄芪、升麻、柴胡各9克;四肢沉重者加细辛3克,桂枝9克;大便秘结者加大黄9克。日1剂,水煎分服。10剂为1疗程,2个疗程无效改用它法。治疗结果:纳食香甜,食量倍增,食后无不适反  相似文献   

3.
治验三则     
一、胃气不和,食难运化陈××,男,27岁。1970年5月8日初诊。近年来,常觉胃脘不舒,不能多食。昨晚饭后二小时,忽然脘腹痛胀,泛恶欲呕。脉象缓,舌苔薄。辨证为胃气不和,食滞难以运化。治宜和胃消食,仿平胃散加减。处方:苍术10克厚朴3克陈皮5克姜半夏10克藿香10克毕澄茄5克红豆蔻5克焦山楂10克二剂二诊(5月13日):上方服后,脘痛立  相似文献   

4.
鲜××,男,15岁。1986年4月13日诊。患者数月前因食猪肉后,出现腹痛、腹泻,全身寻麻疹(以前无过敏史)。以后,只食猪肉猪脂时都出现上述症状,经中西药治疗无效。余以处方:桂枝15克,白芍15克,大枣15克,甘草6克,山楂60克(生炒各30克),生姜3片。服药2剂,患者食少许瘦肉时,上述症状明显减轻,按原方续服4剂,各种  相似文献   

5.
<正> 导师陈亦人副教授,致力医学四十余年,学验俱富,于《伤寒论》造诣尤深。我随陈师学习过程中,见其临证善用经方,药不过八九味,少则五六味,而收效甚佳。今摘其验案三则,略陈如下: [食巳即吐案]江××,女,22岁。1984年2月28日初诊。饭后呕吐已一年余。自云患病以来,常喜稀食,然食已即吐;若进硬食,则口渴思水,水饮罢与食物一同吐出,吐后又嘈杂饥渴。时作肠鸣,大便稀溏日一二行。经用西药及化痰降逆中药等治疗,偶尔减轻,旋又如故。舌质偏红苔少,脉细。证候颇为复杂,然食已即吐,嘈杂饥渴,属胃热无疑;嘈杂饥渴,乃中虚之象;舌红苔少,为吐后阴伤。此非厥阴病提纲证乎?当与乌梅丸化裁。乌梅肉10克,白芍10克,黄连3克,生石膏15克,炒川椒3克,干姜3克,潞党参10克,炙甘草3克,制半夏10克。药进5剂,嘈杂、口渴明显好转,少食已不作吐。原方去石膏,加麦冬12克。续服十余剂,病遂告愈。  相似文献   

6.
小儿厌食较常见,笔者悉以家传“健脾和胃思食方”施治,颇收显效。处方:生黄芪、软白术、白茯苓各6克,木瓜,石斛、谷芽各5克,神曲3克,冰糖8克。脾湿不化苔膩者,去石斛、冰糖,加藿香3克,白蔻2克;胃有热见苔红少津者,去神曲,加麦冬6克、乌梅3克;  相似文献   

7.
<正> 一、脾胃虚弱的厌食证:王某,男,4岁。1988年8月5日初诊。代诉不吃饭,喜食瓜果等零食,食后腹胀,大便每日2~3次不等,睡时露睛。查:面黄肌瘦,舌淡、苔白腻、脉缓弱无力。辨证属脾虚挟湿。处方:山药、白术、党参各8克,苍术、陈皮、白芍各5克,柴胡3克,车前子10克(包煎),云苓  相似文献   

8.
饮食不节,过食肥甘是糖尿病发生的主要因素,根据病情,进行饮食调节是治愈糖尿病的基础,单纯的食养疗法对糖尿病疗效显著,今介绍食疗验方二十首,供患者所需。 1、山药(鲜)200克,蒸熟食之,每日1~2次,或怀山药(干)5~10克,煮熟食之并喝汤。 2、南瓜煮熟或炒食之,每日250~500克;或用南瓜粉10克,冲服,每日3次。  相似文献   

9.
食疗验方8款     
杨年 《家庭中医药》2006,13(2):65-65
1.韭菜炒羊肝 鲜韭菜100克(去杂质、洗净、切断)。羊肝100克(切成薄片),将二者放铁锅内炒熟后食用。治盗汗,每天早、晚各食1次,一般2—3天见效。连食5~7天痊愈。  相似文献   

10.
一,胃皖痛沈××,男,36岁,工人。1981年3月6日初诊。自述胃痛已数栽。喜热饮、喜温按、且疼痛时作时止。食白薯后常常作酸。近来偶因多食辣味而胃痛加剧,伴有口干、心烦、咽痛,原有痔疮也发作。素日大便溏薄,日3~5行。经钡透诊为慢性胃炎。查舌红多津,脉细数。证属寒热错杂之胃皖痛,治宜寒热并用,土木双调,补虚清热。方用乌梅丸。药用乌梅15克,干姜12克,附子12克,川椒6克,黄连10克,肉桂6克,黄柏6克,党参12克,当归9克,细辛2克。水煎服。服上方3剂,证情遂减,继服3剂病瘥。  相似文献   

11.
1.甲状腺肿:海带当菜吃,每日食用,连续不断。 2.淋巴结肿:海带500克,切碎,泡入1000毫升白酒中,浸1个月后去渣,每日服50-10毫升,早晚各1次。或者海带30克,夏枯草15克,水煎服。 3.睾丸肿痛:海带30克,小茵香6克,水煎,去茴香,食海带,饮汤。 4.高血压引起的头晕、失眠、烦躁:海带30克,绿豆100克,共煮粥食之。  相似文献   

12.
小儿厌食定多由脾胃虚弱、食滞肠胃所致,故拟焦三仙合五味异功散方(焦山植、六神曲、炒麦芽(或谷芽)、太子参、白术各6克,陈皮4.5克,获荃s克,甘草2克),名三仙开胃饮,治疗本症颇有疗效。苔薄腻或白腻,加花香梗、佩兰、苍术,食滞肠胃,大便不畅,加鸡内金、炒莱旅、川军炭,舌淡白,面色少华,加黄茂、白莲肉、山药,胃阴不足,加木瓜、乌梅,沐虚易感,加防风、黄茂、姜枣;夜卧不宁,加钩藤、麦冬、蝉衣、莲子心等。如治李某,男,3岁,1989年8月20日诊,代诉近日食欲减退,每餐吃两二三口即拒食,喜食零食瓜果,食后恶心,腹联满,大便不畅,苔白腻,舌淡红,指纹沉滞深红。上方去廿草,加箱香4.5.克、炒莱旅子6克、川军炭3克,白术易华苍术5克。5剂后,无长消便畅,食欲增进丁淤愈。  相似文献   

13.
笔者应用清脾养胃散治疗小儿嗜异食症15例,均收到满意效果,特介绍供同道验证。处方:生石膏10克,黄芩、陈皮、白术各6克,胡黄连4克,使君子6克,茯苓9克,甘草4克。上药煎汤或研末分次给患儿服用。一般汤剂五剂,水煎分次服;研末每服10克,每日两次,三料可即奏效。兹举典型病例二则如下: [例1] 徐×,男,3岁。1966年10月诊。近半个月来,患儿抓食泥土,亦有食生黄豆、玉米等物。经西药驱虫等治疗不效。患儿面色青黄无华,消瘦,腹胀,大便不成形,纳少,舌苔薄白面黄。给以清  相似文献   

14.
<正> 方药:桂枝10克吴萸3克草蔻5克,茯苓10克半夏10克陈皮6克乌药10克槟榔12克香附10克木香5克功用:行气降逆化痰,消积导滞止痛. 适应于脾胃虚寒,痰食停滞,气机不畅所致的胃脘痛,泛吐清水,畏寒喜暖以及胸闷腹胀,痰多,呕恶,胸胁隐痛,头眩、心悸、虚烦不眠等证.寒甚加干姜,呕吐加丁香,泛吐清水重者加良姜,腹痛加川楝子,胃痞满加枳实,食纳差加鸡内金.  相似文献   

15.
余自1988年7月到1989年7月,共治疗小儿厌食症100例,获得较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一、一般资料本组100例均属门诊病人,年龄在1~10岁之间,男46例,女54例,病程最短半年,最长6年。二、治法与疗效增食冲剂药物组成:陈皮10克,香附10克,鸡内金6克,炒枳壳10克,山药10克,郁金10克,植焦10克甘草克6克。本组患儿都经西医诊断,中医辨证符合厌食症者,即可口服“增食冲剂”。每袋10克,服法;1~3岁,每次5克,日2次;3~6岁,每次5克,日3次;6~14岁,每次10克,日2次。1个月为1疗程,治疗前后分别作  相似文献   

16.
治虚寒胃痛干辣椒10克,乌贼骨20克,川贝母5克。3味捣细末调匀,温开水送下,分3~4次服完。具有温胃散寒、敛酸止痛的作用。适用于脾胃虚寒所致的胃痛泛酸、食后腹胀、口吐清水、舌淡苔白滑等症。  相似文献   

17.
婴幼儿腹痛常表现为突然或阵发性的反常啼哭,多伴有不乳食,按之腹部胀满,辨证属于气滞夹寒者。对于此症,笔者以自拟方治之,一般1-2剂即愈。方药组成:广木香5克、乌药5克、枳壳4克、槟榔4克,郁金3克、延胡索3克。上方为一岁儿一日量,水煎,分5-7次服。典型病例:  相似文献   

18.
便血是内痔的常见症状之一。对恐惧手术或不宣手术者如年老、体弱,服用地榆止血汤治疗,常能收到较好疗效。方药组成:乌梅炭3O克棕柏炭20克贯仲炭20克地榆炭30克槐花炭30克艾叶炭15克白茅根40克黄芩15克黄柏15克苦参25克腹胀者加枳壳、郁金、木香;食少纳呆者加焦三  相似文献   

19.
萎缩性胃炎     
<正> 董某,女,46岁。1983年4月16日初诊。胃痛23年,1983年3月10日经胃镜查为:萎缩性胃炎(AB型)及窦部溃疡。现症:脘痛时发,时钝痛,时刺痛,痛有定处,拒按不移,不能食,食后更甚,腹胀,食后即,吐,或朝食暮吐,挟有食物,大便干,有时发黑色,口不渴,诊见神倦面苍,身体虚弱,舌质黯淡苔黄腻,脉沉细弦。诊为肝郁脾虚,淤阻中焦,治以疏肝健脾,活血化淤,通利三焦。选用血府逐淤汤与温脾汤化裁:生地15~24克,当归15~30克,白芍10~15克,川芎3~9克,桃仁10~15克,红花10~12克,柴胡6~9克,枳壳10~15克,牛膝  相似文献   

20.
<正> 治疗方药:党参、黄芪、白术各30克,当归、焦三仙各15克,陈皮、枳实、郁金、鸡内金各10克,柴胡、升麻、炮姜、甘草各6克。痛甚者加五灵脂;灼痛者加蒲公英、黄连;泛酸者加海螵蛸;兼呕恶吐食、暖气甚者加半夏、丁香;兼大便下坠不畅者加白头翁;若病程日久,兼见胃阴不足,表现有口干咽躁、饥不欲食、舌红少苔者,去炮姜加石斛、白芍、乌梅等。水煎服,每d1剂。治疗结果:服药3剂即觉胃脘部痞满、疼痛、暖气等临床症状明显减轻,纳食增加者为显效,共11例;服药3剂上述症状稍有缓解,服药6~9剂上述症状明显缓解,纳食增加者为有效,共20例,服药6~9剂,临床症状无缓解而改用他法治疗者为无效,共3例。总有效率为91%。病案举例:郝某,男,37岁。1989年4月3日诊。胃脘疼痛,痞满,食后尤甚1年余。伴暖气,时或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