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胸廓成形术对漏斗胸婴幼儿肺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婴幼儿漏斗胸术前术后的肺功能变化.方法:选择婴幼儿漏斗胸病儿32例,用美国森迪斯公司生产的2600型肺功能仪分别测定术前及术后3月、12月的肺功能;并选择年龄、性别、身高、体重与患儿匹配的正常婴幼儿32例作对照.同时评定手术矫形效果.结果:婴幼儿漏斗胸肺功能的指标V%-PF、25/PF、TE/TI术前存在障碍,术后3月改善不明显,术后1年上述指标可恢复到正常水平.术后随访除1例局部胸廓稍凹陷外,余胸廓形态良好.结论:漏斗胸早期手术不仅效果良好,而且肺功能的指标可完全恢复,为漏斗胸选择早期手术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重度漏斗胸对儿童心肺功能的影响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多普勒超声心动仪和肺功能检测仪对18例重度漏斗胸患儿(病例组)手术前后进行心肺功能检测,并以相匹配的18例正常儿童作为对照(正常对照组).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病例组反映心脏收缩功能的左室射血分数(EF)和每搏输出量(SV)显著降低(P<0.01,P<0.05),反映肺通气功能的残气量(RV)、残气量/肺总量(RV/TLC)、用力肺活量(FVC)和第1秒通气量(FEV1)显著降低(P<0.05或P<0.01).病例组术后EF、SV、FVC和FEV1较术前显著提高(P<0.05或P<0.01).结论 重度漏斗胸患儿心肺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损害,以心脏收缩功能和限制性通气障碍为主,手术矫正后可以改善心肺功能.  相似文献   

3.
小儿漏斗胸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雄凯  胡劲 《浙江医学》1999,21(1):11-12
为了认识小儿漏斗胸病程规律,便于适时治疗,提高外科手术的效果,对46例小儿漏斗胸采用胸肋上举术,术后定期随访作疗效评估(包括心功能、胸廓外观),分析术后疗效与手术年龄的关系。结果:(1)小儿漏斗胸术后心功能显著改善;(2)胸廓外观改善率,>3岁者为93.75%,≤3岁者为57.14%(P<0.05);(3)胸脊间距、胸脊间距/横径分别由术前的4.567±1.057cm、0.25±0.05增至术后的6.071±0.923cm、0.35±0.06,术后较术前有显著改善(均P<0.01)。认为胸肋上举术适用于儿童漏斗胸的矫正术,手术年龄以学龄前期为宜。  相似文献   

4.
黄福文 《微创医学》2003,22(6):837-839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小儿先心心内直视矫正术浅低温对心肌保护作用的效果.方法室间隔缺损(VSD)患儿42例,其中28例在浅体温体外循环心跳中行心内直接视矫正术(观察组),14例在中低温体外循环心脏停跳中行心内直视矫正手术(对照组),另选择12例正常儿童作对照(正常组).在术前3d和术后5~10d,采用美国HP1000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仪分别测量一次左心功能参数.结果VSD患儿术前LVEDV、LVESV、SV、EF、FS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术后与术前自身比较LVEDV、LVESV、SV明显降低(P<0.05),LAD、LVDD、LVSD明显缩小(P<0.05),EF、EF无明显改变(P>0.05);对照组术后LVEDV、LVESV较正常组升高(P<0.01),SV、EF、FS较正常组显著降低(P<0.01),LAD、LVDD、LVSD明显增大(P<0.01).观察组术后血流动力学稳定,多巴胺用量少,术后心功能恢复快,无低心排综合征等情况发生.结论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心内直视矫正手术具有较好的心肌保护效果,是小儿先心矫正的首选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重度漏斗胸对儿童心肺功能的影响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多普勒超声心动仪和肺功能检测仪对18例重度漏斗胸患儿(病例组)手术前后进行心肺功能检测,并以相匹配的18例正常儿童作为对照(正常对照组)。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病例组反映心脏收缩功能的左室射血分数(EF)和每搏输出量(SV)显著降低(P<0.01,P<0.05),反映肺通气功能的残气量(RV)、残气量/肺总量(RV/TLC)、用力肺活量(FVC)和第1秒通气量(FEV1)显著降低(P<0.05或P<0.01)。病例组术后EF、SV、FVC和FEV1较术前显著提高(P<0.05或P<0.01)。结论 重度漏斗胸患儿心肺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损害,以心脏收缩功能和限制性通气障碍为主,手术矫正后可以改善心肺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钢板胸骨悬吊术矫治婴幼儿漏斗胸的经验.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05年1月我科采用钢板胸骨悬吊术矫治婴幼儿漏斗胸5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伴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同时行先心病根治术;伴肺囊肿患儿同时行肺叶切除术;伴食道裂孔疝患儿同时行食道裂孔疝修补术.结果全组无死亡.术后除1例合并肺炎外,余恢复良好.所有患儿随访3个月至5年,除1例胸廓局部稍凹陷外,余均有一个良好外观的胸廓.术前的心肺功能障碍恢复满意.结论先天性漏斗胸可早期手术,钢板胸骨悬吊术矫治婴幼儿漏斗胸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潘丽 《医学文选》2004,23(4):409-410
目的 用超声心动图评价二尖瓣替换术保留瓣下结构对术后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 96例患者分为两组 ,其中 5 6例保留瓣下结构为观察组 ,40例按传统方法手术为对照组。应用 HP-1 0 0 0型多功能心脏超声诊断仪分别在术前和术后 3个月测定 EF、FS、SV、LVEDV、LVESV、LVd、LVs、LAD等心功能多项指标。结果 术前两组间的EF、FS、SV、LVEDV、L VESV、LVd、LVs、LAD均无显著性差异 ( P >0 .0 5 )。术后两组 LAD和 LVd均较术前明显缩小 ( P <0 .0 5 ) ,术后观察组 EF、FS、SV等心功能多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二尖瓣替换术保留瓣下结构有益于术后左心功能的维护。  相似文献   

8.
潘丽 《微创医学》2004,23(4):409-410
目的用超声心动图评价二尖辩替换术保留瓣下结构对术后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6例患者分为两组,其中56例保留瓣下结构为观察组,40例按传统方法手术为对照组.应用HP-1000型多功能心脏超声诊断仪分别在术前和术后3个月测定EF、FS、SV、LVEDV、LVESV、LVd、LVs、LAD等心功能多项指标.结果术前两组间的EF、FS、SV、LVEDV、LVESV、LVd、LVs、LAD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两组LAD和LVd均较术前明显缩小(P<0.05),术后观察组EF、FS、SV等心功能多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二尖瓣替换术保留瓣下结构有益于术后左心功能的维护.  相似文献   

9.
黄福文 《医学文选》2003,22(6):837-839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小儿先心心内直视矫正术浅低温对心肌保护作用的效果。方法 室间隔缺损 (VSD)患儿 42例 ,其中 2 8例在浅体温体外循环心跳中行心内直接视矫正术 (观察组 ) ,1 4例在中低温体外循环心脏停跳中行心内直视矫正手术 (对照组 ) ,另选择 1 2例正常儿童作对照 (正常组 )。在术前 3d和术后 5~ 1 0 d,采用美国 HP1 0 0 0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仪分别测量一次左心功能参数。结果  VSD患儿术前 LVEDV、LVESV、SV、EF、FS较正常组明显升高 (P <0 .0 5) ;观察组术后与术前自身比较 LVEDV、LVESV、SV明显降低 (P <0 .0 5) ,LAD、LVDD、LVSD明显缩小 (P <0 .0 5) ,EF、EF无明显改变 (P >0 .0 5) ;对照组术后 LVEDV、LVESV较正常组升高 (P <0 .0 1 ) ,SV、EF、FS较正常组显著降低(P <0 .0 1 ) ,LAD、LVDD、LVSD明显增大 (P <0 .0 1 )。观察组术后血流动力学稳定 ,多巴胺用量少 ,术后心功能恢复快 ,无低心排综合征等情况发生。结论 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心内直视矫正手术具有较好的心肌保护效果 ,是小儿先心矫正的首选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微创Nuss手术矫治不同年龄段先天性漏斗胸的矫形效果,为临床手术时机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择3~、6~、≥12岁漏斗胸患儿各20例,均行微创Nuss手术矫治,从围术期情况、术后并发症、术后矫形效果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不同年龄段漏斗胸患儿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差别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术后使用镇痛药时间、下地活动时间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组均无严重致命性并发症发生,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不同年龄段之间无明显差异,且预后良好。术后矫形效果除≥12岁病例组有1例中等外,其余均为优良,且年龄越大术后矫形效果优的比例越少;随着年龄的增大,出现心理障碍的比例明显增加。结论:微创Nuss手术矫治不同年龄段漏斗胸均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但年龄越大矫形效果下降,心理障碍的发生率愈高,提示3~岁是微创Nuss手术最适宜的手术年龄。  相似文献   

11.
李煜华  唐红 《西部医学》2009,21(12):2045-2047
目的探讨巨大左室瓣膜置换术后早、中期左室形态的重构及收缩功能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患者的超声心动图资料。于术后1周、3个月、6个月、1年及2年复查超声心动图,测量左房收缩末内径(LAD)、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并计算每搏量(SV),射血分数(EF),短轴缩短率(FS)。以LVEDD≥70ram作为判断巨大左室的标准。结果术后1周LVEDD、LV—EDV、LAD即开始缩小,LVESD、LVESV无明显变化,SV、EF、FS较术前降低;术后3、6个月和1、2年LVEDD、LVEDV进行性缩小,EF、FS逐渐增高(P〈O.05),SV无明显变化(P〉0.05)。依患者术前射血分数分为A组(EF≥40%)和B组(EF〈40%),A组术后左室形态逆转明显好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心瓣膜置换术后巨大左室的形态重构及收缩功能明显恢复。术前心功能是影响术后左室重构的重要因素。采用超声心动图评价瓣膜置换术后巨大左室的形态重构及收缩功能是一项无创、简便及准确的技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西宁地区不同年龄正常小儿左心室收缩功能的特点及其变化规律。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测量西宁地区544名不同年龄正常小儿左心室收缩功能各参数:心博量(SV)、心脏指数(CI)、短轴缩短率(FS)、心输出量(CO)、射血分数(EF)、平均向心周边缩短率(MVCF)。结果CO、SV随年龄增长而增大,MVCF、FS随年龄增长而减小,EF、CI随年龄变化不明显。结论西宁地区正常小儿左心室收缩功能部分测定值低于平原正常小儿及成人标准。  相似文献   

13.
潘丽 《广西医学》2004,26(8):1090-1092
目的 采用超声评价二尖瓣替换术保留瓣下结构对术后左心功能的维护。方法 将 96例患者分为两组 ,其中 5 6例保留瓣下结构为观察组 ,4 0例按传统方法手术为对照组。应用HP 10 0 0型多功能心脏超声诊断仪分别在术前和术后 3个月测定左室射血分数 (EF)、左室短轴缩短率 (FS)、每搏量 (SV)、左室舒张末容量 (LVEDV)、左室收缩末容量 (LVESV)、左室舒张末内径 (LVd)、左室收缩末内径 (LVs)、左房腔内径 (LAD)等心功能多项指标。结果 术前两组间的EF、FS、SV、LVEDV、LVESV、LVd、LVs、LAD均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术后两组LAD和LVd均较术前明显缩小 (P <0 0 5 ) ,术后观察组EF、FS、SV等心功能多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二尖瓣替换术保留瓣下结构有益于术后左心功能的维护。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采用右心室流入道起搏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时,QRS时限对心功能的影响及与心力衰竭的关系。方法随意选用44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采用右心室流入道起搏治疗,将患者起搏时QRS时限〈133ms的分为A组(n=28);起搏时QRS时限≥133ms的分为B组(n=16),测量起搏器植入时、起搏3个月和6个月不同时期,QRS时限、血浆心钠肽(BNP)、心排血量(CO)、每搏输出量(SV)、射血分数(EF)和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的变化。结果术后即刻测两组QRS时限、BNP值和心脏超声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3个月、6个月QRS时限、LVDd、BNP,B组明显高于A组,而EF、SV、CO,B组明显低于A组。结论右室流入道起搏部位QRS时限和心功能密切相关,QRS时限越宽,心功能纠正就越不明显或心衰进一步加重,反之,QRS时限越窄,心功能改善就越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CHD-VSD)介入治疗前后左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方法 43例CHD-VSD患者,术前经胸片、超声心动图诊断,术前及术后3 d、1、6个月、1年经超声心动图检查左房前后径(LA)、左室舒张末期前后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前后径(LVESD)、主动脉内径(AOD)、肺动脉压力(PASP)、每分输出量(CO)、每搏输出量(SV)、左室射血分数(EF)、左室短轴收缩率(FS)。结果 40例均成功置入封堵器,1例术后第3 d出现封堵器脱落,改行手术治疗。术后随访所有患者封堵器位置、形态良好,LA、LVEDD、LVESD、LAD较术前明显下降(P<0.01),AOD术前术后无明显变化;PASP术后3 d明显下降(P<0.01),术后1、6个月、1年较术后3 d下降(P<0.01),术后1年较术后6个月下降(P<0.05)。CO术后3 d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CO术后1、6个月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术后1年继续下降(P<0.01)。SV术后3 d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术后3 d EF、FS无明显变化,术后1、6个月、1年EF、FS较术前显著下降(P<0.05)。结论介入治疗CHD-VSD操作简单,安全有效,患者术后左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心脏磁共振成像(MRI)、心脏超声对慢性肺动脉高压患者心脏功能的监测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7月至2018年2月我院确诊为慢性肺动脉高压的49例患者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行心脏MRI及实时三维超声扫描,比较两种方法测得左、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end-diastolic volume,EDV)、收缩末期容积(end-systolic volume,ESV)、每搏输出量(stroke volume,SV)、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EF)等心功能参数的差异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两种方法所测左心室EDV、ESV、SV、EF及右心室SV、EF等心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所测右心室EDV、ESV显著高于心脏超声(P<0.05);Pearson相关分析示,心脏MRI及心脏超声所测左、右心室EDV、ESV、SV、EF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实时三维超声及心脏MRI均对肺动脉高压患者左、右室心脏功能有较好的评估效果,但心脏超声在右心室容积方面的测定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西藏昌都和日喀则两地儿童运动前后心功能变化. 方法 以西藏自治区昌都和日喀则两地11~12岁的130名儿童为研究对象,通过递增负荷自行车测试,观察运动前后两地儿童超声心动图变化. 结果 运动前后昌都芒康县男女生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质量,每搏输出量,心排出量等心脏功能变量值均高于日喀则白朗县儿童. 结论 初步结果证明西藏东部昌都地区儿童的心脏功能和运动能力强于西部后藏地区儿童的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丹参多酚酸盐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 老年冠心病合并心衰患者7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6例,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多酚酸盐静脉滴注,治疗14 d.治疗前后分别观察2组患者射血分数(EF)、每搏量(SV)、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以及Lee心衰积分,并依据Lee心衰积分评价2组临床疗效.结果: 2组患者经治疗后EF、SV均较治疗前有明显升高(P< 0.01),且治疗组均较对照组提升明显(P< 0.01);2组患者Nt-proBNP和Lee心衰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 0.01),且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 0.05).对照组有效率47.22%,治疗组有效率75.00%,2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多酚酸盐能够改善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