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燕  杨红燕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6):3576-3577
目的:比较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Ⅱ)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SⅡ)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差异。方法:将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采用CSⅡ治疗,另一组采用MSⅡ治疗,根据血糖监测结果调整胰岛素用量,比较治疗前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情况、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血糖达标时间。结果:胰岛素泵组人均日胰岛素用量明显少于MSⅡ组,低血糖发生率、血糖达标时间均明显少于MSⅡ组,CSⅡ能显著、快速改善血糖控制。结论: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CSⅡ较MSⅡ能更平稳、更迅速的控制血糖,明显减少发生低血糖的危险,并可明显减少胰岛素用量,缩短血糖达标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胰岛素泵(CSⅡ)和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SⅡ)强化治疗在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对84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用两种方法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血糖、胰岛素用量和理想降糖所需时间的变化以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 两组在治疗后各时点血糖均显著下降;CSⅡ组血糖控制所需时间明显缩短,胰岛素用量少于MSⅡ组;低血糖发生率也减少.结论 CSⅡ与MSⅡ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均可使血糖达标,前者在有些方面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3.
应用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评价胰岛素泵在2型糖尿病病人中的治疗效果。方法:5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成2组,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Ⅱ)组26例,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SⅡ)组24例。经上述治疗达到目标血糖时,比较CSⅡ和MSⅡ两种方法治疗前后血糖水平、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和低血糖发生次数。结果:两组均能有效控制血糖。CSⅡ组所需的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量和低血糖发生率明显比MSⅡ组减少。结论:CSⅡ治疗可较好地模拟胰岛素分泌的生理节律,更有效地控制高血糖,减少低血糖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胰岛素泵在2型糖尿病病人中的治疗效果。方法:5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成2组,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Ⅱ)组26例,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SⅡ)组24例。经上述治疗达到目标血糖时,比较CSⅡ和MSⅡ两种方法治疗前后血糖水平、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和低血糖发生次数。结果:两组均能有效控制血糖。CSⅡ组所需的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量和低血糖发生率明显比MSⅡ组减少。结论:CSⅡ治疗可较好地模拟胰岛素分泌的生理节律,更有效地控制高血糖,减少低血糖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胰岛素泵治疗(CSⅡ)对糖尿病患者强化血糖控制的效果。方法:62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自愿原则分成CSⅡ组和MSⅡ组,进行强化胰岛素治疗;以餐前血糖在3.5—7.0mmol/L作为糖尿病理想控制的指标。分别比较两组的血糖控制情况、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及总治疗日。结果:两组均能达到目标血糖值,但CSⅡ组血糖控制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均明显少于MSⅡ组(P〈0.05)。结论:CSⅡ能有效模拟人生理胰岛素分泌,更快、更有效地控制高血糖,减少低血糖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窦易铭 《吉林医学》2014,(2):254-255
目的:探讨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治疗(CSⅡ组32例)。对照组采用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MSⅡ组32例),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血糖控制效果、控制达标时间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两种治疗方法均能有效降低血糖,但血糖达标时间以及低血糖发生率CSⅡ组显著低于MSⅡ组。结论: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能在短时间内平稳降低血糖,明显优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同时可减少低血糖发生的危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短期胰岛素泵(CSⅡ)与多次皮下胰岛素(MSⅡ)注射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安全性及费用比较分析.方法:对收治糖化血红蛋白(HbA1C) >9%初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63例,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2周,随机分为CSⅡ组和MSⅡ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B)、多时点血糖、血糖达标天数、达标时胰岛素总剂量、血糖波动情况、低血糖事件发生及费用的对比分析.结果:两组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时血糖均明显下降,两组间比较空腹及餐后血糖CSⅡ组好于MSⅡ组(P<0.05);CSⅡ组达标时间、达标时胰岛素用量、低血耱发生次数及住院费用均明显少于MSⅡ组,达标时最高与最低血糖差值CSⅡ组明显小于MSⅡ组.结论:两种方法强化治疗均能有效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使血糖短期达标.但与MSⅡ相比,CSⅡ达标时间更短,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次数、住院费用均明显降低:CSⅡ组血糖更平稳、波动更小.  相似文献   

8.
韦昭华  朱凌 《中外医疗》2009,28(26):91-92
目的观察诺和锐联合胰岛素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素治疗组(CSⅡ组)和皮下注射胰岛素组(MSⅡ组),观察2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血糖达标天数.平均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现象发生率。结果CSⅡ组治疗后空腹血糖、三餐后2h血糖控制优于MSⅡ组,血糖达标时间快于MSⅡ组,胰岛素用量少于MSⅡ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MS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SⅡ是目前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将52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CSⅡ)即胰岛素泵组和每天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MSⅡ)组,观察两组的空腹和餐后血糖、血糖达标所需时间、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事件.结果:CSⅡ组血糖达标所需时间、胰岛素用量和低血糖发生次数都显著低于MSⅡ组(p<0.05).结论:CSⅡ不仅能快速平稳地控制血糖,而且需要的胰岛素用量相对较少,低血糖发生率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治疗对Ⅱ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Ⅱ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82例,分为胰岛素泵连续皮下注射胰岛素(CSⅡ)组和每日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SⅡ)组,在脑卒中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使用CSⅡ和MSⅡ控制血糖,治疗2周,观察2组患者的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和低血糖发生率,并于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血脂测定.结果:CSⅡ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低血糖发生率、甘油三酯、NIHSS评分较MSⅡ组明显降低.结论:CSⅡ治疗Ⅰ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疗效优于MSⅡ,并能降低甘油三酯和改善神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CSⅡ)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SⅡ)治疗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的优劣性。方法将69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CSⅡ和MSⅡ组进行治疗,测量其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记录胰岛素用量及血糖达标时间。结果两组均能显著降低空腹和餐后血糖,CSⅡ组血糖达标时间比MSⅡ组更短,CSⅡ组胰岛素用量比MSⅡ组更少,且CSⅡ组发生低血糖的例数明显少于MSⅡ组。结论胰岛素泵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安全、有效、简单、易行,大大缩短了控制高血糖时间,减少了低血糖的发生,是糖尿病强化治疗的较好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CSⅡ)和每日多次皮下注射(MSⅡ)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经饮食运动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40例患者,20例应用CSⅡ治疗,20例应用MSⅡ治疗,观察两组血糖达标天数、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并发症发生。结果CSⅡ组比MSⅡ组更短时间控制血糖,胰岛素用量更少,低血糖发生减少,母婴并发症明显减少,患者依从性更好。结论胰岛素泵在妊娠糖尿病患者中使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胰岛素泵对2型糖尿病围手术期降糖治疗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胰岛素泵治疗)对2型糖尿病围手术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本文对42例需外科手术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两种方法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胰岛素泵组(continue subcutaneous insulin injection 简称CSⅡ)20例,常规胰岛素强化治疗组(multi subcutaneous insulin injection简称MSⅡ)22例.观察两组患者在胰岛素用量,血糖达到理想控制时间,低血糖发生率及切口感染发生率方面的差异性.结果:两组治疗在胰岛素用量,血糖达到理想控制时间有显著性差异,而CSⅡ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MSⅡ组.术后CSⅡ组所有患者均无切口感染发生,而MSⅡ组有1例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结论:CSⅡ治疗能更快、更有效控制高血糖,减少胰岛素用量,明显缩短患者手术前调整胰岛素量时间,使患者更为安全渡过围手术期.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将52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CSⅡ)即胰岛素泵组和每天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MSⅡ)组,观察两组的空腹和餐后血糖、血糖达标所需时间、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事件。结果:CSⅡ组血糖达标所需时间、胰岛素用量和低血糖发生次数都显著低于MSⅡ组(p<0.05)。结论:CSⅡ不仅能快速平稳地控制血糖,而且需要的胰岛素用量相对较少,低血糖发生率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胰岛素泵在1型糖尿病痛人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Ⅱ)组26例,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MSⅡ)组33例。结果两组达到目标血糖时,CSⅡ组所需的治疗时间,以及低血糖发生率明显比MSⅡ减少(P〈0.01或P〈0.05)。结论CSⅡ比MSⅡ可以更快、更有效地控制高血糖,降低低血糖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秦利亮 《重庆医学》2007,36(11):1092-1093
目的 观察短期内持续性皮下胰岛素输注(CSⅡ)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SⅡ)两种治疗方法优劣状况.方法 对空腹血糖>11.1mmol/L33例2型糖尿病进行为期2周的强化治疗,比较二者的达标时间与低血糖发生率.结果 CSⅡ显示快速稳定的降糖效果,血糖达标时间较MSⅡ短[(5.21±1.53)d与(10.9±1.17)d],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MSⅡ.结论 对伴明显高血糖的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CSⅡ强化治疗较MSⅡ解除高血糖毒性更快,低血糖发生率更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Ⅱ)和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MDI)对1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8例1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比较两种治疗方案对空腹血糖、餐前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血糖达标时间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两种治疗方案均可使血糖达标,但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Ⅱ)组血糖控制更理想,血糖达标时间短且低血糖发生率较低。结论: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Ⅱ)比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MDI)治疗1型糖尿病有更好的疗效且低血糖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估胰岛素泵治疗围术期糖尿病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将72例围术期糖尿病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胰岛素泵治疗组(CSⅡ组)36例,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组(MSⅡ)36例.观察二组患者胰岛素用量,术前血糖达标时间,住院时间,低血糖发生率方面的差异.结果 36例CSⅡ组胰岛素用量,术前血糖达标时间,住院时间,低血糖发生率均少于MSⅡ组(P<0.05).结论 CSⅡ较MSⅡ使糖尿病患者在围术期能更有效、安全控制血糖,从而使患者能更安全地度过围术期.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CSⅡ)及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SⅡ)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效果。方法:6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CSⅡ组30例和MSⅡ组30例进行治疗,比较处理前后血糖变化、达标时间、每日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次数。结果:CSⅡ组与MSⅡ组比较,虽然两组病人治疗前后空腹及餐后2h血糖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CSⅡ组血糖控制更快更稳定,平均血糖控制天数显著缩短,平均胰岛素用量显著减少,低血糖及黎明现象发生次数显著减少(P<0.05)。结论: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更安全、方便,是精确、灵活的胰岛素供应系统。  相似文献   

20.
57例口服药物继发失效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CSⅡ组和MSⅡ组,观察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剂量及低血糖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两种方法均可使血糖达标(P<0.01),但CSⅡ组血糖达标、糖化血红蛋白下降均优于MSⅡ组(P<0.01)。结论:CSⅡ更能有效模拟人生理胰岛素分泌,使用胰岛素剂量更小、更安全、更快、更有效控制高血糖,是治疗口服药物继发失效糖尿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