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桥小脑角区恶性外周神经鞘瘤(malignant peripheral nerve sheath tumor,MPNST)的诊断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桥小脑角区原发性MPNST的临床资料,行开颅手术切除。结果病理诊断为MPNST (WHOⅣ级)。术后病人拒绝放化疗,3个月后复查头部MRI提示肿瘤复发并转移。结论桥小脑角区原发性MPNST病例罕见,影像学难以确诊,手术治疗为首选方案,但更应注重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内镜下经颅脑桥小脑角区肿瘤切除术的手术要点.方法 纳入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诊断与治疗的28例脑桥小脑角区肿瘤患者,均行内镜下经颅入路手术切除脑桥小脑角区肿瘤.结果 2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内镜下经颅脑桥小脑角区肿瘤切除术,并全切除肿瘤.术后经病理证实听神经瘤9例,脑膜瘤8例,胆脂瘤9例...  相似文献   

3.
目的报告1例原发性桥小脑角淋巴瘤并文献回顾。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手术的桥小脑角淋巴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桥小脑角淋巴瘤的临床特征、影像学特点、鉴别诊断及治疗。结果第1次手术全切除肿瘤,病理诊断为B细胞型淋巴瘤,术后1个月肿瘤复发,再次手术全切除肿瘤,术后辅以化疗,随访2个月未见肿瘤复发。结论原发于桥小脑角的淋巴瘤少见,术后易复发,需辅以放化疗等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14岁。因口角右歪3个月,左侧视力、听力进行性下降1个月入院。头颅MRI示:左侧桥-小脑角区肿瘤(考虑听神经瘤)。电测听力提示:左耳混合性聋。入院诊断:左侧听神经瘤。手术中见左侧桥-小脑角部一类圆形肿瘤组织,约3.3cm×3.2cm×3.0cm,边界尚清,有包膜,  相似文献   

5.
正1病例资料病人,女,50岁。因左侧听力下降1年余、行走不稳并进行性加重5个月、头痛2个月入院。入院时体格检查:神志清楚,全身皮肤无黑痣,闭目难立征(+),指鼻试验欠稳准,左侧听力下降。术前头部MRI显示:左侧桥小脑角区团块灶及右侧顶部硬膜下类圆形灶,呈短T1、长T2信号,增强明显均一强化(图1A~E)。初步诊断:左侧桥小脑角及右顶凸面多发脑膜瘤。行左侧乙状窦后入路左侧桥小脑角肿瘤切除术,术中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桥小脑角区室管膜瘤的临床特点、治疗方式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桥小脑角区巨大占位病变9例,男5例,女4例,年龄9~24岁,平均15.6岁,临床主要表现眩晕、步态不稳和颅高压症状.术前头部MRI及增强显示瘤体主要位于桥小脑角区,瘤体巨大,向上累及桥小脑角区顶层,向下累及桥小脑角区底层,向内侧明显压迫脑干,术前影像学检查均无法明确肿瘤性质.手术均采用乙状窦后手术入路,术中分块切除肿瘤.结果 手术全切肿瘤7例,近全切除1例,大部切除1例.术后病理证实均为室管膜瘤.术后患者恢复状态良好,无手术死亡,术后并发症主要为:三叉神经麻痹1例,吞咽困难加重后又缓解1例,有2例均在术后3d出现急性神经源性肺水肿,经紧急抢救后病情逐渐稳定,痊愈出院.结论 桥小脑角区巨大室管膜瘤,多以青少年患者发病为主,该部位室管膜瘤起源于第四脑室侧孔处之室管膜细胞,乙状窦后手术入路和术中分块切除肿瘤,减少脑干的牵拉和防止脑干过快复位可有效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正>患者男,19岁,因头痛、头晕伴全身乏力,行走困难,恶心无呕吐入院。于2010年7月12日门诊以"左侧小脑巨大肿瘤梗阻性脑积水"收入神经外科。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辅助检查:头颅MRI显示:1.左侧桥脑小脑角区占位性病变,可考虑脑膜瘤,,其他如不典型室管膜瘤或神经源性肿瘤待排。2.梗阻性脑积水。于2010年7月15日行枕骨鳞部颅骨钻孔开颅术,术中见肿瘤主体位于左侧桥小脑角区,肿瘤完全  相似文献   

8.
桥小脑角区实际上是一锥形立体三角,位于后颅窝的前外侧,上界位于天幕,由桥脑中脑外侧膜与环池相隔;下界由桥脑延髓外侧膜与小脑延髓池相隔,位于前庭蜗神经与舌咽神经之间;内侧界由桥脑前膜与桥前池相隔;该池向外侧扩展至小脑表面并与小脑桥脑裂相续。而传统的方法常将位于小脑延髓外侧池的Ⅸ、Ⅹ、Ⅺ颅神经亦并入桥小脑角池讨论[1]。此区的重要性在于集中了听神经、面神经、三叉神经及岩静脉、小脑前上动脉等,若出现听神经瘤或脑膜瘤等,便会逐渐损害上述组织而产生桥小脑角区综合征。桥小脑角区肿瘤是神经外科中比较常见的肿瘤,多为良性,最…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桥小脑角区脑膜瘤的分型及显微外科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76例桥小脑角区脑膜瘤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检查及术中判断分为内听孔前型31例,内听孔后型17例,大型联合型28例。73例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2例使用颞下入路,1例使用翼点入路。结果 肿瘤全切除71例,次全切除5例。术后随访1~10年,术后新增神经症状15例,其余病人术后症状均改善;复查头颅MRI,复发3例;死亡2例。结论 显微手术切除桥小脑角区脑膜瘤可获得满意效果及良好预后;扩大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可满足绝大多数桥小脑角区脑膜瘤切除的需要;颅神经、岩静脉及重要动脉的保护和处理在桥小脑角区脑膜瘤显微外科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1例60岁的左侧桥小脑角区胶质母细胞瘤的男性患者,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桥小脑角肿瘤切除术,术后常规病理证实。桥小脑角区胶质瘤临床少见。  相似文献   

11.
桥小脑角表皮样囊肿2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桥小脑角表皮样囊肿25例,对临床所见,诊断,以及外科治疗结合文献进行讨论。桥小脑角表皮样囊肿对听力及前庭功能影响比桥小脑角其它肿瘤少见,对诊断有参考价值。青年人桥小脑角表皮样囊肿多有三叉神经痛发作,客观检查甚至可以没有感觉障碍。作者主张枕下入路Dandy手术,常能发现表皮样囊肿。如囊壁与脑干或大血管粘连时,不要勉强切除,以防意外。事实上,这种肿瘤比其它良性肿瘤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痛型桥小脑角胆脂瘤的早期诊断及手术治疗,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三叉神经痛型桥小脑角胆脂瘤病例资料,均表现为同侧三叉神经痛,经MRI扫描发现桥小脑角占位。采用乙状窦后入路切除肿瘤,其中22例同期行微血管减压术。结果肿瘤全切除26例,近全切除8例,病理确诊均为胆脂瘤。术后疼痛全部消失,面部麻木3例,短暂呛咳1例,无术后出血、急性脑积水、死亡等严重手术并发症。随访6~90个月,无疼痛复发及占位复发。结论桥小脑角胆脂瘤多以三叉神经痛为首发症状,MRI扫描可为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手术切除病变可使多数病例疼痛消失,对于同时存在血管压迫的病例,可配合微血管减压术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3.
书讯     
<正>《脑桥小脑角区病变手术》一书由国际著名神经外科专家、德国汉诺威国际神经科学研究所主席Madjid Samii教授主编,由徐如祥教授主审,陈立华教授主译。作者首先介绍了桥脑小脑角(CPA)区病变手术历史及相关解剖与手术入路,然后针对前庭神经鞘瘤、II-型神经纤维瘤病和其他双侧桥小脑角肿瘤、脑膜瘤、桥脑小脑角表皮样囊肿、非前庭神经鞘瘤、颈静脉孔区肿瘤、其  相似文献   

14.
我们自1988年元月至1995年12月对535例三叉神经痛病人进行了桥小脑角探查,发现桥小脑角肿瘤致三叉神经痛56例,现分析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56例桥小脑角肿瘤病人中男21例,女35例。平均年龄47(21~71)岁。肿瘤位于右桥小脑角38例,左桥小脑角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48岁。因右侧面部麻木、走路不稳3个月、视物模糊1个月入院。体格检查:全身无明显色素痣,右眼外展受限,双侧水平眼震、复视,右侧面部感觉减退、右侧角膜反射消失,右侧肌力减退,右侧指鼻试验欠稳准,闭目难立征阳性。双下肢肌张力增高,双侧踝反射增高,双侧Babinski征阳性,双侧Chaddock征阳性。颅脑CT:平扫见右侧桥小脑角低密度区,并向鞍上池发展,第四脑室受压移位;增强扫描见肿瘤囊壁有强化,低密度区的后方见一强化肿瘤影。颅脑MRI:T1像见右侧桥小脑角低信号区,其后方见等、高信号区,T2像见右侧桥小脑角高信号区,其后方为等、高信号区;增强扫描前方的肿瘤无强化,后方的肿瘤强化明显。  相似文献   

16.
桥小脑角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桥小脑角脑膜瘤的临床分裂及相应的手术治疗方案,提高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5年来收治的18例桥小脑角脑膜瘤患者,根据术前影像学表现将桥小脑角区脑膜瘤分为四种类型,根据病例分型的不同采用不同手术入路,结果本组肿瘤全切率为88.9%,面神经和位听神经功能大部分保留,复发1例,无死亡病例,结论,术前详细的检查和完善的手术方案制订对桥小脑角区脑膜瘤的手术治疗至关重要,显微外科手术是治疗桥小脑角区脑膜瘤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管瘤型脑膜瘤的MRI特征及病理学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5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血管瘤型脑膜瘤的影像资料,对其MRI特点及病理基础进行分析。结果肿瘤位于大脑镰旁15例,桥小脑角区3例,小脑幕旁5例,鞍结节2例,影像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实性软组织肿块;大部分病变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瘤内可见流空血管,占位效应明显而水肿轻;肿瘤内部信号均匀;增强扫描实性肿瘤均非常显著强化。结论血管瘤型脑膜瘤发病率较低,但其MR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MRI检查有利于肿瘤术前定位及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18.
颅内表皮样囊肿的诊治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颅内表皮样囊肿约占所有颅内肿瘤的0.2%~l,8%,发病机制分先天性和获得性。肿瘤生长缓慢,起病表现隐匿,桥小脑角肿瘤多为神经根痛,幕上肿瘤则以颅内占位性病变所致的临床表现。头颅CT有助于诊断,MR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和弥散加权成像(DWI)及弥散加权平面回波成像具有鉴别诊断意义。至今,手术是其唯一治疗办法,术中使用显微技术和内窥镜辅助有助于肿瘤切除和神经功能保护,其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9.
随着数字 3D 技术的发展,神经外科进入了术前模型重建结合临床手术入路研究的发展阶 段。桥小脑角区肿瘤的诊断率逐渐升高,该疾病的治疗目标已从传统的手术完全切除向保留神经功能 转变,与乙状窦相关的研究愈发重要。目前,测量相关人群解剖学的大数据比较研究较少。本文通过 对现有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为建立乙状窦解剖学数据库、增加神经外科医生对桥小脑角区的了 解、开发切除桥小脑角区肿瘤的新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桥小脑角肿瘤的手术一般多采用枕下入路,但较大肿瘤向幕上生长,或长至斜坡者,枕下入路全切肿瘤有较大困难。我们对7例巨大的桥小脑角向幕上生长的肿瘤采用经小脑幕上入路切除法,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例1 女,46岁。右侧肢体进行性无力3年,伴左听力减退,上视障碍。CT扫描示左桥小脑角区低密度肿宿表现,浸及中颅窝。1984年12月行左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