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探讨微波热疗联合同期放化疗对晚期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的疗效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将75例鼻咽癌患者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5例和综合组40例;对照组采取放化疗治疗措施;综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微波热疗干预,在放射治疗后30 min进行,45 min/次,1次/周,总共2次.比较2组近期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检测2组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结果 综合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8.57% (P <0.05);与对照组比较,综合组在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及恶心呕吐方面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后3个月,综合组患者CD3+、CD4+、CD4+/CD8+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期水平,而CD8+水平明显降低,以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微波热疗联合同期放化疗对晚期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疗效明显,且不良反应少,提高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可能与其治疗效果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颈部淋巴结转移癌放射治疗加热疗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颈部转移癌患者,随机分成2组,热疗加放疗组(H+R),单纯放疗组(R),两组病例放射治疗均采用8MV-X射线照射,DT:2Gy/次,1日1次,1周5次,H+R组病人1周配合2次热疗,共进行10次.结果:治疗剂量达50Gy时,放疗+热疗组CR+PR:92%,单纯放疗组CR+PR:76%,二者有显著性差异;放疗+热疗组,剂量达56-60Gy时,CR:72%,单纯放疗组,剂量达66-70Gy时,CR:44%,二者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放疗联合热疗治疗可减少放射治疗剂量,减轻局部放射负损伤,提高病灶消退率,使颈部淋巴结转移癌疗效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颈部淋巴结转移癌放射治疗加热疗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颈部转移癌患者,随机分成2组,热疗加放疗组(H+R),单纯放疗组(R),两组病例放射治疗均采用8MV-X射线照射,DT:2Gy/次,1日1次,1周5次,H+R组病人1周配合2次热疗,共进行10次。结果:治疗剂量达50Gy时,放疗+热疗组CR+PR:92%,单纯放疗组CR+PR:76%,二者有显著性差异;放疗+热疗组,剂量达56-60Gy时,CR:72%,单纯放疗组,剂量达66-70Gy时,CR:44%,二者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放疗联合热疗治疗可减少放射治疗剂量,减轻局部放射负损伤,提高病灶消退率,使颈部淋巴结转移癌疗效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三维适形放疗配合微波热疗对颈部淋巴结转移性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对55例来源于鼻咽癌、喉癌、食管癌及肺癌的颈部淋巴结转移性癌,分为微波热疗+三维适形放疗组30例及单纯三维适形放疗组25例,放疗总量60-70Gy/30-35次;6次/周;微波热疗3次/周,随访3个月,观察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全部完成治疗计划。微波热疗+三维适形放疗组患者在治疗结束时颈部肿块完全消退23例(76.7%),单纯三维适形放疗组患者为7例(3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结束时微波热疗+三维适形放疗组患者颈部肿块完全消退25例(83.3%),单纯三维适形放疗组为15例(6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微波热疗对治疗颈部淋巴结转移性癌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三维适形放疗配合微波热疗对颈部淋巴结转移性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对55例来源于鼻咽癌、喉癌、食管癌及肺癌的颈部淋巴结转移性癌,分为微波热疗+三维适形放疗组30例及单纯三维适形放疗组25例,放疗总量60-70Gy/30-35次;6次/周;微波热疗3次/周,随访3个月,观察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全部完成治疗计划。微波热疗+三维适形放疗组患者在治疗结束时颈部肿块完全消退23例(76.7%),单纯三维适形放疗组患者为7例(3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结束时微波热疗+三维适形放疗组患者颈部肿块完全消退25例(83.3%),单纯三维适形放疗组为15例(6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微波热疗对治疗颈部淋巴结转移性癌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微波热疗联合放化疗治疗N2、N3期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的近期疗效。方法将95例N2N3期、无放化疗及热疗禁忌证的鼻咽癌初治患者随机分为放化热疗组(42例)及放化疗组(53例)。两组均采用瑞典ELEKTA5933型直线加速器,8 MV X线行鼻咽、颈部调强适形放疗(IMRT)根治性外照射,设野及剂量基本相同;化疗采用DDP(20 mg/m2)、5-Fu(2200 mg/m2)和四氢叶酸(120mg/m2)24h灌注,诱导后单药顺铂(DDP方案)与放疗同一天开始,之后3周重复,共3个周期;热疗采用KJ-9000型微波肿瘤热疗仪行颈部淋巴结透热,45-60 min/次,2次/周,6N3期、无放化疗及热疗禁忌证的鼻咽癌初治患者随机分为放化热疗组(42例)及放化疗组(53例)。两组均采用瑞典ELEKTA5933型直线加速器,8 MV X线行鼻咽、颈部调强适形放疗(IMRT)根治性外照射,设野及剂量基本相同;化疗采用DDP(20 mg/m2)、5-Fu(2200 mg/m2)和四氢叶酸(120mg/m2)24h灌注,诱导后单药顺铂(DDP方案)与放疗同一天开始,之后3周重复,共3个周期;热疗采用KJ-9000型微波肿瘤热疗仪行颈部淋巴结透热,45-60 min/次,2次/周,68次。结果放化热疗组和放化疗组的颈部淋巴结治愈成功率分别为100%和8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层分析显示,两组N3期患者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N2期患者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鼻咽癌N2、N3期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中,微波热疗联合放化疗的治疗效果更显著,尤其对于N3期患者而言,效果更佳,应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综合治疗的远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鼻咽癌放化疗配合颈部淋巴结微波热疗的远期疗效.方法 154例初治N2~N3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8例)和热疗组(76例).对照组用氟尿嘧啶+顺铂化疗1~2周期(21 d为1周期)后原发灶常规放疗DT 70~78 Gy分35~39次,颈淋巴结转移灶DT 68~72 Gy分34~36次.热疗组放化疗方法同对照组,颈淋巴结于放疗第1周开始配合局部热疗,每次加温45min,2次/周,共8~14次.结果 热疗组、对照组5年颈淋巴结局部控制率分别为97%和77%(X2=14.24,P<0.01),远处转移率分别为37%、44%(X2=0.73,P>0.05),无瘤生存率分别为51%、21%(X2=15.91,P<0.01),总生存率分别为59%、41%(X2=5.09,P<0.05).结论 对N2、N3期鼻咽癌放化疗配合颈淋巴结微波热疗的5年颈淋巴结局部控制率、无瘤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均优于单纯放化疗组. 相似文献
8.
热疗综合放疗化疗治疗鼻咽癌颈淋巴结转移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鼻咽癌的治疗方法是放射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鼻咽癌颈淋巴结转移者 (N2 或N3)单纯根治性放疗后颈淋巴结残存率约 36 % ,直径 >8cm的淋巴结残存率达 88% [1 ] 。因此 ,降低颈淋巴结复发率 ,提高其完全缓解率是治疗鼻咽癌成功的关键。我科于 1995年 4月— 1999年 12月间收治的 10 3例经病理证实为鼻咽鳞癌颈淋巴结转移患者 ,采用热疗、放疗和化疗综合治疗。现回顾性分析热疗在其治疗中的作用 ,总结如下。材料与方法一 研究对象 男 76例 ,女 2 7例 ,年龄 13— 75岁 ,平均年龄 5 1岁 ,均经病理证实为低分化鳞癌。按 1992年福州会议分期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鼻咽癌放化疗配合颈部淋巴结微波热疗的远期疗效.方法 154例初治N2~N3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8例)和热疗组(76例).对照组用氟尿嘧啶+顺铂化疗1~2周期(21 d为1周期)后原发灶常规放疗DT 70~78 Gy分35~39次,颈淋巴结转移灶DT 68~72 Gy分34~36次.热疗组放化疗方法同对照组,颈淋巴结于放疗第1周开始配合局部热疗,每次加温45min,2次/周,共8~14次.结果 热疗组、对照组5年颈淋巴结局部控制率分别为97%和77%(X2=14.24,P<0.01),远处转移率分别为37%、44%(X2=0.73,P>0.05),无瘤生存率分别为51%、21%(X2=15.91,P<0.01),总生存率分别为59%、41%(X2=5.09,P<0.05).结论 对N2、N3期鼻咽癌放化疗配合颈淋巴结微波热疗的5年颈淋巴结局部控制率、无瘤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均优于单纯放化疗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鼻咽癌放化疗配合颈部淋巴结微波热疗的远期疗效.方法 154例初治N2~N3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8例)和热疗组(76例).对照组用氟尿嘧啶+顺铂化疗1~2周期(21 d为1周期)后原发灶常规放疗DT 70~78 Gy分35~39次,颈淋巴结转移灶DT 68~72 Gy分34~36次.热疗组放化疗方法同对照组,颈淋巴结于放疗第1周开始配合局部热疗,每次加温45min,2次/周,共8~14次.结果 热疗组、对照组5年颈淋巴结局部控制率分别为97%和77%(X2=14.24,P<0.01),远处转移率分别为37%、44%(X2=0.73,P>0.05),无瘤生存率分别为51%、21%(X2=15.91,P<0.01),总生存率分别为59%、41%(X2=5.09,P<0.05).结论 对N2、N3期鼻咽癌放化疗配合颈淋巴结微波热疗的5年颈淋巴结局部控制率、无瘤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均优于单纯放化疗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随机分组比较热放化综合与放化配合治疗鼻咽癌颈淋巴结转移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35例行放疗 化疗 热疗与 32例行放疗 化疗对照 ,观察肿瘤的消退率和皮肤反应。结果 :颈转移淋巴结的全消率在热放化组为 6 5 71% (2 3/35 ) ,放化组为 4 0 6 2 % (13/32 ) ;放射的皮肤反应两组相似。结论 :热疗配合放疗和化疗较放疗和化疗能显著提高鼻咽癌颈淋巴结转移癌的全消率 (P <0 0 5 ) ,热疗不会加重皮肤的放射反应。 相似文献
12.
13.
14.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同期化疗加辅助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治疗效果、毒副反应。方法 120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均采用三维适形放疗,观察组患者在放疗的基础上给予同期化疗和辅助化疗。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近期有效率分别为90.00%、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 a总生存率分别为81.67%、6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 a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1.67%、5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液学毒性和胃肠道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同期化疗加辅助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能够有效控制肿瘤和改善生存状况。 相似文献
15.
声门上癌颈淋巴结转移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声门上癌颈淋巴结转移的特点及颈清术在声门上癌外科治疗中的应用 方法: 分析210例声门上癌的颈淋巴结转移情况. 结果: 颈淋巴结转移率为47.6%,隐匿转移率为32.4%;行颈清术420例次,转移淋巴结535枚;不同肿瘤部位的转移率为:会厌室带51.9%,会厌33.3%,室带40.7%,杓会厌襞77.8%;不同肿瘤大小的转移率为:T1 14.7%,T2 37.7%,T3 53.4%,T4 77.6%;不同肿瘤分化程度的淋巴结转移率:G1 12.9%,G2 41.0%,G3 91.1% 结论: 声门上癌的颈淋巴结转移与肿瘤的部位、大小(T)、分化程度(G)密切相关,转移淋巴结主要位于Ⅱ、Ⅲ区,Ⅱ区淋巴结应为前哨淋巴结,对临床N+病例应行根治性颈清术,对G3、T3和T4、杓会厌襞癌或累及杓会厌襞的声门上癌的临床N0病例应行肩胛舌骨肌上颈清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诱导化疗加放疗与同期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疗效.[方法]收集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局部晚期鼻咽癌258例,其中采用顺铂+5-Fu诱导化疗加调强放疗(诱导组)128例,采用顺铂同期放化疗(同期组)130例.应用Kaplan-Meier和Log-rank方法计算和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率,应用COX风险回归模型进行预后多因素分析.[结果]诱导组和同期组5年总生存率(83.1% vs 83.0%)、无瘤生存率(80.9% vs 79.1%)、无转移生存率(84.9% vs 83.6%)、无复发生存率(95.0% vs 92.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期组3、4级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诱导组(10% vs 1.6%,P=0.004),体重下降的平均数也明显大于诱导组(P<0.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N分期是影响局部晚期鼻咽癌总生存的独立因素.[结论]诱导化疗加调强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疗效与同期放化疗相近,但同期放化疗的消化道反应较重.远处转移是局部晚期鼻咽癌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探讨无鼻咽部症状的鼻咽癌患者颈淋巴结转移临床误诊原因。方法 :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淋巴结 ,纤维鼻咽镜活检病理证实鼻咽癌。结果 :鼻咽癌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 4 9例 ,误诊为颈部淋巴结炎 33例 (细胞学诊断鳞状细胞癌 10例 ,腺癌 4例 ,未分化癌 16例 ,类型未定转移癌 3例 ) ;误诊为淋巴结核 13例 (细胞学诊断鳞状细胞癌 3例 ,腺癌 2例 ,未分化癌 7例 ,类型未定转移癌 1例 ;误诊为霍奇金病 3例 ,细胞学诊断未分化癌 2例 ,类型未定转移癌 1例 )。纤维鼻咽镜活检病理均为鼻咽癌。结论 :无鼻咽部症状的鼻咽癌患者颈部淋巴结肿大 ,行穿刺细胞学检查对明确诊断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三维适形放疗(3DCRT)治疗恶性肿瘤腹腔淋巴结转移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入组56例恶性肿瘤腹腔淋巴结转移患者接受3DCRT,原发灶也接受了根治性手术、根治性放疗或化疗。近期疗效按 WHO 实体肿瘤疗效标准评价,毒副反应按 RTOG 标准评价。结果治疗后 KPS 评分中位数提高154分。治疗结束后3个月,原发灶总有效率为804%(45/56)。近期疗效与淋巴结转移灶体积有关,病灶体积越小,效果越好。1、2、3 a 生存率分别为571%(32/56)、304%(17/56)和71%(4/56)。I、Ⅱ度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为554%(31/56)。结论3DCRT 用于恶性肿瘤腹腔淋巴结转移有较好的疗效、毒副反应较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