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无放射影像异常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e without radiographic abnormality,SCIWORA)又称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自1982年Pang首次提出以来,这一特殊类型的脊髓损伤已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同时,伴随着影像学的发展,MRI的广泛开展,该病的临床早期诊断率也逐年提高.但是,工作中漏诊、误诊的情况仍有发生.笔者就2000-01~2006-01在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5例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患者的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颈髓损伤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预防并发症及功能康复锻炼,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选择颈髓损伤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康复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康复护理干预。治疗前后对比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Barthel指数。结果康复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治疗后Barthel指数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康复组日常生活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髓损伤康复过程中加强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颅脑损伤合并元颈椎损伤错位的颈髓挫伤病人的临床表现、易发病人群、发病原因及机制。方法 采用我科2003-2006年的病例进行临床分析及随访调查。结果 非手术治疗28例病人除1例效果一般,3例单上肢肌力Ⅲ级,其余病人效果满意。结论 非手术治疗颅脑挫伤合并无颈椎损伤错位的颈髓损伤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颅脑损伤合并无颈椎损伤错位的颈髓挫伤病人的临床表现、易发病人群、发病原因及机制.方法 采用我科2003~2006年的病例进行临床分析及随访调查.结果 非手术治疗28例病人除1例效果一般,3例单上肢肌力Ⅲ级,其余病人效果满意.结论 非手术治疗颅脑挫伤合并无颈椎损伤错位的颈髓损伤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颈椎后路髓内减压及侧块螺钉固定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颈髓损伤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颈椎后路髓内减压及侧块螺钉固定术治疗的41例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颈髓损伤的临床资料。采用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评级评估脊髓功能。结果 术后3、14 d,41例ASIA评级较术前无明显改善(P>0.05),术后3个月,41例ASAS评级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后3个月,ASIA评级E、D级比例达53.7%,明显高于术前(31.7%;P<0.05)。术后发生感染3例(再次手术清创1例)、泌尿系感染9例、肺炎19例、压疮1例。无内固定螺钉、钢板移位。结论 对于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颈髓损伤,采用颈椎后路髓内减压及侧块螺钉固定术,可以提高脊髓神经功能,对病人远期康复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颈髓挥鞭样损伤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颈髓挥鞭样损伤的诊治。方法 :对 71例颈髓挥鞭样损伤伴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手术疗效作随访 ,其中绝大部分为信访。随访时间为 4~ 13 2个月 (平均 5 5 4个月 )。所有病人手术前后作颈椎MRI检查。结果 :手术优良率为 85 92 %。手术有效率为 91 5 5 %。结论 :颈椎MRI对诊断此病有重要价值。对保守治疗效果不佳者 ,颈前路手术是一种良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颈髓肿瘤的诊断、手术入路选择及手术操作技巧.方法 回顾性分析湘雅二院神经外科自2003年6月至2005年6月经手术治疗的32例颈髓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术前MRI确诊,经显微手术切除,术后均行MRI复查.结果 手术显微镜下全切肿瘤29例,大部分切除3例,其中2例为星形细胞瘤,1例为脂肪瘤.术后无神经功能障碍加重及死亡者.结论 MRI对颈髓肿瘤的诊断具有最重要的价值.据此可以明确肿瘤的大致类型、位置及毗邻关系.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是治疗颈髓肿瘤的有效方法,熟练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和手术操作技巧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8.
急性颈髓损伤对心血管系统影响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颈髓损伤(CSCI)后出现的心血管系统异常情况及其发病机制。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30例CSCI患者与30例非CSCI患者的血压、心率。结果CSCI患者血压、心率明显降低(P均<0.05);颈4以上比颈4以下损伤患者的血压、心率下降更为明显(P均<0.05)。结论急性颈髓损伤后出现心血管系统功能明显异常,血压、心率下降,且其严重度与损伤平面有关。其机制可能为急性颈髓损伤时抑制了体内交感神经系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颈髓损伤并发低钠血症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总结36例急性颈髓损伤并发低钠血症患者的临床观察、护理评估及干预要点。结果 36例急性颈髓损伤并发低钠血症患者经补钠、限水等治疗及护理干预恢复良好。结论早期伤情评估、及时准确诊治及护理干预对改善颈髓损伤后低钠血症的预后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创伤性颈髓损伤患者伤情严重而复杂,病程长,并发症多,预后不佳,往往给患者造成致命的身心创伤.手术治疗是脊髓损伤综合治疗的方法之一,而急性呼吸衰竭是颈髓损伤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也是最常见的死亡原因[1-5].因此,术后严密的病情观察和切实有效的呼吸管理,对提高患者手术的成功率和存活率起至关重要的作用.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Ⅰ期手术与分期手术治疗颈椎骨折合并颈髓损伤的疗效差异。方法 2010年6月至2014年10月收治颈椎骨折合并颈髓损伤26例,其中16例采用Ⅰ期前后联合入路手术,10例采用分期手术(Ⅰ期后路减压+内固定手术、Ⅱ期前路椎间盘摘除+椎体固定术),以Frankel分级和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评估脊髓功能,并计算改善率=(术后JOA评分-术前JOA评分)/(17-术前JOA评分)×100%。结果 两组手术前后Frankel分级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前JOA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2 d、3个月、6个月JOA评分较术前均明显增高(P<0.05),ⅰ期手术组增高更明显(>P<0.05);术后3、6个月,ⅰ期手术组改善率均明显高于分期手术组(>P<0.05)。>结论 Ⅰ期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治疗颈椎骨折合并颈髓损伤,能及时、彻底地解除对脊髓压迫,恢复颈椎稳定性,缩短疗程,近期、远期疗效明显,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损伤机制、治疗方案和治疗效果。方法对26例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不同特点采用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随访12~15个月,26例神经功能均有明显改善,根据JOA评分标准,手术治疗组术后3、6、12个月评分高于保守组同时期评分。结论颈椎管狭窄是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重要病理基础,外力是脊髓损伤的直接原因。选择正确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优于保守组。  相似文献   

13.
磁共振成像在脊髓型颈椎病临床研究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50例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和磁共振成像(MRI)资料,其中10例经手术治疗。50例中共有123个推间盘变性,其中突出73个,髓桩游离7个。33例主要因椎间盘等软组织异常致颈髓损害,17例主要因颈椎骨性结构退变致颈髓损害。结果提示,临床症状的轻重与椎间盘病变程度和是否存在骨性椎管狭窄密切相关。MRI显示的特征性信息,可为判断致病因素、颈髓损伤程度、确定诊断、鉴别诊断和选择治疗方法等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4.
现对我院ICU 2008-12—2012-03收治的34例合并低钠血症的急性脊髓损伤病例进行分析,探讨其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1临床资料1.1研究对象2008-12—2012-03入住我院ICU的外伤后不同程度的急性颈脊髓损伤患者34例,其中坠落伤29例,车祸5例。男27例,女7例;年龄26~63岁,平均45.3岁;其中20~29岁1例,30~39岁5例,40~49岁21例,50~59岁4例,60~69岁3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颈椎损伤的临床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中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颈椎损伤的临床诊断和影像学检查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行头颅CT和颈椎CT检查,除因伤情严重放弃治疗3例外,余均行颈髓MR检查。头颅CT均有异常发现,颈椎CT发现异常14例;颈椎CT正常,但颈髓MR异常,即无放射影像异常颈髓损伤有2例。结论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易合并颈椎损伤,可在头颅CT扫描的同时行颈椎CT扫描,及时行颈髓MR检查可避免漏诊无放射影像异常颈髓损伤。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在急性颈髓损伤患者行减压固定手术中、术后应用椎管内压力(ISP)监测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2019年1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例急性颈髓损伤患者,均行颈椎椎板减压,硬脊膜减张缝合,钉棒系统固定。硬脊膜切开前,先穿刺置入压力探头测压。硬脊膜切开后,穿刺并将压力探头置入髓外硬膜下脊髓肿胀部位测压。减张缝合硬脊膜,留置压力探头,切口旁皮肤穿出并固定,术后连续监测。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硬脊膜切开前,压力探头测得压力值分别是13、15 mmHg;切开硬脊膜后,脊髓肿胀部位压力探头测压值分别是8、9 mmHg;术后连续监测,压力波动在13~22 mmHg之间。术后腰穿测压力为150 mmH2O,同时脊髓压力监测数值为26 mmHg(300 mmH2O)。结论 急性颈髓损伤患者硬脊膜切开可有效减轻ISP压力,术后连续监测ISP,可以监测脊髓灌注压,指导透水药物的应用,同时受伤颈髓局部压力高于椎管内整体压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联合甘露醇辅助减压术对颈椎骨折伴颈髓损伤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总医院收治的80例颈椎骨折伴颈髓损伤患者采用抽签随机法分为对照组(40例,实施减压术治疗)和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地塞米松联合甘露醇辅助治疗),观察治疗前后2组神经功能[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及预后效果[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NDI)]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JOA评分、NDI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2组JOA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NDI评分明显降低,且治疗后观察组JOA评分(9.21±1.28)分、(12.26±2.06)分、(15.09±2.04)分升高及NDI评分(0.21±0.08)分、(0.16±0.06)分、(0.09±0.04)分降低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塞米松联合甘露醇辅助减压术对颈椎骨折伴颈髓损伤患者临床积极作用显著,显著改善患者颈髓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弥散张量成像(DTI)参数对急性颈髓损伤(CSCI)患者术后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OO医院神经外科自2019年5月至2021年7月手术后接受系统康复治疗的急性CSCI患者23例(试验组), 另外选择该院体检中心同期与试验组患者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22例(健康对照组)。术前1 d和术后3个月试验组患者均行颈髓MRI常规序列、DTI扫描及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评分、改良Barthe指数量表(MBI)评定。健康对照组受试者在入组后行颈髓MRI常规序列及DTI扫描。比较2组受试者颈髓损伤区、损伤区远端DTI参数, 试验组患者手术前后DTI参数、上肢运动ASIA评分和MBI评分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检验试验组患者术前DTI参数与术前上肢运动ASIA评分、术后3个月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率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试验组患者术前各向异性分数(FA)值对术后3个月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预测效能。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 试验组患者术前损伤区、损伤区远端FA值较低, 表现弥散系数(ADC)值较高,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19.
轻中型颅脑损伤合并颈椎骨折的临床诊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总结轻中型颅脑损伤合并颈椎骨折的临床诊治经验,提高对颅颈联合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方法对我科近两年收治的42例轻中型颅脑损伤合并颈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行颅脑CT检查显示,29例可见不同程度的脑挫裂伤、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脑内血肿或混合型血肿;颈椎CT和X线平片显示,单侧关节突骨折脱位14例,棘突骨折8例,单纯椎体楔形压缩性骨折8例,爆裂性骨折3例,齿突骨折7例,枢椎椎弓骨折2例;经CT血管造影或磁共振血管造影证实颈椎骨折合并椎动脉损伤7例。所有患者均未行开颅手术,针对颈椎骨折。采用颈托或颈围固定、枕颌带牵引等非手术治疗20例,另22例接受Crutchfield钳颅骨牵引、颈前路齿突骨折螺丝钉固定术或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出院时GOS分级5级24例.4级18例。结论颅颈联合伤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应高度重视对颅脑损伤患者的颈部检查和保护,早期应进行颈椎CT扫描并预防椎动脉等血管损伤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随着电生理、影像检查技术进步,CT及MRI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临床诊断率得到了提高,现将我们收集资料完整的MS患者62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62例MS患者中,男26例,女36例;年龄6~10岁2例,>10~20岁2例,>20~25岁6例,>25~30岁18例,>30~40岁24例,>40~50岁6例,>50岁4例.首次发病8例,2次以上54例,最多复发5次;复发时间最短2个月,最长22 a,2 a内复发35例(56.3%).急性起病16例,亚急性起病42例,慢性起病4例.临床诊断52例,实验室支持10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