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分析创伤后发生肺栓塞(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的临床特点和诊疗方法,了解不同类型、不同部位创伤患者的肺栓塞发生情况及特点,从而提高临床医师对创伤后肺栓塞的早期诊断能力和预防意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9年12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住院治疗的53例创伤后发生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3例患者中,平均年龄(53±15)岁,发生于7d以内29例(54.7%),8~14d 12例(22.6%)。肺栓塞最常见于骨折(52.8%)、混合伤(34.0%)。其中全身多发伤占49.1%,四肢占47.2%,头颈部占3.8%。创伤后肺栓塞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缺乏特异性;给予治疗的50例(94.4%)患者,其中抗凝治疗49例(92.5%),溶栓治疗1例(1.9%)。经过治疗后,治愈23例,好转26例,无效3例。结论创伤后1周内是发生肺栓塞的高风险期,骨折是创伤后肺栓塞最常见的原因,目前临床医师对于创伤后并发肺栓塞的诊断意识较低,提高临床医师对创伤后肺栓塞早期诊断及预防意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创伤后发生肺栓塞(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的临床特点和诊疗方法,了解不同类型、不同部位创伤患者的肺栓塞发生情况及特点,从而提高临床医师对创伤后肺栓塞的早期诊断能力和预防意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9年12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住院治疗的53例创伤后发生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3例患者中,平均年龄(53±15)岁,发生于7d以内29例(54.7%),8~14d 12例(22.6%)。肺栓塞最常见于骨折(52.8%)、混合伤(34.0%)。其中全身多发伤占49.1%,四肢占47.2%,头颈部占3.8%。创伤后肺栓塞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缺乏特异性;给予治疗的50例(94.4%)患者,其中抗凝治疗49例(92.5%),溶栓治疗1例(1.9%)。经过治疗后,治愈23例,好转26例,无效3例。结论创伤后1周内是发生肺栓塞的高风险期,骨折是创伤后肺栓塞最常见的原因,目前临床医师对于创伤后并发肺栓塞的诊断意识较低,提高临床医师对创伤后肺栓塞早期诊断及预防意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纪春东  周鹏  丛园园  于秀芹 《吉林医学》2013,(35):7447-7448
目的:通过对以咯血为首发症状的急性肺血栓栓塞症(APTE)患者进行观察,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对15例以咯血为首发症状的APTE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均在入院72 h内通过CTPA明确诊断。结论:APTE的临床症状,体征不典型,误诊率高,发病与易患因素密切相关,需结合辅助检查进行早期诊断治疗。当患者以咯血就诊,排除其他疾病所致咯血时,要警惕APTE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及无创诊断。方法对临床诊断肺血栓栓塞症25例病人的危险因素,辅助诊断手段及治疗方法评估。结果所有病例抗凝治疗,其中5例接受溶栓治疗,经上述治疗症状缓解,氧合指数上升,肺动脉压下降(P<0.01)。结论急性肺血栓栓塞诊断应注重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和无创辅助检查,尽早诊断指导治疗,以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提高肺栓塞认识及减少误诊率。方法:通过12例病例临床对比分析,发现肺栓塞的临床特点。结果:提高肺栓塞非典型症状的认识,确诊手段较简单。结论:肺栓塞易误诊,但应提高对其认识,诊断较容易。  相似文献   

6.
肺血栓栓塞症4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刘锦铭  高蓓兰  江平  吴文  李霞 《上海医学》2006,29(10):715-717
目的了解肺血栓栓塞症(PTE)的临床特点并提高诊断、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PTE的临床表现及胸部影像学、肺通气灌注显像、下肢深静脉核素造影、下肢深静脉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心电图和动脉血气分析的特点。结果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导致PTE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慢性心肺疾息、风湿性疾病、糖尿病、外科手术、创伤、骨折和恶性肿瘤等也是其主要危险因素。本组患者无一例死亡。结论PTE仍极易被临床忽视、漏诊和误诊。应密切关注其临床特点、辅助检查结果并进行综合分析,以及时、准确地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7.
肺血栓栓塞症(PTE)是静脉血栓栓塞(VTE)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深静脉血栓(DVT)形成常见的严重近期并发症。在西方国家,PET发生率仅次于冠心病、高血压.病死率占全部疾病死因的第三位,仅次于肿瘤和心肌梗死。其在我国病死率为19.2%,而未经治疗的PTE患者的病死率为25%~30%。所以,提高对PTE的认识,减少误诊、漏诊,使PTE患者得到及时诊断、正确治疗是十分重要的。但因PTE临床表现多样化,缺乏特异性,故对可疑PTE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综合分析,详细分析其临床特征及病情程度,对提高PTE诊断的准确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急性肺血栓栓塞症(APTE)住院患者危险度分层与发病因素间的相关性,为早期识别高危患者,指导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2003年1月~2012年12月诊断为APTE的14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急性肺血栓栓塞症诊断治疗中国专家共识》中APTE危险度分级标准,分为中、高危组和低危组,对两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3~2012年我院APTE院内发病率从0.19‰上升至0.58‰;病死率从33.3%下降至10.5%。APTE患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为呼吸困难、胸痛、发热和咳嗽;最常见的体征为呼吸增快、体温升高、心率增快及发绀。年龄、合并心脏病及脑血管疾病与危险度分组具有相关性。其中年龄越大,有脑血管病及心脏病的患者,发生中高危APTE的风险越高。结论:近10年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APTE院内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病死率呈下降趋势。高龄、合并心脏病和脑血管疾病者发生中高危APTE的风险升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NT-proBNP测定在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溶栓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将62例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次大面积肺血栓栓塞症患者分为溶栓组与非溶栓组,比较两组间治疗前后临床表现?生命体征及预后的差异,并进一步以外周血NT-proBNP是否增高分组,比较组间上述统计指标的差异?结果:溶栓组与非溶栓组相比,治疗前后心率?收缩压?呼吸频率?D-Dimer?PaO2变化的差异不明显,胸闷症状改善率及临床不良事件发生率两组间无显著差别?NT-proBNP增高的患者溶栓组心率?收缩压?呼吸频率?D-Dimer?PaO2的改善显著优于非溶栓组,胸闷改善率及临床不良事件率均优于非溶栓组;NT-proBNP正常的患者溶栓组与非溶栓组相比,上述指标差异不明显?非溶栓治疗的患者中,NT-proBNP正常的患者心率?收缩压?PaO2的改善优于NT-proBNP增高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NT-proBNP增高的患者;而溶栓治疗的患者,NT-proBNP增高组与NT-proBNP正常组上述指标无显著差异?结论:溶栓治疗可以改善NT-proBNP增高的次大面积肺栓塞患者的预后,但对NT-proBNP正常的患者预后改善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观察96例急性肺栓塞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本病的危险因素、症状、年龄以及性别的特点,得出相关的护理策略。方法:将2005年至2011年间我院收治的96例急性肺栓塞症患者的危险因素、年龄与性别关系以及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变化进行分析和统计学处理。结果.96例患者存在不同危险因素,以血栓性静脉炎占61%、慢性心肺疾病占3.1%,手术及外伤各10.4%,恶性肿瘤占4.1%;糖尿病占6.2%;无明显诱因占4.2%;②发病高峰为61--70岁。其中女性患者占59.3%,男性患者占27.1%;③临床症状以不明原因的气促或者呼吸困难为首发症状。结论:①危险因素以血栓静脉炎多见;②男性较女性好友,随着年龄的增长肺栓塞的发病率随之增加;③临床症状以不明原因的气促或呼吸困难为首发症状的居多。通过对肺栓塞的各种危险因素,早期症状、体征的,正确评估,提出了相关的整体护理和出院指导,对肺栓塞患者的诊治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修正的Geneva评分、Daniel心电图评分与年龄校正的D-二聚体预测肺栓塞(PE)的价值.方法 选择91例疑诊PE患者,经CT肺动脉造影(CTPA)检查确诊52例.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诊断试验常见评价指标,评价修正的Geneva评分、Daniel心电图评分、年龄校正的D-二聚体以及这两种临床评分与D-二聚体相结合对PE的预测价值.结果 修正的Geneva评分0~3分PE可能性为21.4%,4~10分为55.4%,≥11分为85.7%;Daniel心电图评分<2分PE可能性为33.3%,≥2分为70.7%;年龄校正的D-二聚体对于PE诊断的敏感度为92.3%,特异度为69.2%.修正的Geneva评分预测PE的ROC曲线下面积与Daniel心电图评分进行Z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979,P>0.05).修正的Geneva评分、Daniel心电图评分结合D-二聚体预测PE的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0%、87.5%.结论 修正的Geneva评分、Daniel心电图评分和年龄校正的D-二聚体均对PE有良好的预测价值,其中修正的Geneva评分和D-二聚体结合,可较为安全地排除PE.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分析急性肺栓塞(acute pulmonary embolism,APE)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影响APE患者预后的指标.方法 对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2005年1月-2009年3月诊断为APE的125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危险因素≥2个、PaCO2≤25 mmHg、氧合指数(OI)≤300 mmHg、右心室功能障碍(RVD)、右/左心室舒张末期前后径比(RVED/LVED)≥0.65组患者的住院死亡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和随访3个月死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显示危险因素个数、PaCO2、OI和RVED/LVED判断死亡的最佳分界点分别是1.5、26.0 mmHg、283.86 mmHg 和0.73.未做抗凝或溶栓治疗组患者的住院死亡率显著高于抗凝治疗组或溶栓+抗凝治疗组(P<0.01).肿瘤史、卧床≥5天、晕厥、危险因素个数、心率、PaCO2、OI及RVED/LVED等8个因素与APE患者住院期间的死亡有关.结论 ①危险因素个数、PaCO2、OI、RVD及RVED/LVED是预测APE患者住院死亡率、不良事件发生率或随访3个月死亡率的独立指标.②抗凝治疗或溶栓+抗凝治疗可以显著降低APE患者的住院死亡率.③肿瘤史、卧床≥5天、晕厥、危险因素个数、心率、PaCO2、OI及RVED/LVED等8个因素与APE患者住院期间的死亡有关.  相似文献   

13.
魏伟李秀 《安徽医学》2015,36(4):419-422
目的:为降低肺栓塞误漏诊率,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回顾性分析Wells评分、改良的Geneva评分、Ka-prini评分系统对预测肺栓塞的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月到2014年10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可疑肺栓塞患者40例,其中确诊肺栓塞17例。记录相关危险因素,归纳整理,分别采用Wells评分、改良的Geneva评分和Kaprini评分对肺栓塞疑似病例行危险度分级,将患者分为低、中、高3组,以CT肺动脉造影阳性结果作为确诊标准,比较各评分表对预测肺栓塞的价值。结果Wells评分<2分占22.5%(9/40),2~6分占58%(23/40),>6分占20%(8/40),随着评分的增加,肺栓塞的可能性增加(P=0.000);改良的Geneva评分≤3分占2.5%(1/40),4~11分占75%(30/40),≥11分占22.5%(9/40),随着评分的增加,肺栓塞的可能性增加(P=0.000);Kaprini评分≤3分占7.5%(3/40),4~9分占77.5%(31/40),≥9分占15%(6/40),随着评分的增加,肺栓塞的可能性增加(P=0.000)。Wells评分预测肺栓塞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99±0.059,最佳分界值2分,以>4分预测肺栓塞,其敏感性94.12%,特异性84.96%;改良的Geneva评分ROC的AUC为0.803±0.040(P=0.000),最佳分界值6分,以>6分预测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60.87%。Kaprini评分ROC的AUC为0.850±0.030(P=0.000),最佳分界值5分,以≥5分预测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26.00%。3条曲线所对应的曲线下面积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Wells评分、Kaprini评分及改良的Geneva评分对肺栓塞的诊断均具有很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4.
王欣 《吉林医学》2013,(36):7593-7594
目的:探讨肺动脉栓塞(PE)螺旋CT肺动脉造影(CTPA)征象演变与肺动脉临床预测评分及治疗转归的一致性,以期三者之间的互相评估。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PE患者的CTA直接征象(充盈缺损、管腔突然狭窄、腔内网状改变、栓子钙化)和间接征象(主动脉和/或叶间肺动脉扩张、胸膜病变、肺梗死、"肺少血"征、右心功能不全、心包积液)用改良Geneva积分法对治疗前后的肺动脉栓塞患者进行评分,并与治疗前后的CTPA进行一致性对比分析。结果:PE患者经溶栓及抗凝治疗后,CTPA直接征象(除栓子钙化外)及间接征象检出率均不同程度降低,以Geneva积分形式进行危险分层,高度可能性10.64%(5/47)降低至4.26%(2/47),中度可能性59.57%(28/47)降低至34.04%(16/47),低度可能性29.79%(14/47)增加至40.43%(19/47)。结论:PE患者经溶栓及抗凝治疗后,Geneva积分与CTPA征象演变及治疗转归存在一致性,故在临床实践中,三者可以互相补充评估PE患者的临床情况、明确诊断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陈杰文  林慧芯  李抒玮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20):156-157,160
目的 探讨采用Wells量表结合血浆D-二聚体检测对急性肺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疑似APE患者189例,分别以Wells量表、D-二聚体检测及两者结合对急性肺栓塞做出诊断,分析各组APE诊断率.结果 进行CTPA检查后诊断APE 74例.D-二聚体、Wells量表、二者结合诊断APE灵敏度分别为91.9%、89.2%、97.3%,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诊断APE的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1.6%、90.0%、95.4%,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结合阳性似然比2.11,阴性似然比0.05.结论 D-二聚体结合Wells量表操作简单,对APE早期筛选具有价值,能更准确地预测APE的发病风险,当二者均为阴性时,排除疑似APE更加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简化版Wells评分、修订版Geneva评分和D-二聚体(DD)水平在恶性肿瘤并发肺血栓栓塞症(PTE)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诊断PTE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疑似诊断为PTE并行CT肺动脉造影(CTPA)检查的142例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CTPA结果将72例恶性肿瘤并发PTE患者作为PTE组,7...  相似文献   

17.
本期介绍两篇研究报告均是临床型科研论文。它们的立足点是基于急诊科日常实践,得到的结论对于急诊科急性肺栓塞和心肺脑复苏临床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更为重要的是。廖晓星教授指导的这两篇论文为广大临床型研究生提供了很好的科研思路。目前一提到临床科研.很多人所想到的不是某种新药物就是高精尖的诊疗仪器。但我们每天工作中所参考、借鉴的各种指南、诊断和评分标准多是照搬原文的”舶来品”;在现阶段中国的国情下。它们究竟是否适合中国患者的疾病谱和临床实际?这里面有大量很有意义的话题值得深入研究。希望借此研究报告可以“抛砖引玉”。[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为减少肺栓塞误漏诊,探讨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比较修正的Geneva和Wells评分系统对肺栓塞的预测价值&#65377;【方法】 收集1998-2008年10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可疑肺栓塞65例,其中临床确诊肺栓塞44例,记录&#65380;归纳整理&#65380;统计分析,应用ROC曲线比较Geneva和Wells评分对肺栓塞的预测价值&#65377;【结果】 Wells评分 < 2分肺栓塞可能性33.3%(8/24),2 ~ 6分87.2%(34/39),6分以上100%(2/2),评分增加肺栓塞可能性增大(P = 0.000);Geneva评分:0 ~ 3分肺栓塞可能性22.2%(4/18);4 ~ 10分 82.1%(32/39);≥11分100%(8/8)&#65377;肺栓塞可能性与Geneva评分高低有关(P = 0.000)&#65377;Wells评分预测肺栓塞的ROC曲线下面积(AUC)0.785 ± 0.060(P = 0.000),最佳分界值2分,以≥2分预测肺栓塞,其敏感性81.8%,特异性76.2%;Geneva评分ROC的AUC为0.900 ± 0.038(P = 0.000),最佳分界值6.5分,以≥6.5分预测的敏感性为72.7%,特异性100%;两条曲线所对应AUC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65377;【结论】 Wells评分和Geneva评分对肺栓塞的预测均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Geneva评分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总体上优于Wells评分&#65377;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肺栓塞的危险因素、临床特征和疗效,进行预后因素分析。方法对我院2000-2005年确诊的43例肺栓塞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特征、疗效等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肺栓塞往往存在明确的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显示休克、未行溶栓或抗凝治疗与预后相关。结论肺栓塞发病与危险因素密切相关,介入溶栓在急性大面积肺栓塞的病人中疗效确切,休克、未行溶栓或抗凝治疗的患者转归较差。  相似文献   

20.
肺栓塞首诊失误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肺栓塞(PE)的首诊失误的原因,提高诊断效率.方法 对确诊PE的6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入选病例按首诊情况分成首诊确诊组(A组,23例)与首诊失误组(B组,40例),比较2组在危险因素、首发症状、确诊时间、Wells评分及修正Geneva评分、胸片(起病后,确诊前)、心电图(起病后,确诊前)等临床资料的差别,并对首诊失误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1)A组合并近期手术、恶性肿瘤、长期卧床、PE病史以及深静脉血栓形成症状比B组更多见.A组合并高血压、吸烟、糖尿病、下肢静脉曲张较B组更多见. (2)B组Wells评分、修正Geneva评分[分别为2.50(5.00)、5.50(4.75)]均比A组[分别为6.00(6.00)、12.00(9.00)]明显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值分别为-3.296、-3.187,P值分别为0.001、0.001).(3)B组确诊前胸部X线片55%(22/40)报"肺部感染",其中15例首诊被误诊为肺炎.(4)SIQⅢTⅢ/QⅢTⅢ在A组为5例(21.7%),B组为0例(0);正常心电图在B组为18例(45.0%),A组为2例(8.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010、0.003).结论 PE首诊失误的主要原因包括:临床医生对部分PE危险因素警惕性不高、部分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以及临床医生过度依赖胸部X线片报告及心电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