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视网膜脱离是视网膜的神经上皮层与色素上皮层的分离,两层之间有一潜在间隙,分离后间隙内所潴留的液体称为视网膜下液.按病因可分为孔源性、牵拉性和渗出性视网膜脱离.脱离后的视网膜得不到脉络膜的血液供应,色素上皮层游离、萎缩,脱离部分无法正常工作,大脑接受从眼部传来的图像不完整或全部缺失,导致视力部分或完全丧失.现报道单眼轻微外伤后致完全性视网膜脱离1例.  相似文献   

2.
视网膜脱离又称视网膜脱落,是指视网膜组织中神经上皮和色素上皮层分离的病理状态。本病多见于中年或老年人,近几年,年轻人患视网膜脱离呈上升趋势。该病是眼科最为常见的致盲性疾病之一,复发率高,且复发后治疗困难,预后差[1]。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光学相干断层成像的图像特点。方法:对46例(48眼)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行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检查,对后极部神经上皮层和色素上皮层的脱离形态进行观察。结果: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检查可清晰显示后极部神经上皮层和色素上皮层的脱离形态,表现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浆液性脱离(36例38眼占总眼数的76.17%)、神经上皮层并色素上皮层脱离(8例8眼占总眼数的16.67%)、单纯色素上皮层脱离(2例2眼占总眼数的4.17%)3种表现。结论: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常见的OCT表现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脱离和视网膜神经上皮层脱离并视网膜色素上皮层脱离。OCT检查对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诊断、鉴别诊断和随访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是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发生裂孔,液化的玻璃体经此裂孔进入视网膜神经上皮层与色素上皮层之间积存,引起的视网膜脱离。近年来部队官兵中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逐年增多,我们对近11年来我部战士进行调查分析,探讨视网膜脱离发病率增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姜萍  康凤莲 《农垦医学》1999,21(2):142-143
视网膜脱离是视网膜神经上皮层与色素上皮层分离,是一种致盲性眼病。视网膜脱离手术的目的是使脱离的视网膜永久性复位,最大限度地恢复或保留现功能。我科自1995年至今开展315例特殊类型机网膜脱离的手术治疗,效果较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5例中,男9例,女6例;年龄19~56岁;视网膜脱离时间12天~15月;类型:I、无晶体视网膜脱离8例;均为白内障囊内摘除术后发生,手术方法采用巩膜外冷凝十硅胶环扎术或玻璃体腔内注气术;互、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5例,手术方法采用玻璃体腔内注气术;巨、黄斑裂孔合并其他裂孔性视网…  相似文献   

6.
视网膜脱离(RD)是视网膜神经上皮层与色素上皮层之间分离,通常由视网膜裂孔、牵拉、渗出等因素引起,严重影响视功能,最终导致视力丧失。现将我院2009~2010年收治的119例RD患者的临床资料整理分析如下,旨在探讨RD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视网膜脱离     
杨珂  李莉 《广西医学》2005,27(2):303-304
视网膜脱离是原始视泡的两层壁分离的结果,这两层壁在胚胎时互相贴附,分别形成感觉性视网膜层和色素上皮层,这两层壁实际上只在视神经盘及锯齿缘外牢固粘连。当脱离是由于视网膜裂孔所造成时称为孔源性的,如伴有明显的眼病而视网膜无裂孔则称为渗出性的(浆液性或非孔源性)。  相似文献   

8.
<正>视网膜脱离是指视网膜神经上皮层与色素上皮层的分离,是眼科常见病,也是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患者术后需采用不同的被动体位,以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视网膜脱离的复发率,现将我院对207例视网膜脱离患者术后体位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9.
视网膜脱离是由于高度近视、玻璃体混浊、眼底出血、玻璃体积血、眼外伤等引起的视网膜的神经上皮层与色素上皮层之间的分离,表现为视力减退、视物变形、视野缺损、眼前固定黑影、闪光感等,视网膜脱离是眼科常见病,比较常见的是裂孔性视网膜脱离。该病是一种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眼病,手术的成功与术前术后的护理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
陈桂英  王雅静  白峰 《吉林医学》2007,28(16):1780-1781
视网膜由神经外胚叶发育而成,按胚胎发育来源分为二层,外层为色素上皮层;内层为视网膜感觉层(神经上皮层),两层之间有潜在的腔隙。视网膜脱离(简称网脱)就是指视网膜神经上皮与色素上皮的分离。无论什么原因引起网脱,其体位和休息都是非常重要的护理内容。几年来,我们重视对视网膜脱离患者卧位与休息的护理研究,收到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Asweknown,theproportionoftheganglioncelIlayerandopticnervefiberlay-eraccountedfor3O%to5O%ofthetotalretina[lJ.Theganglioncelldamageandop-ticnervefiberlossmayresultinthechangesintheretinalthickness.Moreover,5o%oftheganglioncellsarelocatedintheregion4-5mmfromthecentralfoveaofmacula[2j-Sothemeasurementoftheretinalthicknessattheposteriorpoleacrossthemaculawillbebeneficialtothedeterminationofthedamagetotheganglioncellsandthenervefibers,soastofacilitatetheearlydiagnosisglaucoma.Retlnalth1cknessanal…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巨大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根据病情的不同 ,对巨大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2 1例 2 1眼选择环扎术、冷冻、外加压或玻璃体切除术、视网膜前膜剥离、切除、视网膜切开、切除、眼内氩激光封闭视网膜裂孔。部分病例采用气液交换平复视网膜。术后眼内充填 C3F8或硅油。结果 :随访 3~ 12个月 ,视网膜最终复位 18眼 ,3眼未复位。手术成功率 86% (18/ 2 1)。结论 :采取适当的联合手术方法 ,能提高巨大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治愈率。氟碳液的应用 ,简便了手术操作 ,提高了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本文概述了作者所领导的团队近年来在视网膜研究方面的主要工作。在基础研究方面,集中介绍了褪黑素对视网膜神经元的神经调制作用;而在与临床相结合的研究方面,则涉及青光眼的发病机制,特别是Müller胶质化激活和ephrin/Eph信号系统的反向信号在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最后论及视网膜多巴胺在眼屈光系统发育及形觉剥夺性近视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多巴胺与屈光发育和近视形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移植分化完成而发育不完全的新生猪全层视网膜组织,探讨此种供体改善光变性猪视功能的可能性.方法 选1~6 d新生小猪为供体,用准分子激光微切削脉络膜制备神经上皮-RPE联合移植片,并通过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将联合移植片移植进光变性猪视网膜下腔.在视网膜移植术后1周、1~5个月,通过检眼镜、眼底彩照、荧光造影,观察移植物的存活状况及宿主视网膜有无排斥反应迹象;用mfERG检测并比较不同时相间N1、P1波振幅和潜伏期,综合评价移植术后视网膜功能的变化.结果 对8只光变性猪15眼实施视网膜移植手术,移植物植入视网膜下腔11眼,手术成功率为84.6%.移植术后1~2个月可见与宿主视网膜有清楚界限的移植床及其内灰黑色移植物, FFA检查可见移植物有荧光渗漏.光变性猪视网膜移植术后1~5个月, mfERG检测N1波、P1波幅值和潜伏期并在不同时相点间比较,发现N1波、P1波幅值随存活时间延长而增高,反应活跃区在第2、3环;而各环N1波、P1波潜伏期较手术前均明显缩短,存活后期更显著.结论 功能检测结合活体形态的同步观察,综合评价视网膜移植术后光变性猪视网膜功能改善的效果,从而证实了分化成熟的新生猪视网膜移植确实改善了光变性猪的视网膜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Muller细胞在视网膜前体细胞向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分化中的作用。方法分离培养Muller细胞和不同时期的胚胎视网膜前体细胞,将其与Muller细胞共同培养,并进一步用Muller细胞条件培养液来诱导视网膜前体细胞的分化。倒置相差显微镜每天观察细胞的生长和分化情况,Thy1.1标记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并计数。结果视网膜前体细胞能分化为多种视网膜细胞类型,包括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不同时期、不同培养条件下的视网膜前体细胞向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分化的百分比不同。单独培养组、共同培养组和Muller细胞条件培养液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百分比,E14分别为(16.91±4.05)%,(47.25±9.67)%和(42.36±10.52)%,E18则分别为(4.65±1.88)%,(9.90±3.19)%和(8.69±3.01)%。相同时期的视网膜前体细胞,共同培养组和Muller细胞条件培养液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百分比较单独培养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同培养条件下,E14视网膜前体细胞向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分化的百分比较E18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uller细胞能诱导视网膜前体细胞向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分化,可能通过Muller细胞释放某些可溶性因子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视网膜脱离状态下玻璃体内源性神经生长因子 (NGF)水平及视网膜细胞的动态变化 ,为视网膜脱离的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健康青紫兰家兔制备视网膜脱离模型 ,模型制备后 8h ,1d ,4d ,7d ,14d以夹心酶免疫反应方法检测玻璃体NGF的水平 ,同时制备视网膜光镜、电镜标本 ,观察视网膜细胞的动态变化。统计学方法采用方差分析、秩和检验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 :①家兔正常玻璃体NGF的水平为 (16 48± 2 5 2 )ng/L。视网膜脱离后 8h玻璃体NGF水平已增加 ,1d后达正常水平的 12 6倍 ;脱离后第 4d为正常水平的 4倍 ;第 14d降至正常水平。②视网膜脱离后第 4~ 7d变性及凋亡视细胞数增加 ,与玻璃体NGF水平显著负相关。③视网膜脱离 7d后神经节细胞层的厚度与玻璃体NGF水平显著正相关。结论 :NGF对视网膜细胞可能具有保护作用 ,提示外源性NGF可应用于治疗视网膜脱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视网膜脱离最小量手术(单纯巩膜外加压+冷凝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45例145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行视网膜脱离最小量手术。结果138例138眼1次手术后视网膜复位成功,成功率95.2%。失败7眼,其中6眼再次手术后复位,另1眼行玻璃体切割手术后视网膜复位。术后第1天视网膜下液完全吸收者102眼(70.3%),30眼术后2~3 d完全吸收,4眼术后3~7 d吸收,2眼术后15 d以后吸收。随访3个月,视力均较术前提高。结论在双目间接眼底镜下实施最小量视网膜脱离手术是治疗绝大部分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8.
Manyophthalmologicaldiseasesareinvolvedintheretinalthickness.Recentyears,retinalthicknessanalyzer(RTA)hasbeendevelopedtobeusedinvivotomeasuretheposteriorpoleretinalthicknessandtodiagnoseinsuchdiseasesasdiabetesmellitus,glaucoma,maculahole,etc[1].Thes…  相似文献   

19.
胡茵  唐晓昭 《四川医学》2012,33(9):1562-1563
目的探讨经显微镜直视下外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疗效。方法孔源性视网膜脱离136例(136眼)由同一术者进行外路手术,均在术中应用手术显微镜进行裂孔定位、冷凝封闭及巩膜外垫压。定期观察术后视力、眼内反应和视网膜复位情况。结果经显微镜直视下外路手术患者,术后随访1~6个月,视网膜完全复位125只眼(91.9%),视力较术前提高120只眼(88.2%),不变8只眼,下降8只眼。最好矫正视力0.3以上95只眼(69.8%)。术后所有患者视网膜冷凝反应Ⅰ~Ⅱ级,无Ⅲ~Ⅳ级。轻度屈光介质浑浊不影响手术过程。结论经手术显微镜直视下外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安全有效、简单可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兔视网膜中度冲击伤后血视网膜屏障改变及其治疗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兔视网膜中度冲击伤后血视网膜屏障的形态变化及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和地塞米松的治疗作用,方法:建立兔视网膜中度冲击伤动物模型,采用硝酸镧示踪剂观察伤后血视网膜屏障的改变及药物治疗效果,结果:视网膜中度冲击伤后部分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及感光细胞损害,血视网膜并障轻度破坏和示踪剂向视网膜内渗漏,SOD及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可明显减轻兔视网膜组织的损伤,缩短病程,改善其功能,结论:SOD及大剂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