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了解亚健康人群中医体质的分布情况。方法:运用中医四诊仪对120例亚健康人群进行中医体质调查。结果:120例亚健康人群中,病变脏腑主要涉及肾、脾两脏,体质分布主要以虚为主。结论:亚健康人群其体质分布主要以虚为主,尤其以肾气、肾阳、脾气亏虚为主。 相似文献
2.
曹田梅 《中华中西医学杂志》2007,5(9):40-41
近年来国内外对亚健康状态的研究正逐渐形成一个热点。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变化,亚健康人群不断增多,加之人们对自身健康问题的关心,亚健康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们的重视。[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谢芬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5(4):347-348
亚健康是21世纪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问题之一,它是指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中间过渡状态,表现为躯体和心理方面的不适,社会活动和工作效率减低,生存质量下降。中医体质学说认为,不同的体质类型,体内阴阳气血盛衰不同,对致病因素的反应及发病的阈值也各不相同。因此,机体在受到致病因素刺激后,是否形成亚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亚健康门诊人群中医体质的分布情况。方法 :对2009-2013年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亚健康门诊收治的96例亚健康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瑞康中医体质辨识系统分析其中医体质的分布特点。结果 :本组亚健康人群的年龄段为11-70岁,主要集中在20-40岁的年龄段(占比为52.08%),其次为40-60岁的年龄段(占比达36.44%)。在本组亚健康人群中,中医体质为平和体质者占31.3%,中医体质为偏颇体质者占69.7%(其中阳虚体质、阴虚体质、痰湿体质者均占10%以上)。在本组亚健康人群的中医体质中,居前3位的中医体质分别为阳虚体质、阴虚体质、痰湿体质。在本组男性亚健康人群中,平和体质者占40.9%,偏颇体质者占59.1%(其中阳虚体质、痰湿体质者均占10%以上)。本组女性亚健康人群的中医体质分布情况是:在本组女性亚健康人群中,平和体质者占23.08%,偏颇体质者占76.92%(其中阳虚体质、阴虚体质者均占10%以上)。结论 :40岁左右是人们发生亚健康的主要年龄段,有阳虚、痰湿体质的男性是进行亚健康干预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5.
亚健康人群的中医体质特点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分析亚健康状态人群的中医体质特点,为亚健康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个体身心健康调查量表>对广州、成都、杭州、上海、北京等市体检人群进行调研,时所回收的调查问卷进行数据分析和统计学处理.[结果]纳入分析的838例亚健康人群中,30~39岁年龄段人群所占比例(36.4%)最高,大专以上高学历人群为亚健康状态的主要组成部分(占59.2%),亚健康状态中以疲劳、失眠、疼痛为3大常见症状(占52.3%).亚健康人群中医体质以偏颇质为主(613例,73.2%),而偏颇质以阳虚质(178例,21.3%)最为多见,其次为气虚质120例(14.3%)与阴虚质82例(9.7%).亚健康人群与健康人群在社会应对能力评分、生存质量评分方面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亚健康状态以30~39年龄段、高学历、脑力劳动者为高发人群,以疲劳、失眠、疼痛为常见状态,而且亚健康状态人群心理状态趋向不稳定、应对方式以消极为主,并已影响该人群的整体生存质量,提示制定亚健康干预方案时需注重疲劳、失眠、疼痛状态的重点干预.运用中医方法进行预防性干预时,应根据其体质特征多为阳虚质、气虚质采用相应的调整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689例亚健康人群进行中医体质辨识,了解这一群体的体质分布状况,为亚健康人群的养生与保健提供新思路。方法根据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采取调查问卷的方法实施中医体质辨识。结果平和质77例(11.18%),偏颇体质612例(88.82%);偏颇体质中按人数多少排列依次为:阳虚质242例(39.54%)、阴虚质93例(15.20%)、气虚质78例(12.75%)、气郁质75例(12.25%)、湿热质42例(6.86%)、血瘀质36例(5.88%)、特禀质23例(3.76%)、痰湿质23例(3.76%)。结论结合体质辨识,制定个性化的体质调理方案对亚健康人群的养生与保健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调查分析公务员亚健康中医体质特征,为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现场调查,应用<亚健康自评量表>、<中医体质量表>对广东省公务员进行大样本的整群随机抽样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结果 (1)亚健康者和健康者的偏颇体质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亚健康人群较易具有偏颇体质的倾向.偏颇体质频数以气虚体质居首位;(2)亚健康公务员中医体质分布以单一体质为多(36.4%),以气虚质比例(12.9%)居首位,但复合体质也不少(27.3%).复合体质以2种复合体质多见(6.4%).从亚健康公务员复合体质的频数来看,各种中医体质均容易与气虚质合并.按复合体质分布由大到小排序,排前三位的复合体质为气虚兼阳虚质(2.5%)、气虚兼气郁质(2.1%)和气虚兼痰湿质(1.3%).结论 进行亚健康状态中医体质辨识和分类研究,掌握亚健康中医体质特征,将为系统化干预亚健康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目的]编制亚健康人群体质分型调查问卷,为中医亚健康科研及临床研究提供筛查评估工具。[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条目分析及经验性筛选等方法建立调查问卷,通过对510例受试者的测量(310例亚健康人,200例健康人对照),最终筛选32项条目,编制亚健康人群体质分型调查问卷。[结果]问卷Cronbachs' a为0.904 3,重测相关系数是0.912,分半信度系数为0.884 2,因子分析显示问卷结构效度较好。[结论]亚健康人群体质分型调查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相似文献
9.
根据王琦《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将备孕女性体质分为九种类型,建议对偏颇体质的备孕女性进行不同程度的饮食、中药、生活起居的中医干预,以求怀孕后母体的健康及胎儿的正常发育.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医调护在防治亚健康人群中的作用.方法选择300例亚健康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进行常规健康宣教,再加中医养生理论与技能指导,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宣教,两组均在半年后进行调查测试.结果两组在自我认知程度、心理症状、躯体症状、社会表现、化验指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中医调护能提高亚健康人群向健康人群转归率. 相似文献
11.
正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最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其中亚洲国家IBS的发病率达6.5~10.1%~([1]),欧美国家IBS发病率高达10~20%~([2-3])。临床上腹泻型IBS患者最为常见,此类型患者腹泻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IBS反复发作与内脏敏感性都与体质密切相关~([4])。本研究探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中医体质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观察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医证候与中医体质的关系。[方法]选取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门诊收集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病例,对患者进行中医证候分型和中医体质判定,观察分析不同证候类型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医体质分布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共收集263例符合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医证候分型以脾虚痰湿证居多,83例,占31.6%,其次为肾虚肝郁证77例,占29.3%;痰瘀互结证70例,占26.6%、肾虚血瘀证33例,占12.5%。中医体质以气虚质(74例,28.1%)、血瘀质(53例,20.2%)、痰湿质(51例,19.4%)3种体质占主要比例。4种中医证候的中医体质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脾虚痰湿证以气虚质和痰湿质为主要体质;肾虚肝郁证的体质以气虚质及气郁质为多;痰瘀互结证中以血瘀质和痰湿质占主要比例;肾虚血瘀证中血瘀质和气虚质为主要体质。[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同中医证候间中医体质分布存在差异,中医体质的特异性影响中医证候的类型。 相似文献
14.
崔远武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36(3):266-268
通过对气虚体质、湿热体质、血瘀体质和寒热错杂体质多寐病患者的体质进行判别与分析,采取同病异治的方法针对多寐患者偏颇体质进行调理,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实践证明体质辨证是临床疾病辨证论治过程中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应用于慢性病和疑难病治疗与调摄。对于人体体质的认识应该不断完善和发展,在临床的具体运用中不能局限于目前所颁布常见体质相关内容,而要通过临床实践不断提升和丰富中医对人体体质的认识,从而为中医药更加精准解决各类临床问题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胆囊结石与患者血脂水平、体质量指数(BM I)、中医体质分布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5年2月天津市南开医院和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收治的单纯胆囊结石患者698例作为试验组,另选取同期住院的腹壁疝、胆囊息肉等疾病患者253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中医体质辨识调查,观察两组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情况,比较两组患者血脂水平和BM I ,并评价血脂质水平和BM I对胆囊结石发生的危险度。结果试验组平和质患者占12.2%,偏颇体质位居前3位的是痰湿质、气虚质、湿热质,分别占29.4%、17.0%、11.0%。试验组男性和女性患者总胆固醇(T C )、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水平及BMI均高于对照组,且试验组女性患者 TG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TC(OR=2.87)、VLDL‐C(OR=6.32)及BMI(男:OR=2.43,女:OR=2.01)升高均是胆囊结石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TC、VLDL‐C及BM I升高是胆囊结石发生的危险因素,胆囊结石患者的中医体质以痰湿质为主。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生活质量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探讨影响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生命质量的主要因素。方法:采用新修订的简明健康生存质量(Short Form-36 Health Survey,SF-36)量表测试108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生命质量分值,并采集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相关临床信息,包括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病程、疾病的共性证候及主要实验室指标等。运用t检验、方差分析和逐步回归筛选影响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结果:修订后的SF-36量表Cronbach’s a系数为0.773,提示各项目间内部有良好的一致性。肝炎后肝硬化组修订后SF-36总评分及躯体功能、躯体角色、机体疼痛、心理健康、社会功能的平均评分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相关分析结果提示,肝炎后肝硬化共性证候评分与躯体功能、心理健康、情感角色、活力、总体健康状况具有相关性(均r〉0.6,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P=0.05水平,中医肝炎后肝硬化共同证候、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白蛋白、凝血酶原时间的回归系数分别是0.262、-0.2978、-0.4839、-0.4839、-0.5123、-0.5719,是影响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结论: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生活质量全面下降,纳入疾病中医共性证候的修订后SF-36量表更为客观,对于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生活质量的评价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王东晖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2(5):998-1000
目的 探讨中医饮食干预对血液净化高磷血症患者血磷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行维持性透析的80例高磷血症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饮食干预,比较2组干预前后高磷血症的发生率、血液相关指标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干预4个月后的高磷血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血磷、钙磷乘积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躯体疼痛、活力、躯体活动功能等方面的生活质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饮食干预能够降低血液净化高磷血症患者的血磷水平,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建立的生存质量量表日益增多,作者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探讨其建立的必要性并分析跨医学体系应用时是否需要调适。理论分析显示,中西医量表有共同的测评目标,中医量表能更好地反映国内人群的期待和习惯;在实践层面,从数据库中检索到47个中医量表,其中17个中医量表有18个对应的西医量表。比较中西医量表发现,在领域层次,除共同关注生理、心理、社会因素外,中医量表更关注形神统一、人与自然和社会的统一、体质等;在方面层次,中医量表更关注情绪、主动的社会交际、中医症状和证候特点、饮食口味、睡眠、大小便等。另外,对共同关注的领域其条目询问角度也有明显差别,其他方面两者无明显差异。跨医学体系使用时若无明显的学科特色术语则无需调适,但需注意文化差异可能的影响。因此,理论分析认为中医量表可弥补西医量表在国内应用时的局限,实践分析显示中医量表有卓越的信息覆盖和挖掘能力,中西医量表需要也有能力相辅相成,共同服务于大中华文化体系。在相同文化背景下跨中西医学体系使用对方量表时原则上不需调适,但期待基于严谨设计下的临床试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国内亚健康状态中医临床试验方法、干预措施及目前研究热点分布领域,为日后临床研究及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循证医学定性系统综述研究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及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文献,应用 Note Express 3.2.0 软件结合人工阅读文章的方式对检索的文献进行筛选,分别从文献研究方法、干预措施、有效率、受试人群、发表时间、核心作者、期刊分布、基金分布等方面进行定性系统综述分析。[结果] 纳入 141 篇文献,近 5 年发文量明显降低,可见近几年国内对亚健康状态中医临床试验的关注度呈下降趋势;临床试验研究方法以随机对照试验居多,占总文献的 78.72%,但阐明随机化方法的仅占 32.43%,且样本含量普遍较低,以致文章可信度低;共有 38 种结局指标,累计频次 279 次,说明中医临床试验已有较成熟体系;涉及作者 389 位,根据普赖斯定律尚未形成核心作者群;涉及期刊 67 种,尚未形成核心期刊;省级基金项目最多,国家级次之;高频关键词分析,亚健康仍为热点词,其次为亚健康状态,临床疗效;受试人群有 25 种,较为广泛。干预措施以中药治疗者居多,其次为中医综合疗法、中医推拿法,由此可见,中药在本研究所提及的众多干预措施中是认可度最高的。[结论] 研究表明,亚健康状态中医临床试验研究热度有所降低,但受试人群比较广,相对具有代表性,现亚健康人群较多,应重视亚健康状态临床试验的研究及研究的严谨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医体质与大学生疲劳发生的相关性。方法整群抽样抽取广州某大学6029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疲劳状况及中医体质分型,进行卡方检验、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疲劳发生情况为"总是"占3.3%(196)、"经常"占19.7%(1187)。男、女大学生发生疲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725,P=0.000)。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总是"发生疲劳时平和质为保护因素,气虚质、瘀血质及湿热质为危险因素;"经常"发生疲劳时平和质为保护因素,气虚质、瘀血质为危险因素;"有时"发生疲劳时只有平和质密切相关,为保护因素;"很少"发生疲劳时各体质对模型无贡献。结论气虚质、瘀血质和湿热质是大学生发生疲劳的危险因素,而平和质是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