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观察维药神香草乙酸乙酯部位的抗炎、止咳、祛痰及平喘作用。方法:采用系统溶剂法对神香草醇提物进行初步分离,制备其乙酸乙酯部位;采用小鼠耳廓二甲苯致炎法、氨水喷雾致小鼠咳嗽法、小鼠气管酚红排泌法、2%氯化乙酰胆碱与0.1%组胺1:1混合液致豚鼠哮喘法进行实验。结果:神香草乙酸乙酯部位不同剂量可明显抑制二甲苯致小鼠的耳廓肿胀(P<0.05)、减少氨水喷雾致小鼠咳嗽次数(P<0.05)、促进小鼠气管酚红排泌(P<0.05)、豚鼠哮喘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且其抗炎、止咳、祛痰及平喘作用均呈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P<0.05)。结论:维药神香草乙酸乙酯部位具有显著的抗炎、止咳、祛痰、平喘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鱼腥草70%乙醇提取物止咳、化痰、抗炎、镇痛活性。方法采用氨水引咳法研究鱼腥草70%乙醇提取物的止咳作用;采用酚红排泌法研究其化痰作用;采用热板法和醋酸扭体法研究其镇痛作用;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法研究其抗炎作用。结果鱼腥草70%乙醇提取物能显著增加小鼠的咳嗽潜伏期(P 0.05),减少氨水引起的咳嗽次数(P0.05),增加小鼠气管酚红排泌量(P0.05),显著增加热板致痛小鼠的痛阈值(P0.05),显著增加小鼠的扭体潜伏期(P0.05),减少醋酸引起的扭体次数(P0.05),显著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度(P0.05)。结论鱼腥草70%乙醇提取物具有止咳、化痰、抗炎、镇痛活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复方桔梗合剂的止咳和抗炎效果。方法:建立豚鼠磷酸组胺致咳、小鼠浓氨水致咳模型,观察复方桔梗合剂的止咳效果;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脂多糖(LPS)对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进行诱导,观察复方桔梗合剂的抗炎效果。结果:复方桔梗合剂干预后,动物的咳嗽潜伏期明显延长,咳嗽次数减少;二甲苯导致的小鼠耳廓肿胀程度减轻,脂多糖(LPS)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内NO的含量显著降低,i NOS的活性受抑制。结论:复方桔梗合剂具有止咳和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揭示皖产桐桔梗发挥祛痰、平喘、止咳、抗炎活性的有效部位。方法 采用回流提取法和大孔吸附树脂技术制备桐桔梗不同提取分离部位;采用小鼠酚红祛痰模型筛选桐桔梗祛痰有效部位;采用磷酸组胺联合氯化乙酰胆碱致小鼠哮喘模型筛选桐桔梗平喘有效部位;采用浓氨水喷雾致小鼠咳嗽模型筛选桐桔梗止咳有效部位;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炎性反应模型筛选桐桔梗抗炎有效部位。结果 桐桔梗乙醇提取物、20%乙醇洗脱部位、70%乙醇洗脱部位均显示出不同程度的祛痰、平喘、止咳、抗炎作用,其中桐桔梗70%乙醇洗脱部位的活性最强,且呈量效关系。桐桔梗70%乙醇洗脱部位可显著增加小鼠气管酚红排泄量(P<0.001),显著延长磷酸组胺联合氯化乙酰胆碱致哮喘小鼠的引喘潜伏期并减少小鼠抽搐跌倒只数(P<0.001),明显延长浓氨水引咳小鼠的咳嗽潜伏期(P<0.001)并改善其肺部组织损伤,显著降低浓氨水引咳小鼠的咳嗽次数及其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的水平(P<0.001),显著降低二甲苯致耳廓肿胀小鼠的耳廓肿胀度及其血清中TNF-α、IL-1β、IL-6的水平(P<0.01,P<0.001)。结论 70%乙醇洗脱部位是桐桔梗发挥祛痰、平喘、止咳、抗炎作用的主要活性部位,为阐明桐桔梗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5.
狭叶荨麻根、茎、叶的抗炎镇痛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狭叶荨麻Urticaangustifolia根、茎、叶70%乙醇提取物及狭叶荨麻根水提取物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实验;冰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实验。结果狭叶荨麻根、茎、叶70%乙醇提取物及狭叶荨麻根水提取物能明显对抗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并显著抑制0.5%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结论狭叶荨麻根、茎、叶70%乙醇提取物及狭叶荨麻根水提取物具有显著的抗炎、镇痛活性。  相似文献   

6.
朱珊  冯春霞 《河南中医》2005,25(9):18-19
目的:观察清肺止咳口服液对小鼠止咳、祛痰、抗炎的作用。方法:分别采用氨水引咳法、酚红排泄法、二甲苯致耳廓肿胀法观察清肺止咳口服液对实验小鼠止咳、祛痰、抗炎作用。结果:清肺止咳口服液能够明显延长小鼠咳嗽潜伏期,减少咳嗽次数,增加小鼠气管内酚红排泄量。结论:清肺止咳口服液具有显著的止咳、祛痰、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桔梗颗粒抗炎、消肿及止咳作用。方法:通过观察桔梗颗粒对棉球肉芽肿、耳廓肿胀、足肿胀和氨水引咳试验的影响,研究其抗炎止咳作用。结果:桔梗颗粒对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廓肿胀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慢性炎症大鼠棉球肉芽肿和角叉菜所致大鼠足肿胀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氨水引咳有明显的延缓和减轻咳嗽的作用。结论:桔梗颗粒具有抗炎、消肿、止咳的作用,研究为桔梗颗粒用于治疗咽喉肿痛、咳嗽等病症提供了一定的药理学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比较五倍子发酵为百药煎后其抗炎镇痛、止咳化痰等药理作用的变化。方法采用二甲苯致耳廓肿胀法评价抗炎作用,采用热板法和醋酸扭体法评价镇痛作用,采用浓氨水致咳法和酚红模拟化痰药效结合分光光度法分别评价止咳化痰作用,分别对比五倍子发酵为百药煎后其药理作用变化;通过测定二甲苯致耳廓肿胀模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0(IL-10)、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1β(IL-1β)含量,探究其抗炎机制。结果百药煎能显著抑制热板和醋酸引起的疼痛反应(P<0.05),作用强于五倍子(P<0.05);显著抑制二甲苯致耳肿胀现象(P<0.05),降低血清中TNF-α、IL-6和IL-1β含量(P<0.05);显著降低咳嗽潜伏期时间,减少咳嗽次数(P<0.05),而五倍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酚红排出量明显高于五倍子组(P<0.05)。结论五倍子发酵为百药煎后抗炎镇痛、止咳化痰作用增强,其抗炎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因子TNF-α、IL-6和IL-1β的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9.
鳄鱼止咳膏镇咳、祛痰、抗炎以及免疫调节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鳄鱼止咳膏的镇咳、祛痰、抗炎以及免疫调节作用。方法:设立模型对照组、鳄鱼止咳膏(0.43,1.30,3.90,11.7 g·kg-1)给药剂量组、阳性药组分别为地塞米松组、念慈庵组。采用小鼠氨水引咳和气管酚红排泄法评价鳄鱼止咳膏的镇咳和祛痰作用;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法、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法及大鼠棉球肉芽肿法评价鳄鱼止咳膏的抗炎作用;通过碳廓清和血清溶血素的测定评价鳄鱼止咳膏对免疫低下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结果:鳄鱼止咳膏能够明显延长小鼠的咳嗽潜伏期,减少咳嗽次数,并极显著的抑制小鼠耳廓肿胀度(P<0.001)和大鼠足趾肿胀,对大鼠棉球致肉芽肿增生也起到较强的抑制作用。此外,11.70 g·kg-1鳄鱼止咳膏也能显著提高免疫低下小鼠的碳廓清指数(P<0.05)以及血清溶血素水平(P<0.01)。结论:鳄鱼止咳膏具有明显的镇咳、祛痰、抗炎以及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麻黄汤饮片汤剂与煮散两种不同剂型的止咳与抗炎药理作用。方法:分别采用氨水引咳、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和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肿胀方法对止咳与抗炎药理作用进行比较。结果:麻黄汤煮散止咳作用显著,且疗效优于饮片;而抗炎作用在足肿胀和耳肿胀对比中,饮片汤剂与煮散差异不明显,SOD、NO、MDA指标的测定中,NO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黄汤煮散止咳作用优于饮片汤剂,但两者抗炎作用比较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防风感冒颗粒的解热和抗炎作用。方法:采用脂多糖(LPS)致兔发热模型和干酵母致大鼠发热模型,观察防风感冒颗粒的解热作用;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模型和蛋清致大鼠足趾肿胀模型,检测炎症组织中PGE2的含量,观察防风感冒颗粒的抗炎作用。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防风感冒颗粒能显著降低LPS致兔发热模型和干酵母致大鼠发热模型的体温(P<0.05),能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和蛋清致大鼠足趾肿胀的炎症反应(P<0.05),并能减少炎症组织中PGE2的含量(P<0.05)。结论:防风感冒颗粒具有良好的解热和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并探讨枇杷叶水提物(Aqueous of Eriobotrya japonica Leaves,AEEJL)的祛痰、止咳及抗炎作用。方法:分别采用酚红排泌法、浓氨水喷雾引咳法和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法考察AEEJL的祛痰、止咳及抗炎活性。结果:与空白组相比,AEEJL中剂量(P〈0.05)和高剂量组(P〈0.01)能显著增加小鼠的酚红排泌量;AEEJL中剂量和高剂量组能明显延长浓氨水所致的小鼠咳嗽潜伏期并减少小鼠3 min内的咳嗽次数(P〈0.05);AEEJL中剂量(P〈0.05)和高剂量组(P〈0.01)能明显抑制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肿胀。结论:AEEJL具有一定的祛痰、止咳及抗炎活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咳特灵含片的镇咳、止痛、抗炎和抑菌作用。方法建立模型对照组、咳特灵含片给药组、阳性药对照组。对咳特灵含片的镇咳作用、止痛作用和抗炎抑菌作用进行试验。结果咳特灵含片能延长小鼠和大鼠的咳嗽潜伏期,并能减少咳嗽次数(P0.05);能减少小鼠扭体次数(P0.05),显著抑制福尔马林致痛小鼠的慢痛(P0.01);能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抑制大鼠肉芽肿增生(P0.05);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小鼠有保护作用,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等常见呼吸道致病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P0.05)。结论咳特灵含片具有明显的镇咳、止痛、抗炎和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4.
王翠荣 《山西中医》2012,28(9):52-53
目的:观察清莲润肺胶囊的主要药效学作用。方法:测定清莲润肺胶囊对小鼠氨水引咳的止咳作用、酚红排泌的袪痰作用、对二甲苯引起的小鼠抗炎作用和对豚鼠乙酰胆碱加组胺引喘的平喘作用。结果:使用清莲润肺胶囊各组咳嗽潜伏期显著长于空白对照组(P<0.05),咳嗽次数显著少于空白对照组(P<0.05),酚红排出量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并能显著降低耳廓肿胀度,肿胀抑制百分率均大于25%;其喘息潜伏期、抽搐潜伏期和跌倒潜伏期均长于乙酰胆碱加组胺引喘豚鼠空白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清莲润肺胶囊有明显的止咳、祛痰作用,有较好的抗炎作用,且有一定的平喘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黄荆根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采用二甲苯诱导小鼠耳廓肿胀和角叉菜胶诱导大鼠足肿胀建立炎症模型观察黄荆根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抗炎作用;采用扭体法和热板法观察黄荆根乙酸乙酯提取物的镇痛作用。结果:黄荆根提取物各剂量(16g·kg^-1、8g·kg^-14g·kg^-1)均能对二甲苯诱导的小鼠耳肿胀产生抑制作用(P〈0.05);也能明显抑制角叉菜胶诱导的大鼠足肿胀(P〈0.05)。对热刺激和醋酸刺激引起的小鼠疼痛,黄荆根提取物高、中剂量(16g·kg^-1、8g·kg^-1)具有显著的镇痛作用(P〈0.05)。结论:黄荆根乙酸乙酯提取物具有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红元颗粒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观察其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冰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棉球诱导大鼠肉芽肿、冰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及小鼠热板实验的抑制作用。结果:红元颗粒可以明显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P0.05),降低冰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P0.05),减轻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P0.05),抑制棉球肉芽肿增生(P0.01或P0.05),显著减轻热刺激引起的小鼠疼痛(P0.05);减少小鼠扭体次数(P0.01)。结论:红元颗粒具有显著的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车前草不同药用部位抗炎、抗肿瘤及抗氧化作用活性差异,为进一步明确车前草不同药用部位的合理使用,扩大车前草临床用药,更好地开发利用车前草资源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乙腈-0.2%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建立车前根、车前叶、车前子及除去根、叶、子剩余部位的指纹图谱;采用脂多糖(LPS)诱导小鼠Raw 264.7细胞炎症模型,噻唑蓝(MTT)法测定细胞活力,Griess法测定细胞分泌一氧化氮(NO)的水平检测车前草不同药用部位抗炎活性;采用MTT法检测车前草不同药用部位抗肿瘤活性;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2,2''-联氮-(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法检测车前草不同药用部位抗氧化活性。结果:车前草不同药用部位指纹图谱既有相似性,又存在一定差异性。药效学数据显示,车前草不同药用部位均具有较好的抗炎、抗肿瘤及抗氧化活性,其中抗炎和抗肿瘤活性车前叶活性最高,车前草剩余部位大于车前根,车前子活性相对较弱;抗氧化活性车前叶最高,车前根活性较低。结论:本研究明确了车前草不同药用部位醇提物指纹图谱及不同药用部位的抗炎、抗肿瘤及抗氧化活性差异,为进一步扩大车前草药材临床用药以及针对不同疾病合理利用不同药用部位精准用药研究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为车前草药用资源的高效合理利用及药用新资源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自拟中药汤剂湿疹溻渍方外用对湿疹模型小鼠的作用机制。方法将7%、1%的二硝基氯苯(DNCB)-丙酮溶液分别涂抹在小鼠右耳部及腹部、背部脱毛皮肤,制作小鼠亚急性接触性湿疹模型,采用中药煎剂湿疹溻渍方进行溻渍洗浴治疗,观察小鼠右耳肿胀程度,计算两耳重量差、厚度差,观察小鼠右耳部皮肤组织病理真皮炎症细胞数的改变,记录小鼠10 min内舔体反应次数。结果湿疹溻渍方低、高剂量组均可抑制DNCB引起的小鼠耳部肿胀所造成的重量改变,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湿疹溻渍方低、高剂量组均可抑制4-氨基吡啶(4-AP)引起的小鼠舔体反应,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湿疹溻渍方外用对小鼠湿疹模型有显著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抑制炎症反应和止痒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二味拔毒散的镇痛、抗炎作用。方法:采用外涂二味拔毒散的给药途径,给药1次/d,至少接触4h/次,连续给药7d。动物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阳性药组以及A/B/C大小剂量不同的三个治疗组(0.045/0.09/0.18g·只3个剂量);采用热板法、扭体法观察二味拔毒散的镇痛作用。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进行抗炎实验。结果:镇痛及抗炎药理实验结果显示,二味拔毒散能明显抑制小鼠二甲苯致耳廓肿胀(P〈0.01~0.05),且能明显减少醋酸致小鼠扭体次数(P〈0.01~0.05)及延长热板致痛的潜伏期(P〈0.01~0.05)。结论:二味拔毒散具有一定的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消定膏配合陇中消肿止痛合剂治疗急性创伤性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急性创伤性膝关节滑膜炎患者随机分3组各42例,治疗一组用消定膏外敷治疗,治疗二组用消定膏外敷+消肿止痛合剂口服治疗,对照组用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外用治疗,3组治疗2周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3组在缓解疼痛、减轻肿胀、改善关节功能等方面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组在缓解疼痛及减轻肿胀方面效果更佳,治疗1组次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陇中消定膏外敷联合消肿止痛合剂口服能较好地改善创伤性膝关节滑膜炎患者的疼痛与肿胀,临床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