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对高血压性脑出血血肿、脑水肿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高血压性脑出血发病第14天病例89例,随机分为丹参川芎嗪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3例),观察血肿体积、血肿周围水肿体积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血肿吸收及脑水肿消退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临床显效率(66.67%)显著高于对照组(41.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通过改善高血压性脑出血后继发性脑损伤,促进血肿吸收、脑水肿消退及神经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2.
川芎嗪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观察大鼠海马CA-1区缺血再灌注损伤后MDA值和ATPase活性的动态变化及川芎嗪的保护作用。方法:Wistar大鼠双侧颈总动脉夹闭20min;造成不完成性脑缺血,松夹即为再灌注。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SOC)、缺血再灌注组(IR)和川芎嗪治疗组(TMP)。  相似文献   

3.
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病理生理现象,其机制尚未完全明了。丹参和川芎嗪都是中药的有效成分,对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均具有防治作用。文章对丹参和川芎嗪在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防治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将6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10 ml静脉滴注,1次/d,14 d为一疗程.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并能降低血流动力学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好、安全,能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病理生理现象,其机制尚未完全明了.丹参和川芎嗪都是中药的有效成分,对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均具有防治作用.文章对丹参和川芎嗪在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防治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川芎嗪(TMP)对大鼠心肌超微结构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24只SD大鼠分为川芎嗪处理组与损伤组,每组12只,分别于心肌缺血再灌注前于30sec内从尾静脉注入TMP(50mg/kg)及等容生理盐水,再灌注10min后观察缺血区心肌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损伤组心肌细胞水肿,糖原颗粒分布减少,线粒体明显肿大、空胞线粒体膜完整,肌丝片状溶解,断裂,TMP处理组心肌缺血改变有明显减轻。结论:川芎嗪对再灌注心肌超微结构的改变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用大鼠一侧肾切除,对侧肾缺血60分钟动物模型,观察再灌注前、再灌注后24小时肾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及Na+,K+-ATPase活力的改变以及使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川芎嗪治疗对它们的影响。结果:60分钟肾缺血和再灌注导致肾皮质MDA含量显著增高,而Na+,K+-ATPase活力明显降低,用SOD和川芎嗪治疗后,肾皮质MDA含量明显低于缺血组(P值分别<0.01和0.05),Na+,K+-ATPase活力则高于缺血组(P值均<0.05)。结论:川芎嗪通过抗氧化作用干扰氧自由基对肾组织的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丹参川芎嗪辅助治疗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功能、肾血流灌注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含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6年3月本院收治的80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接受常规+丹参川芎嗪辅助治疗。治疗后3个月后,测定两组肾功能指标、病情相关指标、肾血流灌注及CTGF、TGF-β1含量等差异。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血清中尿素氮(BUN)、肌酐(Scr)、β2微球蛋白(β2-MG)、中叶素(IMD)、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胱抑素C(Cys C)、CTGF、TGF-β1含量以及尿液中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肾小球滤过率(GFR)水平及血清中脂联素(APN)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肾血流灌注参数肾皮质达峰时间(ATc)、髓质达峰时间(ATm)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皮质峰值强度变化(ΔAc)、髓质峰值强度变化(ΔAm)、峰值强度(PI)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丹参川芎嗪辅助治疗可有效控制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整体病情,在提升肾功能、增加肾脏血流灌注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肾脏病理组织变化及有关指标改变。方法:观察老龄大鼠脑电图、血清BUN、CR、肾脏组织Na^ --K^ --ATP酶、Ca^2 --ATP酶活性外周血MDA、SOD、血中NE、DA、E水平变化。结果表明:川芎嗪和参麦注射液及其配伍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拮抗自由基损伤、调节ATP酶活性和降低肿瘤坏死因子及调节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变化有关,川芎嗪和参麦注射液及其配伍的作用机制有所侧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川芎嗪(ugustrazine)对压力超负荷所致左室肥厚大鼠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腹主动脉缩窄(abdominal aorti ccoarctation,AAC)法建立大鼠心肌肥厚模型,观察各组大鼠心肌肥厚参数及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变。结果制模后大鼠平均体重增长明显减慢;左室肥厚参数明显增高(P〈0.05),川芎嗪(100,50me/kg)可明显增加左室肥厚大鼠平均体重增长值,而降低左室肥厚参数(P〈0.05),造模各组间血压及左室内压无显著差异,但均高于假手术组,但与模型组比较,川芎嗪可显著降低左心室舒张期末压。结论川芎嗪对AAC术导致的左心室心肌肥厚有明显保护作用,且显著改善肥厚心肌的血流动力学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急性期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10mL入液静滴,1次/d,连续20d,对照组使用止血药物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情况。结果观察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NIHSS、mRS评分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可以促进急性期脑出血患者血肿吸收,改善患者愈后,对急性期脑出血治疗可起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根据中医辨证施治原则,以活血化瘀、攻下逐水为主要治则,制成中药口服制剂,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脑出血120 例,并与单用西药治疗组做对照,观察临床疗效及血肿吸收情况;结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有效率80.8% ,死亡率15.8 % ;而对照组有效率51% ,死亡率44% (P<0.01),有显著性差异;4~6 周血肿完全吸收率: 对照组66.7 % ,治疗组100 % ,有显著性差异( P< 0.01) ;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可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并有促进血肿吸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中医三步序贯法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46例,采用中医三步序贯治疗,分3个阶段,有主次采用中药汤剂进行清肝息风,通腑化痰,活血化瘀治疗;对照组46例,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90d后的血肿变化,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及日常生活能力(ADL)。结果观察组治疗后颅内血肿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趋势明显,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90d内患者死亡2例,对照组7例,观察组死亡率远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肺部感染例数与多脏器功能衰竭例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90d后,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恢复至Ⅰ级与Ⅱ级的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处于Ⅴ级植物昏迷状态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因此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三步序贯法治疗急性脑出血能有助于患者血肿消退,促进意识清醒,避免脑病理性损伤,加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是治疗急性脑出血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4.
在体肠灌流模型及其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在体肠灌流模型及其近年来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概括总结,并探讨了应用在体肠灌流模型研究中药在体内的吸收规律从而为中药新药设计及制剂处方筛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凉血通瘀方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脑出血急性期患者61例,其中对照组27例,采用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34例,在西医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凉血通瘀方治疗,于治疗后21 d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2.4%,对照组的66.7%,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组治疗后中风病类诊断评分均显著下降,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脑出血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采用红细胞C3b受体花环(RBC-C3bR)试验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RBC-ICR)试验测定患者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同时进行红细胞免疫调节因子的测定。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患者组入院时的RBC-C3bR及红细胞免疫粘附促进因子(RFER)明显降低,RBC-ICR及红细胞免疫粘附抑制因子明显升高,入院2周时患者组的上述指标有明显改善。结论:提示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状态与脑出血的发展及恢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方法观察中药醒脑健神胶囊对实验性脑出血大鼠脑内脑啡肽(ENK)的影响。结果发现,脑出血后1天、3天和7天脑内ENK样阳性纤维及终末的密度高于正常对照组,治疗组ENK样阳性纤维及终末的密度在脑出血后第亚天和第7天比脑出血组低,但在第3天比脑出血组高。根据前人的研究和本实验结果,我们推测ENK可能参与了脑出血的病理生理过程。醒脑健神胶囊可调节脑内ENK的含量,减轻脑组织的损伤,使脑出血后某些神经症状得以改善。  相似文献   

18.
齐金龙 《医学综述》2009,15(5):739-741
脑出血是脑卒中的一个类型,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脑水肿的产生是脑出血后二次损伤发生的关键性因素,血肿旁水肿的形成过程始于脑出血的早期。凝血酶在促成血肿周围水肿上的中心作用已经得到证明,凝血酶抑制剂可使水肿形成减少。红细胞、血红蛋白、铁离子、血小板、白细胞及细胞因子与脑水肿的发生有密切关系,血肿的占位损伤及继发性脑缺血对脑水肿的形成有促进作用。基质金属蛋白酶是脑出血的并发症和结构上的重要标志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80例重型脑出血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收治的80例脑出血患者的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精心护理后7例因脑出血量过大死亡,5例自动出院,68例(占85%)安然度过危险期。仅8例发生肺部感染,占10%。结论重型脑出血患者及时治疗,精心护理,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鼠大脑中动脉单胺能神经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交感神经与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脑血管痉挛的发生和发展关系,为深入阐明SA发病机理提供形态学资料。方法:Wistar大鼠20只,15只为实验组。用自体动脉血注入大鼠蛛网膜下池建立SAH模型,另5只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对对照组和大鼠SAH后第2、7、14天大脑中动脉单胺能神经分布进行观察,结果:对照组及SAH大鼠的大脑中动脉均可见棕褐色细线、弯曲状的免疫反应阳性纤维,SAH鼠与对照鼠比较,纤维密度明显减少,经统计学检验,P<0.05,表明SAH鼠与对照鼠的大脑中动脉的单胺能神经纤维的密度有明显差异。结论:交感神经可能在SAH鼠脑血管活动和对脑痉挛的发生和发展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