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及评价应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80岁以上股骨转于问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应用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术治疗80岁以上股骨转子间骨折18例,男10例,女8例,年龄80~96岁,平均83.4岁。骨折类型Evans分类:Ⅲ型6例,Ⅳ型8例,Ⅴ型4例。结果术后3~20d下床,平均7d;住院时间16~27d,平均22d。18例患者随访0.5~4年(以髋关节活动度、疼痛程度及生活自理情况等为观察指标),优良率为88.9%。无一例死亡,未出现假体松动,下沉等现象。结论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术治疗80岁以上股骨转予骨折近期疗效满意,但远期效果仍需继续观察。  相似文献   

2.
我科1997年收治脑血栓病人18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病人18例,其中男14例,女4例;年龄在55岁以下2例,55岁~75岁12例,75岁以上4例;意识障碍者5例,语言不清者13例;大多数血压偏高,一般为22/13kPa左右;均有不伺程度偏瘫。2结果2.1基本治愈肌力达到Ⅵ~Ⅴ级,能生活自理,独自行走者,3例。2.2显效肌力恢复,达到Ⅵ级以上者,生活部分自理者,11例。2.3有效偏瘫、语言不清有进步,生活不能自理者,2例。2.4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或死亡者,2例。3观察除脑血栓病人常规观察项目外,在使用菊蛇酶治疗脑血栓的过…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单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老年人移位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995.5~2006.12我院收治的69例年龄在65~85岁以上移位新鲜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将病例分为全髋关节置换组和人工股骨头置换组。人工股骨头置换组随访12~96(平均40.3)个月;全髋置换组12~88(平均42.9)个月。结果按Harris评分标准,全髋关节置换组术后优良率(77.4%)明显高于人工股骨头置换组(50%)(P〈0.05)。全髋关节置换组术后远期并发症的发生率(19.4%)明显低于人工股骨头置换组(47.1%)(P〈0.05)。结论人工股骨头和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可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减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但全髋关节置换的效果优于单纯的人工股骨头置换。  相似文献   

4.
作者在1979年3月至1988年6月间,成功地应用St.Jude Medica1机械瓣为50例儿童做了瓣膜置换术,年龄4月~15岁(平均7.3±4.4岁),男24,女26,<5岁者占32%。28例二尖瓣置换;17例主动脉瓣置换、1例二尖瓣和主动脉瓣置换;1例二尖瓣和三尖瓣置换;3例左位三尖瓣置换。所有病人均服用抗凝药治疗,40例服华法令;10例作主动脉瓣或二尖瓣置换者服阿斯匹林(10mg/kg/dag)和潘生丁(50~100mg/day)。结果:经手术病人全部存活,无手术死亡.通过补片加宽主动脉瓣环能够置换21mm直径以上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应用加长柄人工假体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于2002~2006年对收治的32例股骨转子间骨折进行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男15例,女17例,年龄73~91岁,平均79.3岁. 结果本组32例均获得随访,无一例病人因手术并发症死亡,切口均Ⅰ期愈合,无一例发生感染及假体松动等情况发生.24例恢复接近伤前状况,8例生活能部分自理. 结论加长柄人工假体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是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改良脑脊液置换法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资料与方法 我院2000年1月~2003年10月共收治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SAH)172例,全部病例均经头颅CT及腰穿证实,并剔除原发性脑室出血合并脑积水、脑实质出血破入侧脑室者.其中55例行改良脑脊液置换法(改良置换组),男38例,女17例,年龄60~74岁.高血压病史21例,糖尿病史10例.61例采用常规脑脊液置换法(常规置换组),男41例,女20例,年龄61~74岁.高血压病史26例,糖尿病史9例.56例为常规内科保守治疗(对照组).男40例,女16例.年龄:21~45岁14例,46~60岁29例,61~74岁13例.高血压病史25例,糖尿病史12例.适应证:(1)发病3周内.(2)临床Yasargil分级4级以下者[1].禁忌证:(1)常规腰穿禁忌证.  相似文献   

7.
1995~1997年,我们将国产TAP型持续被动运动(CPM)机用于下肢手术患者,现将结果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本组患者年龄20~80岁,平均50岁。行髋关节手术151例,全髋置换8例;股骨颈骨折45例,股骨粗隆骨折38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41例,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5例65岁以上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10例)和全髋置换术(5例),并对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观察。结果经过4~22个月,平均8.5个月随访,所有患者3~4周恢复行走功能,按Harris评分,优9例,良5例,可1例,优良率为93.3%。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是一种简单且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促进老年人早期活动,提高生活质量,合理的围手术期治疗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我科采用经股动脉大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下肢静脉栓塞取得满意疗效,现将1997年7月-2007年10月间收治的22例患者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男15例,女7例;年龄30~50岁7例,51~65岁14例,70岁1例。左下肢16例,右下肢5例,双下肢1例。骨科手术22例,其中髋关节置换10例,骨干骨折9例,胫骨骨折3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高龄髋部周围骨折病人的前瞻性分析,探讨高龄髋部周围骨折的外科治疗以及意义。方法1997年1月~2003年4月,对我院359例≥80岁髋部周围骨折病人进行围手术处理后,早期予以关节置换或内固定治疗;大部分患者术后第3~5天能扶拐下地或行走。结果325例随访7~25月(平均14.3月),其中282例(87%优良)恢复生活自理。结论高龄髋部周围骨折应早期由有经验的医务人员进行外科处理,以减少骨折卧床带来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张惠云  赵丹  李达 《山东医药》2011,51(9):12-12
2008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骨科为112例患者实施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12例患者,男49例、女63例,年龄79~26岁。骨股颈骨折46例,股骨头坏死42例,骨性关节炎15例,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9例。均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术后疗效满意,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2.
王俊  宋淑香  薛红漫 《山东医药》2007,47(23):55-55
2002年1月~2006年1月,我们共施行老年人工髋关节手术38例,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38例患者,男12例,女26例;年龄60~95岁,平均70.1岁。其中陈旧性股骨颈骨折9例,股骨头无菌坏死23例,髋关节骨性关节炎6例。  相似文献   

13.
黄隆  何立江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7):3819-3820
在美国大约55%股骨颈骨折发生于80岁以上高龄者[1].人工髋关节置换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首选方法,其可早期重建髋关节功能,彻底解决骨折不愈合及股骨头缺血性坏死[2],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其疗效已被认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和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都是临床上常用于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方法,本文旨在研究这两种手术方法对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应用生理学和手术严重度评分系统(p-POSSUM及POSSUM)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死亡率和并发症率进行回顾性评估,探讨其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手术风险评估的价值。方法将141例髋关节置换手术病例,应用p-POSSUM和POSSUM预测手术死亡率和并发症率。比较P—POSSUM和POSSUM对两组病例的预测价值。结果根据POSSUM系统预测,48例发生并发症,而实际发生并发症43例,预测值与实际值无显著差异;预测11例死亡,实际死亡3例,预测值明显高于实际值。根据P—POSSUM系统预测的死亡率(预测死亡4例,实际死亡3例),预测值与实际值无显著性差异。60岁以上组POSSUM预测并发症率、P—POSSUM预测死亡率与实际情况相符;60岁以下组POSSUM预测并发症率、P—POSSUM预测死亡率均高于实际情况。结论POSSUM对髋关节置换手术并发症率有较好的预测能力,而过高估汁手术死亡率;P—POSSUM能准确地预测手术死亡率,其预测能力优于POSSUM;P-POSSUM和POSSUM尤其适用于60岁以上的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重症脑室出血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行单侧或双侧脑室引流,根据病情选择性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中尽早灌注尿激酶,术后继续应用尿激酶灌注,并辅以腰穿置换血性脑脊液以及其它综合治疗措施。结果 恢复良好者(恢复正常生活工作或生活自理)5例,生活部分自理6例,卧床2例,死亡6例,成活率68.4%。结论 根据病情,灵活运用包括脑室穿刺引流术、脑室内尿激酶(UK)灌注冲洗引流术、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及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术等方法,对于提高重症脑室出血的治愈率、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沈元新 《山东医药》2006,46(16):99-100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是通过植入人工全髋关节假体治疗髋关节疾患的外科技术,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对患者迅速恢复关节功能十分重要。2000年1月~2004年12月,我院共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72例。现将其护理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49例、女23例,年龄47~81岁、平均62岁。股骨颈骨折42例,股骨头缺血坏死20例,髋关节骨性关节炎4例,髋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6例。  相似文献   

17.
2008年6月~2010年6月,我们对34例髋关节置换患者运用循征护理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1999年2月~2000年2月,我科共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包括翻修术)46例,术后辅以全面的康复训练,取得了满意效果。1 临床资料 本组男26例,女20例;年龄48~81岁,平均63.5岁。术前诊断:股骨头坏死13例,股骨颈骨折26例,类风湿性关节炎1例,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松动4例,髋臼骨折1例,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头颈切除术后1例。手术固定方式:12例采用非水泥固  相似文献   

19.
1999年2月~2000年2月,我科共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包括翻修术)46例,术后辅以全面的康复训练,取得了满意效果。1 临床资料 本组男26例,女20例;年龄48~81岁,平均63.5岁。术前诊断:股骨头坏死13例,股骨颈骨折26例,类风湿性关节炎1例,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松动4例,髋臼骨折1例,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头颈切除术后1例。手术固定方式:12例采用非水泥固  相似文献   

20.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2月~2000年2月,我科共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包括翻修术)46例,术后辅以全面的康复训练,取得了满意效果。1 临床资料 本组男26例,女20例;年龄48~81岁,平均63.5岁。术前诊断:股骨头坏死13例,股骨颈骨折26例,类风湿性关节炎1例,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松动4例,髋臼骨折1例,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头颈切除术后1例。手术固定方式:12例采用非水泥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