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太极作为中国古代哲学宇宙生成论和本体论的终极本原及其无限性的哲学范畴 ,用以说明太极—阴阳—五行—万物的宇宙演化模式。中医学受其影响 ,推原人体生命发生发育之本 ,而提出命门为人体太极之说 ;而且太极无形生有形的思想 ,也影响于命门学说 ,使命门的形质空化 ,而有命门无形之说  相似文献   

2.
命门学说,源于《难经》。张景岳批判地继承了《难经》中的命门学说,对命门的发挥有其独到之处。其认为,命门的位置在“子宫”及“子宫之门户”,位于两肾之间,“命门与肾,本同一气”。命门的实质为人身之太极,是人体生命的本原。其生理功能有二:命门为精血之海,水火之宅,寓有元阴元阳,为五脏六腑之本;命门系人身之门户。病理上多表现为真阴虚损、命门火衰。治疗上注重补水补火,倡导“阴中求阳”、“阳中求阴”、“精中生气”、“气中生精”。创制了左归丸、左归饮、右归丸、右归饮等系列命门病主方。景岳极大的推动了命门学说的发展,为其温补学说奠定了理论基础,丰富和完善祖国医学的阴阳学说、脏腑理论。  相似文献   

3.
命门学说,源于《难经》。张景岳批判地继承了《难经》中的命门学说,对命门的发挥有其独到之处。其认为,命门的位置在"子宫"及"子宫之门户",位于两肾之间,"命门与肾,本同一气"。命门的实质为人身之太极,是人体生命的本原。其生理功能有二:命门为精血之海,水火之宅,寓有元阴元阳,为五脏六腑之本;命门系人身之门户。病理上多表现为真阴虚损、命门火衰。治疗上注重补水补火,倡导"阴中求阳"、"阳中求阴"、"精中生气"、"气中生精"。创制了左归丸、左归饮、右归丸、右归饮等系列命门病主方。景岳极大的推动了命门学说的发展,为其温补学说奠定了理论基础,丰富和完善祖国医学的阴阳学说、脏腑理论。  相似文献   

4.
“命门”一词 ,首见于《内经》 ,而命门学说 ,则始于《难经》。命门学说认为 :命门为先天之太极 ,是人体精、气、神的根源 ,为五脏六腑之本 ,十二经脉之根 ,呼吸之门 ,三焦之源 ,水火之府 ,阴阳之宅 ,精气之海 ,死生之窦 ,其功能位于十二官之上。然而对于该学说的发生、发展和演化 ,其研究却几近空白 ,为深化对命门学说的认识 ,本文就其发生学原理进行全面深入的探讨。1 古代水生万物说与命门学说的形成对宇宙起源和万物本原的探索 ,是人类的本性使然。先秦哲学对宇宙起源和万物本原的认识 ,除众所周知的精气学说外 ,还有水生万物说。《管…  相似文献   

5.
<正>命门学说历经汉、唐、宋、元数代,发扬于明代,是历代医家实践经验的总结。命门学说将先天之本、提供生命动力的功能从肾脏的功能中划分出来,将命门的作用提升到了高于脏腑的层次,使我们能更准确地认识命门的功能,从更高的角度去认识疾病,治疗疾病。本文着重介绍命门学说在肾脏病中的运用。1命门学说的起源及定位"命门"一词首见于《内经》,指的是"目",意为藏精光之  相似文献   

6.
命门动静观——兼论中医关于内分泌学的早期发现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明代命门学说的形成是中国古代医家为探索生命的起源及其内在规律所作的伟大尝试,反映出中国医药学早期对人体内分泌功能的发现和认识[1]。明代医家关于命门的解剖位置及其功能的描述,与现代医学肾上腺的位置和生理功能基本相合。"命门动静观"——即命门是五脏整合的生殖调节中枢,平时处在半关闭的状态,静以蓄养,为生殖作物质和能量方面的储备;激发态下命门全面开放,整合脏腑,使之同步;奇经八脉为命门开放、整合五脏的通道。命门为生命之原,相火之主,具有阴阳相济的特性,因而有别于五脏、十二经脉,反映出太极层次下生命活动的内在规律和调节机制。这项研究澄清了长期以来"肾命不分"的混淆。命门学说研究的深入为在生命的高层次上探索中西医结合之路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7.
谈命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命门是人类生命之根源,是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活动的起点,也是人体病理发展过程的终点。《内经》说:“七节之旁,中有小心”,不过是古人把命门设想在身体近乎中心部位而已。一、为什么说命门是正常生理活动的起点秦伯未先生说:“命门是生命之根,包含真阴和真阳,产生动气,通过脏腑经络,达脑通骨髓,走四末,温皮肤腠理等,在维  相似文献   

8.
论“命门”学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命门定位在第二、三腰椎间,命门藏精系胞,为人体生命之本始,命门与肾的概念截然不同,且层次高于五脏,具有完整的系统性和独立性,其主要病理特征是真阴真阳的損害,凡属此类损害均可从命门论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命门与肾的关系及对养生抗衰老理论的影响。方法本文从“命门学说”的概念与源流出发。通过对中医历代文献的研究,分析命门的实质,与肾的关系,以及其在中医养生抗衰老理论中的重要意义。结果“命门”为生命的本原,“元气”、“元精”、“元神”、“元阳”、“元阴”皆可归于命门,人体经脉之根也系于命门。自《难经》起,“命门”的概念与“肾”密不可分。与肾相比其对于生命的意义更重要。从养生抗衰老观点出发,“命门火衰”是人体衰老的重要原因和必然结果。所以“谨护阳气”与“保精全神”同样重要。而“命门之火宜补不宜泻,宜于水中以补火,尤宜火中以补水”是保持命门水火平衡的重要养生法则。基于以上认识,提出“命门”是无形的,与肾密切关联的系统,为体内阳气的根本,阴阳的变化,精血的化生皆源于此,命门主导人体的生长、发育、生殖、衰老的全过程的观点。结论“命门学说”对于中医抗衰养生理论的发展与完善有着特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命门学说不仅从人体系统的有序、稳定来认识机体和疾病,而且把人体五脏系统的有序、稳定理解为生命体“自组织”的状态和结果,这种自组织的基本机制表现在形神合一、天人合一状态下的心肾相交、水火相济以及修道养生状态下的疏通经络、精气返还(还丹)。这个作用过程是非线性的,作用的结果是建立、维持、提高机体有序稳定的阴平阳秘生命状态,实现养生、康复和延年益寿。  相似文献   

11.
命门学说不仅从人体系统的有序、稳定来认识机体和疾病,而且把人体五脏系统的有序、稳定理解为生命体"自组织"的状态和结果,这种自组织的基本机制表现在形神合一、天人合一状态下的心肾相交、水火相济以及修道养生状态下的疏通经络、精气返还(还丹)。这个作用过程是非线性的,作用的结果是建立、维持、提高机体有序稳定的阴平阳秘生命状态,实现养生、康复和延年益寿。  相似文献   

12.
[目的]阐发目命门的由来、内涵和临床意义。[方法]应用人体发生认识论的方法,基于《内经》对人体生命双结构和心肺脾三本的理论基础来揭示目命门的实质。[结果]"形与神俱"是人体生命存活的唯一条件,"形"来源于父母精卵合子,精卵合子的DNA细胞为先天心命门;"神"来源于天地之气味,生神的肠胃黄庭为后天命门;"神舍于心"则先后天命门合一于目,叫目命门。[结论]人体有先天命门和后天命门之分,先天心命门为精卵合子的DNA细胞,后天命门为来源于天地之气味化生为神的肠胃黄庭,二者合一于目命门。  相似文献   

13.
从三焦、命门形质之争看脏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对脏腑多重能轻形,三焦、命门形质之争对中医理论发展并无实际意义。脏腑是多器官的功能单位,是时间、空间的统一体。深化对人体脏腑体用的认识,是今后脏腑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过敏性鼻炎具有病程长、病情易反复发作的特点,祖国医学认为其由于脏腑虚损、卫表不固所致。由于现代生活节奏及环境的影响,过敏性鼻炎的患者多同时伴有多个脏腑的虚损,在命门学说指导下运动温补命门法治疗过敏性鼻炎,以命门火为根本,同时兼顾多个脏腑,可以显著改善病人的症状,并从根本上改善病人体质,减少病情的发作。  相似文献   

15.
命门与命门学说研究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以往有关命门与命门学说的研究文献作了系统整理和评议,认为命门名义有一个历史演变过程,今之命门学说肇始于《难经》,经医、道、儒家的发展,至明代趋于成型。同时提出,探讨个门实质应充分注意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肾和命门具有不同的形态和部位。综合明代医家的观点,说明命门已不再是肾的附庸,而成为独立于五行脏腑系统的太极层次的生命中枢。而命门的实质,则应从包括遗传物质、生物本能以及生命活动在内的多系统、多层面去探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从学术产生背景、基本理论组成、功能定位、生理病理的认识、辩证原则、治疗手段、治疗范围等方面对腹针疗法和命门学说进行比较分析:两种学术体系产生于相似的学术背景;基本理论组成上,腹针疗法理论对命门学说的核心基础理论进行了现代生理学阐释与实体化发展;解剖与功能定位上,命门与腹针取穴系统应是对同一功能区域的不同阐述,腹针功能区域阐述受到命门学说的影响;生理病理的认识上,命门学说与腹针疗法理论在机体生理、病理方面的阐述是相合、共通的.在治疗原则上,两者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各有侧重.治疗手段上各有所长.治疗范围上,腹针疗法系统可借鉴命门学说的临床发展思路.通过对腹针疗法和命门学说的相关性分析,阐述了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为腹针疗法的发展、运用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8.
命门理论新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认为命门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枢纽,是人体元精、元气、元神所产生舍藏的场所。命门的主要实质器官是脑髓,其系统尚包括脊髓、神经纤维、其它内分泌腺、激素和神经递质等。  相似文献   

19.
命门识     
本文从命门的含义、定位、功能等三方面论述了中医“命门”是一生理名词,在人体中是维系生命活动的枢机,其与肾的关系是控制与反馈,指挥与制约之间的协调平衡关系。  相似文献   

20.
道教医学与命门学说的形成--命门学说发生学研究之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命门学说自《难经》提出后 ,并未引起魏、晋、隋、唐医家的关注 ,而在此阶段 ,道教医学内丹术对命门理论的发展却做出了重要贡献 ,其中铅汞心肾交互作用的思想 ,促进了中医心肾相交理论的形成 ;宋代内丹术中主铅论占据优势地位 ,相关论述已经确立了命门学说 ,命门学说是道家养生理论与医学实践逐步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