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LASIK术后干眼发病率与患者性别、年龄、术前屈光度及术后糖皮质激素类滴眼液使用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LASIK术患者的性别、年龄、术前屈光度及术后糖皮质激素类滴眼液使用情况与术后干眼发病发生的相关性.结果 按照患者年龄、性别分组,术后干眼发病率情况,术后3个月及术后1年干眼发病率,≤30岁女性较>30岁女性明显要低( P 〈 0.05),并且女性明显要高于同龄男性(P 〈 0.05).按照患者术前屈光度分组,术后干眼发病情况:高度近视组术后3月及术后1年干眼发病率,明显高于轻度近视组、中度近视组(P 〈 0.05或P 〈 0.01).LASIK术后糖皮质激素类滴眼液使用1个月以内患者术后3个月及术后1年干眼发病率分别为30.8%,11.1%,明显低于使用1个月以上患者的43.1%,24.5%.结论 LASIK术后干眼发病率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术前屈光度及术后糖皮质激素类滴眼液使用情况密切相关;年龄大于30岁的高度近视女性患者LASIK术后更易发生干眼症,术后避免长时间的应用糖皮质激素类滴眼液对减少干眼症的发生有明显的帮助.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高度近视患者行准分子激光角膜磨镶术(LASIK)后干眼症状及相关指标的变化。方法68例(136眼)高度近视患者行LASIK手术,分别观察术前、术后一周、一月、两月、三月及六月的干眼症状,包括干涩感、异物感等,并行角膜荧光素染色,记录泪液分泌量(schirmer I试验)和泪膜破裂时间(BUT),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后一周至两月干眼症状明显加重(p〈0.01),直至三月角膜荧光素染色仍较术前明显增加(p〈0.05),术后一周至三月泪液分泌量较术前明显减少(P〈0.01),而术后一周至两月BUT较术前明显缩短(P〈0.01),术后一周42眼达到干眼症的诊断标准,术后一月为50眼,术后三月恢复正常。结论高度近视LASIK术后发生干眼症为常见并发症,临床上应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降低干眼症的发病率,减少其危害。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高度近视患者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术后干眼症状及相关指标的变化。方法60例(110只眼)高度近视患者行LASIK手术,观察术前、术后1周、1个月、2个月及3个月的干眼症状,包括干涩感、异物感等,并行角膜荧光素染色,记录泪液分泌量(SchirmerⅠ试验)和泪膜破裂时间(BUT),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1周至2个月干眼症状明显加重(P<0.01)。术后1周至3个月泪液分泌量较术前明显减少(P<0.01),术后1周至2个月BUT较术前明显缩短(P<0.01)。结论高度近视LASIK术后发生干眼症为常见并发症,临床上应采取相应预防,治疗和护理措施,降低干眼症发生率,保证手术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药熏眼结合内服治疗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1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术后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LASIK术1个月后确诊为干眼症且经中西药物常规治疗临床疗效不满意的患者49例98眼,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7例54眼采用中药熏眼结合内服方法,对照组22例44眼采用人工泪液滴眼。观察患者治疗前和治疗20 d后的干眼自觉症状,裂隙灯下观察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SIt)、荧光素染色(FL)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64.8%,对照组为3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O5);观察组治疗后干眼症状、BUT、SIt、F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眼结合内服治疗LASIK术后顽固性干眼症疗效优于人工泪液滴眼液滴眼。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滴眼液治疗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术后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2月我院门诊部收治的LASIK术后干眼症患者114例(228眼),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采用玻璃酸钠滴眼液和聚乙二醇滴眼液,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BUT和SchirmerⅠ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49%,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BUT和SchirmerⅠ均明显增加,且观察组治疗后增加更为显著,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乙二醇滴眼液治疗LASIK术后干眼症疗效显著,可有效促进患者泪膜恢复、缓解干眼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吴苗琴  罗浩  黄小珍 《浙江医学》2010,32(3):308-310,373
目的研究准分子激光近视矫正术后远期干眼症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准分子激光近视矫正术的3组患者[其中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RK)组29例(58眼)、角膜瓣蒂位于鼻侧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N—H—LASIK)组51例(102眼)、角膜瓣蒂位于上方的LASIK(S—H—LASIK)组13例(26眼)]的临床资料。分析比较3组患者术后出现干眼症相关指标[包括末次随访等效球镜、角膜曲率以及角膜切削厚度、残留角膜厚度、中央角膜敏感度(CCS)、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TI)和泪膜破裂时间(BUT)等]异常的中位时间以及3年无干眼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应用COX回归模型分析上述指标的影响因素。结果生存分析结果表明,三种术式下出现CCS、STI、BUT异常的中位时间以及3年无干眼并发症的发生率,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且无上述干眼症指标异常的中位时间均为PRK最长、S—H—LASIK最短,3年无干眼并发症的发生率也均为PRK最高、S—H—LASIK最短。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后,CCS出现异常的危险因素主要有年龄、术前等效球镜、术前平均角膜曲率、随访时角膜曲率、角膜切削厚度以及手术方式;STI出现异常的危险因素主要有眼别、术前平均角膜曲率以及手术方式:BUT出现异常的危险因素主要有性别、年龄、术前等效球镜、术前平均角膜曲率、角膜切削厚度以及手术方式。结论近视激光手术可导致术后远期干眼症的发生,相对于PRK,LASIK尤其是S—H—LASIK是术后干眼症发生的高危因素,另外术中激光切削的角膜组织的面积和深度也是术后干眼症发生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 LASIK)术后干眼症的相关因素。方法:观察816例1 632眼行LASIK治疗的近视患者术后干眼症状,其中术中将150例患者的左右眼角膜瓣蒂部随机置于角膜上方或鼻侧,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行干眼问卷调查、泪液分泌量检查、角膜荧光染色、泪膜破裂时间检查。结果: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干眼症状明显,与术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术后1周、1个月、3个月泪液分泌减少与术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术后1周、1个月角膜着色眼数明显增加,与术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术后1周、1个月BUT缩短,与术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角膜瓣蒂部位于上方组与位于鼻侧组之间术后干眼症状、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染色、泪液分泌量无显著差异。结论:LASIK术后1周、1个月干眼患者较术前增加,术后6个月干眼缓解。角膜瓣蒂部位置对干眼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患者的干眼情况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有干眼症状的白内障术后患者200例,予以泪膜破裂时间测定、荧光素染色检测,并按干眼程度予以分级。研究组100例应用爱丽联合施图伦滴眼液治疗,对照组应用爱丽滴眼液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经治疗后两组白内障术后2级以上干眼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爱丽联合施图伦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症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LASIK术后干预与干眼症发病的相关性,通过采取相应干预措施降低LASIK术后干眼症的发病率。方法 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期间于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近视眼激光治疗中心行LASIK手术的近视患者100人(200眼),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人(100眼)。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复查并常规用药指导,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干眼症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于术后1周、1月、3月、6月比较两组患者干眼症的发病率。结果 干预组患者干眼症发病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LASIK术后患者尽早采取干眼症的针对性干预措施,可有效减少LASIK术后干眼症的发病率,提高患者的术后视觉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药自拟方干眼方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肺肾阴虚型干眼患者随机分为滴眼液治疗组和干眼方治疗组,每组各30例。滴眼液治疗组给予玻璃酸钠滴眼液滴眼(1滴/次/眼,4次/d,滴眼),干眼方治疗组给予口服中药干眼方1剂/d,2次/d,口服。连续用药1个月后评价疗效,并记录患者干眼症状的变化及记录泪液分泌量( SⅠt)、泪膜破裂时间( BUT)。结果两组患者眼部各症状较治疗前均有改善;治疗前后SI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中药自拟方干眼方临床疗效显著,有促进泪液分泌、延长泪膜破裂时间和缓解干眼症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陈琳  王洪  黄学文 《西部医学》2012,24(3):607-608
目的探讨术前护理干预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控制的效果。方法对128例欲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64例(64只眼)和对照组64例(64只眼)。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前护理方法,实验组除常规术前护理外,采用术前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进行干眼症的比较,以评价术前护理干预的作用。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干眼症例数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周干眼症发生例数实验组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术前干眼实施护理干预,有助于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的控制,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0.3%的玻璃酸钠滴眼液对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患者干眼发生的影响与疗效探究.方法:随机将116名单纯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分为治疗组59例(59眼)和对照组57例(57眼),两组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其中治疗组在术后予以0.3%玻璃酸钠滴眼液滴眼,两组分别于术前3d、术后1d、2d、7d、15d、30d行角膜荧光素染色、泪液分泌试验、泪膜破裂时间等检查,并进行干眼症状评分,比较两组干眼症的发病率.结果:两组在术后1d、2d、7d干眼症状评分、BUT评分、FL评分及干眼症发病率均高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15d,治疗组干眼症状评分、BUT评分、FL评分及干眼症发病率与对照组相比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2d、30d,两组干眼症状评分、BUT评分、FL评分及干眼症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泪液分泌实验在手术前后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术后会导致干眼症状的产生,早期应用高浓度玻璃酸钠滴眼液可以缓解干眼症状,加速眼表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人工泪液对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干眼的临床疗效及预防。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就诊于我院眼科诊断为白内障且行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发生干眼的患者57例(57眼),随机均分为三组:玻璃酸钠组、聚乙二醇组、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其余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给予玻璃酸钠滴眼液、聚乙二醇滴眼液,观察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干眼症状评分、泪膜破裂时间、SchirmerⅠ试验、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三组术后干眼症状评分、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较术前降低,术后泪膜破裂时间、SchirmerⅠ试验较术前增高。两组用药组相比对照组干眼恢复差异显著,其中玻璃酸钠组恢复最为显著。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泪膜稳定性产生影响,导致术后干眼发生,可应用人工泪液进行预防与治疗,玻璃酸钠滴眼液相比较疗效更好,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4.
符奕 《中华医护杂志》2007,4(10):920-921
目的探讨有效的护理干预对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术后干眼症的影响,以减少或避免干眼症的发生。方法将100例拟行LASIK的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与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包括术前护理和术后健康教育在内的护理干预。于术后1mo分别对两组患者的眼部主观症状、基础泪液分泌试验结果和泪膜破裂时间进行评估,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主观感觉明显改善,泪液分泌量明显增加,泪膜破裂时间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减轻LASIK术后干眼症的主观感觉和症状,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鱼腥草滴眼液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在干眼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术前存在干眼症状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患者90例(90只眼),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术后均常规给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接受鱼腥草滴眼液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对照组仅接受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8周为一疗程。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眼表疾病指数(OSDI)评分、泪膜破裂时间(TBUT)、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和泪液分泌(SehirmerⅠ)试验,观察治疗8周后两组干眼患病率、泪液中炎症细胞因子(IL-1β、TNF-α)水平,记录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8周,观察组OSDI评分、TBUT、荧光素染色评分和SehirmerⅠ试验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8周时,观察组干眼患病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泪液中IL-1β、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对于术前存在干眼症状的白内障患者,鱼腥草滴眼液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可以进一步改善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症状和体征,可能与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6.
陈琳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6):155-156
目的:分析LASIK手术后存在干眼症的原因及护理干预。方法:对258例LASIK术后1周、1个月、3个月的患者进行干眼症的测试,包括泪液分泌测试、泪膜破裂时间测试,角膜荧光染色。结果.258例LASIK术后1周为干眼症的221例(85.7%),术后1个月为162例(62.8%)。术后3个月为112例(43.4%)。结论:LASIK术后干眼症是必然并发症,护理干预可有效缓减千眼症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术后干眼的临床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已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手术的402例(713眼)患者进行研究,观察术前及术后不同时期的干眼症状及各项干眼相关指标的检测。结果:术后1周至3月与术前比较干眼症状加重、角膜荧光着色眼数明显增加、泪膜破裂时间明显缩短、泪液分泌量减少、泪液乳铁蛋白的含量减少,与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6月出现干眼症状例数较少,各项泪液学检测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干眼症是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与手术损失导致泪膜稳定性下降相关,通常在半年后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矫治近视患者中的运用,以使患者安全、舒适地接受手术。方法 分析LASIK治疗的近视患者572例,其中301例(590眼)为对照组(A组),271例(531眼)为实验组(B组)。A组给予常规护理,B组给予舒适护理。观察2组患者术后视力和并发症情况,比较患者焦虑紧张心理状况、术后舒适度及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结果 患者术后视力5.0以上者实验组高于对照组,术后干眼等并发症低于对照组,同时焦虑、紧张等状况低于对照组,舒适度高于对照组,对医护人员和手术的满意度亦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经统计学处理均显示有差异存在。结论 舒适护理模式在LASIK矫治近视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术后视力.减少手术并发症,增强患者手术信心.提高手术舒适度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倍然滴眼液对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术后患者干眼症状的临床效果。方法Lasik患者100例(200只眼)分两组,每组50例(100只眼)。分别于术前、术后l周、1个月、3个月时进行角膜荧光素染色、记录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量(SchirmerI试验)和主观干眼症状调查。观察用与不用倍然滴眼液对患者的干眼症状与体征的影响。结果术后各时间段观察组干眼症状较对照组轻;术后l周时观察组的Schirmer值较对照组高;术后1个月时观察组泪膜破裂时间大于对照组。结论倍然滴眼液能有效地缓解Lasik术后患者的干眼症状。  相似文献   

20.
王晓华  张新  陈海 《西部医学》2008,20(5):1005-1006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Assisted In-situ Keratomi Leusis,LASIK)矫治放射状角膜切开术(RK)后近视回退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LASIK小光斑飞点扫描技术治疗RK术后10年以上近视回退的患者12例23眼,平均随访15月。结果23眼术前远视力≤0.15,术后1年≥1.0,2眼术后半年为1.0,平均近视度数由术前的-6.15DS下降为术后的0.35DS,平均散光度数由术前的-0.71DC下降为术后的0.33DC,无并发症。结论对RK术后近视回退的患者施行LASIK手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