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估价孕期孕妇吸烟对新生儿的绝对有核红细胞数目的影响。方法 将足月经阴分娩的新生儿分为孕妇吸烟组与非吸烟组 (各 30例 ) ,将出生 12h内新生儿的有核红细胞进行绝对计数。结果 两组中出生体重、妊娠年龄、孕周、孕次、产次、分娩镇痛方式、1min及 5minApgar评分、白细胞计数、淋巴计数、红细胞比积无明显差异。有核红细胞绝对计数在吸烟组为 0 .5× 10 9 L ,非吸烟组为0 .0 0 0 5× 10 9 L(P <0 .0 1)。结论 孕期孕妇吸烟使新生儿有核红细胞进入血液循环的数目增加 ,绝对有核红细胞计数与孕期吸烟量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孕妇被动吸烟对新生儿体重和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 对我院120名健康不吸烟孕妇进行调查研究,统计分析孕妇被动吸烟与婴儿体重和Apgar评分之间的关系.结果 孕妇被动吸烟的新生儿体重比无被动吸烟要低,有统计学意义.而Apgar评分在孕妇被动吸烟新生儿中并未发现统计学意义.结论 孕妇被动吸烟增加新生儿低出生体重的危险性,孕妇在怀孕期间应尽可能避免被动吸烟.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孕妇被动吸烟对胎儿的影响。方法对109例被动吸烟及无被动吸烟的孕妇进行追踪调查分析。结果被动吸烟组的孕妇早产发生率显著高于无被动吸烟组(P〈0.05)、而新生儿身高、体重被动吸烟组均显著低于无被动吸烟组(P〈0.05)。被动吸烟组的孕妇胎膜早破、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均大于无被动吸烟组,但统计学处理无意义,可能与例数少有关。结论孕妇被动吸烟和主动吸烟一样对胎儿有害,全社会应当为孕妇营造一个良好的无烟工作、生活环境,从而保护孕妇及胎儿的健康。  相似文献   

4.
孕妇被动吸烟对新生儿体重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胎龄与脐血有核红细胞数量和血小板相关参数的关系.方法 采集不同胎龄新生儿脐静脉血,使用瑞士染色法检测脐血有核红细胞数量,使用Beckman Coulter Hmx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小板数量和平均血小板体积.结果 有核红细胞数量在早产儿组显著升高(P<0.05);血小板数量在早产儿组降低(P<0.05);平均血小板体积在早产儿组和胎龄延长组均降低(P<0.05).脐血有核红细胞数量增加与血小板数量减少和平均血小板体积减少有关(均P<0.01).结论 脐血有核红细胞数量升高与早产有关,与胎龄延长无关.早产是脐血有核红细胞数量增加的强力预测因子.早产组血小板数量和平均血小板体积减少,提示早产儿可能存在止血障碍,临床上应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孕妇被动吸烟对新生儿体重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调查了 157例孕产妇被动吸烟状况 ,测量新生儿体重 ,采用 ELISA法测定 30例新生儿脐动脉血免疫球蛋白 Ig A、Ig G、Ig M及补体C3、C4。结果 :随着孕妇被动吸烟量的增加 ,新生儿的出生体重有下降的趋势 (P<0 .0 5) ,。免疫球蛋白Ig A、Ig G、Ig M测定值逐渐减小 ,补体 C3、C4测定值随着接触吸烟量的增加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7.
8.
9.
目的 研究被动吸烟对舌微循环的影响。方法 对12例健康者(对照组6例、实验组6例)舌微循环状态进行观察。结果 被动吸烟者的舌乳头中微血管管径异常、畸形管襻数增加、视野模糊。结论 被动吸烟对机体产生不良影响,严重损害人体健康。  相似文献   

10.
王莉莉 《医学文选》1999,18(1):107-109
不吸烟的人由于接触烟雾不自主地吸入,称被动吸烟。烟雾包括2部分:(1)从吸烟者口鼻中吐出的烟雾,称主流烟;(2)香烟点燃时从旁侧释放的烟雾,称侧流烟。烟雾含40多种致癌物质及10多种癌症诱发物,侧流烟所含某些有害成分比主流烟还高,如亚硝胺高50倍,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APACHEⅡ评分与有核红细胞(NRBC)含量对NRBC阳性ICU住院患者生存时间预测价值。方法收集血常规检查中NRBC阳性的ICU住院患者67例。记录患者入住ICU24h内的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NRBC、C反应蛋白(CRP)及前白蛋白/纤维蛋白原比值(PA/Fig)检测结果,同时跟踪并记录其诊疗过程及预后情况。根据随访结果将患者分为死亡组和生存组,其中死亡组17例,生存组50例,通过两组的临床资料与实验室结果比较,并进一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入选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再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时间预测指标的探讨。结果死亡组与生存组的Charlson合并症指数、APACHEⅡ评分、菌血症、脓毒血症、感染性休克、多重感染及机械通气等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死亡组与生存组PDW、MPV、PLR、NRBC、CRP及PA/Fig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PACHEⅡ评分及NRBC含量是NRBC阳性的ICU住院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Kaplan-meier法生存分析结果:将入选者按照APACHEⅡ评分及NRBC含量的中位数分为两组,APACHEⅡ评分≥29分与APACHEⅡ评分<29分的生存时间有统计学差异(P=0.001);NRBC含量≥0.145×109/L及NRBC含量<0.145×109/L的生存时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8)。结论APACHEⅡ评分及NRBC含量是NRBC阳性的ICU住院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有助于预测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建立半乳糖特异性植物血凝素分离和富集胎儿有核红细胞的方法和反应装置,为胎儿有核红细胞用于产前诊断提供基础.方法 选用38~40孕周正常分娩胎儿脐血,经半乳糖特异性植物血凝素反应体系分离和富集胎儿有核红细胞,半乳糖浓度为50、100、100、150、200μg/mL、大豆凝集素浓度为10、20、30、40、50μg/mL.特异性荧光抗体染色后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并计数分离和富集到的胎儿有核红细胞.结果 半乳糖特异性植物血凝素反应体系能够有效分离和富集胎儿有核红细胞,当包被玻片的半乳糖浓度为100μg/mL、大豆凝集素浓度为20μg/mL时,与有核细胞的比率最高为(6.54±0.56)%.结论 半乳糖特异性植物凝素可用于选择性地分离和富集胎儿有核红细胞.  相似文献   

13.
In the sixties of this century, researchers havefound that there were fetal cells in maternal peripheral bloodlll. Because of the scanty amount of thesecells and technical limitations, research work in thisfield developed very slowly. Since the introduction offluorescent activated cell sorting (FACS) and magnetic activated cell sorting (MACS), it was possibleto isolate fetal cells from maternal blood. But the iserlation results were unsatisfied. Moreover, the expensive equipment and the co…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Sysmex XN-9000血液分析仪检测外周血有核红细胞(NRBC)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16 273份外周血标本,分别应用Sysmex XN-9000血液分析仪和显微镜下人工检测两种方法检测NRBC,以显微镜下人工检测结果为金标准计算仪器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以两种方法检测均为阳性的248例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两种方法检测NRBC百分比的相关性。对277例显微镜下人工检测NRBC阳性患者的疾病谱进行分析。结果 Sysmex XN-9000血液分析仪检测NRBC的灵敏度为89.5%,特异度为99.6%,阳性预测值为80.5%,阴性预测值为99.8%。两种方法检测的NRBC百分比呈正相关(rs=0.813,P<0.001)。分析277例显微镜下人工检测NRBC阳性患者的疾病谱,结果显示血液病患者173例,非血液病患者104例,经仪器检测的NRBC计数在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非血液病组中位数为0.38×109/L,血液病组中位数为0.16×109/L,P<0.05),而NRBC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非血液病组中位数为2.95%,血液病组中位数为3.60%,P=0.835 1)。NRBC阳性血液病主要包括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31例)、急性粒细胞白血病(55例)、淋巴瘤(39例)、多发性骨髓瘤(18例),NRBC阳性非血液病主要包括实体肿瘤(24例)和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36例)等。结论 Sysmex XN-9000血液分析仪检测NRBC准确度较高,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采用N-乙酰半乳糖(N-Acetyl-D-galactosamine, GalNAc)包被的玻片分离和富集胎儿有核红细胞(fetal nucleated red blood cells,FNRBCs).方法 用密度梯度离心法收集胎儿脐血中的FNRBCs,然后将其与不同浓度的大豆凝聚素(SBA)混合,所形成的"FNRBCs-SBA"复合物用GalNAc包被的玻片来分离和富集,分析SBA工作浓度对FNRBCs分离和富集效率的影响.结果 当GalNAc包被玻片的浓度为100 μg/ml时,20 μg/ml 的SBA浓度是分离和富集FNRBCs的最适浓度;此时WBC与有核红细胞的比值较低(27.7%), 而FNRBCs与有核红细胞的比值最高(3.7%).结论 N-乙酰半乳糖特异性植物凝素可用于选择性地分离和富集FNRBCs,与传统方法相比较具有无需特殊仪器与设备,简便快速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体外存储对红细胞衰亡(eryptosis)的影响。方法:募集6名健康成年志愿献血者,分别采集400 mL抗凝全血,滤白后离心去除血浆,将红细胞(red blood cells, RBC)重悬于100 mL MAP红细胞保护液中,4℃保存。于储存期0、7、14、21、28和35 d分别抽取血样6 mL,利用流式细胞仪、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血气分析仪等分别检测RBC膜磷脂酰丝氨酸(phosphatidylserine, PS)含量、红细胞平均体积(mean corpuscular volume, MCV)、细胞外离子浓度、细胞外葡萄糖(glucose, Glu)、乳酸(lactic acid, Lac)、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 TBil)浓度及高铁血红蛋白分数(fraction of methemoglobin, FMetHb)。结果:随着存储时间延长,PS含量降低(r=-0.8356),MCV、细胞外Cl-浓度没有变化,细胞外TBil浓度(r=0.8035)、Lac浓度(r=0.9377)及FMetHb(r=0.9706)随存储时间延长...  相似文献   

17.
新生儿脐血清瘦素水平及其相关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文玲  彭萍  江悦华  乔琳  张艳玲 《广东医学》2002,23(10):1032-1033
目的 探讨脐血清瘦素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重、体重指数 (bodymassindex ,BMI)、性别、胎盘重量以及分娩方式的关系。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了 12 0例新生儿脐静脉血清瘦素水平 ,并分析其与出生体重、BMI、性别、胎盘重量以及分娩方式的相关性。结果 ① 60例女婴脐血清瘦素水平为 (10 76± 2 5 8) μg/L ,60例男婴脐血清瘦素水平为 (9 73± 2 40 ) μg/L ,其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64例顺产组脐血清瘦素水平为 (10 94± 2 3 5 ) μg/L ,5 6例选择性剖宫产组脐血清瘦素水平为 (9 80± 2 0 9) μg/L ,其差异同样无显著性 (P >0 0 5 ) ;②脐血清瘦素水平与其体重、BMI的相关系数在女婴组分别为 :0 86、0 66(P <0 0 1) ,男婴组分别为 0 49、0 3 5 (P <0 0 1) ;脐血清瘦素水平与胎盘重量的相关系数在女婴组为 0 0 5 (P >0 0 5 ) ,男婴组为 0 16(P >0 0 5 )。结论 脐血清瘦素水平可作为评估胎儿宫内发育状况的一项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海南地区悬浮红细胞实际容量情况。方法随机抽样1U悬浮红细胞100袋,2 U悬浮红细胞100袋及临床输血后回收血袋各10袋(含10 cm左右血辫子),采液控制器称量其容量(ml),计算得到实际血液容量,利用SA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 U空血袋和2 U空血袋的容量分别为26.4 ml、33.2 ml;1U悬浮红细胞和2 U悬浮红细胞的实际容量分别为161.98 ml、327.92 ml,95%置信区间范围分别为(159.76,174.2)、(323.54,332.29),1 U悬浮红细胞容量极差62 ml,2 U悬浮红细胞极差82 ml。结论建议海南省地区有需要精确记录液体出入量的患者,对输血前悬浮红细胞容量进行精确称量。  相似文献   

19.
全血及悬浮红细胞质量抽检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红 《四川医学》2008,29(3):350-351
目的 探讨全血及悬浮红细胞的质控监测.方法 对保存期内的全血及悬浮红细胞随机抽检,进行容量、血细胞比容检测.结果 全血容量均在标准范围,悬浮红细胞容量在正常范围内整体偏高;全血、悬浮红细胞的血细胞比容均值符合标准.结论 应统一全血及悬浮红细胞制备及检测的统一的标准操作规程,以便提高质量,完善监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青蒿琥酯对红细胞渗透脆性的影响及临床使用安全性。方法以不同浓度的青蒿琥酯与红细胞悬液孵育12 h,肉眼观察和用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测定法检测溶血程度;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检测药物处理后各组红细胞的最大脆性和最小脆性,再用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法检测各组的最大脆性溶血情况。并用统计软件SPSS16.0对各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肉眼未观察到不同浓度的青蒿琥酯处理组有明显溶血现象,方差分析显示各大组内用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测定的不同组吸光度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低浓度的两处理组(青蒿琥酯的终浓度为12.5、6.25μg/mL)外,其余各处理组的最大脆性和最小脆性均高于正常人和对照组的渗透脆性,且最大脆性随药物浓度增加,肉眼观察和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检测显示其溶血程度也增加;当青蒿琥酯浓度大于或等于25μg/mL时,各处理组的最大脆性的吸光度值逐渐增加,与对照组最大脆性的吸光度值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青蒿琥酯浓度小于或等于12.5μg/mL时,各处理组的最大脆性的吸光度值增加不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前临床使用的青蒿琥酯剂量相对比较安全,大剂量的青蒿琥酯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