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两种内固定的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方式选择。方法:62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给予动力髋部螺钉(DHS)内固定术32例和股骨近端交锁髓内钉(PFN)内固定术30例,记录两组术中、术后的多项相关指标并予以统计学分析。结果:PFN组与DHS组相比,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负重时间方面均表现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方面差异没统计学意义衅〉0.05)。结论:DHS和PFN均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方法,PFN内固定术具有适合高龄患者的骨质特点、固定牢靠、手术创伤小的特性,较适用于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动力髋螺钉(DHS)与股骨近端髓内钉(PFN)治疗稳定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将68例稳定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DHS组45例与PFN组23例,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功能恢复及手术成本的差异。结果 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术后随访6~18个月,2组功能恢复均较好,无显著性差异。手术成本DHS组明显小于PFN组(P<0.05)。结论 DHS治疗稳定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仍是简单有效且廉价的内固定术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动力髋螺钉(DHS)与股骨近端髓内钉(PFN)内固定应用于老年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8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140例老年转子间骨折患者随即分为DHS组和PFN组,各70例,分别采用DHS及PFN内固定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手术的相关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随访12—21个月至骨折愈合,PFN组在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量和术后近期并发症均小于DHS组,其差距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FN应用于老年转子间骨折的患者具有固定可靠、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可推广应用于老年转子间骨折的患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髓内钉(PFN)与动力髋螺钉(DHS)在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从2000年10月~2004年2月收治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96例。PFN组:50例,DHS组:46例。从手术时间、平均失血量、内置物理想位置、术后引流量、行走能力作对比研究。结果:PFN组在上述各方面均优于DHS组,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FN具有创伤小、设计合理、允许病人早期活动,是理想的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物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2010年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82例,采用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术,股骨近端髓内钉(PFN)、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PFNA)内固定等方法进行治疗,采用髋关节评分的标准进行分析比较.结果:82例患者术后随访3~9个月.DHS内固定术优良率 93.2%,PFN内固定术优良率 94.7%.PFNA内固定术治疗优良率100%.结论:采用不同的内固定方法,其治疗效果也不相同.DHS对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较好;PFN、PFNA对骨质疏松、不稳定型的骨折患者,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股骨转子间骨折大部分是关节外骨折,是老年人股骨近端最常见的骨折。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仍然是临床骨科的难题之一。高龄患者多伴有心脑血管等重要脏器的老年疾病,且骨折往往因为骨质疏松而呈粉碎性。非手术方法因为长期卧床,并发症多而被逐渐摒弃。手术内固定应用越来越多,但围手术期处理,术中内固定的选择,高龄患者的功能康复等诸多问题仍在探索之中。自2004—2007年,作者采用C型臂X线机透视下闭合复位,对无手术禁忌症的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行股骨近端髓内钉(PFN)内固定治疗,结合术后功能锻炼,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2010年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82例,采用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术,股骨近端髓内钉(PFN)、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PFNA)内固定等方法进行治疗,采用髋关节评分的标准进行分析比较.结果:82例患者术后随访3~9个月.DHS内固定术优良率 93.2%,PFN内固定术优良率 94.7%.PFNA内固定术治疗优良率100%.结论:采用不同的内固定方法,其治疗效果也不相同.DHS对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较好;PFN、PFNA对骨质疏松、不稳定型的骨折患者,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股骨近端重建钉(PFN)微创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94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重建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微创技术的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94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行股骨近端重建钉(PFN)内固定的应用情况.患者均在手术室麻醉,骨科牵引手术床上,术中在"C"臂X线光机监视下闭合复位骨折,然后植入股骨近端重建钉(PFN);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拍摄X线片观察骨折断端和PFN的位置.94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34个月,平均随访18个月,评定伤肢功能,总结PFN应用的微创价值.结果:94例随访患者,按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情况,结合董纪元等髋关节疗效标准评分.优78例,良14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为97.9%.平均手术时间42min,术中平均出血180mL.住院期间无死亡病例,后期随访中有11例死于其他系统疾病.结论:股骨近端重建钉(PFN)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出血少,适应范围广等优点,能实现微创,保证老年患者手术的安全.  相似文献   

9.
吕存贤 《中医正骨》2005,17(12):33-33,35
目前随着内固定技术的发展,绝大多数股骨转子间骨折都采用内固定术治疗并取得良好疗效,减少了死亡率、髋内翻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但对于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者,无论采用DHS、Gamma钉、PFN内固定都存在较高内固定失败率及长期卧床带来的严重并发症.我院自2001~2004年采用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18例,为了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术后辨证给予中药内服,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微创DHS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观察微创DHS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持子间骨折的效果,选取126例股骨转子间骨折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3例,分别行常规切开复位DHS内固定术(常规切口组)和微创DHS内固定术(微创组)。比较两组病人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复位情况、扶拐行走时间、骨折愈合及术后功能恢复情况,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微创DHS内固定术比常规切开复位DHS内固定手术切口小,出血量少,活动早,术后功能恢复好,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09年3月~2012年3月3年以来收治的92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46例,应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治疗为PENA组,采用动力髋螺钉固定治疗为DHS组,两组患者均给予中医药辨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在术中以及术后情况比较,PENA组患者术中以及术后情况均优于DHS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以及术后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以及髋关节功能评分上均有明显的差异,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有显著的疗效,同时操作方法比较简单,创伤小,固定牢固以及并发症少,并且结合中医药辨证治疗,有利于骨折的稳定以及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DHS螺钉配合服用补肾健脾汤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自入院起即给予内服补肾健脾汤,择期行股骨,粗隆间骨,折切开复位DHS螺钉内固定,对照组仅择期行股骨粗隆间骨折切开复位DHS螺钓内固定;疗程1个月,并观察治疗组、对照组出现伤口感染、髓螺钉穿出股骨头、髓内翻等并发症的情况。结果:治疗组、对照组围手术期内均无死亡病例,骨折均临床愈合,随机对比研究观察,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有显著性差异(P<0.025)。结论:采用DHS配合补肾健脾汤加减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一种良好的方法,可以扩大手术的适应症,减少各种并发症,减少病残率,从而保证病人的骨折完全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应用KUS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8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按治疗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观察组采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KUS)术式,对照组采用动力髋螺钉(DHS)术式,比较两组手术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术后髋关节活动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骨痂生成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疗效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中,KUS内固定具有固定可靠、创伤小、对骨折端血运影响小,宜作为老年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重建股骨距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分析2004年1月-2010年11月收治的123例高龄不稳定粗隆间骨折患者。其中采用重建股骨距,使用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61例(修复组),采取切开复位,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62例(对照组)。比较2种治疗方法在手术时间长短、术中出血量、术后关节功能评分、并发症及术后下床负重时间等指标。结果:2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修复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开始下床负重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Harris关节功能评分修复组优良率为95.08%,对照组优良率为75.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建股骨距的人工股骨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较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更具优势,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可更早下床活动,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锁定钢板在股骨粗隆间骨折中应用的疗效。方法:对本院近3年来36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行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分析,并进行术后随访。结果:36例伤E1均I期愈合,平均住院时间3周。随访12—18个月,无死亡病例,所有患者均达到骨折临床愈合标准。功能恢复良好,无髋内翻、关节僵直、断钉、脱钉、钢板松动、断板等并发症的出现。按照髋关节Harris评分,总优良率89.6%。结论:应用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操作简单,固定可靠,术后并发症少,骨折易愈合,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DHS、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及人工关节置换不同植入物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0年1月以不同方法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资料完整患者126例,其中DHS 46例、PFNA 38例及人工关节置42例,比较各组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围手术期并发症及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等指标。结果:本组126例病人出院后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为6~60个月,平均18个月。内固定组均获得骨性愈合。手术时间PFNA组较其他2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和围手术期并发症上,PFNA组较其他2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上,PFNA及人工关节组较DHS组为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HS及PFNA固定与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均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相对于DHS和人工关节置换,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固定可靠,尤其适用于老年患者的股骨粗隆间骨折。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研究股骨近端锁定钢板与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64例,其中40例应用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24例应用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LCP)固定,观察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引流量、骨折愈合时间。随访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1年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2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Harris评分1年后髋关节功能优良率,LCP组95.83%,DHS组8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CP在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中相对于DHS无论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疗效均有较大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动力髋部螺钉(DHS)和半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探讨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可靠内固定方法。方法将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0例分为2组:治疗组30例行半髋关节置换治疗,对照组30例行DHS内固定治疗,观察2组关节功能状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卧床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1 a髋关节功能等。结果对照组术后发生肺部感染3例,泌尿系感染1例;内固定失败3例,其中螺钉退出2例,术后骨折不愈合1例。治疗组术后并发肺部感染1例,经积极内科治疗痊愈。治疗组住院时间和术后卧床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1 a,治疗组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好于对照组。结论半髋关节置换术具有住院时间短、术后卧床时间短、允许术后早期完全负重活动、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功能恢复好等优点,适用于高龄、骨折类型不稳定、合并严重骨质疏松、健康状况差、预期寿命短的患者,是治疗高龄患者粉碎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较合理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采用动力髋螺钉和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和转子下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39例股骨转子间骨折和转子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和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比较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功能及并发症。结果:随访12~24个月,平均17个月,骨折全部愈合。动力髋螺钉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股骨近端髓内钉组长(t=3.086 0,P=0.004 1);两组髋关节功能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298 3,P=0.069 4);动力髋螺钉组髋内翻的发生率高于股骨近端髓内钉组(P=0.048 9);两组股骨颈缩短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 2)。结论:与动力髋螺钉相比,采用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骨折愈合时间短、并发症少,适用于股骨转子间骨折和转子下骨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