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 了解南宁地区淋球菌对环丙沙星,头孢三嗪的敏感性。方法 采用琼脂稀释法分别测定环丙沙星、头孢三嗪对199株淋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结果 环丙沙星MIC范围为0.002-2mg/L,其中1999年MIC范围为0.25-≥16mg/L;14.5%菌株对环丙沙星敏感,41.71%为低度敏感,43.72%为耐药,其中1999年有4株淋球菌MIC≥16mg/L。头孢三嗪MIC为0.02-1mg/L,MIC50为0.03mg/L,MIC90为0.5mg/L;55.28%菌株对头孢三嗪敏感,39.20%为低度敏感,5.53%为耐药。其中,1999年末发现耐药菌株。结论 南宁地区已经不能把环丙沙星作为治疗淋病患者的首选药物;头孢三嗪是否仍能作为治疗淋病的一线药物,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淋球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为制定淋病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集2012年2月至2015年5月在某医院性病门诊就诊患者样品获得182株淋球菌,用纸片扩散法测定淋球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在检测的182株淋球菌中,对青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头孢曲松和大观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70.3%、62.4%、92.3%,0.5%和0.5%。结论淋球菌对环丙沙星、四环素及青霉素的耐药情况比较严重,也出现了个别耐头孢曲松和耐大观霉素的淋球菌菌株,淋球菌的药敏检测结果对淋病临床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血分离菌株及其抗生素敏感琏的变化,为预防控制血流感染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999~2003年湖北省15家三级甲等医院临床血分离菌株,用纸片扩散法(K-B)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肠球菌的检出率分别从1999年的27.0%,1.2%升至2003年的51.9%、4.2%: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菌属的检出率分别从1999年的21.1%,11.9%降至2003年的7.8%,3.0%;葡萄球菌对头孢唑啉、环丙沙星,肠球菌对青霉素G,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属对头孢他啶、头抱吡肟以及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敏感率均呈逐年下降趋势;肠球菌及大肠埃希菌对氯霉素的敏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耐苯唑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属的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动态监测血分离菌株的细菌耐药性非常必要,应根据血流感染菌株监测结果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相似文献   

4.
淋球菌对4种抗生素敏感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淋球菌对4种抗生素的敏感性。[方法]2001年1月至2002年6月分离出232株淋球菌,应用琼脂稀释法测定青霉素、环丙沙星、头孢曲松钠、大观霉素对淋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采用纸片法对菌株作β-内酰胺酶测定。[结果]232株淋球菌中有耐青霉素株87株(37.50%),环丙沙星高度耐药株(MIC≥16mg/L)25株(10.77%),没有发现对头孢曲松钠、大观霉素的耐药菌株。[结论]应首选头孢曲松钠或大观霉素治疗淋球菌感染。  相似文献   

5.
目的监测大连市2009——2011年度分离的淋病奈瑟茵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及产青霉素酶(PPNG)和质粒介导的耐四环素菌株(TRNG),分析耐药菌株的流行特点。方法用纸片酸度定量法测定β-内酰胺酶,用琼脂稀释法测定大观霉素、环丙沙星、头孢曲松、四环素对淋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 320株淋球菌中检测出产青霉素酶淋球菌(PPNG)为44.69%;质粒介导的耐四环素淋球菌(TRNG)为35.62%,呈下降趋势;环丙沙星的耐药率为97.5%,呈上升趋势。未发现对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耐药的菌株,头孢曲松中敏呈上升趋势。结论大观霉素可作为治疗淋病的首选药物,环丙沙星已不能作为治疗淋病的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2009-2015年河南省登封市甲型副伤寒沙门菌临床分离株耐药性与PFGE分子型别特征。方法 采集登封市2家医院临床诊断为副伤寒病例患者静脉血,利用沙门菌科玛嘉选择性培养基分离培养,API20E肠杆菌科系统生化板条鉴定后使用丹麦SSI分型血清进行沙门菌O抗原及H1/2相鞭毛诱导血清凝集试验。根据PulseNet China病原体分子分型网络实验室公布的沙门菌PFGE操作指南与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沙门菌K-B法药敏测试方案,对其进行PFGE分子分型与聚类分析及8类13种抗生素药敏测试。结果 从248例患者血培养物中共分离到126株甲型副伤寒沙门菌,血清抗原式为1,2,12:a:-。126株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对广谱合成类青霉素氨苄西林(AMP)的耐药率为83.3%,对三代头孢类抗生素头孢他啶(CAZ)、头孢噻肟(CTX)的耐药率分别为29.4%和31.2%;对四代头孢类抗生素头孢吡肟(FEP)的耐药率为17.5%;对一代喹诺酮类抗生素萘啶酸(NAL)的耐药率为62.6%,对三代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环丙沙星(CIP)、诺氟沙星(NOR)的耐药率为19.3%和26.4%;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庆大霉素(GEN)、链霉素(STR)的耐药率为22.8%和47.9%;对氯霉素类抗生素(CHL)的耐药率为19.2%;对增效磺胺类抗生素甲氧苄氨嘧啶(TMP)与复方新诺明(SXT)的耐药率为24.2%和58.6%;对四环素(TET)的耐药率为46.7%。126株甲型副伤寒沙门菌中耐2种以上抗生素的多重耐药菌株为109株(86.5%),其中耐2~3种的为9株(7.1%),耐5~8种的为76株(60.3%),耐9~10种的为17株(13.5%),耐11~12种的为7株(5.6%);三代头孢类抗生素CAZ、CTX,一代与三代喹诺酮类抗生素NAL、CIP、NOR,氨基糖苷类抗生素STR耐药率总体呈年份上升趋势;经Xba Ⅰ酶切与PFGE后,126株甲副菌株获得14种带型,每种带型包含菌株数1~98株不等,相似度为64.10%~100.00%,PTYA1、6、9、10为其主要优势带型。结论 河南省登封市临床分离的甲型副伤寒沙门菌耐药状况比较严重,PFGE带型呈现多样性的同时又具有较显著的优势带型特点,部分带型与其对应的耐药谱具有一定的关联性与聚集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广东省深圳市淋病双球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及产β内酰胺酶淋病双球菌(PPNG)和高水平耐四环素淋病双球菌(TRNG)的流行状况.方法 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5种抗生素对240株淋病双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用改良碘定量法检测PPNG菌株.结果 淋病双球菌对青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及头孢三嗪的耐药率分别为71.67%,78.33%,37.50%及6.67%;检出32株PPNG菌株,占13.33%;检出30株TRNG菌株占12.5%;同时对青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耐药的菌株占31.67%.结论 壮观霉素、头孢三嗪仍可作为深圳市治疗淋病的首选用药,但淋球菌对四环素及青霉素的耐药率较高.  相似文献   

8.
淋病是目前世界上发病人数最多的性传播疾病之一,由于菌株的变异和滥用抗生素,自1976年美国发现2例耐青霉素治疗的淋球菌病例以来,淋球菌对青霉素等抗生素耐药菌株不断增加。目前临床上多应用壮观霉素、头孢三嗪和氟喹诺酮类药物对其治疗。但由于这些药物的广泛使用、细菌染色体突变及耐药基因转移等原因,淋球菌逐渐产生了对这些抗生素的耐药菌株。为了解上海地区淋球菌流行株的耐药现状,我们采用琼脂稀释法对1995年和2005年临床分离的淋球菌菌株对青霉素、头孢曲松及环丙沙星的敏感性进行测定,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1994-2013年广西地区伤寒流行特征、菌株耐药特征及其变迁。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1994-2013年广西地区伤寒疫情报告资料,对分离自伤寒病例475株沙门菌,利用纸片扩散法及肉汤微量稀释法检测抗菌药物最小抑菌圈和抑菌浓度(MIC),依据CLSI 2012版敏感判定标准,判定菌株的耐药情况。结果 20年间广西地区共报告伤寒病例57 928例,年均发病率为6.29/10万,病死率为0.03%。<20岁人群发病较高,发病无性别差异,病例以农民和学生为主,主要分布在广西北部地区,全年均有发病,发病高峰在5-10月。2001-2013年发生13起大的暴发疫情,传播方式以水型为主。475株菌对第三代头孢类抗生素头孢噻肟和氟喹诺酮类诺氟沙星的敏感率为100%,对四环素、氯霉素、氨苄西林、庆大霉素的敏感率约为98%,对环丙沙星的敏感率为89.89%;对链霉素、复方新诺明的敏感性较低,为67.73%和65.89%。发现1株环丙沙星耐药、47株环丙沙星敏感性降低的菌株。暴发株与散发株耐药情况无差别。有28株菌耐≥3种抗生素,首次发现1株同时对氨苄西林、氯霉素、链霉素、复方新诺明、四环素、萘啶酸(ACSSxT-NAL)耐药的多重耐药菌株。多耐药株多见于伤寒小范围暴发疫情。结论 广西地区伤寒发病水平仍较高,且菌株出现对临床常用的氟喹诺酮类药物敏感性降低及多重耐药现象,应加强疫情及耐药监测。  相似文献   

10.
王琴  王朝燕 《实用预防医学》2012,19(10):1538-1540
目的 了解近3年来大肠埃希菌的临床分布及其耐药性变化,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 回顾性分析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09-2011年住院患者细菌培养检出的大肠埃希菌及产ESBLs菌株分布情况及耐药率. 结果 各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从2009-2011年有不同程度的增长,特别是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率上升明显,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上升到54.4%~87.2%和52.6% ~84.4%,产ESBLs菌株的检出率也明显增加,为42.5%. 结论 临床常用抗生素耐药率近3年来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特别是喹诺酮类抗生素,而产ESBLs菌株耐药率更为严重,应根据其耐药特点及变化趋势,控制播散耐药菌株的流行.  相似文献   

11.
1 595株革兰阴性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了解浙江绍兴地区临床分离的主要革兰阴性病原菌的耐药情况。方法:采用Kirby-Bauer法对浙江省绍兴地区2002~2003年分离的1595株革兰阴性杆菌进行药物敏感试验。采用双纸片法检测上述菌株产生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结果:上述革兰阴性杆菌最为敏感的抗生素为碳青酶烯类抗生素亚胺培南(95.5%,965/1010)和美洛培南(94.6%,954/1008),其次是派拉西彬他唑巴坦(93.8%,640/682),敏感性最低的抗生素为头孢噻吩(15.8%,238/1508)。25.4%(40/157)和26.1%(41/157)的铜绿假单胞菌菌株对美洛培南和亚胺培南耐药。大肠埃希菌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高达61.3%(410/669)。13.2%的大肠埃希菌(89/675)和18.4%的肺炎克雷伯菌(80/436)为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ESBLs),但未发现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氏不动杆菌有ESBLs菌株。结论:碳青酶烯类抗生素、派拉西林/他唑巴坦仍是目前细菌耐药性较低抗生素。但本地区耐碳青酶烯类抗生素的铜绿假单胞菌株,以及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ESBl6菌株已较为常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引起儿童腹泻鼠伤寒沙门菌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机制.方法 采用K-B法测定62株鼠伤寒沙门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应用PCR法和DNA测序法检测喹诺酮耐药决定区(QRDRs)和质粒介导的喹诺酮耐药基因;采用接合试验测定耐药基因的转移性;PFGE法测定耐药菌株的同源性.结果 62株肠伤寒沙门菌中有40株对环丙沙星耐药(MIC≥0.5 μg/ml),其中28株为低水平耐药,12株为高水平耐药,且所有对环丙沙星耐药菌株同时对其他多种抗菌药物耐药;40株环丙沙星耐药菌株分属于4种PFGE型,分别是A型7株、B型4株、E型1株、D型28株;两株对环丙沙星高水平耐药菌株同时存在gyrA和parC两个位点的突变,其余环丙沙星耐药菌株仅发现gyrA 1个位点的突变,未检测到qnr和qepA基因;62株鼠伤寒沙门菌中有23株为aac-(6′)-Ib-cr阳性,其中19株PFGE分型为D型.结论 腹泻患儿分离的肠伤寒沙门菌对环丙沙星耐药率高,喹诺耐耐药决定区gyrA基因的点突变和携带aac-(6′) -Ib-cr基因是导致鼠伤寒沙门菌对环丙沙星耐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98株淋病奈瑟菌药敏实验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监测河南地区淋病奈瑟菌药物敏感情况。[方法)以98株淋病奈瑟菌临床分离株为对象,分别以纸片酸度法进行β-内酰胺酶测定,以琼脂稀释法进行四环素、环丙沙星、壮观霉素和头孢曲松四种抗生素耐药性测定。[结果)检出产质粒介导的β-内酰胺酶菌(PPNG)9株,四环素耐药株39株,环丙沙星耐药株98株,壮观霉素耐药株3株,39株耐四环素和环丙沙星,3株耐四环素和壮观霉素,3株耐环丙沙星和壮观霉素。[结论)河南地区流行的淋病奈瑟菌株对青霉素、四环素和环丙沙星已产生广泛的耐药性,对壮观霉素的耐药性应该高度重视,目前尚未发现对头孢曲松耐药的菌株。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监测深圳地区2008~2011年淋球菌临床分离株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了解淋球菌的耐药趋势及流行特点.方法 收集淋球菌732株,同时整理相应患者信息资料,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环丙沙星、头孢曲松、大观霉素对淋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用头孢硝噻吩纸片测定β-内酰胺酶.结果 732株淋球菌菌株,对环丙沙星耐药的菌株有712株(97.3%),每年的耐药率均达95%以上,未发现对头孢曲松和大观霉素耐药的菌株,但头孢曲松低敏菌株有163株(22.3%),2008年所占比例最高(33.2%),随后有所下降,维持在20%左右.产β-内酰胺酶菌株(PPNG)共250株(35.71%).4年间,3种抗菌药物的MIC50及MIC90均有1到2个稀释度的增加.732例患者除在抗生素使用方面有差异外,其人口学特征与分布未见明显改变.结论 2008~2011年深圳地区淋球菌的耐药趋势未见明显增加,头孢曲松和大观霉素仍可作为治疗淋病的首选药物.患者人口学特征与分布的稳定,有利于有效地开展淋球菌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5.
淋球菌耐药现状与耐药质粒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湛江地区淋球菌耐药现状及耐药质粒的分布, 并初步探讨其相互关系。对1998~1999年广东省湛江地区分 离鉴定出的98株淋球菌流行株,应用纸片扩散法测定细菌对 10种抗生素的敏感性,并采用碱裂解法进行质粒抽提,分析耐 药质粒的分布情况。结果6.12%菌株对全部抗生素敏感, 48.96%的菌株对3种及3种以上的抗生素耐药;共检出4种 不同分子量的质粒,7.4kb和4.2kb质粒检出率较高,分别为 59.16%和67.32%,质粒谱型12种,以7.4kb+4.2kb和 39.5kb+7.4kb+4.2kb为主,占38.76%。结果提示湛江地区 淋球菌耐药情况严重,多重耐药现象普遍,耐药质粒为7.4kb “亚洲型”质粒,检出率为59.16%,其与耐药性的关系尚有待 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小儿葡萄球菌败血症的细菌学分类及抗生素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目的:探讨葡萄球菌在小儿败血症中的细菌分布及对抗生素耐药性特点。方法:利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葡萄球菌分类试剂、Kloos的分类方法进行鉴定,并进行了17种抗生素的最低抑菌浓度和β-内酰胺酶试验。结果:108株菌株分离到10种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木糖葡萄球菌位居前4位;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占61.1%,MRS对万古霉素100%敏感,环丙沙星、阿米卡星(丁胺卡那霉素)次之;结论:儿科败血症葡萄球菌感染不能简单分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应具体鉴定到种,以更好地监测其流行趋势及耐药谱变化;对MRS的治疗建议首先万古霉素。  相似文献   

17.
非发酵菌在慢性肺心病患者下呼吸道感染中的变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慢性肺心病下呼吸道感染非发酵菌的变迁。方法 回顾性比较分析1992-1996年及1997-1999年两个时间段中非发酵菌在慢性肺心病下呼吸道感染中的发生率及耐药性的变迁。结果 1997-1999年与1992-1996年比较,非发酵菌在慢性肺心病下呼吸道感染中的发生率显著增多,由37%升高至44.4%;非发酵菌中仍以不动直菌属(23.2%)和假单菌(15.7%)占前两位,而嗜麦芽黄单孢菌较前明显增加,由0.5%增加至4.6%;1997-1999年与1992-1996年相比,非发酵菌对生素的耐药菌株也在增加,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增南和头孢哌酮,以及醋酸钙不动杆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头孢哌酮,环丙沙星的耐药菌株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增加。结论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非发酵菌在慢性肺心病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显著增加,且耐药性也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衡阳地区淋球菌流行株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及产青霉素酶淋球菌(PPNG)和高水平耐四环素淋球菌(TRNG)的流行状况.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以及用改良碘法检测β-内酰胺酶.结果101株淋球菌共检出PPNG 32株(31.7%)、TRNG 20株(19.8%),对四环素、环丙沙星、青霉素及大观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94.1%、91.1%、89.1%和2.0%,未发现耐头孢曲松钠的菌株.淋球菌交叉耐药情况较为严重,79.2%菌株对青霉素和环丙沙星呈现交叉耐药,84.2%菌株对四环素和环丙沙星呈现交叉耐药.结论头孢曲松钠和大观霉素仍可作为衡阳地区淋病治疗的首选药物,但大观霉素已出现耐药株,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警惕;持续监测淋球菌的耐药性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9.
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对临床常见抗生素的耐药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某院2011年1~12月期间呼吸内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标本分离所得871株鲍曼不动杆菌对15种抗生素的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者有261例(29.91%),非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者有610例(70.09%),对15种临床常用抗生素药物耐药性:非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株耐药率≥90%的药物有5种,耐药率≥50%的药物有12种,耐药率<50%的药物有3种,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最低为6.89%,氨苄西林/舒巴坦耐药率为30.66%,头孢他啶耐药率为43.61%;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株耐药率≥90%的药物有13种,耐药率<90%的药物有2种,其中以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最低为29.89%,头孢他啶耐药率为59.00%.结论 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对临床多数抗生素耐药,泛耐药现象明显,仅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等少数药物敏感.  相似文献   

20.
中国1993~2000年分离淋球菌的流行病学和细菌学特征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中国1993-2000年分离的淋球菌对青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的敏感性及其营养分型和携带质粒情况,为制订淋病治疗方案和防治对策的参考依据。方法:用琼脂稀释法测定菌株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用改良Catline法和碱裂解法测定菌株的营养分型和携带耐药质粒的情况。结果:8年来共检测了4976株淋球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发现对青霉素耐药率为71.60%,产青霉素酶淋球菌(PPNG)菌株占15.54;对四环素的耐药菌株占93.02%,由质粒介导的高度耐四环素淋球菌(TRNG)菌株占10.48%;环丙沙星的耐药菌株占53.30%;对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的耐药菌株分别占0.36%和0.46%。1995年和1996年南京地区菌株的营养分型原型(proto)占46.4%和47.53%,脯氨酸(pro^-)型占48.4%和50.22%。对40株淋球菌作了质粒分型:30株非PPNG菌株中,2株(15%)不含任何质粒;28株含有4.2kb、4.9kb、5.4kb和39.5kb质粒;10株PPNG株和非PPNG株所含有的5.4kb质粒虽分子量相近,但酶切点不尽相同。结论:1993-2000年分离的淋球菌对青霉素、四环素和环丙沙星耐药率较高,对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仍较敏感。南京地区1995-1996年流行的淋球菌的营养分型我大变化。含5.4kb质粒的PPNG和非PPNG菌株所含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可能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