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复合二氧化氯消毒饮用水产生的副产物含量及其影响因素,探讨饮用水中消毒副产物含量变化规律。方法对2008-2013年复合二氧化氯消毒的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的亚氯酸盐、氯酸盐、三氯甲烷等指标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的各项检测指标合格率以及各消毒副产物的均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二氧化氯、耗氧量与消毒饮用水产生的副产物亚氯酸盐含量相关。结论复合二氧化氯消毒饮用水避免了有机副产物三卤甲烷污染的卫生问题,但还需提高二氧化氯转化率,并优化投加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厦门市主要饮用水水源九龙江水,经氯和二氧化氯消毒后产生消毒副产物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九龙江原水进行2种不同消毒剂的模拟消毒,考察不同浓度消毒剂、不同温度、不同时间下,产生消毒副产物情况。结果氯消毒剂浓度增加,放置温度升高、时间增长,消毒副产物明显增多,而采用二氧化氯消毒,产生消毒副产物的量受这些条件影响较小。厦门市17家自来水厂的240份出厂水中三卤甲烷含量均符合国家限量标准。结论针对厦门市主要饮用水水源九龙江原水,采用二氧化氯消毒产生的主要消毒副产物(三卤甲烷)明显低于氯消毒。二氧化氯消毒剂更适用于厦门市生活饮用水的消毒处理,应鼓励推广。  相似文献   

3.
二氧化氯饮水消毒技术相关控制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二氧化氯消毒副产物亚氯酸盐和氯酸盐的相关标准限值进行了介绍,结合我国目前使用二氧化氯消毒剂进行饮水消毒的实际状况,对二氧化氯发生装置及消毒副产物的标准制定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南平市市政供水水厂两种消毒方法(复合二氧化氯消毒和液氯消毒)的主要消毒副产物监测结果,提示存在的污染风险。方法 依据GB/T 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对南平市城区3个主要供水水厂的出厂水、末梢水的消毒副产物进行监测。结果 复合二氧化氯消毒法水样中的三氯甲烷、二氯一溴甲烷均值低于液氯消毒法(t=2.81,P<0.01;t=2.13,P<0.05);副产物亚氯酸盐含量与二氧化氯含量呈正相关(r=0.42,P<0.01)。结论 采用复合二氧化氯消毒法的水样中三氯甲烷、二氯一溴甲烷含量低于液氯消毒法,在控制有机消毒副产物方面有优势;可改进其消毒工艺,以控制消毒副产物亚氯酸盐和氯酸盐的含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二氧化氯消毒技术在农村饮用水消毒中应用的可行性和优势。方法:分析目前我国农村地区主要使用的二氧化氯发生技术及其各自优缺点,比较了二氧化氯消毒与常用消毒方式的成本。结果:二氧化氯消毒技术在农村饮用水消毒中具有明显的优势,使用过程中应根据实地需求选择合适的发生器类型,严格控制操作条件,降低消毒副产物。结论:二氧化氯消毒技术具有明显的性价比优势,采用合理的管理模式和应用正确适合的操作方法,将在农村饮用水消毒中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本进行二氧化氯溶液对二沉池砂滤出水消毒的试验研究,探讨氨氮含量、pH值等因素对二氧化氯消毒效果和消毒副产物生成量的影响,提出减少副产物产生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二氧化氯(ClO)2作为一种新型杀菌消毒剂,在饮用水消毒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随着饮用水消毒用二氧化氯产品的种类不断增加,二氧化氯消毒剂应用于饮用水消毒的安全性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国内外对二氧化氯消毒饮水开展了广泛研究,发现其在消毒过程中同样会生成一些消毒副产物,对人体健康可能会存在潜在危害。该文就饮用水应用二氧化氯消毒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同时,提出了应用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厦门市自来水厂采用的消毒方法、出厂水中消毒副产物污染状况及季节分布,比较不同消毒方法消毒副产物的生成量。方法 2013年分别在丰水期和枯水期对厦门市17家自来水厂出厂水进行监测研究,对主要消毒副产物三卤甲烷(THMs)以及pH值、游离余氯进行监测。结果 4家自来水厂出厂水在枯水期和丰水期的二氧化氯含量均0.1 mg/L,符合饮用水中消毒剂常规指标要求。13家液氯消毒的自来水厂出厂水在丰水期和枯水期均检出三卤甲烷,4种三卤甲烷中除三溴甲烷未检出外,其他3种都有不同程度地检出,但均远低于卫生限值。结论目前厦门市自来水厂出厂水中消毒副产物污染不严重;消毒副产物的产生量随季节有所不同,丰水期明显高于枯水期;使用二氧化氯消毒方式的自来水厂出厂水中消毒副产物的含量明显低于采用氯消毒方式的自来水厂出厂水中的含量。  相似文献   

9.
二氧化氯消毒饮用水最佳投入量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二氧化氯消毒生活饮用水的最佳投放量及其相关影响,以及二氧化氯消毒副产物亚氯酸盐的残留情况.方法:选择不同水体水样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消毒前浑浊度、pH、耗氧量、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按9种不同用量投入二氧化氯后分别测定细菌总数、大肠菌群及二氧化氯和亚氯酸盐残留量.结果:对不同水体其耗氧量不同,所消耗的二氧化氯不同.当耗氧量<1.0mg/L时,二氧化氯投入量为0.25mg/L可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ClO2残留量<0.2mg/L;当耗氧量>1.0mg/L时,二氧化氯投入量>0.5mg/L,ClO2-残留量>0.3mg/L.结论:对污染较严重的水源,不宜使用二氧化氯作为消毒剂,其残留的ClO2-含量大大超过WHO所规定的0.2mg/L的标准.我国制定二氧化氯消毒饮用水的卫生标准时要特别注意二氧化氯投放量及亚氯酸盐残留量的限量标准问题.  相似文献   

10.
[目的]监测分析污染较重的地面水(五类或劣五类)经深度处理后,水中消毒副产物的含量及其动态,探[讨深度处理后自来水水质的安全性。[方法]依据水厂生产工艺中使用的臭氧氧化、二氧化氯与氯化混合消毒可能产生的消毒副产物指标,进行两年定时、定点监测。[结果]三卤甲烷、卤代乙酸及亚氯酸盐、氯酸盐、溴酸盐等14项消毒副产物含量明显低于现行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限值。[结论]平湖市对污染较重的自来水源水所采用的深度处理工艺是有效的,产生的消毒副产物含量较低,对人体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饮用水安全更加关心,饮用水消毒过程中产生各种副产物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毒理学研究发现存在于饮用水中的消毒副产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表现有致癌性、遗传毒性及细胞毒性[1]。因此,世界各国都采取了严格的饮用水消毒技术。目前,采用的化学消毒方法包括氯消毒、二氧化氯消毒、臭氧消毒,物理消毒方法主要是紫外线、反渗透技术。当前,我国多采用化学消毒方法,其中二氧化氯消毒方法较为理想,加入量0.15~0.30 mg/L,能起到很好的消毒效果[2-3]。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典型村镇水厂应用化学法复合二氧化氯发生器运行状况、消毒效果和消毒剂副产物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我国西南某地10座典型村镇水厂,采集水源水、出厂水和末梢水检测微生物指标、ClO_2和Cl_2余量、CHCl_3、CCl_4、ClO_3~-和ClO_2~-4种消毒副产物指标。采用描述性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出厂水ClO_2余量浓度范围为0.13~0.7 mg/L,Cl_2为0.07~0.74 mg/L,ClO_2余量指标全部符合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出厂水ClO_3~-和ClO_2~-浓度范围分别为0.07~3.2和0.05~1.48 mg/L,超标率分别为60%和10%;调查的10台复合二氧化氯发生器中ClO_2/Cl_2指标合格的比例为70%,2台设备达到ClO_2转化率指标合格标准;不同品牌化学法复合二氧化氯发生器ClO_2转化率指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化学法复合二氧化氯发生器用于饮用水消毒时应优先关注的消毒副产物为ClO_3~-;ClO_2转化率低可能是消毒副产物ClO_3~-超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二氧化氢消毒饮用水最佳投入量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二氧化氯消毒生活饮用水的最佳投放量及其相关影响 ,以及二氧化氯消毒副产物亚氯酸盐的残留情况。方法 :选择不同水体水样作为研究对象 ,分别测定消毒前浑浊度、 p H、耗氧量、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按 9种不同用量投入二氧化氯后分别测定细菌总数、大肠菌群及二氧化氯和亚氯酸盐残留量。结果 :对不同水体其耗氧量不同 ,所消耗的二氧化氯不同。当耗氧量 <1.0 m g/ L 时 ,二氧化氯投入量为 0 .2 5 m g/ L 可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Cl O2 - 残留量 <0 .2 mg/ L ;当耗氧量 >1.0 mg/ L时 ,二氧化氯投入量 >0 .5 m g/ L ,Cl O2 - 残留量 >0 .3m g/ L。结论 :对污染较严重的水源 ,不宜使用二氧化氯作为消毒剂 ,其残留的 Cl O2 - 含量大大超过 WHO所规定的 0 .2 mg/ L 的标准。我国制定二氧化氯消毒饮用水的卫生标准时要特别注意二氧化氯投放量及亚氯酸盐残留量的限量标准问题  相似文献   

14.
二氧化氯与氯联合控制水中消毒副产物生成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二氧化氯和氯联合消毒对水中消毒副产物生成量影响。方法 以武汉汉江水源水为对象,运用化学分析和生物学试验的方法,分析不同配比的二氧化氯和氯联合消毒对水中有机和无机消毒副产物生成量的影响。结果 不同配比的二氧化氯和氯联合消毒。在pH为6的水样中,亚氯酸盐生成量随加氯量的增加明显减少;统计分析显示在pH6与pH7、pH8水样之间亚氯酸盐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单一加氯消毒水样相比。联合消毒水样中三氯甲烷、二氯乙酸和三氯乙酸分别下降50%~86%,20%~63%和35%~85%,非挥发性有机物对TA98菌株的致突变比活性也有所降低。结论 当ClO2和Cl2联合投加量为0.5+4,1.0+2,1.0+4,1.5+2,1.5+4mg/L时,水中氯化消毒副产物的生成量以及非挥发性有机物的致突变比活性低于单一加氯消毒水样。  相似文献   

15.
二氧化氯特性及其饮水消毒的优缺点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二氧化氯是一种可供选择的饮水消毒剂。它灭活细菌、病毒和贾第虫、隐孢子虫的效果等于或优于氯,可抑制三卤甲烷的形成,去除氯酚类臭和味,除铁和锰。但需要高纯度二氧化氯发生器,消毒成本较高,监测手段较复杂,消毒副产物亚氯酸盐有一定的毒性。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给水处理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饮用水水质的重视,紫外线、臭氧和二氧化氯等消毒技术在饮用水消毒中的应用日益广泛。然而,消毒剂和生活饮用水中天然有机物、无机物反应可生成消毒副产物,例如亚氯酸盐、溴酸盐和氯酸盐。  相似文献   

17.
二氧化氯应用于农村水厂水质消毒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为探讨化学法二氧化氯发生器对农村水厂饮用水消毒的应用前景,作者对ClO2消毒水质效果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方法ClO2发生量稳定,消毒效果好,产生氯化副产物少,制水成本适中,适宜于农村水厂的水质消毒。  相似文献   

18.
饮用水消毒是水处理工艺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氯化消毒应用最为广泛。近几年来,为减少三卤甲烷等消毒副产物的产生,南京市多家集中式供水单位改为使用二氧化氯消毒饮用水。为比较两种消毒方法的消毒效果,笔者对2007—2010年南京市25家集中式供水单位的出厂水消毒剂和菌落总数(氯消毒的出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二氧化氯在饮用水消毒中毒副产物的污染状况,并探讨其产生原因及控制对策。方法选择宁波市城镇4家自来水厂,其中两家水厂为电解法二氧化氯发生器,两家为化学合成法二氧化氯发生器,主要原料:两家化学合成法水厂为氯酸钠,另两家电解法水厂为食盐。检测方法均采用离子色谱法测定这4家水厂出厂水、管网水中ClO2^-、ClO3^-、BrO3^-残留含量。结果各出厂水、管网水中ClO2^-、ClO3^-、BrO3^-的浓度:化学合成法厂家检测结果为,ClO2^-0.030-0.246mg/L,而ClO3^-、BrO3^-浓度均〈O.010mg/L;食盐电解法厂家检测结果ClO2^-、ClO3^-、BrO3^-浓度均〈0.010mg/L。结论食盐电解法生产厂家自来水厂出厂水中二氧化氯消毒产生的毒副产物均符合国标,而用氯酸钠化学法配制的厂家出厂水中二氧化氯消毒产生的毒副产物亚氯酸盐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存在,且亚氯酸盐的残留量会随着出厂水中余氯浓度的增高而增加。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某市市政供水消毒副产物污染状况,为控制消毒副产物提供依据。方法 2013—2016年以某市正常供水的全部市政水厂为监测对象,参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进行出厂水全项目水质监测。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的方法,按不同年份、水源类型、消毒工艺、设施规模、设施水平、水期整理消毒副产物监测数据并分析其差异。结果 12项指标中二氯甲烷和四氯化碳未检出,可检出的指标检出率12.88%~100.00%。因消毒副产物超标导致的超标数为37.50%(6/16)。选取三氯甲烷和三卤甲烷、二氯乙酸和三氯乙酸作标志性指标分别比较:江河水源均高于水库水源(均P<0.05);过滤前加氯高于过滤后加氯,其中三氯甲烷(P<0.01)、三卤甲烷、三氯乙酸(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基本趋势设施规模级数越高消毒副产物越高,其中三氯甲烷、三卤甲烷、三氯乙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不同设施水平,设施水平越高消毒副产物越高,其中三氯甲烷、三卤甲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不同消毒剂,液氯高于二氧化氯,其中三氯甲烷、三卤甲烷、三氯乙酸(P均<0.01)、二氯乙酸(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浑浊度越低消毒副产物越高,其中三氯甲烷(P<0.01)、三卤甲烷(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水期,二氯乙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某市市政供水消毒副产物污染整体属低水平。二氧化氯消毒对于供水规模较少的水厂不宜采用。减小V型滤池滤料石英砂粒径,或成为最有效控制饮用水消毒副产物切实可行的水处理工艺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