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中医学认为,气血失和,百病丛生,气血是构成人体和维持其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现基于气血理论探讨中医治疗肺系疾病的辨治思路,认为肺系疾病的发病与气血关系密切,系因机体气血功能异常,加之外邪侵袭,导致“肺气虚弱,肺虚络瘀,肺热瘀阻,热壅血瘀”,总结出主要病机是“气血亏虚为本,痰热瘀阻为标”,治疗上应以“调和阴阳、理顺气血”为主要原则,临床上辨证应用“补肺理气、养血活血、化痰逐瘀、清肺热、利肺气、止咳平喘、凉血”之法,为临床从气血角度论治肺系疾病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王新颖  齐京 《北京中医药》2011,30(12):898-900
关幼波为一代中医大家,他继承并活用八纲辨证,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进一步总结,重视气血的作用,将气血辨证提高到与八纲辨证同等重要的地位,补充“气血辨证”,创立了“十纲辨证”学术体系,形成其“气血辨证”“痰瘀学说”“络病说”“虚证说”的学术特点.“气血辨证”是关老学术思想的主体,是对中医复杂辨证体系的高度概括,执简驭繁有效地...  相似文献   

3.
<正> 气血理论深受历代医家重视,气血是构成人体并维持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因此,气血异常也是疾病的基本病理基础。虽然气血有别,但气血相关,“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血相依,犹如阴阳相互维系,气血协调共同维持机体的生理活动。《直指方》指出:“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止。”《景岳全书》说:“血必由气,气行则血行,故凡欲活血或攻、或补,皆当以调气为先。”此仅就“气为血帅”,从气生血、行血、摄血三方面论证其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在中医妇科临床上,七情所伤,肝气抑郁及经、胎、产耗气失血,致淤之病证屡见不鲜。乃因生理上“女子以血为本”,“人之一身气血不能相离,气中有血,血中有气,气血相依,循环不息。”若“气血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气滞则血滞”,“血管无气必停留而淤”,“血虚...  相似文献   

5.
“气血学说”“络病学说”“玄府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眼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三者同轴一体,在生理和病机上密不可分。从中医学整体观念出发,脏腑为本,目为标,气血-络脉-玄府轴是脏腑与目联系的枢纽;在局部辨证的基础上,“气血-络脉-玄府轴”的稳态失衡是视网膜血管性疾病(RVD)在眼底证候的微观体现。在病症结合视角下探究RVD的临床特点,其具有气血不和、络脉失调、玄府郁闭的证候特征,核心病机可概括为“气血-络脉-玄府轴失调”;由此提出和气血、通络脉、开玄府为RVD的基本治疗原则,须贯穿疾病治疗的始终,为RVD的中医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李桃  冯祥  曾理  李武  李江山 《中医药导报》2023,(6):182-185+189
气血以经脉为桥梁与经筋相联系,气血通过经脉濡养经筋,以维持经筋的正常功能活动。气血异常使经脉产生寒热虚实的病理变化,进而导致经筋出现病变。从“气血-经脉-经筋”系统经脉气血出发,理筋整复、辨证论治、顾护脾胃三步推拿法可调节经脉气血,恢复气血的正常运行,从而达到濡养经筋,恢复其正常功能活动的目的。以项痹为例,阐述“气血-经脉-经筋”系统在推拿治疗经筋病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7.
《黄帝内经》云:“气血失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气血充盈,百病不生”。中医理论认为,人体后天的一切生命活动的源泉全在于气血。  相似文献   

8.
本文试以“五脏皆有气血”,“脏腑同有阴阳”,“气分阴阳”,“肝肾同源”等理论为依据,阐释肝、肾在气、血、阴、阳四方面的密切关系,认为肝肾之气血阴阳息息相通,相互协调。  相似文献   

9.
吕雄教授基于气血、肝脾相互之间的关系,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形成了自成体系的“气血肝脾”理论,认为气血相依,从气滞发展到血瘀的过程应重视“血郁”这一中间病理状态,气血病变的治疗当以调气为先,通过肝脾同治以达到利气行血之目的。基于“气血肝脾”理论,吕雄教授在甲状腺结节的诊疗过程中,认为本病的发生与气血肝脾的功能失调密切相关,良性病变多属气滞血郁。早期以气滞为主,称“气结”; 病情迁延则发展为血郁,称“血结”,治疗时均以理气为先,调血次之,临床上常用玄麦甘桔汤合四逆散加减,通过调和肝脾气血,改善甲状腺局部的气滞血郁状态,从而使甲状腺结节缩小甚至消失。  相似文献   

10.
痛经是妇科常见病之一,痛经主要是由于气血运行不畅导致,所谓“不通则痛”。属蒙医“萨仁赫日”,宫寒、气血不通的范畴。  相似文献   

11.
戴思恭在丹溪“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气有余便是火”之论的基础上,对气血生理、病理进行了深刻的阐述,指出气血之失常与某些疾病的关系,并对气血盛衰的病机统于阴阳之变,对丹溪的“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理论进行了补充,使之更为全面而具体,对后世气血理论的发展也很有影响。1  相似文献   

12.
王亨利  张金波 《河南中医》2022,(11):1766-1770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病因为经筋不利、经络阻滞、气血不通、脏腑功能失调及感受风寒湿邪等,治疗应舒筋活络、调节气血、补益肝肾。八段锦“摇头摆尾去心火”以及“两手攀足固肾腰”对下肢经筋起到直接而全面有效的拉伸作用,能够有效缓解膝关节周围筋肉挛缩、弛缓、痹阻、屈伸不利等症状;“两手托天理三焦”可提筋骨、松皮肉、畅通经络;“背后七颠百病消”激发督脉经气,使周身气血畅通;“攒拳怒目增气力”中攒拳、出拳动作顺应肝主疏泄、喜调达而恶抑郁的特性,可使肝肾功能调达,脏腑之气充实,气血、津液流通输布于周身,则筋骨得养,强健有力;“五劳七伤往后瞧”使阳气提升,血脉充盈,加速气血运行,抵御风寒湿等外邪侵袭关节。八段锦通过调节经筋、疏通经络、改善气血循环、提高脏腑功能、抵御外邪侵袭来改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症状。  相似文献   

13.
安海琳 《光明中医》2012,27(3):446-447
清代名医郑钦安曾于《医理真传》(1)卷一中记述:“人身一团血肉之躯,阴也,全赖一团真气运于其中而立命,亦可作一坎卦以解之.”文中郑氏以一坎卦描述了人身气血的互依互用,互动互发之理,而笔者就以“本分”来理解这关系.人身气血在本位尽着“本分”,做本职工作,如推动、濡养、温煦等,这时的气血就是正;而气血不在其位尽其“本分”,则病症丛生,如瘀血、气滞、痰饮等,而此时的气血就是邪.  相似文献   

14.
刘清 《北京中医药》2014,(8):611-613
中医学认为黄褐斑病因病机与气血失调相关,古籍对本病气血失调的基础病机亦有较多记载。现代临床以气血辨证论治本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重视气血辨证,益气扶正,平衡气血,也体现了中医学“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学术观点。  相似文献   

15.
一、四时平脉产生的机理《素问·咏要精微论》说:“春日浮,如鱼之游在波;夏日在肤,泛泛乎万物有余;秋日下肤,蛰虫将去;冬日在骨,蜇虫周密,君子居室。”这里的“春日浮”是指气血外浮引起昧象变化的一种机理,不能理解为春咏即是浮脉,这是因为春季阳气生发,气血亦浮动于体表之故。夏日天气炎热,气血更趋于表,故咏在皮肤上一触即得,气血涌盛,则举之有余,故日“夏日在肤”、按之“有余”。秋日天气转凉,气血逐渐内收,故用“下肤”而形容之。冬日气候寒冷,气血在里,脉需重按至骨始得,故曰“冬日在骨”。可见,本段原文所阐述的主要是指气血随四时气候变化而浮沉所引起  相似文献   

16.
总结补阳还五汤以“气血”辨证施治缺血性中风的药理机制。人体气血互根互用,缺血性中风的治疗既当“行血”,亦需“调气”。结合补阳还五汤的现代药理研究,从“气”论之,补阳还五汤具备提升能量代谢、促进神经保护之用;由“血”探之,补阳还五汤又有改善血液循环、促血管新生之功。气血协同共治,共同阐述了该方治疗中风病以使“血气和、气机畅”的经典释义。  相似文献   

17.
万涛  毕曙光  侯如艳 《光明中医》2008,23(10):1576-1576
气血学说作为中医治疗疾病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基础,是众多医家智慧的结晶,气血论治在治疗疾病中亦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本文的目的在于强调气血学说对于治疗疾病的重要意义,倡导“气血和”的思想,而达到“百病不生”。  相似文献   

18.
疼痛主要是“气血不通”和“气血不荣”状态,被神感知后形成。“不通则痛”和“不荣则痛”都属于气血运行异常状态。治疗疼痛的关键在纠正和改善气血运行的异常以及治神。针刺镇痛主要取决于针刺部位经络俞穴所具有的生理特性。  相似文献   

19.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大部分患者经中医药等非手术疗法可取得良好的疗效。李飞跃教授是魏氏伤科疗法代表性传承人,主张基于“气血失调”和“筋骨失衡”理论诊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提出气血失调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之本、筋骨失衡是其病机之标,在治疗上主张内服中药、手法、导引联合应用,调理气血治其本、理筋正骨治其标。本文从病因病机和诊疗思路两个方面总结了李飞跃教授基于“气血失调”和“筋骨失衡”理论诊治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经验。  相似文献   

20.
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难经》云:“气主煦之,血主濡之。”气血并行,内养五脏,上注五官,外达皮毛、四肢,以奉生身。《黄帝内经》曰:“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人之气血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内于性命者也。”可见,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无处不受气血所生所养。眼目受气血濡养,同时也为气血所病。1 气血相合,共养目睛 《灵枢》云“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骨之精力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力络,其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说明眼目由五脏气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