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评估聚乳酸/羟基磷灰石(PLLA/HA)复合物的生物相容性。方法:本实验主要参照我国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标准,采用细胞黏附实验,溶血试验,急性毒性实验,热源实验和肌肉植入实验等系列体内外实验评价PLLA/HA的生物相容性。结果:L929细胞在材料表面生长良好;材料浸提液对实验兔不引起溶血反应、无致热源性;对小鼠无急性毒性;PLLA和PLLA/HA板块植入实验兔肌肉后,早期组织周围有轻微炎症反应,形成较厚纤维膜,随植入时间延长,炎症反应减轻,纤维包膜基本消失;SEM显示:初始纯PLLA结构致密,PLLA/HA中HA粒子大小均一,分布均匀,随降解时间延长,材料出现孔隙和裂纹。结论:PLLA/HA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符合生物安全性要求。  相似文献   

2.
实验采用壳聚糖—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作为骨缺损修复材料。实验结果表明该材料具有良好的操作性,成形性和生物相容性,能促进骨缺损修复,为一有潜能的骨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3.
利用纳米氧化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抗菌特性以及羟基磷灰石的生物活性,制备羟基磷灰石/氧化锌纳米复合生物材料,以发挥其综合优势。方法:用溶胶一凝胶法制备了羟基磷灰石/纳米氧化锌复合材料,以光学显微镜、透射电镜(TEM)对复合材料的物相、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实现了羟基磷灰石和氧化锌以纳米级形式复合,且它们之间产生了化学键合。结论:该种无机纳米复合材料可用于口腔修复和制备新型无机/有机纳米复合生物活性材料。  相似文献   

4.
纳米羟基磷灰石修复兔颌骨缺损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纳米羟基磷灰石修复颌骨缺损的生长特性及生物相容性。方法24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在下颌骨体部造成直径1.0cm的骨缺损,实验组以纳米羟基磷灰石修复,对照组以普通羟基磷灰石修复,于术后1周、4周、8周、12周分别处死,用医学图像分析系统分析各组分的组织生成量,进行组织学定性和定量分析,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纳米羟基磷灰石组骨缺损修复区随时间增长修复材料被利用与新生组织结合成骨而不断减少,直至与正常骨接近而趋于稳定;HA组新生骨仅围绕材料生成。结论纳米羟基磷灰石可与新生骨组织结合且成骨较快,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5.
周立伟  魏世成  李玉宝  姜肖梅 《口腔医学》2009,29(11):561-563,585
目的研究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生物活性人工骨作为骨缺损修复材料的可行性。方法将人工骨材料的预制件植入人工形成的兔颅骨临界缺损区域内,通过大体标本观察、X线及锝(99mTc)亚甲基二磷酸盐核素骨显像检查评价该材料的骨缺损修复能力,并动态评价修复后受植区内的骨代谢变化。结果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生物活性人工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对颅骨及其颅内代谢无影响,可在兔颅骨临界缺损区域内引导骨再生。结论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生物活性人工骨材料具备骨缺损修复材料所需的良好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6.
多孔NiTi合金种植材料的细胞毒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检验多孔NiTi合金与灌注羟基磷灰石多孔NiTi合金牙种植材料的生物相容性,为进一步进行动物实验及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通过细胞毒性实验(MTT法),评价多孔NiTi合金牙种植材料的生物安全性。结果:MTT实验显示L929细胞在多孔NiTi合金牙种植材料浸提液中生长良好,细胞毒性为0级。结论:多孔NiTi合金与灌注羟基磷灰石多孔NiTi合金牙种植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口腔医学》2015,(4):245-249
目的制备聚己内酯/Ⅰ型胶原蛋白/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用于可吸收性引导组织再生膜,并进行理化性能表征和生物相容性检测。方法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聚己内酯/Ⅰ型胶原蛋白、聚己内酯/Ⅰ型胶原蛋白/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纤维形貌。牙周膜细胞接种于支架,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形貌,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牙周膜细胞的骨化分化情况。结果聚己内酯/Ⅰ型胶原蛋白、聚己内酯/Ⅰ型胶原蛋白/纳米羟基磷灰石呈复层多孔网状结构,聚己内酯/Ⅰ型胶原蛋白/纳米羟基磷灰石由于纤维内部包裹纳米颗粒致表面呈粗糙外观。扫描电子显微镜、CCK-8法检测技术显示牙周膜细胞在支架上伸展充分,稳定增殖;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聚己内酯/Ⅰ型胶原蛋白/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表面牙周膜细胞中Runt相关转录因子2、骨钙蛋白的基因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该材料能够诱导牙周膜细胞向成骨细胞方向分化。结论聚己内酯/Ⅰ型胶原蛋白/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无明显细胞毒性且具一定的骨化诱导潜能,有望作为一种新型可吸收性引导组织再生膜材料。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验灌注羟基磷灰石多孔NiTi合金牙种植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方法分别通过溶血试验、细胞毒性试验(MTT法),评价灌注羟基磷灰石多孔NiTi合金材料的生物安全性。结果灌注羟基磷灰石多孔NiTi合金材料无溶血现象,不影响凝血功能;MTT试验显示L929细胞在灌注羟基磷灰石多孔NiTi合金牙种植材料浸提液中生长良好,细胞毒性为0级。结论灌注羟基磷灰石多孔NiTi合金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新型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树脂与牙本质间的黏结强度,评价该材料对牙体组织的黏结性能。方法:健康离体磨牙36颗,随机分为3组,制作牙本质黏结面,分别黏结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树脂、复合树脂卡瑞斯玛、玻璃离子水门汀,经冷热交替试验后,测定各组试件的抗剪切力,计算剪切强度;体视显微镜下观察各组试件断裂界面断裂类型,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树脂的剪切强度为(11.23±4.6082) N/mm2,复合树脂卡瑞斯玛的剪切强度为(14.49±7.9855) N/mm2,玻璃离子水门汀的剪切强度为(10.08±6.3701) N/mm2,3组之间的抗剪切强度无显著差异;试件的黏结面断裂类型绝大多数为界面断裂,3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树脂作为一种新型牙体修复性材料,与牙体组织之间具有良好的黏结性能,达到了临床应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纳米羟基磷灰石及其复合物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是较好的生物材料,被广泛应用于骨组织的修复和替代技术,但是由于其本身的生物安全性存在争议,制约了它的快速发展,因此提高及制备综合性能更优越的纳米羟基磷灰石生物材料是现在研究的热点。本文就近年来纳米羟基磷灰石的特点、临床应用、抗瘤活性、生物安全性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美学弓丝涂层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方法:根据ISO标准选用细胞毒性试验、溶血试验、急性毒性试验、微核试验、皮肤致敏试验、颊黏膜刺激试验等6个试验,分别对涂层材料的毒性、致突变性和致敏性进行评估。结果:试验组细胞毒性评分为I级;溶血率为2.5%;急性毒性试验属于无毒类;微核出现率表明无致基因突变作用;皮肤致敏试验不引起致敏反应;口腔黏膜刺激试验无论肉眼观察还是组织切片,均与阴性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论:美学弓丝涂层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12.
EH型复合材料短期生物相容性的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羟磷灰石与EAM树脂按一定比例调和形成一种新材料——EH型复合材料。该材料可改善纯羟磷灰石易折断、手术中塑型困难的缺陷,按生物学性能测试标准进行细胞毒性试验,热源试验、急性全身毒性试验和溶血试验。均显示该材料对生物体无毒性和刺激性,用于人体内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新型钛铌锆锡合金生物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评价新型钛铌锆锡合金(Ti-24Nb-4Zr-7.9Sn)的生物安全性。方法:按照国标GB16886.5-1997,GB16886.4-1997,GB16886.10-2005、医药行业标准YY-T0279-1995以及YY-T0244-1996所规定的方法,分别进行细胞毒性试验、溶血试验、口腔黏膜刺激试验以及短期全身毒性试验。结果:细胞毒性试验结果显示该合金无细胞毒性,溶血试验结果显示该合金溶血率〈5%,口腔黏膜刺激试验结果显示该合金无刺激性,短期全身毒性试验显示该合金无短期全身毒性。结论:新型的钛铌锆锡合金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可满足卡环、支架等口腔表面接触器械的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14.
含锶磷酸钙骨水泥生物相容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新型含锶磷酸钙骨水泥的生物相容性和安全性,从而为其在骨缺损修复领域中的临床运用提供依据。方法:分别进行急性毒性试验、热原试验、溶血试验、短期肌肉植入试验、骨内植入试验等生物相容性试验。结果:这种含锶磷酸钙骨水泥材料无毒,无热原性,植入兔肌肉和骨内后逐渐发生降解。结论:含锶磷酸钙骨水泥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体内及体外试验,初步检测自行合成的聚醚醚酮(Polyetheretherketone, PEEK)复合材料的生物安全性。方法:采用MTT、急性全身毒性试验、黏膜刺激试验和溶血试验检测PEEK复合材料的体内和体外生物安全性。结果:MTT结果显示:PEEK复合材料浸提液对细胞生长及形态没有影响;急性全身毒性试验显示:试验组大鼠在观察期内均无死亡、中毒反应,饮食正常,精神状态良好。试验组大鼠心脏、肝脏、肾脏、脾脏重要器官肉眼及镜下观察无异常,组织切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未见病理改变。可以认为PEEK复合材料不会引起中毒反应;黏膜刺激试验显示:经肉眼观察试验组黏膜组织正常,无红斑、糜烂、溃疡现象;镜下观察,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镜下评分<4。综合肉眼及镜下观察结果显示,PEEK复合材料对口腔黏膜无刺激性;溶血试验显示:试验组测得溶血率为0.663%,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行业标准(YY)规定的溶血率小于5%的要求,所以PEEK复合材料不会引起溶血反应。结论:PEEK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赵祯  代康  于海  赵喆  高勃 《口腔医学》2022,42(1):47-52
目的 评价立体光固化成型氧化锆陶瓷的生物安全性.方法 依照国标GB/T 16886.5—2017、GB/T 16886.10—2017及医药行业标准YY/T 0127.14—2009、YY/T 0127.13—2018对该陶瓷材料进行实验,包括体外细胞毒性实验、皮肤致敏实验、急性经口毒实验及黏膜刺激实验.结果 体外细胞...  相似文献   

17.
Radiopacity of light-cured posterior composite resin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adiographic images of teeth and restorations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radiopacity of 11 light-cured posterior composite resins. The radiopacity of these composite resins provided enough variation on radiographs so that clinicians distinguished the images of the restoration from adjacent tooth structure.  相似文献   

18.
目的测试分析新型光固化正畸釉质粘接剂的细胞生物相容性。方法依据ISO国际标准[1],采用体外细胞培养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和倒置相差显微镜形态观察法对新型粘接剂的生物相容性进行评价。结果新型粘接剂组与阴性对照组之间光吸收值(OD)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新型材料细胞毒性为0级。结论新型光固化正畸粘接剂具有良好的细胞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19.
JJ—磁性固位体金属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JJ-磁性固位体金属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方法 选用细胞毒性试验、口腔粘膜刺激试验、急性经口毒性试验、溶血试验、致敏试验、Ames试验等6个试验,分别对JJ-磁性固位体金属材料的毒性、致敏性和致突变性进行研究测试。结果 细胞毒性试验显示,试验组毒性分级为I级;口腔粘膜刺激试验,试验组无论肉眼观察还是组织切片,均与阴性对照无显著性差异;急性经口毒性试验,试验组属于无毒类;溶血试验的试验组溶血率为0.45%;致敏试验显示试验组不引起致敏反应;Ames试验的试验组在各剂量组对TA97,TA98,TA100,TA102的回变菌落数与自发回变数相近,无致基因突变作用。结论 JJ-磁性固位体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检测自制纳米羟磷灰石(NHA)复合树脂与牙体组织之间的边缘密合性。方法 健康离体前磨牙30颗制备Ⅰ类洞型,随机分成3组,分别用NHA复合树脂(A组)、卡瑞斯玛复合树脂(B组)、玻璃离子水门汀(C组)充填修复,经冷热循环实验后,采用2%亚甲基蓝染料渗入法观察充填材料与牙体洞壁间边缘微渗漏的情况。结果 A、B、C组染料的渗漏深度分别为(1.20±0.81)、(1.94±0.70)、(1.73±0.54) mm,3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渗漏程度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作为一种新型牙体修复材料,NHA复合树脂与牙体组织之间具有良好的黏结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