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1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气化术(TUVP)后排尿困难发生的原因及治疗办法。方法:对12例TUVP术后排尿困难的原因及治疗办法进行分析。结果:尿道狭窄6例,经尿道外口切开及尿道扩张治愈。腺体残留2例,前列腺复发1例,膀胱颈后唇明显抬高1例,均经再次TUVP治愈。膀胱功能异常2例,对症治疗。结论:针对TUVP术后排尿困难发生的原因,需采取相应的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再发排尿困难的原因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出现排尿困难的58例患者临床治疗资料。结果尿道狭窄28例,膀胱颈部狭窄及挛缩15例,继发岀血7例,腺体残留5例,前列腺癌2例,神经源性膀胱1例。结论尿道狭窄、膀胱颈部狭窄及挛缩、继发岀血、腺体残留是引起术后排尿困难的主要原因。经给予定期尿道扩张、尿道狭窄切开、瘢痕切除、前列腺再次电切、止血等处理后排尿困难症状明显改善,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排尿困难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是治疗BPH的金标准,而排尿困难是TURP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TURP术后早期及晚期发生排尿困难的原因不同,认真分析其原因,对如何尽量减少此类并发症并正确处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术后排尿困难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对24例TURP术后拔除尿管后出现排尿困难或尿潴留的患者进行分析并总结出相应的处理措施。结果引起TURP术后排尿困难的常见原因主要有前列腺水肿,尿道狭窄,残留组织、血块、结石堵塞等。通过延长停留尿管时间,扩张尿道,取出堵塞物等措施多可解决。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膀胱颈部和前列腺尖部的慎重处理可减少术后排尿困难的发生,术后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可解决排尿困难。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 BPH)患者TURP术后再次电切手术的原因和诊治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临床研究方法,分析本院1998年12月~2013年12月行TURP治疗BPH患者术后再次电切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3016例BPH患者TURP术后再次电切手术102例。再次电切手术距第一次 TURP时间平均1年6个月,第二次行电切手术的患者中有54例(占58.7%)在第一次TURP术后反复发生肉眼血尿,腺体残留或复发32例,膀胱颈部挛缩16例。结论 BPH患者行TURP术后再次电切手术的发生率为3.4%;第二次电切手术距第一次TURP手术的平均时间为1年6个月;其原因除了膀胱颈挛缩、腺体残留所引起明显下尿路梗阻症状外,TURP术后反复发生肉眼血尿是再次电切手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个体化方案治疗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对87例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进行个体化围手术期处理,采用标准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22例)、低容量大通道TURP(37例)和低容最小通道TURP(28例)手术治疗,观察手术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全部病例均顺利耐受手术,无严重并发症,无输血病例.标准TURP组、低容量大通道TURP组和低容晕小通道TURP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65.5±21.2)、(32.4±1 7.5)和(16.5±3.6)min;术中平均失血量分别为(148.4±45.3)、(84.7±37.2)和(32.4±15.7)ml;平均切除组织量分别为(41.2±10.5)、(25.4±6.3)和(1 1.3±3.2)g.后两种方法与标准TURP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病例随访3~28个月,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评分)分别降低(19.7±6.8)、(17.9±6.4)和(15.7±9.5)分;最人尿流率分别增加(13.4±8.4)、(12.7±9.4)和(11.4±5.4)ml/s;生活质量评分(QOL)分别下降(2.2±0.2)、(2.1±0.2)和(2.4±0.4)分;剩余尿量(RUV)分别下降(135.7±68.4)、(158.8+87.5)、(147.6±65.7)ml.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体化围手术期治疗和个体化TURP是治疗高危BPH的安全有效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是老年人常见疾病,随着平均寿命的延长和营养结构的改变,近半个世纪以来发病率有所增长.最新统计表明[1],我国50岁以上男性前列腺增生发生率为51.2%,50~60岁57.75%,60~70岁67.5%,70~80岁74.26%,80岁以上为76.92%.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prostate,TURP)术后排尿困难的原因、治疗和预防。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8月~2008年9月49例TURP术后出现排尿困难的临床资料。结果6例因为拔除尿管后膀胱颈和尿道水肿再次留置较细硅胶尿管,9例术后前列腺迟发出血未及时就诊予以膀胱冲洗后留置尿管,20例尿道外口狭窄予以尿道扩张或尿道外口切开,5例尿道其他部位狭窄予以尿道扩张,4例膀胱颈挛缩予以冷刀切开或扩尿道治疗,5例前列腺术后腺体残留4例予以再次电切,1例因结肠癌晚期长期卧床行膀胱造瘘术。结论TURP术后并发排尿困难,以尿道外口狭窄多见,尿道扩张是常用而有效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报告对TURP术后发生膀胱颈,后尿道狭窄7例的处理结果,初步分析引起狭窄的原因,提出术中仔细操作、适宜的电流强度、注意解剖部位、可靠的电凝止血、术后选用适当型号的导尿管并尽早拔除等,对于防止术后尿道狭窄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报告自1998-2004年收治的前列腺增生术后排尿困难者38例,以探讨前列腺增生术后排尿困难的发生原因和治疗方法。方法分析总结38例前列腺增生术后排尿困难患者的原因和处理方法。结果排尿困难的原因有膀胱颈口狭窄、尿道狭窄、腺体残留或复发、膀胱逼尿肌乏力或神经源性膀胱尿道机能障碍。手术治疗37例,成功34例,术后随访2—24个月,平均6个月,均排尿通畅,1例保守治疗,排尿困难缓解,3例患者长期留置耻骨上膀胱造瘘。结论尿道狭窄是前列腺增生术后发生排尿困难的主要原因,正确的术前诊断、术中及术后处理是预防发生排尿困难的关键。腔内手术是治疗尿道狭窄或残体残留、前列腺增生复发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排尿困难的防治进行探讨。方法将首次接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25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30例和对照组120例,观察组采用手术干预、护理干预、心理干预和健康指导。对照组按常规方法留置尿管,给予一般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拔除尿管后排尿困难的占17.7%,尿潴留占4.6%;对照组分别为29.1%和1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给予综合干预,是减少术后排尿困难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三种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三种经尿道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分别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切除术(PKRP)和经尿道铥激光前列腺切除术(TmLRP)治疗BPH共137例。结果三种术式患者手术前后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s)、残余尿(RUV)、最大尿流率(Qmax)比较均得到显著改善(P〈0.01),疗效满意。前列腺重量(PW)〈40g时,TmLRP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PKRP和TURP组(P〈0.01)。PW〉50g时,TmLRP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PKRP和TURP组(P〈0.01)。TmLRP和PKRP组术中出血少,术后膀胱冲洗时间、留管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TURP组(P〈0.01)。站论三种经尿道手术方法均是治疗BPH的有效手段,TmLRP和PKRP比TURP更安全,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更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合并组织学前列腺炎的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对下尿路症状的影响。方法:对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行TURP术后病理诊断证实为BPH的432例患者进行研究。剔除术前和术后合并有影响下尿路症状因素的病例,参照国际前列腺炎组织学分类诊断标准,分为A组:单纯BPH组(30例)、B组:合并轻度炎症组(55例)、C组:合并中度炎症组(31例)、D组:合并重度炎症组(28例)。采取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评估各组术前及术后1个月的下尿路症状,将得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合并组织学前列腺炎患者399例,检出率为92.4%。其中轻度炎症组269例(67.4%)、中度炎症组86例(21.6%)、重度炎症组44例(11.0%)。术前各组IPSS评分为:A组(21.43±6.09)分、B组(21.75±5.97)分、C组(27.84±4.18)分、D组(31.00±2.92)分,仅A组和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其余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术后各组IPSS评分为:A组(5.60±2.16)分、B组(7.36±2.77)分、C组(11.55±3.39)分、D组(16.89±3.37)分,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手术治疗后各组IPS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合并炎症的BPH患者的病理切片中浸润的炎性细胞几乎均为淋巴细胞。结论:BPH大都合并有组织学慢性前列腺炎。合并组织学炎症的BPH患者手术前和手术后的下尿路症状严重程度要高于无炎症的BPH患者,且与炎症分级程度呈正相关。对合并中、重度炎症患者,术后仍需积极运用药物控制下尿路症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和经尿道前列腺汽化切除术(TUVP)单独或联合治疗BPH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2009年6月~2012年6月采用TURP和/或TUVP治疗BPH患者376例,其中TURP组116例,TUVP组125例,TURP与TUVP联合组(联合组)135例。经直肠B超检查计算三组前列腺重量分别为(81.3±22.8)、(78.5±21.5)和(82.2±20.6)g。比较三组之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除组织量、术后并发症等指标,以对比手术安全性;比较术前及术后3个月的Qmax、剩余尿量(RUV)、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等指标,以对比其临床疗效。结果:TURP组、TUVP组和联合组的手术成功率分别为98.3%(114/116)、98.4%(123/125)和99.3%(134/135)(P0.05);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43.2±12.4)min、(55.3±14.5)min和(47.4±13.1)min(P0.05);平均出血量分别为(220.4±50.5)ml、(85.5±24.6)ml和(100.4±30.2)ml(P0.05);平均切除组织质量分别为(49.2±11.3)g、(52.7±13.3)g和(50.4±12.6)g(P0.05);经尿道前列腺电切综合征(TURS)发生率分别为2.6%(3/116)、0.8%(1/125)和0.7%(1/135)(P0.05);术后暂时性尿失禁发生率分别为1.7%(2/116)、4.8%(6/125)和1.5%(2/135)(P0.05);术后3个月尿道狭窄发生率分别为1.7%(2/116)、4.0%(5/125)和1.5%(2/135)(P0.05)。三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Q max均较术前明显增加(P0.05),术后IPSS、QOL、RUV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三组之间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URP、TUVP单独或联合均为治疗BPH的有效方法,TURP联合TUVP治疗兼有两者的优点,切割速度快,止血彻底,安全高效,并发症少,是治疗BPH的更好选择。  相似文献   

15.
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对BPH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92,自引:0,他引:92  
对240例有症状的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分别行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TVP)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结果显示:120例TVP手术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从术前的20.9下降至术后3个月的5.1(P<0.001),最大尿流率由10.6ml/s上升至19.2ml/s(P<0.01)。TURP组120例,IPSS从术前的21.2下降至术后3个月的5.2(P<0.001),最大尿流率由10.2ml/s上升至19.4ml/s(P<0.01),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平均留置导尿管时间:TVP组26.5小时,TURP组50.7小时,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阳萎发生率:TVP组2.4%,TURP组14.5%(P<0.05)。TVP组术中无大出血及经尿道前列腺电切综合征(TURS)发生,需输血者仅1例。TURP组3例发生TURS,输血14例。比较结果:TVP能达到与TURP完全相同的治疗效果,且并发症少,价格相对较低,近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后再手术原因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后再手术的原因.方法 回顾分析202例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其中再手术16例中,继发出血7例、尿道狭窄6例和前列腺癌3例,分析原因及处理对策.结果 术后出血可能有腺体残留、切面不光整、前列腺创面感染、膀胱痉挛、电凝创造面焦痂脱落等引起.尿道狭窄和膀胱颈挛缩可能与术中切断膀胱颈口环形肌肉、电凝时功率过大、气囊管牵拉过度或时间过长有关.导尿管过粗,留置时间过长,拉力过大,对尿道产生压迫作用,引起尿道黏膜缺血坏死致尿道狭窄.术前常规行血清PSA检查,排除前列腺癌,术后应即行薄层病理切片检查,以尽早发现隐藏的前列腺癌.16例再手术与腺体残留、感染、膀胱颈部挛缩和导尿管压迫留置时间过长等因素有关,再次手术治愈.结论 围手术期处理和熟练掌握手术操作技术是防止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后再手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前列腺部分电切术在高危前列腺增生症中的应用   总被引:83,自引:0,他引:83  
为了提高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的治疗效果,对72例高危BPH病人采用经尿道部分前列腺电切治疗,平均随访3.5年。结果显示:电切前列腺组织平均14.4g,占预测前列腺重量的21.9%;术后IPSS由26.5±3.7降至10.2±2.7,最大尿流率由5.9±2.5ml/s提高至14.8±2.3ml/s,而术后再手术率与其他并发症并未增加。切除前列腺组织10~15g与15~25g两组的术后IPSS、尿流率无明显差异。认为经尿道部分前列腺电切适用于高龄高危BPH病人,手术不必刻意追求前列腺切除的重量及彻底性,其效果关键在于切除的部位与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PK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术后对阴茎勃起功能的影响。方法PKRP、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BPH各95例,评价其术后1个月、3个月及1年阴茎勃起功能。结果PKRP、TURP术后1个月、3个月及1年阴茎勃起功能障碍(ED)发生率分别是3.2%、2.1%、2.1%和13.7%、10.5%、9.5%。结论PKRP术后ED发生率比TURP低,是一种对阴茎勃起功能较为安全的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索利那新及托特罗定治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术后患者膀胱过度活动症(OAB)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126例TURP后出现OAB症状的患者,随机分为4组:A组(索利那新5mg,1次/d),B组(索利那新10mg,1次/d),C组(托特罗定2mg,2次/d),D组(安慰剂组)。术后6h开始服药,观察治疗前及拔管后7d日间排尿次数、夜间排尿次数、尿急、急迫性尿失禁以及对日常生活造成的影响。进一步进行OAB症状评分表(OABSS)评分和感知膀胱症状量表(PPBC)评分;观察各组口干、便秘、视力模糊症状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以及肝功能、肾功能指标变化。结果拔管后7d,A、B、C组与D组OABSS及PPBC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A、B组,B、C组,A、C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2例出现口干,1例便秘;B组5例口干,3例便秘,2例视力模糊;C组有4例口干,2例便秘,1例视力模糊;D组仅1例便秘。各组第7d复查的肝功能、肾功能与术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索利那新治疗TURP术后OAB症状比托特罗定更安全,5mg足以发挥疗效,副作用更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