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 毫秒
1.
2.
新生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突触素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观察新生Wistar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突触素的表达 .探讨中枢神经系统的可塑性 .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新生鼠脑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点脑组织突触素的表达 .结果 :缺血再灌注 3d突触素表达开始增高 ,7d达高峰 ,1 4d时免疫活性仍高 ,其矫正吸光度值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 .结论 :新生Wistar大鼠脑神经细胞损伤后具有修复的可塑性 ,其时间持续至缺血再灌注后 1 4d .突触素检测能较好地反映神经元和轴突的代偿再生情况 相似文献
3.
新生Wistar鼠海马CA1区GFAP和Syp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动态观察Wistar鼠生后7~21d海马CA1区胶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突触素(Syp)的表达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动态观察Wistar大鼠生后7d、8d、10d、14d、21d海马CA1区GFAP和Syp的表达.结果海马CA1区Syp和GFAP的表达随日龄增加而增加.结论 Wistar大鼠海马CA1区GFAP和Syp的表达随日龄增加而增加,表明新生Wistar大鼠脑于生后大脑处于不断生长发育阶段,测定GFAP和Syp是研究新生鼠脑发育的有效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金思维对老年性痴呆大鼠海马CA1区GAP-43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β淀粉样肽(Aβ)对大鼠海马CA1区GAP-43表达的改变及中药金思维对其的影响。方法应用凝聚态Aβ1-42在大鼠海马内注射以建立老年性痴呆(AD)动物模型;4周后取脑冰冻切片,采用免疫组化法和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测定海马CA1区GAP-43阳性神经元数目及光密度值。结果海马CA1区GAP-43阳性细胞数模型组和正常组(分别为52.33±28.45和59·60±22.84)相比无显著差异;金思维组(77.06±14.66)与模型组和多奈哌齐组(51.26±22·44)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海马CA1区GAP-43阳性细胞OD值模型组和正常组(分别为92.77±7.37和71·30±11.65)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金思维组(75.44±5.29)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而与多奈哌齐组(73.09±5·18)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金思维可使老年性痴呆模型大鼠海马区GAP-43的表达量增加,为金思维促神经生长、改善突触可塑性和学习记忆功能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5.
脑缺血再灌注大鼠GAP-43和RhoA蛋白表达及NEP1-40对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侧脑室注射NEP1-40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轴突再生、患肢功能恢复和RhoA信号通路活动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将60只成年雄性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对照组、侧脑室注射PBS组和侧脑室注射NEP1-40组;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缺血灶周边脑组织生长相关蛋白(GAP-43)和RhoA蛋白表达;用Montoya设计的"楼梯测试"方法对患肢运动功能进行测试.结果 ①侧脑室注射NEP1-40组大鼠缺血灶周边脑组织GAP-43在术后7 d和14 d均高于脑缺血对照组和侧脑室注射PBS组,以术后7 d最显著.②侧脑室注射NEP1-40组大鼠缺血灶周边脑组织RhoA在术后各时相点显著低于脑缺血对照组和侧脑室注射PBS组.③侧脑室注射NEP1-40组大鼠在术后各时相点"楼梯测试"结果显著高于脑缺血对照组和侧脑室注射PBS组.结论 NEP1-40能够促进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损伤后轴突再生和运动功能恢复,其机制可能与抑制RhoA信号通路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大鼠脑缺血再灌注不同时期海马CA1区神经元动态变化,了解迟发性神经元坏死的产生过程及其规律,为治疗性实验性用药制定参考时间表。方法 采用Wistar大鼠四血管结扎模型,造成前脑缺血,于再灌流不同时间点上处死动物,取脑、石腊包埋、冠状切片、光镜观察。结果 海马CA1锥体细胞在再灌流24h时,主要表现为胞质着色变浅谈,核肿胀;再灌48h时:细胞严重变性,边界模糊、消失,有明显细胞缺失;60h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神经节苷脂(GM1)对脑外伤大鼠大脑皮质和海马区神经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表达的影响,探讨GM1促进脑外伤神经修复的可能机制。方法选择出生10周雄性SD大鼠20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60只,无脑外伤,术前腹腔注射生理盐水3 d。脑外伤模型140只,分为模型组70只,术前腹腔注射生理盐水3 d;GM1组70只,术前腹腔注射GM13 d。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大鼠大脑顶叶皮质和海马区GAP-43于0~24 h不同时间点的表达情况,并在术后1~5 d不同时间点进行行为学检测。结果 (1)GM1组大鼠大脑顶叶皮质0~16 h和海马区0~24 h GAP-43的表达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而与假手术组比较,大鼠顶叶皮质区8~24 h GAP-43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GM1组大鼠大脑顶叶皮质GAP-43的表达,术后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升高,至24 h已达模型组水平。(3)假手术组的行为学表现1~5 d均优于模型组和GM1组(P〈0.01),GM1组在术后2~5 d运动能力逐步增强,行为学表现优于模型组(P〈0.05)。结论预防性使用GM1有效地促进大鼠大脑皮质GAP-43的表达升高,降低脑外伤大鼠脑损伤程度,从而发挥其对实验性脑外伤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早期丰富环境干预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 brain injury, HIBI)新生大鼠海马生长相关蛋白(Growth-associated protein-43, GAP-43)表达的影响.方法 按Rice法制备SD大鼠HIBI模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非干预组,假手术大鼠作为对照组.干预组大鼠于HIBI后第2天开始丰富环境干预,分别于术后第3、7、14、21、28天取各组大鼠脑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RT-PCR检测,观察不同时间点各组大鼠海马GAP-43及其mRNA表达的差异.结果 非干预组大鼠海马GAP-43及其mRNA表达强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海马GAP-43表达于术后第14、21、28天强于非干预组,差异显著(P<0.05),GAP-43mRNA表达于术后第7、14、21、28天强于非干预组,差异显著(P<0.05). 结论 早期丰富环境干预可以增强HIBI新生大鼠海马GAP-43及其mRNA的表达,提示GAP-43表达的增多可能参与了丰富环境影响HIBI新生大鼠损伤修复的机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Bax蛋白的表达及超微结构的改变,并探讨EGb761对脑缺血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将四血管阻塞法略作改动制成弥漫性全脑缺血20min,再灌注24h,48h和72h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组(S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EGy761治疗组(EGb组)。其中SMA组除不阻断椎动脉颈总动脉外,余操作同实验组。采用SP法检测海马CA1及Bax蛋白表达应用透射电镜对该区超微结构进行观察。结果:(1)Bax蛋白表达于再灌注24h阳性信号最强,之后下降。(2)超微结构病理改变以48h显著,24h病变不明显,72h神经细胞丢失严重。(3)治疗组Bax阳性信号较对应时间点的对照组明显减弱,超微病理改变也较轻。结论:Bax蛋白在海马缺血后神经元迟发性死亡中起着重要作用,EGb761对脑缺血损伤的保护机制可能与抑制Bax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缺血预处理减轻沙土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与海马CA1区p-p38MAPK表达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脑缺血预处理减轻沙土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与海马CA1区磷酸化p38MAPK(p-p38MAPK)含量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夹闭造成前脑缺血的动物模型?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组)?预缺血组(IA组,前脑缺血3 min)?缺血再灌注组(IR组)?预处理组(IP组)?后3组末次缺血后再分为再灌注15 min?2 h?6 h?1 天和5 天时间点,每时间点8只动物?前4亚组用免疫组化法测定海马CA1区p-p38MAPK含量?再灌注1 天?5 天2亚组观察行为学变化和海马CA1区形态学存活细胞数目?结果:IA组?IR组?IP组沙土鼠海马CA1区再灌注15 min?2 h?6 h和1 天 p-p38MAPK表达均多于S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 );IR组沙土鼠海马CA1区再灌注15 min?2 h?6 h和1 天 p-p38MAPK表达均多于I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 );IP组沙土鼠海马CA1区再灌注15 min和2 h p-p38MAPK表达多于I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再灌注2 h?6 h和1天 p-p38MAPK表达较IR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A组与SH组沙土鼠行为学改变无统计学意义(P > 0.05);IR组沙土鼠再灌注1天和5天探索活动均较IA组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IP组沙土鼠再灌注1天?5天探索活动均少于I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 )?IR组沙土鼠海马CA1区再灌注1天和5天存活神经元少于I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IP组沙土鼠海马CA1区再灌注5天存活神经元多于I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 )?结论:3 min预缺血可引起海马CA1/3区p-p38MAPK水平轻度升高,但能降低24 h后5 min缺血再灌注引起的海马CA1区p-p38MAPK水平的上升程度?同时缺血预处理减少海马CA1区神经元死亡,并改善沙土鼠行为学变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阐明大鼠双侧肾上腺切除后垂体前叶生长相关蛋白 43(GAP- 43)免疫阳性神经纤维表达的量与术后时间点的关系 ,即轴突发芽的时间过程 .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ABC法 .结果 大鼠双侧肾上腺切除术后第 4日垂体前叶GAP- 43阳性表达显著增多 ,第 2周有所下降 ,至第 4周基本降至正常水平 .结论 大鼠在双侧肾上腺切除后 ,垂体前叶出现肽能神经纤维发芽 ,并围绕在腺细胞周围 ,该发芽过程于术后 4~ 7d达到高峰 ,第 2周开始下降 ,第 4周基本结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缺血预处理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肝内胆管上皮细胞凋亡及Bag-1表达及影响,探讨IP对IR损伤后胆管上皮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 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0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预处理组(IP组),每组10只.制备IR及IP模型,取肝门周围组织行免疫组化、原位杂交染色检测Bag-1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及行TUNEL染色检测胆管上皮细胞凋亡并计算凋亡指数(AI). 结果 TUNEL染色显示胆管上皮细胞凋亡水平SO组最低、IR组最高、IP组居中,三组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免疫组化染色及原位杂交染色Bag-1 mRNA和蛋白在各组中的表达程度与TUNEL染色提示的凋亡程度相同,且两两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缺血预处理对胆管上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可能与上调Bag-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脑缺血预处理后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在海马CA1区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脑缺血预处理后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在海马CA1区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沙土鼠双侧颈总动脉阻断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 (SH)、预处理对照组 (IC)、预处理缺血组 (IP)及脑缺血再灌注组 (IR) ;每组据再灌注时间点不同又分 1、3、5及 7d 4个亚组 ,每组 6只动物。在预定时间点行开阔法行为学检查、TUNEL法海马CA1区凋亡细胞检测 ,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测定Bcl -2、Bax蛋白在海马CA1区的动态变化。结果 IP可显著减少沙土鼠探索活动及海马CA1区凋亡锥体细胞数量 (与IR组相比 ,P <0 .0 1) ,诱导Bcl-2蛋白及抑制Bax蛋白表达 (与IR组相比 ,P <0 .0 1)。结论 脑缺血预处理有确切的脑保护作用 ,调控凋亡相关基因Bcl -2、Bax蛋白的表达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右-苯丙胺对脑缺血大鼠细胞凋亡和生长相关蛋白43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采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右-苯丙胺对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应用Koizumi线栓法建立单侧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术后1、3、6周应用原位末端标记法观察细胞凋亡并计数阳性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及RT-PCR检测缺血周围区生长相关蛋白(GAP-43)表达的变化.结果 右-苯丙胺治疗组较自然恢复组细胞凋亡明显减少;免疫组化光密度定量测定及RT-PCR显示GAP-43的表达水平在第1周末明显增高,且治疗组高于自然恢复组.结论 右-苯丙胺能减少脑梗死边缘区细胞凋亡的发生,促进GAP-43的表达.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神经干细胞(NSC)在分化过程中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基因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NSC提取于新生鼠的海马区,经培养及Nestin免疫细胞化学鉴定,用RT-PCR和免疫组化方法观察GAP-43基因在NSC分化过程中不同时间点的表达。结果:GAP-43mRNA在NSC处于克隆球阶段未检测到其表达,开始分化12h可检测到其低表达,并逐渐升高,3d表达量达到高峰,5d表达量下降。GAP-43最初在NSC分化1d的胞质内表达并逐渐升高,5d表达增强,于细胞的突起中明显,7d时GAP-43反应减弱并逐渐消失。结论:在神经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过程中GAP-43基因参与引导突起的生长并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托吡酯对戊四氮点燃大鼠海马结构内生长相关蛋白(GAP)-43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I组大鼠胃内注入生理盐水(10 mL/kg)后1 h腹腔注射10 g/L 戊四氮(35 mg/kg);Ⅱ组和Ⅲ组大鼠腹腔注射戊四氮(剂量同I组)前1 h分别按100 mg/kg和40 mg/kg胃内注入10 g/L 托吡酯生理盐水溶液;Ⅳ组大鼠按10 mL/kg和3.5 mL/kg分别胃内注入和腹腔注射生理盐水,间隔1 h.各组选取2个研究时间点,第1个时间点为I组大鼠疒间性发作达到Ⅲ级,第2个时间点为Ⅰ组大鼠疒间性发作达到Ⅴ级,每个时间点各组大鼠为5只.应用RT-PCR半定量检测不同时间点各组大鼠齿状回、海马CA3区及CA1区GAP-43 mRNA的表达.结果:2周和4周时I 组大鼠疒间性发作分别达到Ⅲ级和V级.GAP-43 mRNA RT-PCR 产物经溴乙啶显色后显示出256 bp和385 bp 2个预期的条带.在同一时间点,Ⅰ组、Ⅱ组和Ⅲ组大鼠齿状回及CA3区的GAP-43 mRNA表达强于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在CA1区GAP-43 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和Ⅲ组大鼠齿状回和CA3区的GAP-43 mRNA表达水平较Ⅰ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Ⅱ组和Ⅲ组大鼠之间GAP-43 mRNA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2周时相比,4周时Ⅰ组大鼠GAP-43 mRNA表达水平进一步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戊四氮点燃大鼠海马GAP-43 mRNA表达增强,表明突触重建参与了癫(癎)发生的病理过程;托吡酯可抑制GAP-43的表达,可能是托吡酯抗癫(癎)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