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冠状动脉造影病人的心理问题及护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春花  韩巧英  钱艳芳 《护理研究》2005,19(15):1337-1338
目前,冠状动脉造影已成为诊断冠心病,明确冠状动脉狭窄部位、程度的重要方法,对冠心病的诊断可达定量水平,为估计病人预后、决定药物使用及介入性治疗提供了更为确切的指标.由于介入性诊治属有创性,存在一定的风险,且术后需卧床制动,因此,绝大多数病人对该术存在担心恐惧等心理,加之术中、术后所承受的不适感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该术的成功及病情变化,为减轻病人恐惧与担心,增加手术的成功率,认真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自2000年6月我科开展冠状动脉介入性诊治护理以来,对病人心理特征不断进行观察分析,现将其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心导管术后早期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重症监护室50例冠心病患者作介入性诊断和治疗后的并发症:心律失常、低血压、血肿,感染的发生及相关因素,监护室护士对心导管术后病人的观察内容和护理措施,提高冠心病病人介入性治疗的即刻效果。  相似文献   

3.
心脏介入术是指介入性诊断及治疗术,包括冠状动脉造影术、人工心脏起搏器安置术、射频消融、经皮穿刺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及支架安置术等,已成为目前治疗心脏病的重要手段。但最大缺点是术后需要平卧24h,术侧肢体制动12h,砂袋压迫6h~12h。临床实践发现病人长时间的强迫体位,出现肢体麻木、腰酸背痛、排尿困难、烦躁、恐惧心理,加之介入性诊断治疗术后需要大量饮水,增加了床上排尿的心理压力。因此。对本科住院做心脏介入术的80例病人试行有效的护理干预,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黄秀练 《护理研究》2004,18(2):309-309
冠状动脉造影是指向左右冠状动脉开口处插入一种特制的冠状动脉导管,注人造影剂而显示冠状动脉的走向和病变,是目前能在活体显示其解剖结构的惟一方法^[1]。该方法已成为诊断冠心病,明确冠状动脉狭窄部位及程度的重要方法,为估计病人预后,决定药物及介人性治疗提供更为确切的指标^[2]。但由于该方法为创伤性检查,病人常产生恐惧心理,许多病人术后还会出现尿潴留、便秘、腰部酸痛等不适症状。为减少术后并发症和减轻病人的心理负担,护理人员对病人进行了术前教育和术后康复护理,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随着冠心病介入诊断和治疗的开展,要求临床上对冠状动脉现变做到明确的诊断,而冠状动脉造影本可揭示冠状动脉的解剖畸形,及其阻塞病变的位置、程度、范围、对冠心病的诊断可达定量水平,我们对住院患者进行了此项检查。就其护理结合体会加以论述:1临床资料检查50例,男30例,女20例,年龄30~70岁,其中急性心肌梗塞2例(发病一个月内)冠心病、心绞痛旧例,用于介入性治疗者10例,皮冠状动脉扩张术7例,可凝冠心病13例。2方法本项检查由医生操作,护士配合进行术中监护及术后护理,均经股动脉穿刺置入ludkins导管进行冠脉造影。3术的准…  相似文献   

6.
心脏介入诊疗术患者心理干预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心脏介入性诊断及治疗包括冠状动脉造影、人工心脏起搏器安置术、射频消融、经皮穿刺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及支架安置术等,已成为治疗心脏病的重要手段。但该项技术为创伤性操作,手术风险较大,医疗费用高,因此对患者的心理、社会功能等诸多方面均有一定的影响,许多患者表现出焦虑和抑郁等负性情绪[1],这些不良的心理反应会直接影响手术过程和术后康复。临床护理实践证明,切实有效的心理干预能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调动患者积极的心理应对能力,对改善或消除不良情绪,提高依从性,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疗效,改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  相似文献   

7.
王霞 《护理研究》2007,21(1):176-177
冠状动脉造影术目前已成为诊断冠心病、心绞痛及确定冠状动脉病变情况常见的介入性检查。肺栓塞是术后较为严重的并发症,肺栓塞是肺内或肺外血栓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而引起循环障碍的病理生理综合征。若不及时救治,病死率达20%~30%。因此,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及时治疗和精心护理极为重要。现就1例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并发急性肺栓塞的抢救和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冠状动脉造影术前教育及术后康复护理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黄秀练 《护理研究》2004,18(4):309-309
冠状动脉造影是指向左右冠状动脉开口处插入一种特制的冠状动脉导管 ,注入造影剂而显示冠状动脉的走向和病变 ,是目前能在活体显示其解剖结构的惟一方法[1] 。该方法已成为诊断冠心病 ,明确冠状动脉狭窄部位及程度的重要方法 ,为估计病人预后 ,决定药物及介入性治疗提供更为确切的指标[2 ] 。但由于该方法为创伤性检查 ,病人常产生恐惧心理 ,许多病人术后还会出现尿潴留、便秘、腰部酸痛等不适症状。为减少术后并发症和减轻病人的心理负担 ,护理人员对病人进行了术前教育和术后康复护理 ,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  本…  相似文献   

9.
赵蕊 《现代护理》2007,13(1):74-75
冠状动脉造影(CAG)是指向左右冠状动脉开口处插入一种特别的冠状动脉导管,注入造影剂,从而显示冠状动脉走形和病变的一种心血管造影方法,可明确冠状动脉狭窄部位、狭窄程度,定量诊断冠心病,为估计病人预后、决定药物使用及介入性治疗提供更为准确的指标。具有创伤小、痛苦少、疗效确切等特点,其最大缺点在于术后仰卧一段时间,同时要求患肢的制动。  相似文献   

10.
冠心病介入治疗已成为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的重要手段,是一种快速、安全、有效的诊断治疗方法,具有创伤小、疗效显著、病人易接受等优点;但因多数病人对这方面的信息掌握的甚少,易引起心理应激反应,如焦虑、抑郁等,尤其是急诊病人。而心理因素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表现和转归中起重要作用,并可导致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增加,对病人的预后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行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CI)应用心理护理干预已成为促进PCI术病人身心健康的重要对策。我院心脏中心及急救中心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行PCI术实施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有效地消除了病人焦虑、恐惧等负性情绪,促进了病人心理生理的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