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小儿肺炎病毒学与临床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相似文献   

2.
97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调查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在儿科发病占首位,我院年均收治下呼吸道感染(LRl)2000~2500例次。占内科住院患儿的1/3。其临床诊断及分型主要靠经X线特点、临床过程及外周血白细胞分类。由于缺少病原学诊断,抗生素应用逐年升级。为了更好地贯彻WHO关于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ARI)临床管理条例,减少抗生素应用的盲目性,我院呼吸组于1991年11月~  相似文献   

3.
2岁以内小儿肺炎细菌病原学及药敏结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岁以内小儿肺炎2375例中,细菌检出阳性279例,共检出细菌15种,287株,常见菌为表皮葡萄球菌、金葡菌、肺炎球菌、大肠杆菌、卡他布兰汉氏菌等。从检出细菌药敏情况看,表皮葡萄球菌和金葡萄对常用抗生素均有较高耐药性。万古霉素对G^(+)球菌有强大的抗菌活性,肺炎球菌对常用抗生素仍有较高敏感率。丁胺卡娜霉素和头孢噻肟对本组检出的主要G^(-)杆菌有良好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4.
5.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特点及年度流行情况分析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1995年10月~1996年2月用微量颗业凝集法检测肺炎患儿494例,肺炎支原体(MP)抗体阳性者148例,阳性率为30.0%,示婴幼儿MP感染比例有增高趋势,95年秋冬季沈阳地区有MP感染流行。婴幼儿和儿童期MP肺炎的临床表现不同,年龄愈小,MP感染的临床表现愈不典型,因而易漏诊,误诊,儿童期MP肺炎表现较典型容易诊断,但病程长,肺外并发症多,尤以肺外表现为首发症状时易误诊。  相似文献   

6.
小儿肺炎--21世纪仍是一大威胁   总被引:36,自引:1,他引:35  
小儿肺炎的发病率高,占住院疾病中首位,其中重症肺炎的病死率在20%~30%,为发展中国家5岁以下小儿死亡的主要疾病,全球每年有350万小儿死于肺炎。婴幼儿气管及支气管壁弹力组织发育差,管腔狭小,纤毛载运系统差。因此,上呼吸道感染后,细菌易向下延伸至肺部,引起肺炎。  相似文献   

7.
小儿肺炎156例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 15 6例小儿肺炎心电图进行分析 ,旨在探讨心电图改变与病情的关系及对预后的价值。对象与方法一、对象  1997年 9月~ 1999年 9月收治的小儿肺炎15 6例 ,按病情分为两组 ,轻症肺炎组 95例 (6 1% ) ,男49例 ,女 46例 ,年龄 1个月~ 14a(平均 3.10a) ;重症肺炎组 6 1例 (39% ) ,男 32例 ,女 2 9例 ,年龄 1个月~ 13a(平均2 .90a)。均经体检、X线胸片及超声心动图检查排除器质性心脏病。均符合卫生部颁布的小儿肺炎防治方案的诊断标准[1] 。二、方法 采用日本光电 6 5 11型单导心电图机 ,在发病后 1~ 3d内作常规 12导联心电图…  相似文献   

8.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心脏损害14例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肺炎支原体(MP)是小儿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但合并心脏损害比较少见。我院近7年收治MP肺炎193例,其中合并心脏损害14例,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14例中男8例,女6例。年龄1.5~13岁,平均5.3岁。痰MP-PCR阳性,病初血清MP抗体阳性,恢复期抗体升高4倍以上者确诊为MP感染。合并有下述表现中二项者认为有心  相似文献   

9.
小儿肺炎型哮喘2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目的 分析肺炎型哮喘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23 例肺炎型哮喘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均表现为较长时间发作性或持续性咳嗽、气促;有时出现喘息15 例,无明显喘息8 例;发作时肺部听诊单纯中小水泡音6 例,小水泡音1 例,中小水泡音及干性口罗音14 例,中小水泡音及少许哮鸣音2 例;症状体征于晨起半小时至1 小时后出现,持续数小时,遂后渐减轻至消失,夜间无症状体征。43-5% 有家族过敏史,8-7 % 有家族哮喘史,39-1 % 有个人过敏史,总IgE全部升高。以后表现为典型哮喘发作占39-1% 。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有效。结论 儿童哮喘中存在着肺炎型哮喘,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婴幼儿肺炎型哮喘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对表现为较长时间发作性或持续性咳嗽、气促,肺部听诊可闻水泡音25例肺炎型哮喘婴幼儿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有效。结论婴幼儿哮喘中存在着肺炎型哮喘,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儿童肺炎常见病原的流行情况以及儿童肺炎的中医证候演变规律,同时探讨中西医内外综合治疗方案治疗儿童肺炎的疗效。方法按照最佳临床试验原则开展规范化临床试验研究,通过840例儿童肺炎的RCT研究,对患儿血清用颗粒凝集法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ELISA法检测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和流感病毒的病毒抗体。跟踪观察患儿在入院当天(基线点)、用药后第3、5、7和10天的临床表现,确定各观察点中医证型。应用证候的演变概率法对儿童肺炎中医证候在不同观察点和不同地域的演变规律进行系统分析。同时,对治疗组和对照组做总体疗效、证候疗效及临床各单证改善情况对比。结果共测得病毒感染阳性病例303例,支原体肺炎在3~7岁儿童中阳性率最高,<3岁组病毒阳性率最高,东北、成都地区在不同季节的病原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海、广州地区在不同季节的病原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的病原在中医证型间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肺炎初期以风热闭肺证、痰热闭肺证为主;中期是由实证向虚证转移的关键时期;肺炎初期,南方与北方证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肺炎后期,南方与北方肺炎虚证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西医内、外综合治疗法可明显提高儿童肺炎总体疗效及证候疗效,对临床各单证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支原体肺炎在3~7岁儿童中患病率最高,病毒性肺炎患病率在1~3岁儿童最高;病毒阳性检出率南方略高于北方。儿童肺炎中医证候在不同观察点、不同地域有着不同的演变规律。同时证明,本研究采用的中西医内、外综合治疗法可缩短儿童肺炎疗程,是治疗儿童肺炎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2.
小儿急性肝功能衰竭是危及生命的临床综合征,其定义和适用范围与成人有较大差别.发病主要与病毒感染、先天和遗传代谢性疾病、药物中毒等相关,但具体病因在婴儿和年长儿有明显不同.本文仅就小儿急性肝功能衰竭的定义和常见病因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儿童晕厥30例病因及临床资料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分析小儿晕厥的发病情况及病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1995年 6月至2 0 0 4年 6月以“晕厥或头晕”主诉收治住院的 30例患儿临床资料。结果  30例患儿年龄在 2~ 13( 9 4± 2 7)岁 ,男 12例 ,女 18例。神经系统疾病晕厥 12例 ,占 4 0 0 % ,包括颅内动脉供血不足 7例 ,癫疒间1例 ,癔症 2例 ,脑震荡 1例 ,发作性头晕肘痛 1例 ;心源性晕厥 7例 ,占 2 3 3% ,3例为室上性心动过速 ,1例为长Q T综合征伴阵发性尖端扭转性室速 ,另 3例为法洛四联症缺氧发作 ;月经失血性贫血 1例 ,占 3 3% ;其余 10例病因不明 ,占 33 3% ,其中 2例为运动后或站立时间过久。结论 儿童晕厥发病年龄绝大多数在学龄期 ,女性多见 ,病因多种 ,有神经系统疾病、心源性等 ,青春发育期女性发生晕厥还应考虑到月经失血性贫血所致 ,另有 1/ 3患儿病因不明 ,可能为神经血管介导性晕厥 ,需通过直立倾斜试验等检查及进一步随访以协助诊断  相似文献   

14.
This prospective study evaluated 382 pediatric patients with peripheral lymphadenopathy (LA) presenting at the Pediatric Oncology and Hematology Departments of Social Security Children's Hospital and Gazi University Medical Faculty Hospital. The ages of the patients ranged between 2 months and 16 years (median 7 years); 72% of the patients were male. Of the 382 patients, 138 had localized LA (a single anatomic area involved), 171 had limited LA (two or three areas involved), and 73 had generalized LA ( four or more anatomic areas involved). The specific etiology (either benign or malign) was defined in 79% of patients with generalized LA. However, in patients with localized LA and limited LA, specific etiology could be identified only in 43 and 53% of patients, respectively. Based on this study, BCG-LA and pyogenic infections are more frequently manifested by localized LA; LA of unknown origin, Hodgkin's disease, tuberculosis,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and toxoplasmosis are frequently manifested by localized or limited LA; and cytomegalovirus infection (CMV), infectious mononucleous, rubella, acute leukemia, non-Hodgkin's lymphoma are frequently manifested by limited or generalized LA. Out of 382 patients, 196 patients had a maximum lymph node diameter of less than 2 cm. A benign etiology was shown in 159/196 of these patients. In 37/196 of these patients LA was due to a malignancy, and these cases almost invariably had some apparent additional diagnostic clinical and laboratory findings. Based on this observation a maximum lymph node size of 2 cm was considered an appropriate limit to distinguish malignant disease from benign causes except when there is other evidence of an underlying malignant disease. However, lymphadenopathies located at supraclavicular region (27 patients) either localized or as part of generalized LA had a specific benign or malignant disease in etiology (malignancy in 20, tuberculosis in 3, CMV in 2, sarcoidosis in 1, and lipoma in 1) even though they were less than 2 cm in diameter.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儿童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和病因.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1年7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住院的47例脑梗死患儿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7例患儿中,男30例,女17例;发病年龄2个月~11岁,平均3.1岁.常见的神经系统表现依次为肢体瘫痪32例(68.1%),中枢性面瘫15例(31.9%),惊厥12例(25.5%),意识、语言障碍各10例(21.3%).47例患儿中,神经影像学(CT或MRI)检查示梗死灶位于基底节区31例,其中4例同时伴其他部位梗死.多脑叶梗死5例,半球梗死3例,顶叶梗死、额叶梗死、颞叶梗死、丘脑梗死各2例.19例行血管影像学检查,其中11例异常,以大脑中动脉受累最常见(5例).47例患儿常见病因为头部外伤(19例,404%)、感染(12例,25.5%)、烟雾病(5例,10.6%),此外,10例(21.3%)患儿病因不明.结论 儿童脑梗死易发生于婴幼儿期;最常见的神经功能障碍为肢体瘫痪;神经影像学显示基底节区梗死最常见;常见病因为外伤、感染和烟雾病.  相似文献   

16.
儿童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与应急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化道出血是危害儿童生命健康的急症,其出血原因众多,并随年龄而不同,需要合理诊断和治疗.患儿临床表现从无症状性贫血到失血性休克变化多样,因此,救治的关键是对患儿先进行快速评估、稳定和复苏,然后再做病因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17.
儿童门脉高压症病因和预后回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住院儿童门脉高压症的病因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78~1997年共20年的住院病例53例,随访40例,随访时间为05~12年,中位数13年。结果90年代以后儿童门脉高压症的住院率有上升的趋势,诊断的病因亦增多;病因主要是门脉海绵样变、门脉性肝硬化和先天性胆道闭锁,遗传代谢病亦占有一定的比例;在主要病因中,以先天性胆道闭锁所致的门脉高压症预后最差,门脉性肝硬化的预后极不一致,部分预后良好,门脉海绵样变以分流术后的预后较好。结论儿童门脉高压症的病因构成与成人相比有明显不同的特点,其预后与病因和治疗方式有关,临床上应有所认识。  相似文献   

18.
血清降钙素原判断儿童脓毒症病原学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细菌、病毒及支原体感染引起脓毒症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的水平,明确血清PCT判断引起儿童脓毒症常见病原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1日至2012年9月1日入住湖南省儿童医院PICU确诊细菌、病毒、支原体感染引起脓毒症患儿330例,检测其入院时及治疗3d后的PCT水平,分析不同血清PCT水平下细菌、病毒及支原体感染引起的脓毒症的分布差异.分析细菌、病毒及支原体感染引起脓毒症的血清PCT水平在入院时与治疗3d时的差异.结果 细菌感染引起的脓毒症血清PCT水平明显升高,病毒及支原体感染引起的血清PCT水平升高不明显,分别为0.71 (8.14) ng/ml、0.15 (1.68) ng/ml、0.28 (1.89) ng/ml.按PCT水平分为0.05~ ng/ml、0.5~ ng/ml、2~ng/ml、10 ~ 300 ng/ml组,四组中细菌、病毒及支原体感染引起的脓毒症的分布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4.50,P<0.01).细菌感染引起的脓毒症抗炎治疗3d后,PCT水平较入院时明显下降[0.32(5.68) ng/ml vs 0.71 (8.14)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9.34,P<0.05).结论 PCT判断儿童脓毒症病原学有一定作用.PCT明显升高及抗炎治疗后PCT明显降低提示细菌感染可能性大,PCT升高不明显以病毒及支原体感染为主,不能完全排除细菌感染.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儿童常见呼吸道病毒感染的发生率,比较不同年龄段儿童呼吸道感染的病毒检出情况,并分析儿童喘息症状与病毒感染的关系.方法 以618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为研究对象,取其鼻咽分泌物进行七项呼吸道病毒抗原检测并分析其结果,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甲型流感病毒(IFA)、乙型流感病毒(IFB)、副流感病毒Ⅰ、Ⅱ、Ⅲ(PIVⅠ、Ⅱ、Ⅲ).结果 (1)618例送检标本中,166例阳性,总阳性率为26.86%,其中RSV最高,阳性率为17.96%,其余依次为PIVⅢ(5.99%),IFA(1.62%),ADV(0.81%),PIVⅠ (0.49%);混合感染1例,阳性率为0.16%,为RSV与PIVⅠ混合感染.(2)14d~ <1岁、1岁~<3岁、3岁~<6岁及≥6岁不同年龄组病毒检出阳性率依次为35.04%、18.25%、17.11%、9.26%.(3)不同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病毒检出率不同,以毛细支气管炎检出率最高,为47.37%.(4)所检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婴幼儿更易出现喘鸣体征,喘息患儿中以RSV检出阳性率最高,为42.17%.结论 RSV和PIVⅢ是儿童呼吸道感染的最常见病毒;呼吸道感染的儿童年龄越小,越容易发生病毒感染;喘息患儿中RSV感染率最高.  相似文献   

20.
背景:近年来儿童卒中的发病率显著增长,其中动脉缺血性卒中比例居多,儿童缺血性卒中的病因与成人不同,早期识别、及时对因治疗,能显著降低致残率。 目的:分析儿童动脉缺血性卒中的常见病因、临床特点、影像学特点、治疗及预后,为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设计:病例系列报告。 方法:对2017年4月至2019年7月在北京天坛医院儿科及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就诊的动脉缺血性卒中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主要结局指标:儿童动脉缺血性卒中的病因和临床表现。 结果:50例患儿纳入本文分析,男29例,女21例。发病年龄9个月至17岁,平均年龄(8.8±3.9)岁,7~10岁21例(42%)。病因包括烟雾病39例(78%),感染5例(10%),头部外伤3例(6%),血管炎、心脏病和未找到明确病因各1例(2%)。卒中发作时47例(94%)表现为肢体瘫痪,感觉减退或麻木、语言障碍各9例(18%),其他表现包括中枢性面瘫、意识障碍、癫等。神经影像学检查提示梗死灶位于多发脑叶19例(38%)、基底节区15例(30%)、单发脑叶10例(20%),脑干1例(2%),多发病灶(基底节、脑叶、小脑及脑干)5例(10%)。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提示前循环受累34例,其中23例(67.6%)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 结论:学龄期是儿童动脉缺血性卒中发病高峰,肢体瘫痪为最常见的临床表现,烟雾病和感染是主要病因,前循环受累较后循环多见,其中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缺血梗死最常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