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过去10年间对上胃肠道疾病进行了大量临床研究,这对现代的治疗实践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复习这一时期有关抗酸药治疗的临床经验,并比较抗酸药与安慰剂和其他抗溃疡药防治十二指肠溃疡(DU)、胃溃疡(GU)、应激性溃疡(SU)、急性胃肠道出血和胃食管反流性疾病(GERD)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消化道出血     
文内对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包括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门静脉高压症所致的食道下端或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急性胃粘膜出血,胆道出血,以及胃肿瘤,食管裂孔疝及消化性食管炎,食道、贲门粘膜撕裂症,胃粘膜脱垂症,食管、胃及十二指肠憩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有人认为主动脉瓣狭窄病人合并右结肠血管畸形是以往难以诊断的胃肠道出血的部分原因。本文报告12例胃肠道血管发育不良。6例有胃或十二指肠血管发育不良、高龄和主动脉瓣疾病的特征,其中4例在胃和十二指肠血管发育不良区域内有反复出血,曾用内窥镜止血治疗,1例有2次出血,第1次因十二指肠溃疡,第2次因十二指肠和结肠血管发育不良所致;1例胃部有血管发育不良和浅表性溃疡,出血可能系这两种病损所致。  相似文献   

4.
肝脏疾病的凝血因子与肝促凝血活酶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重症肝炎和肝硬化的死亡原因中,消化道出血甚为多见。但病理解剖确认有食道或胃底静脉破裂的病例并不多,多数病例是胃肠道粘膜弥漫性渗血,不易找到特定的血管破裂部位,或者是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这类出血病例在不同程度上伴有严重的血液凝固障碍,其原因有凝血因子减少血小板数量或功能降低、纤溶亢进以及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在肝脏疾病,凝血试验对协助诊断、了解病情轻重和估计预后,甚至指导治疗都  相似文献   

5.
奥美拉唑系一质子泵抑制剂,可明显抑制胃酸分泌,故可有效地治疗消化性溃疡、胃食管返流和食管炎性病变等酸相关性疾病。1989年,Woolfson与Greenberg首次报道该药明显改善1例胃十二指肠Crohn病患者的亡消化道症状。随后,Valori与Cockel于1990年也报道2例Crohn病合并十二指肠溃疡病患者,在经传统的抗溃疡治疗无效后,试用奥美拉唑得到治疗。此例为39岁女性患者,已有十二指肠溃疡病史17年,在因末端回肠Crohn病行右半结肠切除术后2年中,仍持续有上腹疼痛症状,放射学和内镜检查提示十二指肠溃疡与新形成的末  相似文献   

6.

抗血小板药物在血管栓塞性疾病一级和二级预防中的应用广泛,可减少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但双联抗 血小板药物在抑制血小板聚集的同时,也会影响消化道黏膜的修复与愈合,导致溃疡形成和出血,严重时可致患者 死亡。联合用药时消化道大出血的风险明显增加。对于双抗药物导致的消化道出血患者,应首选内镜下止血治疗, 平衡获益和风险。为预防双抗药物导致的消化道黏膜损伤,应采用标准化流程对患者进行风险评估和筛选,规范抗 血小板治疗的适应证;同时早期识别消化道损伤高危人群,采取合理的保护措施,尽可能减少消化道损伤和出血的 发生。  相似文献   


7.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胃肠道并发症的高发病率和严重性已被临床医生重视,尤其在肾移植后患者,这些并发症尤为常见。在慢性肾功能衰竭进入严重阶段,即血清肌酐达5.7~7.9mg/dl,尿素氮56.0mg/dl时即易出现胃肠道症状,如尿素氮到84.0mg/dl时,消化道症状的出现不可避免。上消化道并发症主要为溃疡和大出血。出血原因有溃疡和出血性胃炎最常见,但最近报告不少病例是胃及十二指肠血管发育不良。有资料说明,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时,40%的出血原因为凝血机制异常。过去一直认为肾功能衰竭  相似文献   

8.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食管症状和并发症的一类疾病,其主要表现为反酸、烧心或食物反流症状,最终可导致食管糜烂、溃疡、出血、狭窄等食管炎和咽、喉、气道等食管以外的组织损害。  相似文献   

9.
70岁以上心房颤动患者109例抗栓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70岁以上老年心房颤动(房颤)患者治疗情况,探讨老年房颤患者抗栓治疗策略、疗效、安全性和影响因素。方法 70岁以上老年房颤患者109例,按年龄分为3组:70~79岁组(22例),80~89岁组(70例),90岁以上组(17例),回顾性分析治疗疗效、安全性和影响因素。结果所有患者中,抗栓治疗81例。单用阿司匹林30例,单用氯吡格雷34例,阿司匹林合用氯吡格雷11例,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6例。70~79岁组抗血小板治疗20例(90.9%),抗凝治疗1例(4.5%);80~89岁组抗血小板治疗43例(61.4%),抗凝治疗4例(5.7%);90岁以上组抗血小板治疗12例(70.6%),抗凝治疗1例(5.9%)。房颤并存肿瘤者24例(22.0%)。既往发牛过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性胃炎或血小板减少等出血性疾病又发生过深静脉血栓或腔隙性脑梗死等缺血性疾病的患者10例(9.2%)。抗血小板治疗中发牛深静脉栓塞、心房血栓等患者4例(5.3%),治疗后发生胃肠道出血者2例(2.7%),抗凝治疗后发生胃肠道出血、恼出血者各1例(33.3%)。结论高龄老年房颤患者抗栓治疗不充分,且存在多种复杂的病理生理状态,导致了高血栓危险和高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10.
胃十二指肠Dietary溃疡出血。是上消化道出血中比较严重的,特点是出血量大、易反复,内科止血效果差,病死率高。善得定已成为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重要药物之一。本文拟观察善得定治疗胃十二指肠Dieulafoy溃疡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张康美 《山东医药》2002,42(3):66-66
非甾体药 (NSAIDS)是一类不含类固醇甾体结构而具有抗炎、止痛和解热作用的药物 ,主要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 ,以及肿瘤、心血管疾病的预防。现对其常见不良反应及其防治措施进行讨论。1 常见不良反应1.1 消化道损害 以胃肠道不良反应最为多见 ,严重者可出现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糜烂及胃肠穿孔和出血。据报道长期使用 NSAIDS者约有 37%发生胃十二指肠损害 ,其中 2 4 %有明显的溃疡。1.2 肾损害 主要表现为急性肾功能不全、间质性肾炎、镇痛性肾炎、肾乳头坏死、蛋白尿、高血钾等。据报道 ,由NSAIDS所…  相似文献   

12.
加强对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性溃疡的研究   总被引:48,自引:0,他引:48  
近年来由于幽门螺杆菌 (Hp)的有效根除 ,使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明显下降 ;而随着非甾体类抗炎药 (NSAIDs)抗炎、镇痛、抗血栓、抗肿瘤作用的开发和临床应用的越来越广泛 ,NSAIDs相关性溃疡和溃疡出血的发病率持续上升 ,在老年患者中尤为明显。据国外资料 ,长期应用NSAIDs者 ,胃溃疡的发病率为 10 %~ 2 0 % ,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率为 2 %~ 5 % ,内镜下溃疡的发生率为 14 %~ 4 4% [1] 。约 1%~ 2 %的患者在 1年内发生严重胃肠道并发症 ,大多为上消化道出血、胃十二指肠梗阻或溃疡穿孔。出血、穿孔而致死亡的人数至少是不服用…  相似文献   

13.
非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致上消化道出血的内镜诊治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Treitz韧带以上部位的消化道出血 ,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胆道和胰腺出血 ,亦包括胃空肠吻合术后空肠出血。非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致上消化道出血以下简记非静脉曲张出血 (nonvaricealhamorrhage)。常见的病因主要有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 ,吻合口溃疡、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症、血管畸形、上消化道和胆胰肿瘤等。尚有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EST)、息肉、黏膜下肿瘤切除术、消化管黏膜切除术 (EMR)以及消化管狭窄扩张术等内镜治疗并发出血。1 内镜诊断1 1 适应证和禁忌证 随着内镜止血技术的普遍开展 ,诊断的同…  相似文献   

14.
内镜的应用已进入治疗领域。现简述如下。 1.消化道出血的内镜止血:①激光止血: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有效、安全。目前认为Nd-YAG激光优于Argon激光,但前者功率大,使用时应注意穿孔等并发症。一般认为Nd-YAG激光对严重的持续性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可起到早期止血作用,但再出血发生率很高。可见激光只能暂时止血。②电凝止血:包括单极电凝、双极电凝、多极电凝及电灼治疗。对于食管溃疡、贲门粘膜撕裂综合征、胃溃疡、胃静脉曲张、出血性胃炎、平滑肌瘤、幽门管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吻合口溃疡、空肠溃疡、上消化道血管增生异常及直肠活动性出血,均可应用电凝及电灼止血治疗。电凝止血应在出血周围组织电凝,不要在出血的血管上直接电凝。当出血过  相似文献   

15.
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和糜烂常常发生于中毒、重症创伤后、肝硬化、卒中和心肌梗塞等患者。心肌梗塞的预后不仅取决于心肌损害的广泛性,而且也取决于病程不同阶段并发症的次数和程度,其中包括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其发生率约占心肌梗塞的5%。溃疡病常并发危及生命的出血,很少发生穿孔。其发病机理与胃血管微循环障碍、血管痉挛、血液有形成分的血管内凝聚、毛细血管壁渗透性升高、乏氧、氧化不足的代谢产物对粘膜的作用、儿茶酚胺与皮质类激素的应激性排泌、前列腺素相对性缺乏、胃运动功能障碍、粘液生成减少以  相似文献   

16.
急重症诊治第12讲上消化道大出血诊治经验及进展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上消化道(UGI)出血是指Treitz韧带以上,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部位的出血,也包括胃空肠吻口后空肠侧病变以及肝脏、胆管和胰管的出血。当在短时间内出血量达到1000mL或全身血容量的20%时称大出血。临床上表现为呕血、黑便或便血。可伴有休克症状。1病因1.1上消化道疾病急性糜烂性、出血性食管炎或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可发生在危重患者应激状态时,如大面积烧伤、严重外伤、中枢神经损伤、败血症、严重呼吸衰竭、急性重症肝炎、急性肾功能衰竭和凝血障碍等患者。也可以由于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所致),癌肿,息肉,平滑肌瘤,…  相似文献   

17.
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经常会造成胃肠道黏膜损伤,严重者会出现消化道出血,由于出血治愈后仍需复用抗血小板,因此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导致胃肠道黏膜损伤已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胃镜和小肠镜的检查范围较为局限,并且这两项侵入性检查的不适感也大大降低了患者的依从性。磁控胶囊内镜因无创、可控、长程等优势,使其可以同时完成胃和小肠检查,减轻了检查带来的痛苦,使得采用磁控胶囊内镜观察服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患者的胃肠道黏膜损伤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8.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十二指肠出血山东省青岛市中医医院(266012)杜春芬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出血是一种严重并发症。属祖国医学的吐血、便血范畴,平均病死率为4~10%,其中20%的患者出血量大,或有反复出血,这些患者中,病死率可高达36%,需积极进行治疗。我...  相似文献   

19.
抗血小板治疗广泛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但其同时可引起消化道损伤,甚至消化道出血。临床中的双重抗血小板治疗更进一步增加了这些风险。如何在冠心病患者,尤其是消化道出血高危患者中规范、安全地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已成为临床上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正目前,消化性溃疡出血的发病机制已不再局限于幽门螺杆菌(Hp)感染,随着老龄化社会的进展,老年患者伴随基础性疾病增加,非类固醇类抗炎药物(NSAID)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因在心脑血管疾病一级和二级预防中使患者受益而被广泛应用。然而,NSAID相关的胃肠道不良反应限制了其应用,比如可导致消化道出血、穿孔等,全世界每年NSAID相关胃溃疡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发生率在9%~22%,严重的出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