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临沂市血液非正常报废统计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血液在临床救治患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血液来源特殊,因而资源宝贵,但这些宝贵资源,每年除了通过正常血液检测,剔除不合格血液外,还存在一些非血液检测因素引起的血液报废,从而造成血液、试剂和人力的浪费.我们统计了不同血液成分报废品种的数量及百分比,根据报废原因的不同,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减少血液报废,充分利用血液资源.  相似文献   

2.
血液在临床救治患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血液来源特殊,因而资源宝贵,但这些宝贵资源每年除了通过正常血液检测,剔除不合格血液外,还有一些非血液检测因素引起的血液报废,从而造成血液、试剂和人力的浪费。作者对本血站2011年第一至第三季度血液报废情况进行统计,发现第三季度溶血  相似文献   

3.
梁洁丽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13):1873-1875
目的分析梧州市中心血站非检测因素血液报废情况,对报废的主要原因制订相应的策略,评价采取应对措施后的效果。方法对2015-2018年梧州市中心血站的所有血液标本按规定进行采集、制备、储存、运输,对发现的报废血液进行标识、隔离和记录,同时按照相关标准对非检测因素血液报废情况和报废原因进行统计分析,根据报废原因制订相应策略。结果对2015-2018年非检测因素血液报废情况进行分析,以血浆的报废率最高,其次是全血、红细胞。血液报废的主要原因为脂肪血,其次为非标量血液、破袋漏血、血浆颜色异常、血浆偏红、凝块等。针对不同的报废原因采取应对策略,2015-2018年非检测因素血液报废率呈下降趋势(P0.05)。结论该血站2015-2018年采集的血液存在一定的报废率。针对不同的报废原因制订预防和纠正措施,可明显降低非检测因素血液报废率,使宝贵的血液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4.
非检测因素导致血液报废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在全国各地血站基本上实现了无偿献血,在用血量逐渐上升,献血人员相对不足的情况下,降低血液报费率,减少血液资源浪费,成为血站面临的主要任务之一.为了有效利用血液资源,降低血液报废率,加强对采供血环节的监控,我们对内蒙古血液中心2008-2010年无偿献血非检测因素导致的血液报废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潍坊市红十字中心血站无偿献血血液报废情况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实施以来,潍坊市无偿献血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临床用血已全部来自无偿献血,但由于种种原因每年均有部分血液报废,浪费了宝贵的血液资源。笔者对本站2002年1月~2005年6月的无偿献血血液报废情况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2011年至2013年江门市无偿献血者血液报废情况,从而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血液的报废率,节约宝贵的血液资源。方法统计分析2011年至2013年各年度江门市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项目报废的数量及报废率与非正常因素报废的数量及报废率。结果2011年至2013年不合格血液报废率分别为6.15%,7.23%,5.15%,2013年报废率相比2011年,2012年有所下降,其中主要是检测阳性报废率下降的原因;实行献血前ALT筛查也明显降低了ALT不合格报废率,报废率降低了7%左右;2013年因非正常因素采血不足量导致报废的血液相比2011年,2012年也有所减少。结论采供血过程的各个环节控制可降低血液报废率,节约有限的血液资源,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相似文献   

7.
血液是宝贵的资源,血液的过期报废既是对资源的浪费,又会加大血站的支出成本.因此既要保证临床医疗机构的血液供应,又要防止血液因过期而报废,是血站人永远追求的目标.为此,笔者对本中心库2004-2008年以来的过期血液进行了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张家界市中心血站血液报废因素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 探讨采取合适措施减少血液报废的方法,以便充分利用血液资源。方法 比较我市1999-2004年各年间血液报废情况及站内、站外采集血液的报废情况,分析血液报废的原因。结果1999-2004年我站血液平均报废率为5.66%。检测不合格是报废的主要原因,HBsAg不合格是检测因素报废的主要原因,其次为ALT、梅毒不合格,过期是非检测因素报废的主国原因.其次为破袋、溶血、脂血。站外采集的合格血液过期、溶血报废率显著高于站内采集血液。结论 为减少血液报废,节约血源,要从采血计划、筛检、血液管理等相关环节采取多种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非正常血液报废原因,探讨其预防措施,以最大限度地避免不合格血液的采集,并有效地利用血液资源,以减少血液报废。方法对常州市2008~2012年非正常血液报废产生的因素及报废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非正常报废血液率从高到低的原因为脂肪血、过期报废、非标示量、破袋渗漏、凝块、不规则抗体、收回血液、纤维蛋白析出、溶血、黄疸、保密性弃血。报废血液产品中血浆数量最多,而脂肪浆是非正常血液报废的主要原因。结论根据不同因素采取相应措施,在体检征询、初筛、采血、成分制备、血液成品贮存、运输和发放等环节加以控制,可有效降低非正常报废率,减少血液浪费。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血液报废原因的统计分析,探讨血液采集、制备、储存、运输过程中的适合措施,降低血液报废率,充分利用血液资源。方法对我站2005年6月~2007年6月报废血液情况进行统计,并对造成报废原因加以分析。结果白银市2005年6月-2007年6月血液总报废率为5.58%(918.25/16447)。在总报废血量中,因检测不合格而报废的占86.99%(798.75/918.25),为报废血液的主要原因。结论只有科学地采血、储血、用血,才能减少血站血液报废、合理利用血液资源。  相似文献   

11.
血液在临床救治患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献血人数的日益增多,降低血液的非正常报废率,充分利用血液资源成为血站面临的主要任务之一.为保障临床输血安全,降低血液非正常报废率.我们对江西省血液中心近三年无偿献血血液的非检测因素报废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具体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病毒核酸检测与酶联免疫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探讨病毒核酸检测效果,同时探讨血液检测假阳性所引起的血液报废问题。方法对无偿献血者血样进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丙型肝炎病毒抗体和艾滋病抗体双试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筛查。同时,所有血样进行病毒核酸检测(NAT),对海口和分中心血样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海口58 786份和分中心30 476份血样进行检测,发现长途运输标本并没有影响NAT阳性检出率(P>0.05);ELISA单试剂检测阳性或灰区引起的血液报废高达0.9%,NAT单独阳性而鉴别试验阴性引起血液报废的占0.2%,而在这部分血液标本中存在一些NAT检测假阳性因素。结论 NAT检测适用于血站集中化检测实验室,可以降低输血风险;同时也应重视血液检测假阳性所带来的健康血液报废问题。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该站非检测原因所致的血液报废情况进行统计与回顾性分析,以期为制定相应措施提供基础。方法对该站2008~2011年在采血及成分制备过程中报废的血液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有9732袋血液由于非检测不合格而造成报废,其中主要是由于采血量不足、脂肪血、颜色异常、血凝块、采血袋破损等原因造成血液报废。结论开拓无偿献血者招募新模式的同时,加强成分制备过程的监控,从人、机、料、法、环等方面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提高血液质量质量,使宝贵的血液资源得以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血液报废原因,寻求减少血液浪费的对策.方法对2001~2004年177333位深圳市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无偿献血血液报废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是两大主要报废原因.结论加强对献血者的征询及宣教,献血前增加ALT的快速筛查对减少血液报废,节省血液资源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无偿献血者血液报废的原因.方法 选择18 400例无偿献血血液,献血者经体格检查和血红蛋白、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初筛,合格者抽取静脉血复检.HBsAg、抗HCV抗体、抗HIV抗体、抗TP抗体检测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丙氨酸转氨酶(ALT)的检测采用速率法.检测由2个工作人员用不同厂家试剂对血液标本进行2次检测,2次检测结果均为阳性或一阴一阳均判为血液报废.结果 2010年度血液总不合格率与2011、2012年度总不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43,P〈0.01).在检测不合格血液的报废率中,ALT占第1位,平均1.29%;抗TP抗体报废率占第2位,平均0.51%;HBsAg报废率占第3位,平均0.46%;再次是抗HIV抗体、抗HCV抗体.脂血占血液非检测原因报废的首位,平均8.25%.结论 血站应加强无偿献血宣传、献血前的咨询和初筛工作,建立固定的自愿献血队伍,加强质量管理和规范操作,减少血液的报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为招募安全献血者提供依据及减少血液报废,确保临床用血安全。方法对湛江市近5年来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情况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不合格率为4.11%,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不合格率为0.53%,丙型肝炎病毒抗体不合格率为0.40%,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不合格率为0.08%,梅毒抗体不合格率为0.65%;总检测不合格率为5.57%。结论 ALT阳性是血液报废的最主要因素,梅毒抗体的阳性率逐年增高,成为仅次于ALT阳性而造成血液报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掌握本市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不合格原因及趋势,采取必要措施减少血液报废,不断提高血液质量,保证临床输血安全.方法:对2013~2015年天津市血液中心423447份无偿献血者的ALT、HBsAg、抗-HCV、抗-HIV、抗-TP等5项血液检测指标采用ELISA等方法进行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013~2015年天津市血液中心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总不合格率为1.93%,其中抗-TP、ALT、HBsAg、抗-HCV、抗-HIV不合格率分别为0.57%、0.44%、0.43%、0.33%、0.16%,血液常规检测结果造成的血液报废由高至低依次为:抗-TP>ALT>HBsAg>抗-HCV>抗-HIV.结论:加强无偿献血知识的宣传和健康征询工作,从低危人群中采集血液,采用灵敏快速的检测方法进行采前血液筛查,加快开展核酸检测,保障用血安全,降低血液报废率.  相似文献   

18.
2003~2008年南昌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5项指标检测结果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无偿献血宣传力度的加大,南昌市民对于无偿献血的知识有了充分的了解和认识,并参与其中,流动采血为当前的主要形式.由于流动采血对时间的特殊要求及工作场所的限制,无法现场进行多项传染病检测而使血液存在一定的报废率. 血液是一种宝贵资源,正确管理使用血液,保证输血安全,减少血液浪费,是血站及医院血液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为了提高血液质量,降低血液报废率,笔者对2003至2008年南昌地区无偿献血者ALT、HBsAg、抗-HCV、抗-HIV、TP等血液筛查5项指标的数据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回顾性统计分析本市中心血站近5年血液报废情况,探讨减少血液报废的相关措施及策略,努力降低血液报废率,节约血液资源。方法 对本站2018—2022年血液报废情况进行系统梳理,并根据检测不合格和非检测不合格2类报废原因分别进行大数据分析。结果 2018—2022年本站血液总报废率为9.57%(94 273/985 178),各年份间总报废率有差异(P<0.05)。非检测不合格是本站血液报废的主要原因,其中乳糜血占比最高为7.27%(71 661/985 178)。检测不合格血液报废ALT(0.49%,4 795/985 178)>抗-TP(0.23%,2 263/985 178)>抗-HCV(0.14%,1 354/985 178)>HBsAg(0.13%,1 285/985 178)>抗-HIV(0.12%,1 140/985 178)。男性ALT不合格率(0.63%,1 993/317 437)明显高于女性(0.19%,388/209 601)(P<0.05);18—25周岁ALT不合格率占ALT总不合格率55%(0.49/0.89),明显...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本站近5年无偿献血报废情况,寻找有效的纠正预防措施,以避免血液资源浪费。方法对本站2010年至2014年血液报废情况按原因、品种、检测报废情况等进行分类统计并进行原因分析。结果本站2010年至2014年无偿献血采集量分别为45513U、48345U、44729U、44713U、45565U。2010年至2014年血液报废率分别为:29.58%、32.69%、19.11%、18.71%和19.75%。其中,因检测不合格的报废率分别为:9.27%、12.29%、5.90%、5.76%和5.15%;非正常报废率分别为:20.30%、20.40%、13.21%、12.95%和14.60%。结论找出可能影响有效血液管理的原因,加强采供血全程质量控制,严格筛选献血者,特别是人为因素可能影响的环节,积极采取相应的纠正、预防措施,有效控制血液报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