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三维CT血管造影(3D-CTA)在破裂动脉瘤中诊断及手术指导作用.方法 2010年1月~2011年3月对26例破裂动脉瘤进行3D-CTA检查并经手术证实.结果 术前3D-CTA检查与术中所见结果一致,术中根据3D-CTA影像顺利暴露并夹闭动脉瘤.结论 3D-CT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有较高准确性,对制定手术方案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3D-CTA与DSA在颅内动脉瘤患者术前评估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三维CT血管造影(3D-CTA)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在临床诊断颅内动脉瘤及术前评估中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我院自2006年以来76例疑似颅内动脉瘤患者的DSA、3D-CTA影像学资料,CTA处理后图像与DSA图像分别由两位神经外科医师及放射科医师采用双盲法进行分析.结果 76例临床疑似患者仅58例经过手术及介入治疗证实为动脉瘤患者,共发现71个动脉瘤,其中单发动脉瘤47例,9例为2个动脉瘤,2例为3个动脉瘤.3D-CTA检查准确性为90.3%、敏感性为91.6%、特异性为98.6%,而DSA检查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5.8%、95.8%及100%.结论 DSA诊断准确性及敏感性略高于3D-CTA,仍是颅内动脉瘤确诊的"金标准".但后者具有安全、简便、快速、无创的优点,可清楚地显示解剖结构,是DSA检查的有力补充.两者联合应用有助于术前制定治疗策略,提高动脉瘤的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3.
3D-CTA成像技术在脑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三维CT血管造影术(3DCTA)的各种成像技术,包括多层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表面遮盖显示(SSD)、容积再现(VR)、仿真内窥镜技术(VE)在脑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怀疑脑动脉瘤的103例患者进行CT检查,然后采用3DCTA的5种成像技术分别进行成像。结果:(1)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与手术所见,95例患者共检出109个动脉瘤,8例未发现动脉瘤,3DCTA共检出106个动脉瘤,漏检2例共3个动脉瘤。(2)SSD、MIP及VR3种成像技术对小动脉瘤的检出率分别为52.8%、72.0%、91.7%,呈逐渐升高趋势,其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569,P<0.05)。(3)原始图像、MPR、SSD、MIP、VR检出脑动脉瘤的灵敏度分别为52.3%、56.9%、84.4%、90.8%、97.2%,以VR技术最优,其次是MIP技术。(4)原始图像、MPR、MIP、VE检出脑动脉瘤钙化的灵敏度分别为64.7%、76.5%、82.4%、88.2%,以VE技术最优,其次是MIP技术。(4)MIP技术清晰地显示了脑动脉瘤的自身形态和周边的关系。结论:3DCTA的MIP、VE及VR技术各有其优势并可相互补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三维CT血管造影(3D—CTA)在颅内破裂动脉瘤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0例因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脑内血肿高度怀疑颅内动脉瘤破裂的患者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和3D—CTA检查的临床资料。结果DSA检查组85例,检出动脉瘤76例;CTA检查组95例,检出动脉瘤83例,两组均采用开颅动脉瘤夹闭术予以证实。两组患者检查诊断阳性率间差异无显著性,3D—CTA术前时间短于DSA组,并且通过格拉斯结果分级(Cos)发现3D—CTA检查组患者预后好于DSA组(P〈0.05)。结论3D—CTA快速、便捷、无创,能有效缩短术前时间,改善患者预后,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三维CT血管成像(3D-CTA)技术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临床考虑颅内动脉瘤的66例患者同期行3D-CTA检查和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检查,3D-CTA检查包括多层平在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表面遮盖显示(SSD)、容积再现(VR)和仿真内窺镜技术(VE),对确诊为颅内动脉瘤的患者行显微外科手术或介入治疗.结果 ①3D-DSA确诊57例患者有颅内动脉瘤共62个,3D-CTA检出58个动脉瘤,漏检4个,诊断正确率为93.5%.②原始图像、MPR、SSD、MIP及VR检出脑动脉瘤的灵敏度分别为46.8%、58.1%、62.9%、74.2%及88.7%,以VR技术最优,其次是MIP技术.③SSD、MIP及VR3种成像技术对小动脉瘤的检出率分别为41.3%、65.6%及8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962,P<0.05). ④3D-CTA对动脉瘤的瘤体、瘤颈及周围结构关系显示良好,还可显示附壁血栓及钙化.结论 3D-CTA结合MIP、VE及VR等后处理技术是临床诊断颅内动脉瘤的有效手段,具有无创、快速、价廉、准确率高及重复性好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3D-CTA在颅内动脉瘤诊治中的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三维CT血管造影(Three dimensional-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3D-CTA)在颅内动脉瘤病因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07年9月至2008年8月就诊的115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先进行头部3D-CTA检查.后进行DSA检查,检出动脉瘤89例,动脉瘤瘤颈夹闭术(81例)和介入栓塞术(8例),行手术和血管介入患者1周后全部行CTA复查,比较术前3D-CTA与DSA结果.结果:89例患者CTA枪出颅内动脉瘤97个,DSA检出颅内动脉瘤93个.其中5例CTA发现并经手术证实的前交通动脉小动脉瘤和3例后交通动脉小动脉瘤DSA检查为阴性;4例CTA检查阴性,DSA检查发现颅内动脉瘤并经手术证实,3D-CTA对颅内动脉瘤病因诊断的敏感性为95.6%,特异性为100%,准确性为96%,与DSA或/和手术诊断符合率为88.1%.结论:3D-CTA诊断结果与2D-DSA或/和手术诊断符合率较高,应灵活地结合CTA和DSA检查对颅内动脉瘤达到最大稗度上的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7.
3D-CTA成像技术对脑动脉瘤的应用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 3D- CTA成像技术在颅内动脉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临床怀疑颅内动脉瘤的 10 3例患者成功地进行 CT检查 ,用 3D- CTA的 5种成像技术分别进行成像 ,并与手术和 DSA做对照。结果 :95例患者共发现10 6个动脉瘤 ,3个动脉瘤 CT漏诊 ,8例 3D- CTA及 3D- DSA均为阴性。经分析统计 ,在动脉瘤的检出方面 ,以 VR技术最优 ;在动脉瘤钙化和血栓的诊断上 ,以 VE技术最优。结论 :3D- CTA的 MIP、VE及 VR技术各有其优势并可相互补充 ,从而清楚地显示动脉瘤及周围相邻空间结构并可发现血管壁及瘤颈的钙化 ,为制定手术方案提供了详细的资料 ,具有很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侧颅底手术中颈内动脉的处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侧颅底手术中颈内动脉的处理,处理方法包括供血血管栓塞以及球囊压迫、轮廓化、分离、推移和切除。结果10例接受血管造影检查,其中7例行血管栓塞;10例中8例行球囊压迫试验,7例耐受,1例不耐受;7例耐受者中6例在术中行颈内动脉切除,1例出现神经血管并发症。所有肿瘤均经手术全切除。术中轮廓化颈内动脉3例,与肿瘤分离5例,推移7例,切除颈内动脉7例;另有1例术前颈内动脉已闭锁。除1例外所有病例术后均未发生神经血管并发症。2例鼻咽癌术后复发,1例复发鼻咽癌术后因心肺并发症死亡,1例胆脂瘤术后复发,其余19例随访至今无复发。结论术前颈内动脉功能评估,术中仔细操作和术后护理是颈内动脉处理效果良好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双源CT血管成像(DSCTA)和数字减影血管成像(DSA)对非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颅内动脉瘤的检出和评价价值.方法 80例急性非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行DSCTA和DSA检查,以DSA为标准,评价DSCTA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并检验两种方法的一致性.结果 DSCTA检出65例患者共73个动脉瘤,DSA证实63例患者共74个动脉瘤.DSCTA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按病例数计算分别为95.5%、88.2%和94%,按动脉瘤的个数计算分别为95.9%、88.2%和94.5%.结论 对急性非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DSCTA和DSA检出和显示动脉瘤的能力相当.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侧颅底手术中颈内动脉的处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侧颅底手术中颈内动脉的处理,处理方法包括供血血管栓塞以及球囊压迫、轮廓化、分离、推移和切除.结果 10例接受血管造影检查,其中7例行血管栓塞;10例中8例行球囊压迫试验,7例耐受,1例不耐受;7例耐受者中6例在术中行颈内动脉切除,1例出现神经血管并发症.所有肿瘤均经手术全切除.术中轮廓化颈内动脉3例,与肿瘤分离5例,推移7例,切除颈内动脉7例;另有1例术前颈内动脉已闭锁.除1例外所有病例术后均未发生神经血管并发症.2例鼻咽癌术后复发,1例复发鼻咽癌术后因心肺并发症死亡,1例胆脂瘤术后复发,其余19例随访至今无复发.结论 术前颈内动脉功能评估,术中仔细操作和术后护理是颈内动脉处理效果良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动脉分叉处承受更大的血流动力学压迫,容易形成脑动脉瘤,但是我们发现颈内动脉分叉处(ICBi)的动脉瘤通常不生长在ICB的顶点,而是位于大脑前动脉弯曲的顶点。本文回顾研究了ICBi动脉瘤的血流动力学特点。方法回顾研究了18个ICBi动脉瘤患者,测量了动脉瘤的瘤体直径、瘤颈宽度,大脑前动脉水平段(A1段)和大脑中动脉水平段(M1段)的管径,瘤颈中点距离颈内动脉顶点的长度,对比了大脑前动脉和大脑中动脉分别由颈内动脉发出后形成的弯曲度,注意了动脉瘤的生长方向。结果16例动脉瘤生长在大脑前动脉弯曲的顶点。动脉瘤体的最大直径为2.45~15.05(平均5.74±2.91)mm,瘤颈宽度1.46~6.21(平均2.51±1.07)mm。动脉瘤颈中心距离颈内动脉分叉顶点0~2.91(平均1.72±0.79)mm。大脑前动脉水平段管径1.77~3.08(平均2.22±0.37)mm,大脑中动脉水平段管径2.32~3.64(平均2.93±0.51)mm。动脉瘤向前或向上生长的4例,向后上、后、或后下生长的14例。17例患者的大脑前动脉由颈内动脉发出后形成的弯曲明显大于大脑中动脉的弯曲度。结论ICBi动脉瘤规律性地从大脑前动脉起始段的弯曲顶点出生长。与血管弯曲的方向一致,动脉瘤通常突向后方。血流剪切力在弯曲顶点的局部血管壁的作用是动脉瘤形成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背侧动脉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7月至2014年8月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颈内动脉背侧壁动脉瘤21例,对于囊状真性动脉瘤采用直接手术夹闭的方法,而对于囊状或血泡状的假性动脉瘤采用夹闭+包裹、缝合+包裹、单纯包裹以及颅内外血管搭桥+动脉瘤孤立术等方法处理。 结果:术后死亡1例,再出血放弃治疗1例,余病人恢复良好。结论:根据颈内动脉背侧壁动脉瘤的真性或假性采用不同的显微外科方法处理,可以获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为经对侧手术入路治疗颈内动脉(ICA)床突旁动脉瘤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用15例成人尸头标本,在手术显微镜下经对侧额颞入路模拟进行ICA床突旁动脉瘤手术.暴露对侧ICA眼段、床段及其分支,进行解剖学观察,测量参数A和B以评估视交叉前池的大小.结果在所有15例标本(共30侧)上,对侧ICA眼段和床突段及垂体上动脉均被满意暴露.在14例标本(共28侧)上暴露了对侧眼动脉(OA)起始点.参数A和B分别为(8.0±1.2)mm5.2~10.4 mm和(13.6±1.7)mm10.4~17.3 mm.视交叉前池的大小对ICA床突段的暴露无影响,视交叉前池越小,ICA眼段内侧面暴露的面积越少.在暴露过程中,无需牵拉视神经和I-CA,或仅需轻微牵拉规神经.结论对侧入路适用于源自ICA眼段及床突段内侧面、直径较小、向内侧突出的床突旁动脉瘤.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分析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治疗破裂颈内动脉段微小动脉瘤(直径≤3 mm)的临床经验及技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到2014年12月该院神经外科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破裂颈内动脉段微小动脉瘤19例,对术中经历,术中术后近、远期并发症,栓塞率,手术技巧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1)19个微小动脉瘤均成功栓塞,成功率为100%,其中采用支架稳定微导管技术(Jailing)治疗14个动脉瘤,支架半释放技术治疗3个,支架稳定微导管技术与微导管穿越支架技术(Mesh)相结合方法治疗2个.(2)术中即刻栓塞效果Raymond分级1级8个,2级6个,3级5个.远期随访无一例复发,Ray-mond分级1级14个,2级3个,3级2个.(3)术中破裂出血2例,及时救治无不良后果;术中发生脑血管痉挛1例,术后住院期间发生短暂缺血性神经损害.结论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是目前治疗破裂颈内动脉段微小动脉瘤常用和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Epistaxis is commonly encountered in otorhinolaryngologic practice. However, severe and recurrent epistaxis is rarely seen, especially that originating from a pseudoaneurysm of the intracavernous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ICA). We herein present the case of a 32-year-old man who was involved in a motor vehicle accident and subsequently developed recurrent episodes of profuse epistaxis for the next three months, which required blood transfusion and nasal packing to control the bleeding.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revealed a large intracavernous ICA pseudoaneurysm measuring 1.7 cm × 1.2 cm × 1.0 cm. The patient underwent emergent four-vessel angiography and coil embolisation and was discharged one week later without any episode of bleeding. He remained aasymptomatic after three-month and one-year intervals. This case report highlights a large intracavernous ICA pseudoaneurysm as a rare cause of epistaxis, which requires a high index of suspicion in the right clinical setting and emergent endovascular treatment to prevent mortality.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Enterprise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治疗颈内动脉眼动脉段动脉瘤的方法、可行性及预后。方法共收集40例颈内动脉眼动脉段动脉瘤患者,其中男性16例,女性24例,年龄21~70岁,平均52岁。Hunt-Hess分级评估:Ⅰ级9例;Ⅱ级15例;Ⅲ级9例;Ⅳ级6例;Ⅴ级1例。36例患者使用Enterprise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治疗,4例行单纯弹簧圈栓塞术治疗,术后行眼动脉段动脉瘤3D-DSA造影,观察动脉瘤闭塞效果。术后随访患者24个月左右,应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ale,GOS)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40例眼动脉段动脉瘤完全闭塞37例,大部分闭塞2例,小部分闭塞1例。36枚Enterprise支架均被成功释放,4枚支架释放过程中出现移位现象,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术后35例无并发症;行单纯弹簧圈栓塞术治疗眼动脉段动脉瘤共4例,1例术后发生视力障碍,1例术后发生视野缺损、轻度残疾。统计分析显示:Enterprise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眼动脉段动脉瘤比行单纯弹簧圈栓塞术治疗发生较少并发症(χ2=4.512,P=0.041),且患者预后恢复优、GOS评分高(χ2=3.971,P=0.043)。结论应用血管内Enterprise支架辅助微弹簧圈栓塞治疗颈内动脉眼动脉段动脉瘤,闭塞效果好,术后并发症较少,患者预后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建立并评估能模拟外源性物理损伤的颈总动脉钳夹致颈总动脉钝性创伤模型.方法 取64只健康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颈总动脉钳夹致颈总动脉钝性创伤建模后1、3、7 d组,每组16只.假手术小鼠予颈部切开、缝合,建模小鼠予左侧颈总动脉钳夹30 min.取颈总动脉标本,通过H-E染色观察血管组织结构改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定量技术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 T )的临床价值。方法2012年2月到2015年8月选择在唐山市第二医院进行健康体检者140例,根据IM T检测结果分为3组:对照组40例(IM T<0.9 mm );IM T增厚组60例(0.9 mm≤IMT<1.3 mm);斑块组40例(IMT≥1.3mm),3组都进行常规超声与超声弹性定量技术检测,同时进行临床资料的调查与实验室生化分析检查。结果斑块组、IMT增厚组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比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3组间其他实验室的指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斑块组、IM T增厚组的顺应性(AC)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膨大指数(AI)与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线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IMT 与 AI、PWVβ呈正相关(r=0.512,P<0.05;r=0.483,P<0.05),与AC呈负相关(r=-0.713,P<0.05);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LDL‐C、AC、PWVβ为影响IMT的主要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超声弹性定量技术检测颈部血管能安全、无创地动态观察动脉硬化进展过程中的血管壁的变化,有利于进行IM T的判断与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