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长春瑞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长春瑞滨联合顺铂(N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42例经病理或细胞学诊断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其中腺癌4例,鳞癌38例。TNM分期Ⅲ期23例,Ⅳ期19例。所有病例均为初治。采用国产长春瑞滨25mg/m^2,第1、8天静滴;顺铂(DDP)30mg/m^2第1~3天静滴,28d为一个周期。治疗至少2个周期后进行疗效和毒性反应评价。结果:完全缓解(CR)3例,部分缓解(PR)15例,稳定(SD)16例,进展(PD)8例,总有效率(CR+PR)为42.9%。主要毒副反应为白细胞减少及胃肠道反应,其Ⅲ、Ⅳ度白细胞下降占11.9%,呕吐发生率为54.7%。结论:长春瑞滨联合顺铂(NP方案)治疗晚期NSCLC疗效确切,毒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2.
陆洋  张晓瑜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3):3221-3222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国产)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3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吉西他滨1.2/m2,第1、8天,静脉滴注0.5 h,顺铂50 mg,第1~3天静脉滴注,21 d为1个周期。结果:部分缓解(PR)12例,稳定(NC)10例,进展(PD)8例,有效率40%。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消化道症状。结论:国产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是一个疗效好、毒性中等的一线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国产奈达铂联合吉西他滨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27例不能手术的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奈达铂80~100mg/m2,静脉滴注,d1,吉西他滨1000mg/m2,静脉滴注,d1、d8、d15,28天为1个周期,用药3个周期后进行评价,并观察同期采用顺铂联合吉西他滨化疗的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35例作为对照。结果:奈达铂组27例,CR1例,PR10例,NC11例,PD5例,总有效率(CR+PR)为40.7%(11/27),顺铂组总有效率42.9%(15/35);中位生存时间奈达铂组6.6个月,顺铂组6.7个月,无明显差异(P〉0.05);奈达铂主要毒副反应的为骨髓抑制,白细胞下降74.1%,但Ⅲ~Ⅳ度下降为29.6%,其次是消化道反应,未发现明显的肝肾毒性、周围神经毒性等。结论:奈达铂联合国产吉西他滨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与顺铂联合吉西他滨疗效相当,但毒副反应减轻,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4.
刘爱国  刘璟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9):1731-1732
[目的]观察国产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1 NSCLC例患者采用吉西他滨(GEM)+顺铂(PDD)GP方案化疗.GEM 1000 mg/m^2 ,d1和d8,30 min静脉滴注;PDD 30 mg/m^2 ,d1-3静脉滴注, 21 d为一周期.[结果]61例均完成2-4周期化疗,其中有效 (CR+PR)27例,有效率44.3 %,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国产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NSCLC安全有效,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长春瑞滨(盖诺)联合顺铂(N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42例经病理或细胞学诊断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国产长春瑞滨25mg/m2,第1、8天静滴;顺铂(DDP)60~80mg/m2,第1~3天静滴,28d为1个周期。结果:CR3例,PR15例,SD16例,PD8例,总有效率(CR+PR)为42.9%。主要毒副反应为白细胞减少及胃肠反应。结论:长春瑞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NSCLC疗效确切,毒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吉西他滨或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将29例晚期NSCLC随机分为吉西他滨加顺铂组(GC)15例和培关曲塞加顺铂组(PC)14例。GC组吉西他滨1250mg/m^2,d1,8;顺铂75mg/m^2,d1~3。PC组培关曲塞500mg/m^2,d1;顺铂75mg/m^2,d1~3,两组均为每21d一个周期重复。结果吉西他滨加顺铂组和培美曲塞加顺铂组有效率分别为46.7%和42.9%,两组之间有效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美曲塞加顺铂组粒细胞减少的发生率小于吉西他滨加顺铂组。结论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与吉西他滨加顺铂的疗效相当.但副作用明显减少.可以作为临床一线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联合奈达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奈达铂组38例,顺铂组34例。奈达铂组:奈达铂组40nag加入0.9%氯化钠溶液500mL,静滴2小时,第1~3天。顺铂组40mg加入0.9%氯化钠溶液500mL,静滴2小时,第1~3天;两组中吉西他滨800mg/m2,第1、8天。溶于0.9%氯化钠溶液100mL,静滴0.5h。2周期化疗后评估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奈达铂组总有效率为34.2%,顺铂组总有效率为34.6%,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奈达铂组血液学毒性较顺铂组严重,而消化道反应则较顺铂组轻。结论奈达铂联合吉西他滨与顺铂联合吉西他滨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相当,奈达铂的消化道反应明显低于顺铂。  相似文献   

8.
国产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9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GEM)+顺铂(DDP)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39例NSCLC均采用GEM+DDP方案联合化疗,GEM1000mg/m^2,第1、8天给药,DDP25mg/m^2,第1至3天给药。28d为1个周期,完成2周期以上评价疗效。结果:39例中,2例CR、PR18例,有效率(RR)为51%(20/39),SD14例,PD5例;初治23例,有效率为56%(13/23);复治16例,有效率31%(5/16)。毒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及消化道反应。结论:GEM+DDP联合方案治疗晚期NSCLC疗效较好,初治优于复治,毒副反应较轻,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自2001年8月至2002年8月,30例晚期NSCLC患者进入研究组。每周期第1,8天用吉西他滨100mg/m^2加入生理盐水100ml中静脉滴注30~60min;第一日滴完吉西他滨后,再用DDP75mg/m^2,分3~4天,加入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60~120min。每例患者至少接受2个疗程治疗。结果:全组有效率为40.0%,其中Ⅲb期为42.3%,Ⅳ期为37.3%oMST为11.3个月(范围4.4~22个月),中位TTP为6.4个月(范围2.0~14.0个月),1年生存率为45%。主要毒性为白细胞下降、血小板下降、贫血和恶性呕吐。结论: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较好,毒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金喜素与顺铂联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金喜素1mg/m^2,静脉点滴,第1.5天;DDP25mg/m^2。静脉点滴,第1—4天;每21—28天重复为一周期,连用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CR1例,PR14例,总有效率CR+PR46.9%。本案的主要毒副反应是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结论:金喜素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是一个安全、有效、经济的化疗方案,值得临床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亚低温对心肺复苏模型大鼠大脑海马神经元内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1(NMDAR1)表达的影响。方法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常温组和亚低温组,每组8只。常温组和亚低温组大鼠用水封瓶密闭法制备心肺复苏后脑水肿动物模型,常温组制模后置于室温环境,亚低温组制模后立即给予亚低温治疗。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 PCR)方法检测各组大鼠大脑海马神经元内NMDAR1表达。结果亚低温组大鼠脑组织水肿明显减轻,大脑海马神经元内NMDAR1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降低,与常温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NMDAR1mRNA:80.48±0.03比80.64±0.18,P<0.05)。结论亚低温能够减轻心肺复苏后脑水肿,其机制可能为:亚低温通过减少NMDAR1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降低阳离子通道通透性的作用,而减轻脑水肿的形成,起到治疗心肺复苏后脑水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健康教育的传播形式及效果。方法将206例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3例,观察组采用手机短信的形式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干预前后分别采用知识评估问卷、遵医行为评估问卷、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知识知晓率、遵医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实施手机短信形式的健康教育对社区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健康教育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首发精神分裂症偏执型患血浆中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索-6(IL-6)的变化。方法 病例组为住院的符合中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及分类方案第三版首发精神分裂症偏执型诊断标淮的病人30例,PANSS量表评分≥60分;选取正常对照组20例对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对照组和精神分裂症组治疗前及治疗后6wIL-2、IL-6的血浆浓度,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精神分裂症组治疗前血浆IL-2、IL-6的水平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性(P<0.05);精神分裂症组治疗6w症状基本缓解后,血浆IL-2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性(P>0.05),IL-6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显增高(P<0.05);症状基本缓解后血浆IL-2水平较治疗前有显下降(P<0.05),IL-6水平较治疗前有增高趋势,但无显差异(P>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存在免疫功能紊乱,治疗后IL-2水平下降也许可以作为抗精神病药物影响免疫变化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1)了解脱氧氟尿苷(5-deoxy-5-fluorouridine,5-DFUR)在食管癌组织中转化为5-FU的情况及其高选择性抗肿瘤作用。方法:(1)选择拟行手术治疗的17例食管癌患者,术前5~7天口服5~DFUR1200mg/人/天后再行手术;(2)用柱切换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食管癌组织、转移淋巴结、远癌正常食管组织及肝脏组织的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浓度。结果:(1)在同一时点食管癌患者各组织的5-FU浓度分别是:癌组织214.18±92.53ng/g、转移淋巴结147.50±71.86ng/g、远癌食管组织50.67±20.24ng/g、肝脏组织17.80±9.09ng/g,P值<0.05。(2)不同分化程度的癌组织中5-FU浓度分别为:高分化鳞癌184.27±92.18ng/g、中分化鳞癌214.53±82.43ng/g、低分化鳞癌412.18±192.53ng/g,P值=0.024。(3)不同分期食管癌组织中的5-FU浓度为:Ⅱ期212.38±92.63ng/g,Ⅲ期247.50±91.99ng/g,P值=0.098。结论:5-DFUR能够高选择地在食管癌组织中转化为5-FU。不同分化程度的食管癌组织对5-DFUR的转化能力不同,分化能力愈低,转化为5-FU的能力愈强。  相似文献   

15.
1,5-脱水山梨醇的性质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5-脱水山梨醇(1,5-anhydro-D-glncitol;1,5-AC)是一种存在于人类血液中的正常化合物,由于其代谢稳定,在血液中波动范围小,可反映血糖短期的变化.具有空腹血糖、果糖胺和糖化血红蛋白所不具有的优点,在糖尿病诊断与治疗中具有很高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IL-3、IL-6、IL-8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IL)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45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血清IL-3、IL-6、IL-8水平。结果 AIL初诊患者血清IL-3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血清IL-6、IL-8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01),经治疗AIL CR期患者IL-3、IL-6、IL-8水平恢复正常;AIL NR组与初诊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检测IL-3、IL-6、IL-8水平的变化有助于判断AIL患者病情的变化,并可作为监测治疗反应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与ELISA法检测HBV标志物进行分析比较。[方法]ELISA法检测HBsAg阳性的血清标本336例,同时用时间分辩荧光免疫分析法进行检测。[结果]336例标本用ELISA法检出的45例大三阳及256例小三阳两种常见模式与TRF法定量检测结果相一致。16例HBsAg、HBcAb阳性的标本TRF检测只有5例与ELISA法相符,其余3例成为小三阳,8例成为大三阳;8例HBsAg、HBeAg阳性的标本TRF法全部为大三阳;5例HBsAg单项阳性的标本用TRF法仅1例仍为单项阳性,其余全为阴性;6例HBsAg、HBsAb阳性的标本用TRF法测定除1例相同外,都变为单项HBsAb阳性。[结论]TRF法是一种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定量免疫测定方法。ELISA法检测结果为少见模式时,可用TRF法进行复检,以进一步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血清IL-10和IL-12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中的表达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中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和白细胞介素-12(IL-12)的表达特征及其在免疫反应发生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对38例Graves病(GD)患者(18例未治疗的初诊患者,为GDa组;20例抗甲亢药物治疗的患者,为GDb组)、24例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HD)患者及22例正常者(对照组)检测了血清中IL-10,IL-12的表达水平及甲状腺功能的变化。IL-10和IL-12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血清游离T3(FT3),游离T4(FT4)和促甲状腺激素(TSH)测定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和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b)用放射免疫法。结果:GDa组的IL-10、IL-12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但以IL-12的增高占优势,IL-12/IL-10比值增高(P<0.05)。GDb组的IL-12水平和IL-12/IL-10比值较GDa组显著降低(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IL-10水平较GDa组有上升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但高于对照组(P<0.01),HD患者IL-12水平和IL-12/IL-10比值均较对照组增高(P<0.01,P<0.01),较GDb组也显著增高(P<0.05,P<0.01),IL-10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但显著低于GDb组(P<0.05)。结论:GD患者,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状态时,由Thl细胞产生的IL-12水平和低表Th2细胞活力的IL-10水平均明显增高,提示Th1和Th2的表达均增高,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参入了甲亢的自身免疫反应过程。在HD患者也有IL-12水平的显著增高,表明了Th1细胞因子所介导的细胞免疫在HD的病理反应中起主导作用。在GD和HD患者,均表现有IL-12/IL-10比值的变化,提示Th1/Th2间的平衡紊乱可能对介导甲状腺自身免疫炎症反应的产生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制备L-吡咯烷酮酰-4-硝基苯胺,用吡咯烷酮芳胺酶(PYRase)法快速检出链球菌等病原菌。[方法]采用L-谷氨酸与水加热生成焦谷氨酸,再与对硝基苯胺反应制得L-吡咯烷酮酰-4-硝基苯胺;将其制成酶底物纸片,对底物浓度、最适pH、反应温度及时间进行了探讨,确定了实验的最佳条件。[结果]本法底物最佳浓度为2mg/ml,最适pH7.2,反应温度37℃,反应时间10min。以此条件用自制底物与进口品进行比较其效果完全一致。鉴定了标准菌株9株,临床分离菌株154株。正确率达100%。[结论]本法可代替常规检验方法提前2~3d报告结果,为链球菌等鉴定提供了一种快速、简便、准确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日本血吸虫信号蛋白14—3—3(sj14—3—3)在虫卵内的定位和重组Sj14—3-3(rsj14—3—3)的免疫诊断价值。方法从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42d的兔肝脏中分离虫卵,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1it—PCR)检测sj14.3.3基因在虫卵期的转录水平;兔肝组织石蜡切片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内源性Sj14—3—3在虫卵内的分布和表达丰度。利用纯化的rSj14-3-3和可溶性虫卵抗原(SEA),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急、慢性血吸虫病患者和正常人血清。结果RT-PCR从日本血吸虫成熟虫卵中检出760bp左右的基因片断;免疫组化显示Sj14-3-3主要分布在虫卵内毛蚴的体壁和两边的侧腺。检测急性、慢性患者和正常人血清抗rSj14-3—3抗原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1.0%、78.9%、0.0%;上述标本中抗SEA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97.4%、88.9%和2.5%。结论用ELISA检测抗SEA抗体和rSj14-3-3抗体诊断血吸虫病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而Sj14—3-3在成熟虫卵阶段高表达,可能是SEA的主要组分,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