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 毫秒
1.
心房颤动是临床老年人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从流行病学的角度来看,房颤主要发生在有心血管基础疾病的老年人群中。随着社会人口不断老龄化,房颤将成为全球最高发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其确切发病机制仍未完全阐明。我们通过分析我院66例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和正常对照组的心率变异性(HRV)各项指标,从而探讨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变化在持续性心房颤动发生及形成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3.
为了解心房颤动的始动因素及评价12导联动态心电图对阵发性房颤的诊断价值。我们对30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进行了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用心率变异性(HRV)评价电隔离肺静脉(PVs)和上腔静脉(SVC)对阵发性房颤(PAF)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1例PAF患者进行心电生理检查(EPS)并电隔离有关PVs和(或)SVC,记录患者术前、术后3d、术后3月24h动态心电图(Holter),分别得到平均窦率(MeanHR)、最大窦率(MaxHR)、时域指标:RR间期标准差(SDNN)、相邻RR间期差的均方根(rMSSD)、频域指标:低频带(LF)、高频带(HF)、低频高频比值(LF/HF),记录每个患者接受电隔离的PVs和(或)SVC支数(Number),计算每个患者电隔离的累计能量(Energy)。结果电隔离PVs、SVC总计63支,左上PV(LSPV)21支,右上PV(RSPV)18支,左下PV(LIPV)16支,SVC8支;与隔离前比较,静脉电隔离后3dMaxHR,MeanHR,LF/HF显著升高,SDNN,rMSSD,LF,HF显著降低,上述各值与电隔离PVs和(或)SVC累计能量多少无明显相关性,SDNN、LF、HF随电隔离的PVs和(或)SVC支数不同而有显著性差异;静脉电隔离后3月MaxHR,MeanHR,SDNN,rMSSD,LF,HF,LF/HF均恢复到电隔离前水平。结论PVs和(或)SVC口部的电隔离能导致PAF患者短时间心率增加、HRV降低,HRV部分指标在电隔离PVs和SVC不同支数组间有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二维和三维超声心动图(2DE和3DE)指标在评估阵发性心房颤动(PAF)患者左心房早期重构中的价值。方法选取PAF患者48例,正常者40例。采集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及三维图像,应用2DE、3DE和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3D-STI)测定左心房相关容积和应变指标,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2DE和3DE提示PAF患者左心房各期容积均增大(P<0.05)。2DE测定的容积相关指标提示左心房三相功能均受损(P<0.05);3DE测定的应变指标提示左心房应变受损(P<0.05)。结论2DE和3DE指标评估左心房结构与功能改变可帮助发现PAF患者左心房功能的早期改变。  相似文献   

6.
心房颤动 (房颤 )造成病人的不适和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已众所周知。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表明 ,房颤持续数小时已有心房电重构[1] ,心房内可能已有血栓形成[2 ] ,故对阵发性房颤应尽早和尽可能转复成窦性心律。作者自 1998年 7月~ 2 0 0 1年 12月用国产普罗帕酮 (propafenone ,又称心律平 )静注治疗阵发性非瓣膜病房颤 2 8例 ,于 4~ 2 4 5min内恢复窦性心律 2 3例 ,转复成功率 82 1%。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本组房颤发作从有症状开始 30min~ 72h以内[3] ,均有 12导联心电图证实。男 19例 ,女 9例 ;18~ 35岁 4例 ,…  相似文献   

7.
老年心房颤动12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老年心房颤动患者的病因和治疗等相关情况。方法对我院2002—2006年8月住院的122例65岁以上老年房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和持久性房颤分别为27.9%,18.3%,54.8%。93.44%的老年患者存在器质性心脏病,其中冠心病49.18%、高血压病18.85%、风心病17.21%、肺心病3.28%。心功能Ⅰ~Ⅱ级者50.82%,Ⅲ~Ⅳ级者49.18%。结论本组分析表明,冠心病、高血压病、风心病是老年人房颤的主要原因。心房颤动患者抗凝率低,抗凝治疗应得到重视。  相似文献   

8.
李世峰 《航空航天医药》2010,21(9):1672-1672
目的:观察应用胺碘酮联合稳心颗粒治疗阵发性房颤转复窦性心律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5例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32例在治疗原发病及抗凝基础上加用胺碘酮静脉应用。B组33例,在治疗原发病及抗凝基础上胺碘酮静脉应用和稳心颗粒口服。主要观察阵发性房颤转复窦性心律时间,胺碘酮累计剂量及不良反应。结果:单用胺碘酮A组平均复律时间(6.6±1.2)h,胺碘酮联合稳心颗粒B组(1.5±0.8)h,组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胺碘酮累积用量(546±72)mg,B组(240±48)mg,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胺碘酮联合心颗粒转复阵发性房颤可缩短复律时间,减少用量及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伴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患者预后较差〔1〕。心率变异性(HRV)是研究自主神经功能的新手段。为确定糖尿病对自主神经功能的损害情况,作者分析了42例Ⅱ型糖病患者的HRV时域指标,并用逐步回归法确定糖尿病所合并的心血管疾病对HRV的影响。1对象与方法1....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分析老年冠心病患者的24小时心率变异性,探讨老年冠心病人的自主神经损害状况。方法应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对204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心率变异性进行分析并与同期行健康体检无冠心病史或体检结果排除了冠心病的109例非冠心病老年人进行对比研究,分析长程(24h)时域指标和长程频域指标,包括总体标准差(SDNN),均值标准差(SDANN),标准差均值(SDNNIndex),差值均方的平方根(rMSSD)和差值>50ms的百分比(PNN50)。结果老年冠心病组的长程时域指标和长程频域指标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与健康体检组比较,SDNN、总频谱、超低频和低频都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降低,提示自主神经有一定损害。  相似文献   

12.
尹昵  光雪峰  左明鲜  盖起明  邓洁 《西南军医》2011,13(6):1009-1011
目的探讨经导管消融治疗心房颤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我科自1999年开始行导管消融治疗的80例房颤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肺静脉节段性消融术(SPVA)20例和肺静脉环形消融术(CPVA)60例两组的操作相关指标安全性及临床效果。结果显示80例病例中两组的基线资料和平均操作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SPVA组的平均X线透视时间长(P<0.05),平均操作时间相似(P>0.05)。术后随访6~12月时,总成功率73.3%,消融过程中出现严重并发症(急性心包填塞)1例,经抢救存活。结论在条件成熟的导管室,经导管消融阵发性房颤是可行的,对大部分患者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无心衰房颤与房颤合并心衰病人脑卒中的发生率。方法以2010年2月~2015年2月住院或门诊的病人随机选为两组为观察对象,其中无心衰房颤组50例,房颤合并心衰组50例,以病人发生脑卒中为观察终点。结果无心衰房颤组有9例发生脑卒中,占18%,房颤合并心衰组育19例发生脑卒中,占28%,两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房颤合并心衰病人脑卒中发生率远高于无心衰房颤者,应积充分、积极抗凝治疗。  相似文献   

14.
李琳  李兴国  边晓菊  刘品 《西南军医》2009,11(6):1022-1023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高血压病伴心房颤动的临床效果。方法62例高血压伴阵发性心房颤动病人分为观察组(32例)与对照组(30例)。观察组病人用胺碘酮加厄贝沙坦控制心律和血压。对照组用胺碘酮加倍他乐克控制心律和血压。治疗1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有7例(21.9%)出现房颤复发,窦性心律维持率(78.1%)。对照组有14例(46.1%)出现房颤复发,窦性心律维持率(53.9%)。两组窦性心律维持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可以明显减低心房颤动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提高心脏起搏频率在慢心室率心房颤动伴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治疗价值。方法比较28例标准药物治疗的慢心室率心房颤动伴心力衰竭患者,起搏频率由60次/min提高至70次/min后临床症状、体征、心功能及心脏超声资料。结果植入VVI心脏起搏器后患者地高辛、β受体阻滞剂的服用率分别由17.9%和14.3%上升至100%和85.7%(P<0.05);提高起搏频率后所有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心功能均有明显改善,有效率为75%;超声指标LVEF、SV、LVEDD并无明显改善(P>0.05),但CO较调整前明显增加(P<0.05)。结论70次/min心脏起搏在慢心室率心房颤动伴心力衰竭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采用心外膜标测方法,对风湿性心脏病慢性房颤患者及窦性心律患者心房房波的传导顺序进行比较研究。方法 选择风心病慢性房颤患者23例及风心病窦性心律患者12例,采用48导同步心外膜标测,通过心外膜电图对房颤的同形态房波及窦性房波的传导顺序进行分析,并对房波传导时间及波宽进行比较。结果 窦性心律组右房侧壁上部房波最为领先,平均右房房波早于左房房波(72.2±19.8)ms,慢性房颤组患者同形态房波则以左房后下部房波最为领先,平均左房房波早于右房房波(80.2±25.7)ms;窦性心律组房波心房传导时间为(149.5±28.4)ms,慢性房颤组同形态房波心房传导时间为(151.5±35.4)ms,两者心房传导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窦性心律组房波波宽为(41.3±12.7)ms,慢性房颤组房波波宽(39.0±10.5)ms,两者波宽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风心病窦性心律患者心房房波由左房传向右房,而慢性房颤患者的房波由右房传向左房,窦性房波与慢性房颤同形态房波的心房传导时间及波宽无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螺内酯)在心房颤动恢复窦性心律后预防其复发,对窦性心律有效性的维持以及对心房重构的影响。方法80例持续性房颤患者(持续超过7天),经药物或电复律后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胺碘酮0.2g,每日1次,治疗组40例给予胺碘酮0.2g,每日1次,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螺内酯40mg,1次/日,两组均连续服用6个月。于治疗后第1周、2周、1月、2月、4月及6月分别行心电图或HOLTER以检测是否存在房颤复发;复律次日及6月后做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左心房结构及功能变化。随访6个月,观察研究前后血浆醛固酮(Mdosterone,Ald)浓度。结果80例均完成治疗,随访6月,心房颤动复发率对照组32.5%,治疗组12.5%,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心房颤动转复6月后患者左心房内径缩小,左房射血分数(LAEF)增高。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性心房颤动复律后,为了维持窦性心律,联合应用胺碘酮、螺内酯较单独应用胺碘酮更加有效,螺内酯的长期服用可缩小扩大的左房,左房压力降低,对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的抑制可改善心房重构,预防房颤反复复发。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房颤患者左室舒张功能障碍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心脏病患者24例(孤立性房颤8例,高血压性心脏病合并房颤7例,扩张性心肌病合并房颤9例),对照组30例.取心尖四腔观,将多普勒取样容积置于二尖瓣口以及距二尖瓣口1、2、3cm处,测量二尖瓣血流E峰流速,计算舒张早期血流播散的速度.结果:对照组左室舒张早期血流速度保持不变.各种心脏病患者左室舒张早期血流速度随传播距离加大而递减.结论:左室舒张早期血流的传播速度,是评价房颤及二尖瓣血流频谱假性正常化者左室舒张功能障碍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