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体质成分变化及对骨密度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分析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体质成分及骨密度变化,以阐明机体脂肪含量和肌肉含量在维持骨量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双能X线分析仪(DEXA)测定76例2型糖尿病患者全身各部位的骨密度和肌肉、脂肪含量,并根据体重指数将病人分为肥胖组24例与正常体重组52例。结果两组间骨密度和肌肉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肥胖组全身及局部脂肪含量明显增高(P<0.01)。两组糖尿病患者骨密度与全身及局部肌肉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0.01)。肥胖组全身骨密度与手臂脂肪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且各部位脂肪含量与肌肉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以脂肪含量升高为主,肌肉组织含量和脂肪异常分布对骨密度有显著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2.
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分析妇女绝经后骨质疏松的相关因素。方法: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78名绝经扫无骨折妇女(A组)、34例绝经后骨折妇女(B组)、20名围绝经期妇女(C组)和52名青年健康妇女(D组)的骨密度,并对临床资料作分析对比。结果:A、B两组各部位的骨密度值和骨质疏松发病率的均低于C、D两组(P<0.05),B组各部位的骨密度值(除第一腰椎外)均低于A组(P<0.05),C组的第一腰椎、第二腰椎、沃德三角(Ward triangle)和全身骨密度值显著低于D组(P<0.05),绝经后妇女的骨密度值与其年龄、绝经所限和孕、产次呈显著负相关(P<0.01),与体重和体重指数呈显著性正相关(P<0.01)。结论:妇女在绝经后骨密度显著降低,年龄越大、绝经年限越长和孕、产次越多,其骨密度越低,而体重和体重指数越大,其骨密度越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332例行全身骨密度检查的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进行腹、臀部脂肪和肌肉量的相关数据分析。方法分别按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分组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腹臀部脂肪、肌肉量进行分析,并对腹臀部脂肪、肌肉量和基线指标间的相关性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不同性别组间血清甘油三酯、血清睾酮、腰围、高密度脂蛋白、腹部脂肪量、腹部肌肉量、臀部脂肪量、臀部肌肉量等指标均有统计学差异(P 0. 05或P 0. 01)。女性患者腹部和臀部的脂肪量随年龄变化趋势与男性糖尿病患者有所区别。无论是正常体质量组、超重组还是肥胖组,女性的腹部脂肪和臀部量均显著高于男性个体(P 0. 05);无论男、女性,腹部脂肪和臀部脂肪量均随BMI增大而较正常体质量组显著增加(P 0. 05),但女性患者超重组与肥胖组间的腹部脂肪量无统计学差异,而男性患者超重组与肥胖组间的腹部、臀部脂肪量无统计学差异。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女性患者的腹部和臀部脂肪量与体质量、BMI、血清甘油三酯、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腰围呈显著正相关(P 0. 05或P 0. 01),与高密度脂蛋白呈显著负相关(P 0. 01);男性患者的腹部脂肪量与年龄、体质量、BMI、腰围呈显著正相关(P 0. 05或P 0. 01),与入院时空腹静脉血糖、高密度脂蛋白、血清睾酮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 0. 05或P 0. 01);男性患者的臀部脂肪量与身高、体质量、BMI、血清总胆固醇、腰围呈显著正相关(P 0. 05或P 0. 01),与高密度脂蛋白、血清睾酮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 0. 01)。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腹部、臀部脂肪和肌肉分布有其独特的变化规律,男、女性变化不同,与人体测量指数、脂代谢指标、血糖和血清睾酮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患者肌肉和脂肪组织含量与其骨密度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肌肉组织和脂肪组织含量与髋骨骨折危险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双能X线分析仪 (DEXA)测定 76例 2型糖尿病患者全身各部位的骨密度和肌肉、脂肪含量 ,并根据股骨颈骨密度将患者分为骨质疏松组 (17例 )与非骨质疏松组 (5 9例 )。结果 骨质疏松组各部位骨密度和脂肪含量显著降低 (P <0 .0 5~ 0 .0 1) ,腿部和躯干肌肉含量显著降低 (P <0 .0 5~ 0 .0 1)。股骨颈骨密度与腿部肌肉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P <0 .0 1) ,而与脂肪含量无显著相关。结论 高肌肉组织和脂肪组织含量可降低糖尿病患者髋骨骨折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5.
李长青  周跃 《中国临床康复》2002,6(22):3348-3349
目的:探讨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脑脊液中P物质(SP)、血管活性脑多肽(VIP)含量变化以及与临床表现间的关系。方法:测定35例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行走能力,VAS疼痛程度评定,感觉、运动、腱反射改变及直腿抬高试验结果及脑脊液中神经肽含量,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脑脊液中SP、VIP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脑脊液中SP、VIP水平与行走能力呈显负相关(P<0.05),与疼痛评分呈非常显(P<0.01)或显(P<0.05)正相关。临床体征阴性组与阳性组间脑脊液中SP及VIP含量差异无显性意义(P>0.05)。结论: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脑脊液中SP、VIP含量明显升高,且行走能力严重障碍升高更加明显。表明上述改变与神经源性间歇性跛行的发生存在着显的相关关系。而与临床上是否出现感觉、运动、腱反射、直腿抬高角度等的改变无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血清瘦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及代谢紊乱综合征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2型糖尿病患77例。(1)将患分为高血压组和正常血压组,比较两组间瘦素水平。(2)将血清瘦素水平作为因变量,其他参数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结果:(1)高血压组与正常血压组间除高血压组年龄较大外,其余指标,差异均无显性。(2)血清瘦素水平与体重指数呈显正相关(P<0.001),与胰岛素敏感指数呈负相关(P<0.01)。结论:在2型糖尿病患中,高瘦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不同人群血清脂联素、瘦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不同人群(健康人群、肥胖和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APN)、瘦素(LEP)水平及其与肥胖、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2型糖尿病(T2DM)伴有肥胖组(DO)42例,T2DM不伴肥胖组(NDO)42例,单纯性肥胖组(OB)37例,正常对照组(NC)28名。检测了4组研究对象血脂、血糖、空腹胰岛素(Fins)、APN、LEP水平,用HOMA模型公式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NC组的APN水平明显高于其他3组(均P〈0.05)。DO组、OB组的LEP水平明显高于NDO组及NC组(P〈0.05)。相关分析显示:APN与HOMAIR、体质指数(BMI)、腰围(WC)、腰臀比(WHR)、空腹血糖(FBG)、甘油三脂(TG)和Fins呈显著负相关(P〈0.01);LEP与BMI和体脂百分含量(BFC)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WC和Fins呈正相关(P〈0.05);APN与LEP无相关性。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APN与Fins呈显著负相关(P〈0.01),与WHR、FBG呈负相关(P〈0.05);LEP与BFC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血清APN水平与2型糖尿病及肥胖相关。血清瘦素水平与2型糖尿病无关,但与肥胖有关。APN与瘦素之间无相关性,APN对于胰岛素抵抗的影响程度明显大于瘦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发病过程中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成酶(NOS)及血小板(PL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的意义及与梗死面积的相关性。方法:检测53例脑梗死患和40例健康对照血清中NO、NOS、PLT、PDW、MPV的含量。结果:脑梗死急性期MPV、NOS显增高(P<0.05);PDW、NO显增高(P<0.01);PLT显减低(P<0.01);NO、NOS分别与PDW、MPV之间呈显正相关,与PLT呈负相关。结论:PDW、MPV、NO、NOS的变化值随梗死面积的增加而增加,PLT则随梗死面积增加而减少。  相似文献   

9.
陈晓云  杨庚明 《新医学》2001,32(8):468-46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并胆石症患者的胰岛素、血脂水平及其相关关系。方法:测定38例2型糖尿病并胆石症患者的空腹胰岛素、血清脂质及载脂蛋白水平,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分析其相互关系,并与38例不伴胆石症的2例糖尿病患者相比较。结果:2型糖尿病并胆石症组与不伴胆石症组相比较,前者的ISI明显降低(P<0.01),空腹胰岛素,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载脂蛋白A1(ApoA1),明显升高(P<0.01,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Ⅱ(ApoAⅡ)则无显著变化(P>0.05),ISI与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呈负相关,与HDL-C呈正相关,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胆石症与ISI呈负相关。结论:胰岛素抵抗可能是2型糖尿病患者胆石形成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老年男性代谢综合征患者骨密度与骨代谢指标含量表达的变化规律。 方法:选择200605/06济南地区部队干休所离休老干部查体人员。代谢综合征及其相关组分诊断标准采用1999年WHO代谢综合征的工作定义。应用Setriscam^TM数字化成像技术及放射免疫分析法,对代谢综合征组90例(其中骨质疏松22例和骨量减少30例),单纯高血压组38例,单纯糖尿病组30例,单纯高血脂组32例患者进行骨密度、骨钙素等骨代谢指标和生化指标的测定,与相同年龄对照组进行比较,并对骨密度与各项骨代谢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①代谢综合征骨质疏松组、代谢综合征骨量减少组、单纯糖尿病组的骨密度和峰值百分比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0.01)。②代谢综合征组、代谢综合征骨质疏松和骨量减少组骨钙素、Ⅰ型胶原C端肽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0.01),甲状旁腺素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三组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高血糖、高血压和血脂紊乱。③代谢综合征骨质疏松组骨密度与骨钙素呈正相关关系(r=0.262),与甲状旁腺素呈负相关(r=0.233),与血压呈明显负相关(r=-0.285),与生化指标之间无相关性。 结论:代谢综合征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与骨钙素、甲状旁腺素、Ⅰ型胶原C端肽、血压之间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张安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7):2446-2447
目的:探讨非绝经期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第2至第4腰椎(L2~L4)骨密度与生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将68例确诊的非绝经期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纳入观察组,将体检健康的30例非绝经期女性纳入对照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L2~L4骨密度,以及低密度脂蛋白、糖化血红蛋白A1(HbA1c)、三酰甘油、空腹C肽等生化指标,分析L2~L4骨密度与生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对照组 L2~L4骨密度分别为(0.85±0.12)、(0.98±0.14)g/cm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 HbA1c、尿微量清蛋白(UmAlb)水平分别为(8.6±0.6)%、(7.63±1.27)mg/L ,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空腹C肽浓度为(0.75±0.18)pmol/L ,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骨密度与 HbA1c、UmAlb呈负相关,与空腹C肽呈正相关(P<0.05)。结论非绝经期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L2~L4骨密度降低,且骨密度与HbA1c、UmAlb水平呈负相关,与空腹C肽水平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A型肉毒毒素与力奥来素治疗肌痉挛的疗效对比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刘卫  李玲 《中国临床康复》2002,6(8):1103-1104
目的:比较A型肉毒毒素(BTXA)与力奥来素对缓解肌痉挛的疗效。方法:将45例患随机分为BTXA治疗组(B组)和力奥来素治疗组(L组)。对B组22例患共47块痉挛明显的肌肉进行注射BTXA治疗,对L组23例患采取口服力奥来素治疗。采用改良Ashworth痉挛评分法,分别在前、治疗2周、治疗4周对两组患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患在治疗2周时都较治疗前肌张力明显降低(P<0.01),但两组比较,B组比L组降低肌张力更为明显,两组差异非常显(P<0.01)。B组4周时与2周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L组4周与2周比较肌张力进一步降低,有显差异(P<0.01)。两组在4周时比较差异不显(P>0.05)。结论:观察证实:两种治疗均能有效缓解肌痉挛,但BTXA起效较快,较充分,更利于患早期功能训练。  相似文献   

13.
脑脊液Tau蛋白测定在老年性痴呆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诸兴明  王军 《中国临床康复》2002,6(13):1909-1910
目的 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脑脊液Tau蛋白含量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了18例AD、16例多发性梗死性痴呆(MID)、19例其他神经系统疾病患脑脊液中Tau蛋白含量。结果 脑脊液中Tau蛋白含量,3组间差异有非常显意义(P<0.01);AD组与MID组间及AD组与对照组间差异均有非常显意义(分别为P<0.01和P<0.01);MID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无显意义(P>0.05)。AD组患脑脊液中Tau蛋白含量随年龄有增高趋势,但统计学检验与年龄无相关关系(P>0.05)。轻、中、重度痴呆患间的差异无显性(P>0.05)。结论 脑脊液Tau蛋白的升高有助于AD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4.
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的骨密度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变化,方法: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仪测定52例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者及41例非糖尿病老年男性的腰椎和股骨近端部位的骨密度,并测定血糖,血钙,血磷,血镁,碱性磷酸酶、尿钙等。结果: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组腰椎L1-2、华氏三角(Wards)、股骨转子(Troch)骨密度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前者合并骨质疏松的比例较后者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体重指数,尿钙较对照组高,血磷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在老年男性,患有2型糖尿病者较易患骨质疏松症,其原因较复杂,可能与体重、糖代谢紊乱,激素内分泌紊乱等多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5.
短期增加饮奶对生长突增期女孩骨密度和身高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加昌  张瑾 《中国临床康复》2002,6(11):1618-1619
目的:了解生长突增期女孩短期(2年)增加饮用牛奶后其骨密度(BMD)和身高的变化情况。方法:对375例发育正常女孩行全身扫描和左前壁扫描。随机分为实验组(添加牛奶组)和对照组,1年和2年后,用同一台双能X线骨密度仪再次测量。观察两组间BMD的变化。结果:首次测量,实验组与对照组各部位BMD值,全身总的骨矿含量(BMC)值和身高无差异(P>0.05)。1年和2年后测量结果均显示;两组间各部位BMD、BMC值比较仍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在两年中平均身高增长速率几乎一样(12和11.9cm)。分别将两组3次测量结果进行自比:各部位的BMD值第2次高于第1次,(P<0.01-0.001),第3次与第2次相比,仅前臂远端1/10处的BMD值有显性增加(P<0.001)。而前臂远端1/3处BMD值和全身总的BMD值却明显下降(P<0.001)。全身总的BMC值总是随年龄增加在而逐渐增长(P<0.001)。结论:生长突增期女孩短期(2年)饮用牛奶其BMD无显性改变,且与身高的增长无关。  相似文献   

16.
腰椎滑脱症患者的骨密度变化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不同时期脊柱滑脱症患的骨密度变化规律。方法:对105例腰椎滑脱症患的腰椎骨密度进行测量,依据不同的滑脱分型,进行结果对比分析。结果:腰椎滑脱症患平均骨密度较同年龄组正常值偏低。随病程的延长和年龄的增长,腰椎滑税症患骨密度均降(P<0.01);骨质疏松组假性滑脱发生率明显高于非骨质疏松组(P<0.01);骨质疏松组发病部位以L5滑脱多见,非骨质疏松组发病部位以L4、L5滑脱为主(P<0.05)。结论:骨质疏松症与腰椎滑脱有一定因果关系,两互相影响,脊柱滑脱患要防止骨质疏松症的发生,预防骨质疏松症将有助于防止假性脊柱滑脱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热休克反应对百日咳菌液致大鼠感染性脑水肿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将SD大鼠分为3组:(1)正常对照组(NS);(2)感染性脑水肿组(PB);(3)热休克处理组(HS+PB);每组又分为8.24,h 两个时间点,取左大脑半球全层脑组织分别测定脑组织含水量,干脑组织Na^ ,K^ 含量,同侧大脑皮层和海马组织做电镜检查。结果:PB各组脑组织含水量明显高于NS组(P<0.01),HS+PB各组脑组织含水量明显低于PB组(P<0.01),同时HS+PB组脑组织含水量与NS组比较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意义(P>05),NS各组干脑组织Na^ ,K^ 含量变化不大(P>0.05),PB各组Na^ 含量明显高于NS组,K+含量明显低于NS组,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意义(P<0.01),HS+PB各组Na 含量明显低于PB组(P<0.01或P<0.05),K+含量除24h之外均明显高于PB组(P<0.01),各组Na^ 含量与脑含水量的变化呈正相关(P<0.01或P<0.05),K^ 含量与含水量的变化呈负相关,K+含量与Na^ 含量的变化呈负相关(P<0.01或P<0.05),电镜发现8h PB组神经细胞出现亮,暗两类细胞相间排列,细胞间胶质细胞足突水肿透亮;8h HS PB组胶质细胞中度水肿,细胞内线粒体基质电子密度增大,并可见大量微丝。24h PB组见亮,暗两类细胞,亮细胞水肿,而暗细胞体系变小,碎裂成凋亡小体,胶质细胞崩解成裸核,24h HS PB组仅见神经细胞呈椭圆或梭形的明细胞和暗细胞,细胞间胶质细胞足突水肿透亮,细胞间隙增宽。结论:以上结果提示热休克处理组可降低大鼠感染性脑水肿的脑组织含水量及钠离子含量,在形态学上表现为能减轻脑组织细胞水肿病变,对大鼠感染性脑水肿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慢性乙型肝炎患淋巴细胞凋亡状况和淋巴细胞各亚群的数量变化,以探讨其与本病慢性化和重型化的关系。方法:利用慢性非重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病人和正常对照组(健康献血员)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在PHA-P刺激下短期培养,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PBMC的凋亡情况并相互比较,采用流式细胞仪结合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对慢性非重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病人及正常对照组外周血淋巴细胞及各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经PHAP刺激72h后,慢性非重型乙型肝炎组PBMC亡率明显高于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组及正常对照组(P<0.01)。慢性非重型乙型肝炎组总淋巴细胞百分率显高于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组(P<0.01),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组淋巴细胞总数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CD3+,CD3+CD4+亚群绝对数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低于慢性非重型乙型肝炎组(P<0.05),CD3+CD8+亚群绝对数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低于慢性非重型乙型肝炎组(P<0.05)。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组单核细胞百分率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高于慢性非重型乙肝型肝炎组(P<0.05)。结论:慢性非重型乙型肝炎患淋巴细胞活化与凋亡共存,慢性重性乙型肝炎患淋巴细胞消耗严重。淋巴细胞活化诱导细胞(AICD)参与乙型肝炎慢性化,重型化的发生机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维生索D受体基因Bsm Ⅰ多态性及中医证型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的相关性,分析影响骨密度的自身因素。 方法:①选择2003—01/2004-04福建省中医药研究院骨科门诊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180例。年龄45-70岁,绝经年龄40-58岁。均对检测项目知情同意。肾阴虚118例、肾阳虚42例、肾阴阳两虚20例。②用美国Hologie(4500W)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正位第2-4腰椎、左侧股骨颈、大转子和Ward’s区骨密度。③记录患者自身因素:年龄、绝经年龄、绝经年限、身高、体质量和体质量指数。④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维生素D受体基因BsmI多态性。⑨计量资料两组比较正态分布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用Wilcoxon秩和检验。用Bivariate分析患者自身因素与骨密度的相关关系。 结果:纳入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者180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不同维生素D受体基因型与不同中医证型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比较,3种维生素D受体基因型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差异不明显(P〉0.05);3种中医证型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差异也不明显(P〉0.05)。②在维生素D受体基因hh型中,肾阴阳两虚患者第2-4腰椎骨密度明显低于肾阴虚型(P〈0.05),其他证型问差异不明显(P〉0.05)。(勤在肾阴虚型骨质疏松症患者中,bb型与Bb型骨密度相近(P〉0.05)。④在相关性因素中。年龄和绝经年限与4个部位的骨密度呈显著负相关(r=-0.206- -0.441,P〈0.05-0.01);身高与腰椎、股骨颈、大转子的骨密度呈显著正相关(r=0.171-0.222,P〈0.05-0.01);体质量与股骨颈呈显著正相关(r=0.188,P〈0.05);绝经年龄、体质量指数与骨密度无明显相关性(r=0.032—0.158,P〉0.05);年龄与腰椎、股骨颈骨密度均呈显著负相关(r=0.345,-0.427,P〈0.05),而绝经年龄、绝经年限、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与骨密度无明显相关性(r=-0.018—0.246,P〉0.05)。 结论:①维生素D受体基因Bsm Ⅰ多态性及中医证型分类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骨密度存在相关性。(呈)年龄、绝经年限、身高、体质量是影响维生素D受体基因bb型患者骨密度的因素。年龄是影响维生素D受体基因Bb型患者骨密度的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糖耐量正常(NGT )的腹型肥胖中青年男性糖耐量试验变化与体成分的关系。【方法】选择2009年在本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67例NGT 成年男性,年龄20~50岁,根据腰围(WC)将其分为两组:WC正常成年男性组(对照组,n =31),腹型肥胖成年男性组(研究组,n =36)。两组研究对象均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并检测其空腹血糖(FPG),糖负荷后0.5 h血糖(0.5hPG)、1hPG、2hPG、3hPG。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进行体成分分析。【结果】两组间FPG、2hPG、3hPG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 >0.05),研究组0.5hPG ,1hPG和葡萄糖曲线下面积(AUCglu )高于对照组( P <0.05)。体质量指数(BMI),WC及各部位脂肪质量与FPG及3hPG无相关性( P >0.05);0.5hPG、2hPG与总体脂肪质量及躯干脂肪质量存在正相关( P <0.05)。1hPG 及AUCglu与BMI ,WC ,总体脂肪质量,四肢脂肪质量,躯干脂肪质量均呈正相关( P<0.01)。【结论】糖耐量正常腹型肥胖中青年男性已存在糖负荷后血糖代谢异常,与BMI和WC相比,体脂成分分析更能有效识别肥胖男性早期糖代谢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