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小腿严重而复杂的开放性骨折并胫前皮肤软组织大面积缺损,骨骼、肌腱等深部组织裸露,大多需要应用皮瓣移植或移位修复[1 ,2 ] 。自1 989年2月~2 0 0 3年2月应用双蒂胫后动脉皮支筋膜皮瓣修复胫前皮肤缺损2 1例,皮瓣全部成活,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男1 7例,女4例,年龄9~6 2岁。致伤原因:车祸伤1 3例,压砸伤4例,农业机械伤3例,绞扎伤1例。皮肤缺损部位:左胫前中上段9例,右胫前中上段1 2例。皮肤缺损范围:7cm×4 5cm~1 6cm×6cm。1 2 手术方法 ①皮瓣设计:皮瓣纵轴位于内踝后方至胫骨内髁的连线上。切取范围:…  相似文献   

3.
胫后动脉皮支筋膜皮瓣修复胫前皮肤缺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腿严重而复杂的开放性骨折并胫前皮肤软组织大面积缺损,骨骼、肌腱等深部组织裸露,大多需要应用皮瓣移植或移位修复^[1,2]。自1989年2月~2003年2月应用双蒂胫后动脉皮支筋膜皮瓣修复胫前皮肤缺损21例,皮瓣全部成活,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采用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血管蒂皮瓣修复足部缺损的疗效。方法方法是自2006年10月至2008年12月,应用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血管蒂皮瓣(内踝上皮瓣)修复足背,足内侧,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14例。以胫后动脉应用解剖为基础,术前彩色多普勒血流探测仪找到内踝上皮支发出点,以此为旋转点设计皮瓣,皮瓣面积6.0cm×8.0cm至10cm×17cm。结果 14例皮瓣完全成活,皮瓣外形满意,对小腿功能无影响。结论胫后动脉内踝上皮瓣是修复足部缺损的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以胫后动脉皮支为蒂的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和有关问题.方法应用胫后动脉皮支为蒂的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缺损面积为3cm×4cm~8cm×12cm.设计的皮瓣面积为4cm×8cm~10cm×13cm.结果 6例患者皮瓣全部成活,创面Ⅰ期愈合,1例患者皮瓣远端小部分坏死,经换药处理后,创面Ⅱ期愈合,术后随访患者6~24个月,均取得满意效果.结论胫后动脉皮支为蒂的逆行岛状皮瓣血供充分,蒂长,皮瓣切取面积大,是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的理想皮瓣.  相似文献   

6.
胫后动脉皮支为蒂的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以胫后动脉皮支为蒂的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和有关问题。方法 应用胫后动脉皮支为蒂的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缺损面积为 3cm× 4cm~ 8cm× 12cm。设计的皮瓣面积为 4cm× 8cm~ 10cm× 13cm。结果  6例患者皮瓣全部成活 ,创面Ⅰ期愈合 ,1例患者皮瓣远端小部分坏死 ,经换药处理后 ,创面Ⅱ期愈合 ,术后随访患者 6~ 2 4个月 ,均取得满意效果。结论 胫后动脉皮支为蒂的逆行岛状皮瓣血供充分 ,蒂长 ,皮瓣切取面积大 ,是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的理想皮瓣  相似文献   

7.
自1994年4月~1998年7月,根据小腿内侧皮动脉构成的丰富血管网〔1〕,设计了带皮动脉筋膜蒂皮瓣,修复小腿远近端皮肤缺损3例,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例1 男,28岁。右小腿中下1/3前外侧一创面4cm×6cm大小,钢板及胫骨外露。因同侧小腿皮肤条件较差,故选择对侧小腿内侧设计逆行皮瓣5cm×7cm,蒂长8cm,交腿转移覆盖创面。术后3周断蒂,皮瓣血运良好。例2 男,37岁。左踝前外侧一创面6cm×7cm,外踝骨及胫前肌腱裸露,于小腿内侧设计皮瓣6cm×8cm,蒂长6cm,逆行转位覆盖,术后2周愈合拆线。例3 男,42岁。…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探讨胫后动脉内踝上穿支蒂皮瓣移位治疗跟踝创面的临床效果. 方法 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应用胫后动脉内踝上穿支蒂皮瓣治疗跟踝创面16例,均为足跟部软组织缺损、跟骨及跟腱外露,皮瓣切取面积6cm×13 cm~13 cm×30cm. 结果 16例皮瓣均一期成活,随访6~ 20个月,颜色、质地接近周围组织,外形不臃肿.下肢行走功能恢复迅速,并且满意.供区留有线性切口瘢痕. 结论 胫后动脉内踝上穿支位置恒定,供血充足,皮瓣切取面积大,厚薄适中,旋转移位无障碍,适用于跟踝创面覆盖.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胫后动脉内踝上穿支皮瓣修复跟腱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0例跟腱部皮肤缺损并肌腱、骨质外露者,应用胫后动脉内踝上穿支皮瓣修复治疗。结果术后10例皮瓣全部成活,均获随访6~12个月,受区修复后外形良好,组织质地柔软,感觉功能部分恢复。结论胫后动脉内踝上穿支皮瓣修复跟腱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手术操作简便,且不牺牲重要血管,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皮瓣修复足跟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00年7月-2008年3月,我科采用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皮瓣修复各种原因所致足跟部皮肤软组织缺损12例。结果12例皮瓣全部成活,皮瓣面积:5cm×7cm~8cm×14cm。随访6~12月,效果满意。结论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皮瓣血运可靠,穿支点比较固定,手术操作简便安全,且不牺牲重要血管,是修复足跟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较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报道应用胫后动脉皮支皮瓣逆行转移修复小腿中下段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09年1月-2011年1月,应用胫后动脉皮支皮瓣逆行转移修复小腿中下段软组织缺损13例,皮瓣最大面积10cm×16cm。结果12例皮瓣全部成活,1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随访3~12个月,皮瓣外观、质地、色泽均良好,仅皮瓣感觉部分缺失。结论此术式不损伤小腿主要血管,手术操作简单实用,是修复小腿中下段软组织缺损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介绍胫后动脉内踝穿支蒂螺旋桨皮瓣修复足跟后区创面的手术技术与初步临床结果。[方法] 2016年3月~2018年9月,应用胫后动脉内踝穿支蒂螺旋桨皮瓣修复足跟后区软组织缺损22例。其中男15例,女7例;年龄21~52岁,平均(33.42±7.24)岁。创面位置位于足跟后区,创面大小:2.5 cm×3 cm~5.7 cm×6.5 cm。通过术前下肢血管造影(CTA)及手持彩色多普勒超声精确定位穿支点位置,术前测量创面大小设计穿支蒂螺旋桨皮瓣大桨和小桨,术中根据设计切取皮瓣,旋转120°~180°修复创面。[结果] 术后皮瓣均存活;2例供区部分植皮修复,创面及供区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时间2~18个月,皮瓣外形良好,色泽、质地及弹性佳,无挛缩,供区外观良好。[结论] 胫后动脉内踝穿支蒂螺旋桨皮瓣与足跟后区组织相近,内踝穿支位置恒定,皮瓣易于旋转,无需牺牲主要血管,是修复足跟后区中等创面的理想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报道以内踝前动脉穿支为血管蒂的逆行筋膜皮瓣修复足背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多普勒血流探测仪引导下,设计以内踝前动脉穿支为血管蒂及旋转点,沿隐神经营养血管轴线切取皮瓣,逆向转位修复足背部皮肤缺损创面.结果 2002年2月至2008年3月,于临床应用12例,皮瓣全部成活,皮瓣面积为13.5 cm×3.0 cm~8 cm×3 cm,穿支血管蒂位于内踝前下方0.5~1.5 cm处.随访6~18个月,皮瓣质地良好,外形与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该皮瓣设计灵活,切取方便,血供可靠,适于修复足背部的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  相似文献   

15.
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皮瓣的临床应用魏长月郭德亮范启申我们自1989年1月~1996年12月,选择性的利用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皮瓣修复小腿中下段及足部软组织缺损25例,获得了满意的效果。1临床资料本组25例,男16例,女9例,年龄8~50岁,急诊手术10例...  相似文献   

16.
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 探讨一种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 方法 从 1999年 2月~ 2 0 0 2年6月 ,采用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血管为蒂的逆行岛状小腿内侧皮瓣修复足跟后部软组织缺损 2例、内踝部软组织缺损 2例以及踝前与足背软组织缺损 4例。 结果 临床应用 8例 ,皮瓣面积最小为 7cm×5cm ,最大 2 2cm× 7cm ,术后 8例皮瓣全部成活 ,随访 3~ 2 4个月 ,皮瓣感觉恢复 ,质地良好 ,外形不臃肿。 结论 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皮瓣血运可靠 ,手术切取简便安全 ,皮瓣厚薄适中 ,质地好 ,不牺牲胫后血管 ,是一种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7.
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14,自引:7,他引:14  
目的报道应用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自1997年10月~2001年12月,应用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皮瓣转移修复各种原因所致的足踝部软组织缺损11例.结果10例术后皮瓣全部成活,1例皮瓣远端少许坏死,皮瓣面积最大为28 cm×11cm,最小为8 cm×6 cm,随访6个月~2年,效果满意.结论皮瓣应用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为蒂,可以不牺牲小腿主要血管而修复足踝部大部分的软组织缺损,手术简便、安全,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肌间隙皮支血管蒂皮瓣转移修复胫前皮肤缺损的手术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局部皮瓣转移修复胫前小面积皮肤缺损的方法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采用肌间隙皮支血管蒂皮瓣局部转移修复胫骨小面积外露的病例,包括胫骨上段皮肤缺损28例,中段31例,下段27例。分别采用内侧、外侧、前外侧肌间隙皮动脉皮瓣修复20例、41例、25例。结果78例成活,8例尖部坏死,采用其它皮瓣二次修复成功。结论肌间隙皮支血管蒂皮瓣术式简单可靠,并发症少,是修复胫前软组织小面积缺损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低位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皮瓣修复前足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2011年9月至2014年1月,对15例前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并肌腱、骨质、钢板外露者,应用低位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皮瓣修复治疗,其中男8例,女7例;年龄4~50岁,平均25岁。修复软组织缺损最大面积12 cm×7 cm,最小面积5 cm×3 cm。结果 术后15例皮瓣全部存活,均获3~12个月随访,受区修复后不臃肿,质地柔软,感觉功能部分恢复。随访按Maryland足功能评分标准评定,优11例,良2例,可2例,优良率86.7%。结论 低位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皮瓣修复前足软组织缺损手术操作简便,且不牺牲重要血管,术后功能满意,是一种修复前足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0.
胫后动脉筋膜皮支小腿内侧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