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上消化道疾病幽门螺杆菌感染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调查分析上消化道疾病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方法经内镜胃窦活检粘膜用快速尿素酶测定法及细菌学涂片法对3318例受检者检测Hp,而后对各种上消化道疾病Hp阳性率进行临床分析.Hp感染评判标准:上述二项检测法中凡有一项阳性即为Hp阳性;二项均阴性则为Hp阴性.结果3318例受检者中慢性活动性胃炎847例,慢性非活动性胃炎1213例,活动性十二指肠溃疡597例,愈合期十二指肠溃疡198例,活动性胃溃疡187例,愈合期胃溃疡44例,复合性溃疡77例,胃癌34例,残胃53例,正常胃粘膜68例.其Hp阳性率分别为81.7%,22.3%,76.7%,61.6%,68.5%,50%,74%,41.2%,32%,29%.统计结果显示,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及胃癌的Hp阳性率明显高于慢性非活动性胃炎.X2检验P<0.05.差异有高度显著性.结论本文证实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及胃癌与Hp感染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自1983年Warren等报道幽门螺杆菌(Hp)以来已十余年。目前认为Hp至少与下述上消化道疾病有关:1.慢性胃炎,尤其是慢性活动性胃炎;2.消化性溃疡(PU),尤其是球部溃疡及PU的复发;3.胃肿瘤,尤其是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的淋巴瘤(MALT)。目前Hp检测法有:浸入性,内镜下取胃粘膜活检,将标本作组织学及Hp(包括特殊染色)检查、快速尿素酶  相似文献   

3.
胃粘膜活检标本幽门螺杆菌的检出及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259例主诉有上消化道临床症状的患者进行内镜活检,重点观察胃粘膜活检幽门螺杆菌(Hp)阳性标本中病理形态学的改变.方法采用快速尿素酶及病理切片石碳酸.碱性品红染色法相结合检测出的Hp致病性进行探讨.结果表明Hp是慢性活动性胃炎的病原菌,并提出此菌损伤粘膜上皮,促使粘膜上皮变性,坏死脱落,形成小糜烂或溃疡,促使粘膜上皮呈过度增殖状态,使胃癌发生机会增加.结论Hp感染后应采取积极的抗Hp治疗,消除Hp,减少由Hp直接刺激损伤胃粘膜引起的慢性炎症及粘膜上皮过度增殖发生癌变.  相似文献   

4.
目的110例有上消化道症状患儿进行Hp-Ab的测定,是诊断小儿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病行之有效的方法方法对有上消化道症状110例患儿进行Hp-Ab测淀,阳性85例占77.3%.应用阿莫西林,甲硝唑,庆大霉素根治幽门螺杆菌(Hp),使上消化道症状得到控制,胃炎症状缓解及消失.溃疡得到愈合及抗复发.结果有上消化道症状110例患儿进行Hp-Ab测定,是一种非向人性检测手段,其方法简便,效果好,易被小儿患者接受.结论110例有上消化道症状患儿进行Hp-Ab测定,阳性85例,占77.3%.阿莫西林,甲硝唑,庆大霉素联合用药,不仅使胃炎症状缓解及消失.溃疡愈合及抗复发,Hp-Ab测定为非向入性试验,方法简便,易被患儿接受,特别是年幼儿及老年并有血管疾病者更为适宜.  相似文献   

5.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和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肝硬化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和上消化道出血之间的关系.方法肝硬化患者160例,内镜检查了解食管静脉曲张和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情况及出血的原因,同时胃粘膜活检作尿素酶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Hp).结果Hp阳性组消化性溃疡发生率(64.1%)明显高于阴性组(37.8%,P<0.01).出血率在Hp阳性组(38.5%)也明显高于阴性组(22%,P<0.05).结论Hp感染和肝源性溃疡发生有关,Hp感染者的肝源性溃疡发生率增高及胃粘膜活动性炎症可能导致出血率升高,根除Hp有可能降低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  相似文献   

6.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为消化性溃疡的病因之一,根除Hp可降低消化性溃疡的复发率,因此根除Hp治疗广为应用.本研究以不同剂量的高舒达联合阿莫西林、甲硝唑治疗Hp感染的消化性溃疡,探讨其对溃疡的愈合率及对Hp根除作用.1对象和方法1.1对象98例入选患者经内境诊断为活动期胃、十二指肠溃疡,Hp检查阳性,4wk内未接受过抗清病药物治疗,无青霉素过敏史者.1.2方法经内镜于鲁窦部取胃粘膜一块进行快速尿素酶试验,同时胃窦、胃体另各取1块粘膜进行组织学Giemsa染色检测Hp.Hp阳性标准为两项检查均为阳性,根除标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口腔唾液中Hp与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关系,为Hp感染防治提供依据.方法87例FD患者内镜检查前用一次性容器收集唾液标本,内镜检查时取幽门前区粘膜活检标本作革兰染色光镜检查和快速尿素酶试验.唾液Hp检测采用美国MJ公司PTC-100扩增仪和上海复星生物有限公司Hp-PCR试剂盒.结果87例FD患者胃粘膜革兰染色和快速尿素酶试验均阳性45例(51.7%),阴性42例(48.3%).阳性患者唾液Hp-PCR阳性18例(40%),阴性患者无一例唾液Hp-PCR阳性.FD不同临床类型唾液Hp-PCR阳性检出率依次为胃食管反流型32.5%(13/40),溃疡型17.6%(3/17),动力紊乱型6.7%(2/30),经统计学处理唾液Hp检出率胃食管及流型与溃疡型无显著差异(P>0.05),与动力紊乱型差异显著(P<0.01).结论①FD患者口腔唾液中检出Hp,证明Hp可通过胃食管反流入口腔,且随时可能将Hp重新吞入,引起胃粘膜再感染和损伤.因此,根除Hp除选择敏感药物外,必须同时治疗消化不良,尤其是控制胃食管及流症状,否则Hp感染者就难以得到根治.②唾液中检出Hp,进一步证实Hp可通过唾液或口-口接触传播.由此可见,控制胃食管反流症状,保持口腔清洁卫生,改变国人的共餐饮食传统习惯,对阻止Hp人-人传播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胃切除后部份病人可出现各种症状,有的严重影响生活。幽门螺杆菌(Hp)是胃炎病因的重要原因,但Hp感染在残胃炎病因学中的作用尚不清楚,本文旨在研究Hp感染和残胃炎的关系。 方法:作者对86例患者作了内镜检查,并对残胃粘膜作活检。Hp感染用尿素酶试验和培养予以判断。胃炎程度用Rauws(?)组织学评分。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Hp感染导致的胃肠激素分泌紊乱在Hp相关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中的致病作用。方法:患者与分组:①对照组3O例,为Hp阴性的慢性浅表性胃炎(CSG)患者;②Hp阳性组62例,其中慢性浅表性胃炎(CSG)30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32例。所有患者均经胃镜和病理检查确诊。胃粘膜内  相似文献   

10.
内镜检查幽门螺杆菌的检测943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在内镜检查中的感染率.方法对有消化道症状而做内镜检查的患者943例,男692例,女251例,年龄21岁~89岁,平均45.6岁.常规检查内镜,在胃窦部及病变处取材,分别进行快速尿素酶及组织学诊断.结果943例病例中Hp阳性563例占59.7%,慢性胃炎479例,Hp阳性241例占50.3%,轻度炎症Hp阳性率为14.7%,中、重度炎症Hp阳性率为69.9%,轻与中、重度炎症比较差异显著(P<0.01),说明炎症愈重,Hp感染率愈高.消化性溃疡336例,Hp阳性276例占82.1%.胃溃疡Hp阳性率为80.4%,十二指肠溃疡Hp阳性率为87.6%.溃疡部位及分期与Hp阳性率无显著差异(P>0.05),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胃窦部炎症,消化性溃疡伴胃粘膜中,重症炎症Hp阳性率为94.8%,说明Hp相关性胃炎与消化性溃疡有密切关系残胃27例,Hp阳性11例占40.7%,息肉26例,Hp阳性10例占38.5%,胃癌75例,Hp阳性25例占33.3%.结论Hp阳性率以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最高,其次是残胃和息肉,胃癌最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Hp感染与慢性胃炎、胃癌的相关性.方法象山县下沈镇卫生院1994-06/1997-10经内镜证实的100例慢性胃炎患者,从临床角度分析Hp感染慢性胃炎、胃癌之间关系,结果Hp感染是慢性胃炎的主要致病因素,是胃癌发生的启动因子.WHO列为胃癌的第一危险因素。Hp感染遍于全世界,我国是Hp感染的高发区,且感染率高,感染年龄小.本文100例Hp阳性92例,Hp检出率为92%.100例慢性胃炎中,慢性浅表性胃炎8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13例,疣状胃炎1例.肠化生18例,不典型增生11例.本组中有4例发展为胃癌死亡,均为肠化生及(或)不典型增生病例.Hp产生的尿素酶、细胞毒素、蛋白水解酶及促进炎症因子等破坏胃粘液,胃粘膜屏障功能.导致粘膜上皮炎性改变和坏死.Hp感染可增加细胞增殖活性和分化,这种增殖与分化使正常粘膜向化生转变,进而癌变.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胃癌的演变过程已经明确.胃癌的病理特征是细胞过度异常增生,Hp感染使胃粘膜上皮细胞过度增殖,破坏细胞的增殖与细胞凋亡的平衡,胃癌不仅是细胞增殖与分化异常的病,也是细胞凋亡异常的疾病.细胞凋亡调节基因紊乱细胞凋亡抑制蛋白(BCL-2等)的增加,导致细胞凋亡过度抑制,该死的细胞不死是肿瘤形成的  相似文献   

12.
经大量研究证实幽门螺杆菌(Helieobacter Pylori,Hp)是引起人类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原菌,并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Hp菌株是决定其感染临床后果的重要因素之一,近期我们用免疫印迹技术作血清Hp分型抗体检测119例经胃镜诊断并经胃镜下快速尿素酶检查Hp阳性的病例,探讨幽门螺杆菌不同血清分型与上消化道疾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炎病理改变与淋巴组织增生关系及Hp根治后淋巴滤泡消失情况。方法:光镜观察124例Hp阳性的慢性胃炎三联药物治疗前后和胃溃疡64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98例、残胃胃炎24例及Hp阴性正常胃粘膜25例的淋巴滤泡发生率和聚集强度。结果:Hp阳性胃病淋巴滤泡发生率为,胃溃疡90.6%,十二指肠球部溃疡84%,慢性胃炎72.5%,残胃胃炎54.2%,而正常胃粘膜为4%。抗菌治疗后,慢性胃炎的淋巴滤泡明显减少。淋巴滤泡发生率与炎症程度和活动性明显相关。结论:胃粘膜淋巴组织消长与Hp感染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4.
肝硬化患者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幽门螺杆菌(Hp)在肝硬化患者中的感染情况。方法 肝硬化组656例,对照组600例,接受胃镜检查,采用血清学方法,快速尿素酶试验,组织学染色进行Hp检测。结果 肝硬化组Hp感染率为70%,对照组为71%。两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而在肝硬化组中Hp阳性患者的消化性溃疡发生率,门脉高压性胃病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上消化道出血率均高于Hp阴性组。结论 在肝硬化患者中Hp感染可能与消化性溃疡,门 脉高压性胃病及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利用内镜了解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的胃十二指肠粘膜特点.探讨老年人对内镜检查的适应能力.方法肺原性心脏病15例,高血压心脏病13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12例.男28例,女12例,60岁~70岁30例,70岁以上10例、入院生命体征稳定后即行内镜检查.个别精神紧张者术前肌注要定,不用解痉药物.在观察十二指肠球部、胃以后,在距幽门口2cm~3cm处活检2块,做快速尿素酶试验.均做病理活检.取同期住院相同年龄但无心衰患者的40例内镜检查对比.结果心衰组食管静脉曲张4例,食管癌1例,出血性胃炎10例,萎缩性胃类9例,急性胃溃疡7例,慢性胃溃疡2例,胃癌5例,十二指肠溃疡、复合性溃疡各回例.无正常胃粘膜相,无心衰组正常胃粘膜10例.心衰组Hp阳性26例,65%.无心衰组Hp阳性16例,40%.心衰组并发症10%,无心衰组并发症2.5%,作相应处理均未发生不良后果.结论慢性心衰患者胃粘膜屏障功能极差,易上消化道出血.正常胃粘膜少,发生胃癌的倾向较高.内镜检查准确,仍较安全.  相似文献   

16.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十二指肠疾病相关性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有上消化道症状而作内镜检查的患者进行幽门螺杆菌(Hp)检测,以了解云南江川地区Hp感染与胃、十二指肠炎、溃疡及胃癌疾病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在内镜直视下取材,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在胃窦部大弯侧幽门前1cm~3cm,胃溃疡、胃癌分别在溃疡及癌肿边缘取材标本1~2块.将活检取材标本置入福建三强生物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Hp感染快速诊断试剂盒(HpVT,SQ-H102)孔内,阳性病例5min内呈红色,简称(尿素酶试验).结果1022例中,Hp阳性者639例,占62.5%,其中慢性浅表性胃炎(CSG)66.5%(381/573);慢性萎缩性胃炎(CAG)26%(18/69);胃溃疡(GU)51.9%(42/81);十二指肠溃疡(DU)68.4%(195/285);胃癌(GCa)33.3%.(3/9).病种不同,Hp阳性率亦略有差异.不同年龄组Hp阳性率经统计学处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本组与国内其他报道相比较要比他们的阳性率低,可能与云贵高原气候;人群居住分散;人们常年吃生大蒜等因素有关.亦可能与本组仅作尿素酶检查有关要提高Hp感染阳性率的检测水平,现急需有简便、敏感性强,价廉的检测方法,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分析小儿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内镜诊断的意义。方法 对象男22例,女18例,年龄6~14岁,均以呕血或黑便就诊于我院并于48h内行胃镜检查,操作方法同成人。结果 40例患儿均获明确诊断,其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4例,胃溃疡2例,出血糜烂性胃炎10例,胃十二指肠复合性溃疡2例,食管静脉曲张出血1例,食管溃疡1例。结论 小儿上消化道出血病因依次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各种胃炎、胃溃疡、复合性溃疡、食管静脉曲张出血、食管溃疡。  相似文献   

18.
小儿消化性溃疡10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小儿消化性溃疡的特征及其与幽门螺杆菌(Hp)的关系.方法102例消化性溃疡的患儿经内镜检查胃粘膜进行快速尿素酶试验检测Hp.结果本组小儿消化性溃疡Hp检出率77.5%(79/102),其中十二指肠溃疡(DU)占74.7%(59/79),胃溃疡(GU)占18.9%(15/79),复合性溃疡占6.4%(5/79).年龄5岁~14岁,男女2.921,>6岁占92.2%,以十二指肠溃疡多见,GUDU=13.87;<6岁GUDU=11.71.十二指肠溃疡发生于球部92.3%(60/65),单发溃疡占44.6%(29/65),多发溃疡占15.4%(10/65),霜斑样溃疡占40%(26/65);胃溃疡中单发占70.4%(19/27),多发性溃疡占29.6%(8/27).溃疡复发者均伴Hp感染.结论小儿消化性溃疡好发于学龄期以上,以十二指肠溃疡为多见,十二指肠溃疡与Hp感染密切相关,复发亦与其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儿童纤维内镜检查是安全可靠,检出率高,应为儿童上消化道疾病常规检查.方法内镇检查前,患儿往往表现出紧张、恐惧哭闹,不愿作检查等状态.医护人员要认真做好接待工作,说话态度要和蔼可亲,给较大年龄患儿介绍内镜检查的有关知识,使患儿认识到内镜检查是诊病治病的必要性,教给他们配合检查的方法,必要时可给患儿参观内镜检查的全过程,有条件的可放检查的录象,以便消除患儿对内镜检查的恐惧、紧张心理,增强做好内镜检查的信心,患儿同意后让其含2%利多卡因5mL,5min后徐徐下咽,待咽喉部麻木后,即由有经验丰富、操作熟练的医师负责检查,动作要准确、轻柔、敏捷,操作与观察顺序方法与成人相同,并让患儿亲人在床边安抚以配合检查,同时助手扶持小儿双手和头部,尤其注意把紧牙垫,以防损伤内镜.结果本组食管炎4例,食管静脉曲张1例;浅表性胃炎157例(78.5%);胃溃疡7例(3.5%),胃息肉1例;十二指肠球炎36例(18%),十二指肠球部溃疡61例(30.5%),十二指肠息肉1例,十二指肠憩室1例,十二指肠钩虫病2例;胆汁反流15例(7.5%);复合性溃疡6例(3%);正常7例.急诊内镜25例,14例为消化性溃疡(56%),其中8例可见活动性出血;11例为糜烂性出血性胃炎.X线上消化道  相似文献   

20.
此研究旨在评价:(1)Hp成功根除后的再感染率;(2)同一菌株Hp感染的复发率及其与治疗方法的关系;(3)Hp治疗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病程。 对象和方法:105例患者(男95例,女10例,18~68岁,平均年龄36.1岁,平均体重指数19.5)行上消化道内镜检查,并符合以下标准:良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直径>5mm);快速尿素酶试验(CLO试验)和~(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证实胃粘膜有Hp感染;剔除标准:有严重并发症,实验前2月内曾服用质子泵抑制剂、铋剂或抗生素,有过敏反应,有除胆囊切除术外的上消化道手术史,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消炎药或类固醇激素,妊娠或哺乳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