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用成人骤死新鲜尸体,死亡后3~4小时内取材,作组织学连续切片,H、E染色观察,取其一段作电镜切片的超微结构观察。结果是除在迷走神經的上节、下结(结状节)外,在迷走神經干的其他部位亦有神經细胞分布呈于内神經节,3~5成群,单一分散的存在。  相似文献   

2.
文献报导迷走神经干(全迷走神经)切断加幽门成形治疗12指肠溃疡病术后胆石症发病率增加,比对照组高出4~6倍,达到16~24%。 Ihasg对91例12指肠溃疡病行迷干切加幽门成形术同53例选迷切加幽门成形术进行胆石症发病率研究。144例术前均作胆囊造影,术后第四年、第七年重复造影检查。结果选迷切组术前、术后造影胆囊大小、收缩功能均无改变,2例发生胆石症;迷干切组中有45例术后胆囊功能基本正常或轻度扩张或收缩功能轻度降低,1例发生胆石症,其余  相似文献   

3.
随着迷走神经切断术的推广应用,胃的迷走神经分布重新引人注意。本文根据文献资料从外科应用角度对胃的迷走神经分布综述如下:一、迷走神经干左、右迷走神经纤维束在气管杈下方发出粗细不等的分支,在食管周围吻合成丛——食管迷走神经丛。该丛在膈肌上方组成前、后迷走神经干。两干分别通过膈肌食管裂孔入腹腔(图1)。前、后两干的数目和位置在膈肌上下往往有变异(图Ⅱ、Ⅲ)。Jackson 根据腹段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对不同性别、年龄的局解尸体共47具,解剖观察胃的迷走神经分布,因材料限制,对胃迷走神经前干及其分支只解剖观察46例. 1、前干为单干型者占93%,主要来源于左迷走神经,其中有4例(占10%)主要来源于右迷走神经.双干型者有3例,占7%,其中有2例主要来源于左、右迷走神经,1例则主要来自左迷走神经.前干位置一般在食管贲门前壁浆膜下,或稍偏于其左或右前方. 2、肝支较恒定,1支者占87%,2支并列者占13%. 3、胃前大神经存在者占76%,其经过有三种情形.胃前大神经缺如者占24%. 4、胃前支来源有四型,其支数以4支占多数,3支次之,5~7支均占少数. 5、窦前支是胃前大神经的末段,或从肝支或前干发出,分布于胃窦前壁.窦前支的末端分支为前“鸦爪”支,支数有3支或4支,距幽门约3.3~7.8厘米. 6、后干为单干型者占96%,主重来源于右迷走神经,其中有4例(占9%),主要来源于左迷走神经.双干型者占4%,其中1例主要来源于右迷走神经,1例则来源于左、右迷走神经.后干位置一般在贲门右缘或离贲门右缘约0.3~0.9厘米处. 7、腹腔支较恒定,1支者占78%,2支者占18%,3支和4支者各占2%. 8、胃后大神经存在者占71%,其经过有三种情形.无胃后大神经者占29%. 9、胃后支来源有三型,其支数以4支占多数,3支和5支次之,6支和7支均属少数. 10、窦后支是胃后大神经的末段,或从腹腔支或后干发出,分布于胃窦部后壁.窦后支的末端分支为后“鸦爪”支,支数有3~4支,距幽门约3.5~7.8厘米. 11、本文讨论了胃迷走神经易位的可能机理,并根据胃前、后大神经,胃前、后支及窦前、后支的分布规律,讨论了高选性迷走神经切断术的入路.  相似文献   

5.
犬双侧迷走神经干切断术对胆道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双侧迷走神经干切断术对胆道动力学的影响.方法禁食16~18 h(可自由饮水),成年杂种犬麻醉后,实验组行膈肌水平双侧迷走神经干切断术加幽门成形术,对照组仅行幽门成形术.手术8周后,超声检查测定胆总管内径,并行Oddi括约肌测压(SO manometry,SOM),最后取胆囊内胆汁肉眼观察.结果实验组胆总管内压明显升高,内径明显增粗,胆汁内全部出现絮状泥沙样沉淀;实验组SO 基础压(SOBP)明显升高,SO收缩幅度、频率及收缩时间未观察到显著性变化.结论膈肌水平双侧迷走神经干切断术致使SOBP明显提高,胆道动力学发生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改良Sugiura手术联合保留迷走神经干治疗门静脉高压的效果.方法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采用改良Sugiura手术联合保留迷走神经干治疗20例(试验组)与同期行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20例(对照组)在肛门恢复排气、排便时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消失情况,自由门静脉压力,术后再出血率及其他并发症等方面作比较.结果患者均获随访,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胃肠排气恢复快[(50±5)h比(72±14)h],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消失明显[80%(16/20)比40%(8/20)](均P<0.01),两组术后自由门静脉压力均较术前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短期内均无再出血,远期出血率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5%(1/20)比30%(6/20),P<0.05].结论改良Sugiura手术联合保留迷走神经干治疗门静脉高压胃肠功能恢复快,远期止血率高,并发症少,是治疗门静脉高压的合理、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7.
长沙市居民脑卒中发病及其类型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保留速走神经干的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加大网膜包肾术(VTP+ SPCDV+ ORP)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PD)对胃肠功能及腹水的影响.方法 分析我院普外科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患者98例,分为VTP+SPCDV+ ORP组(A组,n=48)和PD组(B组,n=50)两组.比较两组术后胃肠功能回复时间及门静脉高压性胃病(PHG)的发生率及腹水的深度.结果 两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分别为(2.45±1.94)d和(4.98±2.56)d,手术后两组PHG发病率分别为47.91%和76.00%,两组手术后腹水深度分别为(2.85±1.66)cm和(4.50±1.38)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VTP+ SPCDV+ ORP组较PD组明显有利于胃肠功能的恢复,可减少PHG的发病率,减少腹水的形成,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正> 近几年来,国外用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Highly Selective Vagotomy)治疗溃疡病有逐渐取代胃大部切除术之势,而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以下简称高选迷切)的应用,则需要有关胃的迷走神经分布的解剖学知识。本文着重对胃的迷走神经分布及有关的手术问题加以叙述。目前,国内对十二指肠溃疡病的外科治疗大多数施行胃大部分切除术,近几年来“高选迷切”亦不断施行,例数逐年增多,据1983年全国外科学术会议报道已有500例之多。所以,胃的迷走神经分布的重要性堪与胃大部切除术时所涉及到的胃的血管分布相匹敌。迷走神经的研究最早于1934年由Swan叙述过。1947年关于胃的腹腔支Brodle曾有报告。我国从四十年代起对迷走神经加以重视,到最近几年才较详细的研究了胃的迷走神经的分布。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本院就诊患者分泌物中常见病原体的分布状况,为阴道炎的防治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 收集本院妇产科在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初诊为阴道炎患者的资料,利用统计学方法 ,对本地区阴道炎的常见发病类型、病原体的分布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本地区常见的阴道炎类型主要为细菌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细菌培养出主要的病原菌有:白色念珠菌398人次,占58.27%;金黄色葡萄球菌60人次,占8.78%;无乳链球菌53人次,占7.76%;其它病原菌172人次,占25.18%.支原体培养结果 示:解脲脲原体(Uu)306例,人型支原体(Mh)32例,Uu和Mh 49例,Uu或Mh 8例.结论 本地区阴道炎的常见发病类型为细菌性阴道炎和真菌性阴道炎,常见病原体以解脲脲原体和白色念珠菌为主,其次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近平滑念珠菌和无乳链球菌.  相似文献   

11.
采用保留迷走神经干的术式,对7例食管贲门癌和1例食管良性疾患实施外科治疗,观察术后消化道症状,结果术后患者平均54h后出现肛门排气,术后5天排便,全组术后无腹胀腹泻等,认为保留迷走神经干的术式可使机体消化系统的迷走神经支配接近正常,可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食管癌常见临床症状种类及其在年龄和性别中的分布特征,确定症状出现到诊断和首次治疗时间(延迟诊断和治疗时间),为进一步阐明临床症状对食管癌早期预警和预后的影响提供重要信息。方法本组18 996例食管癌手术患者的临床信息资料均来自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食管癌重点开放实验室50万例食管癌和贲门癌临床信息数据库,平均诊断年龄(59.32±8.68)岁。根据患者主诉进行症状分类,并根据常用医学术语进行规范,归纳症状类型和出现频率。记录每例患者主要症状距首次治疗的间隔时间,并将这一间隔时间定义为延迟诊断和治疗时间。症状出现频率统计采用百分比的方法,按照出现频率1%为界限,分为常见症状和少见症状。对4种最常见症状的性别、年龄分布的差异性采用列联表χ~2检验进行比较分析;对发病年龄、延迟诊断和治疗时间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比较平均数。结果 18 996例食管癌患者中,共出现292种不同症状;对这些症状进行医学术语规范和归类共归纳出44种临床症状。在归纳出的44种症状中,最常见的症状是吞咽哽噎(87.29%),其次为吞咽疼痛(5.10%)、腹部不适(3.36%)和胸骨后不适(1.48%),这4种症状占所有症状的97.23%。吞咽哽噎、吞咽疼痛、腹部不适、胸骨后不适症状的食管癌患者平均诊断年龄分别为(59.33±8.74)、(58.38±8.36)、(60.45±8.38)、(58.03±8.01)岁。男性和女性患者均以这4种症状为主,分布相似(χ~2=2.68,P=0.44)。<60岁男性患者出现吞咽疼痛和胸骨后不适的频率明显高于≥60岁男性患者(χ~2=13.37,P<0.05);<60岁女性患者出现吞咽疼痛和胸骨后不适的频率明显高于≥60岁女性患者,出现腹部不适症状频率明显低于≥60岁女性患者(χ~2=11.17,P<0.05)。腹部不适和吞咽疼痛患者的延迟诊断和治疗中位时间(30 d)明显短于吞咽哽噎和胸骨后不适患者(60 d)。结论吞咽哽噎、吞咽疼痛、腹部不适、胸骨后不适是食管癌的代表性症状,男性和女性分布相似;年轻患者胸骨后不适症状频率较高,而老年人腹部不适症状明显。腹部不适和吞咽疼痛的患者延迟诊断和治疗的时间明显低于吞咽哽噎和胸骨后不适的患者,为进一步阐明临床症状对食管癌早期预警和预后的影响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迷走神经在胸腺细胞成熟发育和输出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实验采取颈部右侧迷走神经切断术,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鼠胸腺CD4、CD8阳性细胞表达及分布变化情况.结果 CD4、CD8阳性细胞分布于大鼠胸腺特定区域,单侧迷走神经切断后阳性细胞分布面积减小,未成熟胸腺细胞百分比降低,成熟胸腺细胞百分比升高.结论 迷走神经切断术后,胸腺中未成熟T细胞减少,成熟T细胞数量相对增多.迷走神经在T细胞发育及输出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研究迷走神经干刺激对左上肺静脉和左心房间的电传导以及心房颤动的影响。方法:35只新疆家养犬,苯巴比妥30 mg/kg诱导麻醉和50~100 mg维持麻醉。以S1S160 ms(1 000 bpm),1~8 V电压,刺激迷走神经干,以舒张期域值的2倍刺激电压,程序S1S1100 ms(600 bpm)30 s和60 s和S1S2300/200 ms起步,5 ms步长递减扫描刺激左心耳、左心房-肺静脉结合部、左上肺静脉远中近端,比较迷走神经刺激下各刺激部位的有效不应期(ERP)和心房颤动(AF)的诱发。结果:左上肺静脉的电生理传导特性为双向传导、双向频率依赖性递减传导、逆向传导减慢和局部延迟传导。迷走神经刺激达到最大效应(基础心率降低50%)的背景下左心耳、左心房-肺静脉结合部、左上肺静脉远中、近端的ERP由(106±18)、(111±15)、(113±17)和(112±17)ms缩短到(88±17)、(94±14)、(101±12)和(112±20)ms,各部位ERP的离散度由11.2%增加到21.3%;迷走神经干刺激最大效应下AF的诱发率由49.9%增加到70.6%,左心耳、左心房-肺静脉结合部、左上肺静脉远、中近端的AF诱发率在S1S1100 ms(600 bpm)刺激下分别为62.9%、97.9%、68.5%和69.2%,在S1S2刺激下分别为20.1%、43.3%、9.3%和9.7%。心房-肺静脉结合部为AF诱发率最高部位97.9%(S1S1100 ms刺激)和63.4%(S1S2刺激)。结论:新疆家犬左心房和左上肺静脉有其独到的电生理传导特性和房颤的诱发率,迷走神经干刺激能够显著改变这些电生理传导特性和增加AF的诱发率。  相似文献   

16.
我们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发现大白鼠腹部迷走神经干中含有较多的儿茶酚胺(CA)细胞。为进一步肯定其存在、分布、形态和性质,我们用改良的蔗糖磷酸盐乙醛酸法对20只成年、体重约250克大白鼠的迷走神经颈。胸和腹段的压片及少数恒冷箱切片标本进行处理,用荧光显微镜观察。除了看到颈、胸和腹部各段迷走神经干中均含有肾上腺素能纤维外,在颈至腹段的全长迷走神经干内观察到CA细胞和神经元。在压片标本上,它们多为梭形、卵圆或梨状,散在或成群分布于迷走神经干内,少数CA强荧光细胞群与迷走神经紧紧贴附在一起,可见有由此发出的肾上腺素能纤维加入迷走神经干里走行。这表明在迷走神经干里的肾上腺  相似文献   

17.
采用免疫组化ABC-GDN技术,研究P物质(SP),神经肽Y(NPY),在正常猫颈上神经节、迷走神经节的分布。结果显示:颈上神经节NPY反应(NPY-IR)阳性胞体占60%,部分细胞有明确的突起。SP免疫反库(SP-IR)阳性纤维在颈上神经节内有较广泛的分布,穿行于细体之间,膨体明显,部分纤维包绕阳性的胞体走行,偶见SP-IR阳性的胞体。迷走神经节内SP-IR阳性细胞较密集,部分阳性细胞呈巢状分布。未见NPY阳性反应。认为交感神经、迷走神经SP、NPY交互作用,共同参与中耳微循环的调节。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血清类型对成年大鼠骨骼肌干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在体外干细胞培养中,A组加入10%胎牛血清,B组加入10%小牛血清,C组加入10%马血清。48h后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和MTT微量比色法检测。结果:A组细胞增殖迅速,B组细胞增殖较慢,C组细胞增殖最差。结论:血清类型的差异对骨骼肌干细胞的增殖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大鼠、家兔和正常人颈后深部肌肉的组织化学特征和生理作用。②方法应用肌球蛋白ATP酶(ATP酶)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染色法,观测了大鼠(4只)、家兔(4只)和正常人(4例)颈后深部肌肉的肌纤维类型,用VIDAS图像分析仪测量其横切面积。③结果ATP酶染色,颈后深部肌肉肌纤维分为Ⅰ型和Ⅱ型,横切面呈多边形或椭圆形。在大鼠、家兔和正常人,Ⅰ型纤维的数量和横切面积均显著大于Ⅱ型纤维。大鼠、家兔和人Ⅰ型和Ⅱ型纤维的横切面积依次增大。AChE染色,染色颗粒呈长椭圆形,其数量和面积以家兔较大,人次之,大鼠最小。④结论大鼠、家兔和正常人颈后深部肌肉Ⅰ型纤维多于Ⅱ型纤维,对维持颈段脊柱的生理姿势和运动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大鼠,家兔和正常人颈后深部肌肉的组织化学特征和生理作用。方法: 应用肌球蛋白ATP酶(ATP酶)和乙酰胆碱酯酶染色法,观测了大鼠(4只),家兔(4只)和正常人(4例)颈后深部肌肉的肌纤维类型,用VIDAS图像分析仪测量其横切面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