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报告经鼻内镜鼻腔外侧壁切开入路治疗上颌窦疾病的手术方式,并探讨其适应证及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鼻内镜鼻腔外侧壁切开切除上颌寞病变的病例,其中男6例,女3例,年龄35~61岁,平均45岁,5例有2次以上手术史,手术均在全麻下进行,均行鼻内镜下鼻腔外侧壁切开切除上颌窦病变,术后复位下鼻甲黏膜瓣,并完成下鼻道开窗.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次性切除病变,随访1年以上无复发,无面部麻木、溢泪等并发症.结论:鼻内镜下外侧壁切开入路治疗上颌寞病变视野宽,病变切除彻底,保留鼻腔外侧壁结构,鼻腔功能恢复快,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我科2002-04~2004-06在鼻内窥镜中下鼻道联合进路治疗上颌窦病变43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对慢性上颌窦病变多采用传统的上颌窦根治术———柯-陆手术 ,但它在临床上应用有局限性 ;20世纪90年代以来 ,鼻窦内窥镜手术取得迅速发展。我院自1997~2000年采用柯 -陆手术联合鼻窦内窥镜双进路治疗上颌窦病变57例 ,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57例中 ,男34例 ,女23例 ;年龄21~65岁 ,平均43岁 ;其中慢性上颌窦炎32例 ,上颌窦息肉12例 ,上颌窦霉菌病5例 ,干酪性上颌窦炎4例 ,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4例。术前全部鼻窦CT检查 ,全部显示上颌窦内密度改变 ,42例显示窦口完全闭… 相似文献
5.
我院于 1 997~ 2 0 0 1年采用在鼻内窥镜下 ,根据上颌窦囊肿的大小、所在位置 ,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摘除囊肿 38例 (38侧 )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本组男 2 3例 ,女 1 5例 ;年龄 2 6~ 60岁 ,平均年龄38.5岁。单纯上颌窦囊肿 2 0例 ;伴窦口鼻道复合体病变 1 8例 ,其中 5例有窦腔骨壁不同程度的破坏。术前均经临床和鼻窦CT检查确诊。所有病例均因头痛、面颊部麻木或压迫感、同侧上列牙痛、面颊或鼻翼部肿胀等不同症状而就诊。囊肿位于内侧壁 1 3例 ,位于底壁 1 0例 ,位于外侧壁 6例 ,位于后壁 4例 ,占据整个窦腔… 相似文献
6.
鼻内镜中、下鼻道联合开窗治疗上颌窦曲菌病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往文献对上颌窦曲菌病报道很少 ,近 10年来由于鼻窦CT的普及和鼻内镜的广泛应用 ,本病似有增多趋势。我们自 1994年 2月开展鼻内镜手术以来 ,采用鼻内镜下中、下鼻道联合开窗术治疗上颌窦曲菌病 12例。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全部病例来源于 1994年 3月~ 1997年 2月的住院病人。男 9例 ,女 3例 ,年龄 2 5~ 84岁。有慢性鼻炎史 3例 ,不同程度的鼻中隔偏曲 4例 ,一侧中鼻甲息肉样变 3例 ,一侧钩突肥大 2例。1.2 治疗全部病例均在鼻内镜下手术 ,伴有鼻中隔偏曲者先在内镜下行鼻中隔粘膜下切除术或鼻中隔成形术 ,下鼻甲肥…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提高治疗非侵袭性上颌窦曲菌病疗效方法。方法:对36例非侵袭性上颌窦风菌病用鼻内窥镜加柯-陆手术联合进路治疗上颌窦手术,彻底清除病变,结果:术后随3-10个月(平均7个月),治愈29例(80.56%),好转7例(19.44%),结论:该方法可彻底清除上颌窦病变,恢复上颌窦生理引流通道,弥补柯-陆手术在处理上颌窦病变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8.
9.
10.
对我科2002—03~2007—03鼻内窥镜下小切口治疗上颌窦病变35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介绍治疗上颌窦出血性息肉的经验及体会,探讨该病治疗的方法。方法:16例上颌窦出血性息肉患者进行鼻内镜下中下鼻道融合开窗术,并于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症状改善及复发情况。结果:16例上颌窦出血性息肉病例采用该方法治疗后出血症状消失,无一例复发。结论:鼻内镜下,中下鼻道融合开窗术治疗上颌窦出血性息肉较之传统手术有更大优势,术中视野好,病灶清除干净,术后换药方便,不易复发。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摘除上颌窦囊肿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鼻内镜手术治疗38例(41侧)上颌窦囊肿的临床资料;其中经下鼻道开窗27例,经上颌窦自然口10例,中、下鼻道同时开窗4例。结果所有囊肿均在鼻内窥镜下摘除。平均随访12个月,无复发。结论鼻内镜手术是治疗上颌窦囊肿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14.
15.
鼻内镜鼻窦手术不仅用于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已发展应用于治疗鼻腔鼻窦范围的其他疾病,并向邻近区域如鼻咽部、鼻颅底和鼻眼相邻结构和器官延伸.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FESS)具有术野清晰、创伤小、治愈率高、恢复快等优点,已广泛被医生和患者所选择.现将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和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内窥镜下改良上颌窦根治术治疗上颌窦真菌病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内窥镜辅助下改良上颌窦根治术治疗非侵袭性上颌窦真菌病的疗效。方法采用4 mm Storz 30°鼻内窥镜经唇龈沟小切口入路清除上颌窦内病灶,再经鼻腔切除同侧钩突,扩大上颌窦自然口,术中、术后分别用5%聚维酮碘溶液(PVP-I)冲洗窦腔,全身和局部均不用抗真菌药。结果所有病例术后3,6个月经鼻内窥镜检查,上颌窦窦腔内黏膜光滑,无异常分泌物,自然窦口引流好。随访6个月~5年,患者症状均消失,鼻腔无分泌物,鼻窦CT复查无复发。结论采用鼻内窥镜辅助下小切口改良上颌窦根治术治疗非侵袭性上颌窦真菌病,清除病灶彻底,不损伤鼻腔、鼻窦正常生理功能,保证上颌窦正常的引流功能,复发率低,疗效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内镜经上颌窦前壁钻孔行鼻窦手术治疗多发性、复发性息肉及其他鼻腔占位性病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2001/2006年60例(64侧)复发性鼻窦炎、多发性上颌窦息肉,经上颌窦前壁钻孔,术中根据鼻窦内窥镜探查情况采用不同术式。结果:本组60例术后7 d全部切口1期愈合(100%),术后2周54例(90%),鼻腔通畅、头痛头晕症状消失;术后2个月58例(96%)、鼻腔呼吸通畅、无头痛、脓涕及出血、无新生物生长;术后6个月56例(94%)未见鼻腔粘连、新生物生长;视物模糊等并发症。结论:内镜经上颌窦前壁钻孔行鼻窦手术,具有操作方便、组织损伤小,出血少。视野清晰,弥补了传统手术观察病变的局限性,避免了单用鼻窦内镜手术不能完全清除病灶而导致复发,又保持了鼻腔鼻窦的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18.
上颌窦根治术在临床上应用广泛 ,但存在一些不利因素 :需唇龈沟切口、术后面部肿胀、如伤口感染等因素造成不愈及牙龈瘘道 ,面部尖牙窝处骨质部分缺损 ,术后恢复时间较长 ,不能同时双侧手术等。我科 1998年以后开展内窥镜手术后 ,发现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依靠鼻腔鼻塞自身生理功能的恢复治疗鼻窦炎有其优点 ,但在清除上颌窦疾病时不彻底。为弥补上述两种术式的缺点 ,探索出下鼻道上颌窦造孔同时开放上颌窦自然开口的联合术式。取得很好疗效。减轻了病人痛苦 ,缩短了治疗时间 ,较上颌窦根治术及功能性鼻内窥镜术优越 ,基本上能代替上颌窦根治… 相似文献
19.
20.
我科2004-02~2006-12采用局麻手术行鼻内镜鼻窦手术86例,围手术期护理配合经验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54例,女32例,年龄12~64岁,按1997年海口全国鼻科学术会议制定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分型分期鼻内镜鼻窦手术疗效评定标准[1],本组中型1期16例,型2期15例,型3期13例,型1期24例,型2期18例,单纯鼻窦开放术31例,鼻息肉切除加鼻窦开放55例,结果仅4例发生眶周瘀血,3例发生鼻腔粘连,经治疗护理后治愈,72例好转,14例取得了很好的手术治疗效果。2护理配合2.1术前准备2.1.1进行常规的体格检查和影像检查。我们术前主要采取的干预措施是: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