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人在2007年-2011年四年中应用氨苄青霉素(以下简称氨苄)治疗1025例患者有9例发生麻疹样药疹,发生率0.87%,其中女性6例,男性3例,男女比率1:2,现简要报告如下: 一病例简介 1:患者女40岁,因急性胃肠炎入院,给予氨苄8克/日静点,用药第3天手背及后背部出现麻疹样药疹.即停用氨苄,改用其他抗生素治疗急性胃肠炎,并对麻疹样药疹做相应的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氨苄青霉素药疹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374例氨苄青霉素药疹患者初次发病的潜伏期、症状、皮疹类型、实验室检查、治疗及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374例氨苄青霉素药疹潜伏期平均8.4天,疗程平均13.6天,药疹主要表现为麻疹样或猩红热样红斑型(90.37%)。结论 氨苄青霉素药疹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麻疹样或猩红热样红斑型,但也可表现为过敏性休克和荨麻疹型等。  相似文献   

3.
<正> 我院1988年~1991年4月间由静脉滴注氨苄青霉素者共1436例,其中发生过敏反应者39例,占2.7%.本组病人用药至过敏反应出现的时间平均为9天,过敏反应持续时间最短3天,最长30天。39例病人中发生麻疹样药疹者36例,其余3例仅为单纯药热,本组病例一旦确定系氨苄青霉素过敏,即刻停止用药;同时根据过敏反应症状和体征的轻重,酌情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氨苄青霉素药疹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74例氨苄青霉药疹患者初次发病的潜伏期,症状,皮疹类型,实验室检查,治疗及结果进行分析。结果:374例氨苄青霉素药疹伏期平均8.4天,疗程平均13.6天,药疹主要表现为麻疹样或猩红热样红斑型(90.37%),结论:氨苄青霉素药疹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麻疹样或猩红热样红斑型,但也可表现为过敏性休克和荨麻疹型等。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醋氯芬酸缓释片在临床应用中发生全身麻疹样红斑型药疹的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应用本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发现1例口服醋氯芬酸缓释片致全身麻疹样红斑型药疹不良反应的患者,查阅相关文献分析、归纳、总结。结果醋氯芬酸缓释片发生麻疹样红斑型药疹不良反应罕见(发生率小于0.1%);偶见不良反应(发生率0.1%~1%)主要为胃肠道系统。结论临床医生在术后选择非甾体抗炎药止痛时,详细了解说明书,掌握适应证,权衡利弊。医生和药师在用药前应特别交代可能发生的严重不良反应,一旦发现由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时,应引起高度重视,及时停药、及早干预,提高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青霉素类药物药疹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车丽颖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1):154-155
目的探讨青霉素所致药疹的原因、治疗和预防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月~2005年5月37例口服青霉素所致药疹,其中猩红热样或麻疹样发疹型27例,荨麻疹5例,多样红斑型3例,麻疹样发疹型与紫癜混合型1例,同定药疹与麻疹样发疹混合型1例。采用抗组胺药非特异性脱敏疗法及大剂量维生素C等治疗。结果青霉素类药物所致药疹中,潜伏期长短不一,皮疹广泛,多形性;致敏药物以羟氨苄青霉素为主,临床表现主要为麻疹样或猩红热样型,其次为荨麻疹型。结论临床用药中,应注意询问患者药物过敏史,避免药疹的发生。对于皮疹较重者或合并内脏器官受累者,应早期足量应用皮质类同醇激素治疗。  相似文献   

7.
药疹;5例。发病时间在妊娠第7至第9个月。引发药物为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先锋霉素和维生索K1。呈现麻疹样红斑3例、猩红热样红斑及湿疹型药疹各1例。均有痒感,部分病人有低热、头晕、心悸及呼吸急促。1例血压18/13kPa。主要治疗以强的松口服或地塞米松静滴.1例仅局部外用药。  相似文献   

8.
我科自 2 0 0 1年 1月~ 11月诊治 2 4例小儿服用羟氨苄青霉素干糖浆 (商品名为再林 )引起的药疹 ,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 4例患儿均口服羟氨苄青霉素干糖浆 ,每天 3次 ,每次剂量根据不同年龄、公斤体重服用。潜伏期 <3d 6例 ,3~ 5d 14例 ,6~ 7d 4例。有氨苄青霉素过敏史 11例 ,青霉素过敏史 6例 ,解热镇痛药过敏史 1例 ,余均无药物过敏史。1.2 临床表现 皮疹表现为麻疹样型 18例 ,多形红斑型 2例 ,荨麻疹型 4例。麻疹样皮损为四肢躯干、面部、手掌和足底均有弥漫性粟粒至绿豆大小的斑丘疹 ,颜色及大小均较一般麻…  相似文献   

9.
我院近2年应用氨苄青霉素128例,引起药疹18例,报告于下。 1 一般资料 18例中男10例,女8例。年龄1岁半~76岁,用药2~8天,平均5天。均为静脉滴入。2例有哮喘史,1例有磺胺过敏史,余者无过敏史。临床上8例用药3天后胸背部、四肢近心端红斑,呈鲜红色,似荨麻疹样。5例用药4~  相似文献   

10.
氨苄青霉素临床常见的不良反应(067000)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医院董淑君1不良反应1.1引发药疹:随机统计临床应用氨苄青霉素180例,发生药疹者达12例,剂量均在5~10g/d,常在用药4~5d发生,也可在停药一周内发生的,极少数在用药1~2d之内发生...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 ,药疹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 ,现将我院自1996年 1月至 1999年 8月收治的中成药引起药疹的 2 4例进行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在 2 4例药疹患者中 ,男 16例 ,女 8例 ,年龄 6个月~ 6 0岁 ,平均年龄 (2 5 .8± 2 0 .1)岁 ,其中 14岁以下占 33% ,潜伏期 1~ 15天 ,全部病例发疹前均有明确用药史 ,其中有药物过敏史者 10例 ,致敏药物和药疹类型见表 1。1.2 治疗结果  2 4例患者均用皮质激素治疗 ,同时给抗组胺药、维生素 C、钙剂及外用药等 ,全部病例均获痊愈。表 1  2 4例药疹类型和致敏药物致敏药物 麻疹样或猩红热样红…  相似文献   

12.
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和妊娠张春波(南京铁道医学院附属医院皮肤科南京210009)1病例简况药疹:5例。发病时间在妊娠第7至第9个月。引发药物为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先锋霉素和维生素K1。呈现麻疹样红斑3例、猩红热样红斑及湿疹型药疹各1例。均有痒感,部分病人...  相似文献   

13.
分析我院及第二炮兵总医院2001年~2007年6月间重型肝炎合并药疹34例,其中轻型药疹18例(固定性药疹、急性荨麻疹、湿疹型)和中、重型药疹16例(麻疹样、猩红热样型、重型多形红斑型)。致疹药物有氨苄青霉素7例、头孢菌素1例、喹诺酮类5例、解热镇痛药2例、生物制品16例、3倒致疹药物不详。轻型药疹对早期重型肝炎影响不大,预后相对较好;重型肝炎合并中、重型药疹和中、晚期重型肝炎合并药疹时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药疹的临床特点,分析常见致敏药物及药疹的防治。方法对本院2011年1月至2013年5月经皮肤科诊治的85例药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致敏药物明确者78(91.8%)例。抗生素类40例,解热镇痛类6例;中药11例;血塞通5例。药疹类型:多见的是麻疹样/猩红热样型34例,荨麻疹型18例,湿疹样型12例。结论引起药疹的致敏药物主要是青霉素、头孢菌素类、解热镇痛类、中药、血塞通。药疹类型以麻疹样/猩红热样型、荨麻疹型、湿疹样型最常见。为避免药疹的发生,首先了解药物的药理作用和化学结构,严格掌握用药指征,在用药前询问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一旦确诊为药疹,立即停用一切可疑致敏药物,及时给予抗过敏治疗;早期足量应用糖皮质激素是治疗重症药疹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正> 氨苄青霉素是临床常用广谱抗生素。我科曾收治氨苄青霉素引起麻疹样药疹28例。男10人,女18人。分别因患肺炎6人,支气管感染7人,外伤感染4人,胆囊炎5人,尿路感染6人,而给予静脉注射氨苄青霉素,  相似文献   

16.
126例药疹病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凤琴 《广州医药》1999,30(6):64-65
收集126例药疹病例的有关病史资料,分析药疹发生的特点。在怀疑引起药疹的药物种类中,以抗生素最为常见,其次为解热镇痛和抗感冒类常用药。在发疹的形态上以麻疹样药疹,猩红热样疹和多形红斑药疹为常见。首次用药出现药疹的潜伏期多集中在5d-10d,重复用药多发生在60min内。具体分析药疹发生的可控因素,提倡合理用药,避免不合理应用造成对人体的伤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引起小儿药疹的药物.治疗及预防方法。方法 分析80例药疹患儿的临床特点、药疹类型及致敏药物的种类。结果药疹类型以麻疹样为多占50%,其次荨麻疹型占26.25%.致敏药物以抗生素为主占60%,解热镇痛药占15%.癫痫药物占12.5%。结论 引起药疹的主要致敏药物为抗生素类(以氨苄青霉素为主.其次为头孢茵素类)。  相似文献   

18.
我科于1980年~1986年共收治药物性皮炎133例,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33例患者中,男79例,女54例。年龄10月~80岁,平均26.1岁。 致敏药物中解热止痛类22例(占16.5%)、磺胺类20例(占15%),氨苄青霉素、四环素各14例(各10.5%)。解热止痛类所致的药疹中以固定型较多,磺胺类以荨麻疹型较多,氨苄青霉素以猩红热样麻疹样发疹型居多(12/14)。  相似文献   

19.
我科自 1997年以来共收治小儿药疹 87例 ,现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87例中男 5 1例、女 36例。年龄 11天~ 1岁 2 4例 ,1~ 5岁 35例 ,5~ 10岁 18例 ,10~ 14岁 10例。发疹潜伏期 10分钟至 1个月 ,其中 6 9例 (79.3% )在一周内。 87例发疹前均有明确的用药史。2 致敏药物共 34种。其中抗生素 31例 (35 .6 % ) ,主要有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头孢菌素、吡哌酸、氟哌酸。解热镇痛药 18例 (2 0 .7% )主要有扑热息痛、扑感敏、速效感冒片。抗菌药主要有痢特灵 16例 (18.4% ) ,磺胺类 6例 (6 .9% )。预防注射剂 5例(5 .7% )有乙肝疫苗、百白破…  相似文献   

20.
卡马西平引起药疹1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 1998年 10月~ 1999年 12月共收治卡马西平引起药疹 11例 ,约占同期皮肤科住院患者的 1% ,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1例患者中男 4例 ,女 7例。 15~ 2 5岁 7例 ,2 6~ 35岁 2例 ,36~ 5 0岁 2例。 9例为癫痫患者 ,2例因嗜酒致精神障碍 ,口服卡马西平 0 .1g,3次 /日。潜伏期 <5天 4例 ;5~ 30天 6例 ;1例为服药 1月余出现药疹。 11例患者中有青霉素过敏史 3例 ,解热镇痛药过敏史 1例 ,磺胺类药过敏史 1例 ,其余均无药敏史。皮疹类型麻疹样型 6例 ,多形红斑型 2例 ,荨麻疹型 2例 ,重症多形红斑型 1例。 4例患者有轻度视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