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加深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CT表现的认识。评价其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收集30例临床和CT诊断为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患儿,依据脑水肿范围大小分型。分析其影像特征。结果:30例患儿轻度4例。中度9例,其中3例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重度17例合并脑室、脑池变窄或消失13例,大脑镰及天幕高密度影8例。结论:CT扫描对本病能做出准确判断,对本病分型、临床治疗和评估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螺旋CT表现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10月至2011年12月诊治的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112例的临床资料及螺旋CT影像学表现、特征。结果:本组112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中,轻度86例,伴蛛网膜下腔出血16例,硬膜下血肿3例;中度21例,均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实质出血2例;重度5例,均伴蛛网膜下腔出血,伴脑实质出血2例,硬膜下血肿和脑积水各1例。结论:螺旋CT检查能早期发现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脑水肿、颅内出血,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病情估计、疗效评估和判断预后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CT影像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7例有围产期窒息史,经临床诊断为缺氧缺血性脑病而行CT检查的患儿资料。结果:对患儿病情进行CT分度,轻度10例,中度6例,重度1例,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者4例,合并脑室周围及脑室内出血者1例。结论: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需熟悉解剖结构、病理生理特征并结合临床资料,才能做出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4.
汪俭 《实用医学杂志》1996,12(11):725-726
对44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表现及头颅CT改变进行了分析,认为头颅CT较能直观地反映脑部缺氧缺血性病变,对脑损伤的部位和程度,是否合并颅内出血,脑室扩在或缩窄均能客观反映,对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的判断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5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分类、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对5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与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综合治疗分析。结果: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以窒息患儿多见,加强产儿两科合作,早诊断、早治疗,提高治愈效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床旁颅脑B超对新生儿脑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新生儿病室具有脑损伤高危因素的572例患儿,应用扇形探头与高频线阵探头结合检查的方法进行床旁颅脑超声检查,并与CT检查及临床诊断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572例患儿中超声检查阳性发现151例,包括新生儿颅内出血82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11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合并颅内出血18例,室管膜下囊肿40例;复查CT检查117例,阳性发现98例;临床诊断新生儿脑损伤共135例,其中缺氧缺血性脑病合并颅内出血67例,缺氧缺血性脑病15例,颅内出血53例。结论床旁颅脑B超检查无创且简便易行,应用扇形探头与高频探头相结合,对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等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对缺氧缺血性脑病、脑实质内点状出血、硬膜下出血及蛛网膜下腔出血敏感性不如CT,可作为新生儿脑损伤的首选影像筛查项目。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CT表现,提高对其CT诊断的正确性。方法对有围产期窒息史的且有临床症状经CT检查诊断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50例患儿进行分析。结果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主要改变为脑水肿及颅内出血。CT表现为脑实质内局限性或弥漫性低密度区及不同部位、不同形态的高密度影。(1)脑实质内局部散在低密度区,累及1~2个脑叶者17例。其中仅累及额叶者6例,额颞叶同时受累者5例,颞枕叶同时受累者6例;(2)低密度累及3个脑叶以上者18例。额颞顶叶受累者8例,其中2例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额顶枕叶受累者6例,其中1例合并脑实质出血。其余脑叶受累者4例;(3)弥漫性低密度灶累及大脑各叶15例。其中4例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合并脑室出血。结论CT扫描是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有效检查方法,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心肌酶谱变化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指在围产期窒息而导致脑的缺氧缺血性损害(Hypoxicischemicencephalopathy,HIC),临床出现一系列脑病的表现。本文通过检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心肌酶谱改变,探讨心肌酶活性与临床分型及与预后的关系。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为1995年6月~1997年6月住院病例中选择36例确诊为HIE患儿进行临床观察,并行颅CT检查,按HIE诊断标准及分度标准分度[1]。36例HIE患儿轻度7例,中度13例,重度16例,全部临床治愈存活,预后转归正常,18个月做婴幼儿智能发育测验(CDC…  相似文献   

9.
钱志辉 《新医学》1997,28(9):467-468
目的:了解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特点及计算机断层扫描(CT)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该院住院的62例HIE新生儿的临床及CT特点。结果:HIE多发生于足月儿;以报制状态为主;惊厥发生率高,本组有41例(56%),CT检查60例有异常表现,占97%,临床病情严重程度与CT结果表现的严重程度一致中、重型HIE多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本组共33例(53%),中、重型HIE有可有留下神经后  相似文献   

10.
收集我院儿科14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和头颅CT资料,以探讨头颅CT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价值。1临床资料1.1对象140例新生儿均符合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依据和临床分度,临床分度按1996年10月杭州会议制定标准,其中临床表现轻度90例,中度38例,重度12例;  相似文献   

11.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国华 《浙江临床医学》2009,11(10):1083-1084
目的 探讨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儿的CT诊断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7、2008年60例经临床诊断为缺氧缺血性脑病而行CT检查患儿的资料。结果CT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脑实质低密度影,灰白质界限模糊,颅内出血。结论结合文献进行分析,CT诊断对早期发现缺氧缺血性脑病有重要价值。认清其脑部发展的变化在CT上的不同表现,对临床治疗及愈后评价有很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420例预后近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预后及随访结果。方法:对42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诊断、分度、治疗、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分度轻中度预后良好,重度大部分预后差。结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通过规范治疗,定期随访早期发现神经功能损害患儿,早期干预及康复治疗可减轻神经系统损害和减少并后遗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仇亚鹏  罗斌 《中国临床康复》2004,8(9):1631-1631,1639
为了解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之间的关系,对25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进行BAEP检测。结果25例息儿中,BAEP正常1例,异常24例,异常率96%。且异常程度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表现程度呈正相关关系。显示了BAEP有助于临床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病情程度的判断及预后的评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MRI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2例临床诊断为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新生儿行MRI检查,并对其MRI表现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脑损害。MRI表现:轻度HIE15例(35.7%),中度HIE19例(45.2%),重度HIE8例(19.5%)。其中,蛛网膜下腔出血17例,脑实质内出血4例,脑室出血2例。结论MRI对新生儿HIE的诊断尤其对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1,6-二磷酸果糖(FDP)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1例新生儿期缺氧缺血性脑病合并心肌损害的患儿,随机分成FDP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36例)两组,对上述患儿进行严密观察并随访,观察两组主要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心肌酶谱恢复情况,同时进行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结果:联合应用FDP和脑活素治疗此病总有效率为97.78%,远高于对照组(86.11%,P<0.05),其临床症状,体征恢复时间,心肌酶谱改善程度,新生儿NBNA评分,预后生存质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FDP对窒息后机体内环境的改善和稳定起促进作用。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CT观察(104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笔者对出后1小时至10天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CT表现进行观察,结果显示,患儿临床主骨意识障碍,肌张力改变,惊厥及颅内压增高,根据标准,轻度者48例,中度者50例,重度者6例。CT主要表现为脑实质区域性低密度灶,脑液腔受压及并发颅内出血,对低密度形态,分布范围和皮髓质反转征,脑液腔受压程度进行观察,并认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CT表现与临床表现呈正比关系,而CT表现程度重于临床表现,最常见低密度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常规头颅CT扫描加薄层扫描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0例临床诊断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行常规头颅CT扫描,对兴趣区加薄层扫描,观察常规头颅扫描结合局部薄层扫描条件下颅内脑组织密度变化情况。结果4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平扫时,脑叶低密度区显示不明显。18例小脑幕缘高密度影显示模糊。2例单纯脑沟可疑高密度影,加薄扫后病灶清晰显示。结论常规头颅CT扫描结合对脑叶低密度区及高密度区显示模糊的层面进行薄层扫描,能清楚显示常规头颅扫描未能显示或显示不清的病灶,特别是对脑回、脑沟显示更清晰,能够观察微细的脑组织密度变化,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之间的关系,对25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进行BAEP检测。结果25例患儿中,BAEP正常1例,异常24例,异常率96%。且异常程度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表现程度呈正相关关系。显示了BAEP有助于临床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病情程度的判断及预后的评估。  相似文献   

19.
马兴灿  周实  陈楚玉 《临床医学》2016,(10):118-120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实施弥散加权成像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观察组)和40例同期生产的健康新生儿(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观察组患儿行普通MRI检测为A组,在MRI检测基础上行弥散加权成像检测为B组。结果对照组中未出现异常信号;而在观察组中,B组的疾病检出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40例患儿的病灶主要分布于大脑深部白质、大脑皮层及皮层下、胼胝体或室管膜下,其中大脑深部白质居首位。结论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早期诊断中,弥散加权成像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其诊断的准确性,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新生儿窒息缺氧缺血性脑病的CT与临床(附87例分析)袁小平,宋振超,谢榜昆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指在围产期窒息导致脑的缺氧缺血性损害,临床出现一系列脑病的表现。轻者预后尚好,重者可造成不同程度的症状。本症只根据临床表现难以确诊,CT能提供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