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对30例肝细胞癌、20例肝细胞不典型增生、30例肝硬变进行p53、rasP21癌基因蛋白检测、结构表明,肝细胞癌P53、P21的阳性率分别为60%、56.67%,肝细胞不典型增生P53、P21的阳性率为34.5%,肝硬变P53、P21阳性率为40%和50%,而正常肝组织无一例阳性、肝细胞癌P53、P21的阳性明显高于不典型增生、肝硬变(P〈0.05)和正常肝组织(P〈0.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rasP21和P53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复发、肿瘤大小及患者年龄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流式细胞光度术与病理学相结合的方法对47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细胞rasP21和P53蛋白表达进行检测分析。结果rasP21和P53阳性表达率随病理分级升高而渐升高(P<0.05)。T2~T4期rasP21、P53的阳性表达率高于T1期(P<0.05)。rasP21阳性者复发率为51.6%(16/31),阴性者12.5%(2/16),P53阳性者复发率为45.7%(16/35),阴性者16.6%(2/12)。rasP21、P53的阳性表达率与肿瘤大小及患者的年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rasP21和P53的表达可反映膀胱移行细胞癌的恶性程度和预后,可作为临床上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TthDNA聚合酶在丙型肝炎病毒RNA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TthDNA聚合酶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丙型肝炎病毒(HVC)5′端非编码序列,对262例肝炎患者血清进行HCVRNA测定,结果HCVRNA阳性者53例,阳性率20.2%,凡阳性者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其抗HCVIgG,其中30例测到抗HCV,阳性重叠率56%(30/53);HCV RNA阳性中的15例同时用成髓细胞瘤病毒酶行传统逆转录-套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对照,14例阳性,符合率  相似文献   

4.
肝病患者的血清过氧化氢酶活性测定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比色法检测了337例不同肝病患者的血清CAT活性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125例血清CAT活性增高,占37.1%(P<0.01)。试验结果表明,血清CAT活性测定对不同肝病患者的检出阳性率依次为:肝癌59.3%(16/27),急黄肝51.7%(15/29),肝硬化41.4%(12/29),甲肝39.3%(22/56),慢活肝39.1%(18/46)和乙肝28.0%(42/150)。  相似文献   

5.
用TthDNA聚合酶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丙型肝炎病毒(HVC)5’端非编码序列,对262例肝炎患者血清进行HCVRNA测定,结果HCVRNA阳性者53例,阳性率20.2%。凡阳性者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其抗HCVIgG,其中30例测到抗HCV,阳性重叠率56%(30/53);HCVRNA阳性中的15例同时用成髓细胞瘤病毒酶行传统逆转录。套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对照,14例阳性,符合率达93.3%(14/15)。TthDNA聚合酶用于RT-PCR检测HCVRNA5’端非编码序列片段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稳定性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血清过氧化氢酶活性测定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比色测定法检测了1156例不同疾病患者的血清CAT活性。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358例不同疾病患者的血清CAT活性增高,占疾病总数的31.0%(P<0.01)。其中胰腺炎组为76.5%(13/17);胆囊炎组为46.2%(6/13);肝癌组为59.3%(16/27);心衰组为54.6%(6/11);非癌性肝病组为64.6%(42/65);精神分裂症组为59.6%(53/89)。正常不同妊期妇血清CAT活性在晚孕组校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顺产与难产妇女血清CAT活性和顺产与难产新生儿脐血清CAT比较,结果均有差异(P<0.05)。  相似文献   

7.
四种肿瘤标志物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肿瘤标志物在胃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用SABC染色法对30例胃癌组织标本进行了4种肿瘤标志物p53、p21^CIP1、CEA和C-erB-2的检测。结果 30例胃癌p53、p21^CIP1、CEA和C-erbB-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0%、53.3%、80%和33.3%。结论 单一肿瘤标志物,除CEA外其他3种在胃癌中的阳性表达率较低;联合应用4种瘤标志物可提高  相似文献   

8.
肿瘤标志物CYFRA21—1在肺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CYFRA21-1在肺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用EIA测定55例良性肺病患者和97例肺癌患者血清CYFRA21-1水平。结果显示,肺癌组明显高于健康组(P〈0.001)。以大于3.3μg/L为阳性判断值,良性肺病组和肺癌组的阳率分别为1.80%和51.55%。各型肺癌的阳性率在37.50%~62.79%,以鳞癌为最高,在Ⅰ+Ⅱ期与Ⅲa期肺癌患者间有极显著差异(P〈0.001),Ⅲa与Ⅲb期肺癌患  相似文献   

9.
凌红  甘爱华  刘集鸿  黄庆祖 《新医学》1998,29(9):469-470,473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ras原癌基因产物p21(rasp21)蛋白和p53癌基因产物突变型p53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慢性浅表性胃炎(CSG)30例、胃粘膜不全结肠型肠化生(ICM)25例、异型增生29例、胃癌37例的活检标本。结果:ICM组、异型增生组和胃癌组的Hp感染率均明显高于CSG组(P<0.05)。rasp21及突变型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在CSG组均为0,而在异型增生组和ICM组的表达均明显低于胃癌组(45%和38%、32%和32%对60%和70%),P<0.05,P<0.01;其中胃癌、异型增生及ICM组中的Hp阳性组的rasp21及突变型p53蛋白表达阳性率均明显高于Hp阴性组(P<0.05或P<0.01)。经根除Hp治疗后,Hp根除者的rasp21及突变型p53蛋白表达由阳性转为阴性的例数比Hp未根除者多(P<0.05,P<0.01)。结论:Hp感染可能参与了ras癌基因的激活和p53抑癌基因的突变,这可能是其致癌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血清P53-IgG抗体测定及其临床价值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建立血清P53蛋白IgG抗体(P53-IgG)酶免疫测定法,初步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 以P53oAb为包被抗体,以亲和的纯化浓缩P53蛋白作为中介,自行建立了血清P53-IgG酶免疫测定法。结果 78例消化道癌P53-IgA阳性率34.62%(27/78),而32名献血员和30例非癌住院患者均为阴性,P均〈0.01。48例经免疫组化P53蛋白染色阳性患者血清P53-IgG阳性率56.25%(  相似文献   

11.
系统性红斑狼疮女性患血清3种肿瘤标记物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明春  郑政修 《新医学》1999,30(8):445-446
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肿瘤标记物CA125、CA15.3、CA19.9的阳性率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微粒子酶免疫法检测了186例SLE女性患者的血清标本。结果:SLE患者血清CA125、CA15.3、CA19.9、的阳性率分别为24.7%、167.7%、15.1%。CA125大于100KU/L的SLE患者关节与浆膜炎较多见。结论:CAD125、CA15.3CA19.9不仅是妇科肿瘤的标记物,在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CV)血清学分型与基因分型结果的一致性,可靠性和实用性,对基因型明确的57例患者血清用EIA进行血清学分型,并与部分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显示:EIA检出型特异性抗体32例(56.1%),其中血清1型(发于基因型Ⅰ,Ⅱ型)15例(46.9%),血清2型(相当于基因型Ⅲ,Ⅳ型)10例(31.2%)血清1,2型均阳性7例(21.9%),血清型与基因型符合率为71.2%(23/  相似文献   

13.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CA—125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探讨血清CA-125在临床肿瘤中的诊断价值。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盆腔良性肿瘤和各类恶性肿瘤以及正常对照者血清CA-125。结果显示:以68U/ml为阳性预期值,各类肿瘤CA-125的阳性率分别为:盆腔良肿瘤5.4%,肝癌38.8%,肺癌35.2%,结直肠癌31.8,乳腺癌30.0%,子宫内膜癌50.0%,卵巢癌79.2%。以卵巢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相比较,CA-125诊断卵巢癌的灵敏度为79  相似文献   

14.
自体骨髓移植治疗急性白血病73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评价自体骨髓移植(ABMT)治疗急性白血病的疗效。方法:自1986年10月至1997年12月,用ABMT治疗急性白血病73例,中位年龄25.5(9~48)岁。其中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43例(CR135例,CR2或早期复发8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30例(CR125例,CR2或早期复发5例)。预处理方案包括环磷酰胺(CTX)120mg/kg+单次全身照射(STBI)9~10Gy或马利兰(Bu)16mg/kg或马法兰(Mel)160~180mg/m2+阿糖胞苷(AraC)4g/m2。结果:所有患者移植后均重建造血,中位随访时间806(32~3400)天,移植相关死亡7例(9.5%),ANLL、ALLCR1期移植者3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549%±7.7%和67.0%±106%,复发率39.3%±9.3%和23.7%±10.6%。结论:为降低白血病复发率和提高患者无病生存率,无骨髓供者的CR1期急性白血病患者适合接受ABMT。  相似文献   

15.
人类巨细胞病毒感染与肺癌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检测了53例肺癌,57例肺非癌患者和100例自然人群血清特异性巨细胞病毒的IgM和IgA抗体,并检测了其32例肺癌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的CMV-DNA序列,肺癌患者血清中CMV抗体阳性共24例(45.3%),明显高于肺非癌患者和自然人群,32例肺癌患者BALF中的CMV-DNA序列检出8例(25.0%),与CMV-IgM抗体阳性结果(28.1%)相符,从肺癌患者血清和BALF中分别检测到C  相似文献   

16.
免疫放射分析血清CA125含量在妇科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免疫放射分析血清CA125含量在妇科肿瘤诊断中的应用吴国振张小南吴花葵钟园园(江西省妇幼保健院,南昌330006)本文应用免疫放射分析(IRMA)对53例正常人和716例妇科病人的血清CA125含量进行检测,并运用于妇科肿瘤的诊断,以探求CA125在...  相似文献   

17.
曲马多用于小儿术后硬膜外腔镇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慧  王泉云  邱燕文 《华西医学》2000,15(3):298-300
目的:比较曲马多、哌替啶用于小儿硬膜外腔术后镇痛效果和副作用。方法:对80例(ASAI-Ⅱ级)行硬膜外麻醉的患儿随机分成4组行术后硬膜外腔镇痛。A组(n=20)曲马多1.5mg/kg+0.125%布比卡因的镇痛液5ml,B组(n=20)曲马多1mg/kg+0.125%布比卡因的镇痛液5ml;C组(n=20)哌替啶0.75%mg/kg+0.125%布比卡因镇痛液5ml;D组(n=20)单纯0.125  相似文献   

18.
用PCR单链多肽性SSCP银染法检测54例原发性肺癌患者(男36例,女18例,年龄34岁至78岁,平均62岁)和114例良性肺疾病患者(男78例,女36例,年龄34岁至74岁,平均61岁)痰标本中p53基因第5~8外显子的点突变,同时进行痰涂片细胞学检查。结果p53突变在肺癌组检出率为56%(30/54),非肺癌组检出率为1.8%2/114,<0.001。痰标本检测p53基因突变作为肺癌临床诊断监测指标的灵敏性为56%,特异性为98%,阳性似然比为31.75。肺癌组p53阳性检出率(…  相似文献   

19.
系统性红斑狼疮中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的检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IIF),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进行了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的检测,并以35例正常体检者为对照。结果表明在131例SLE患者中,ANCA阳性为22例,阳性率为16.5%,其中C-ANCA阳性16例占12.2%,P-ANCA阳性6例占4.6%,对SLE患者进行ANCA的检测有助于疾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Bcl-2、p53在良恶性骨肿瘤组织中的蛋白表达情况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应用ABC免疫组化方法对33例恶性骨肿瘤,包括19例骨肉瘤,14例软骨肉瘤和22例良性骨肿瘤(骨软骨瘤)组织中Bcl-2,p53的蛋白表达进行研究。【结果】恶性骨肿瘤组织中Bcl-2,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1.5%和54.5%,其中骨肉瘤组织为63.2%和47.4%,软骨肉瘤组织为35.7%和64.3%;良性骨肿瘤组织阳性表达率为18.2%和22.7%。恶性骨肿瘤组织Bcl-2,p53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良性骨肿瘤(P<0.05),骨肉瘤组织Bcl-2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骨软骨瘤(P<0.01),软骨肉瘤组织p53蛋白阳性率明显高于骨软骨瘤(P<005)。AKP值增高组的恶性骨肿瘤组织p53蛋白阳性表达率(75%)明显高于AKP值正常值组(20%,P<0.05)。【结论】Bcl-2癌基因介导的凋亡紊乱和p53肿瘤抑制基因突变失活与恶性肿瘤的发生有关,Bcl-2蛋白表达活性可能与骨肿瘤的恶性程度有关,p53肿瘤抑制基因突变失活是恶性肿瘤细胞成骨活性增强的因素之一。标记羊抗鼠IgG和ABC试剂,购自Sigma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