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崩漏是指经血非时突然暴下或淋漓不尽,其主因冲任损伤,不能制约经血。以血热妄行,肾虚不固,脾虚不摄,瘀阻胞宫为多见。治之,当以凉药折其腾,静药养其阴,益气助阳固其摄,瘀之者逐之,结者开之,“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初则塞其流,中则澄其源,末则复其旧”。  相似文献   

2.
偏头痛多属内伤头痛,其病机复杂,且常与情绪、疲劳、气象等因素有关,治疗颇棘手,疗效亦不稳定。兹举一隅以就正于同道。一、清阳不升益气聪明凑效  相似文献   

3.
4.
笔者2001年6月曾治疗1例严重经期泄泻患者,效果显著,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王勇 《中国中医急症》2008,17(1):121-122
汗证是人体阴阳失调、营卫不和、腠理开阖失常引起以汗液外泄为主症的疾病。临床不分老少、男女,有“自汗”、“盗汗”、“冷汗”、“大汗”;亦有局部的“额汗”、“手足汗”、“半身汗”、“阴汗”等等;甚至有病危的“脱汗”、“绝汗”。笔者临证30余年,运用中医辨治汗证,收效较佳。现举数案如下。  相似文献   

6.
王某、男、67岁。患皮肤瘙痒症1年余,多发于年迈之人,以寒冷季节多见,且夜间瘙痒尤甚,严重影响患者的睡眠和身心健康。出现皮肤干燥瘙痒,迭起细薄鳞屑,状如糠秕,皮肤遍布抓痕,且肥厚,日久可见苔藓样变,舌质淡红,苔漳白,脉沉细,辨为血虚风燥。治宜益气养血,祛风润燥,止痒祛邪之法。药用:黄芪30克、当归12克、首乌15克、生地15克、芥穗6克、元参15克、蝉蜕10克、丹参30克、防风10克、白藓皮15克、蔟藜15克、甘草6克、7趔。服药后瘙痒减轻,大便秘结加大黄10克(后下)4剂。同时用苦参30克、黄柏15克、大枫子15克打碎,土槿皮30克,水煎外洗,每日一次,上方口服、外洗15剂后而愈。  相似文献   

7.
疏肝论治妇科病举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阎继兰 《江苏中医药》2005,26(10):33-34
笔者采用疏肝法治疗多种妇科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8.
肺为五脏之一。根据中医脏象学说的理论,它不仅自身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而且与其它各脏腑无论在生理或病理上都有着密切联系。鉴于此,临床上好些肺外疾病(本文不讨论肺本脏疾病),从肺论治,可获效果。兹分述如下: 一.水肿肺为水之上源,主“通调水道,下输膀胱”。倘风邪袭表犯肺,肺失宣肃,通调无权,水不下输膀胱,风水相抟,泛溢肌肤而成水肿。起病急,先见风邪客犯肺卫之征,继面目浮肿,从头面始,渐及全身,小便不利。轻者用甘草麻黄汤加味宣发肺气即可。挟内热者,用  相似文献   

9.
10.
一、据舌色之变辨治例一, 张××,女,40岁。5年来经常吐酸,胃脘部不适。近月来,每因饮食不慎或受凉即发胃皖隐痛,喜温喜按,吐酸,纳少,脘腹胀满,口淡不渴,尿清便溏,伴形寒肢冷,面白无华,形体消瘦,神疲乏力,自汗,舌淡胖,边有齿印,脉细弱。据其脉证,此乃脾胃虚寒,中焦寒滞。治宜温中健胃,散寒止痛,方用黄芪建中汤化裁治之。药用:黄芪、白芍各20克,桂枝、生姜、瓦楞各10克,制甘草6克,大枣5枚,饴糖30克。服上方5剂后,症状明显减轻,舌淡胖,脉细,  相似文献   

11.
12.
张扣启 《光明中医》2008,23(4):502-502
辨病论治是根据在特定病因作用下,机体发生病变的总过程,即“病来用药”。这过程反映了疾病发生、发展、转归、予后等变化规律,是疾病本质的反应。辨病论治着眼于疾病基本矛盾的解决。我国已故著名中医专家岳美中教授力主专病专方与辨证论治相结合。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房定亚教授重视辨病,倡专病专方。认为辨证论治与专病专方并行不悖,  相似文献   

13.
14.
一.崩中漏下芦××,女,24岁,江西省永修县九合公社人,住院号1845。经血暴下已四天,颜色淡红。现神志恍惚,饮食不进,语声低怯,四肢不温,脉沉细,舌苔薄白。验血:血红蛋白4.5克%,红血球212万/立方毫米,血压70/45毫米汞柱。西医诊断:子宫功能性出血、出血性休克。于1981年5月12日来我院中医病房住院治疗。当即输全血400毫升,血压略升,唯下血不  相似文献   

15.
经行偏头痛临床少见,根据女性生理病理特点,认为加减逍遥散治疗经偏头痛是对证之治。列举二例采用该方治疗的验案,其一例为血虚肝郁,二例为血瘀复感外邪。  相似文献   

16.
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病证,其临床常表现为一侧头部疼痛反复发作。此病常伴有恶心、呕吐、对光及声音过度敏感等症状。中医学认为偏头痛属“头风”“脑风”等范畴,纵观历代医家,偏头痛的病因外感多责之于风、寒、湿、热,内伤多关乎气、血、痰、瘀、虚。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偏头痛的发病率也随之升高。目前防治中存在诸多问题,寻求有效治则治法是患者和社会的需要。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潘宾副主任医师从事临床近二十年,总结出偏头痛病机不外乎“不通则痛”和“不荣则痛”两大类。潘副主任主张“首辨主病兼病,再辨证型经络,后给予施针中药”。临证中,他灵活运用“开四关”“热敏灸找敏感点”“先阴后阳”等特色针灸方法治疗,且用药时重视用川芎及虫类药,取得了良好疗效,形成治疗偏头痛的独特临证特色。文章通过案例,介绍潘宾副主任医师针灸治疗偏头痛经验,以期为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7.
孙国 《河北中医》2000,22(2):128-129
眼为视觉器官 ,受五脏六腑之精气濡养。一般认为五脏之中肝与眼关系最为紧密。《内经》有“肝开窍于目”、“肝受血而能视 ,肝气通于目 ,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等论述 ,因此眼病大多从肝论治。相比之下 ,眼与肺之关系往往被医家忽视。肺主气司呼吸 ,主宣发肃降。眼需肝血而视 ,但肝血之上输有赖肺气的正常宣发才能得以实现 ,《灵枢 .决气篇》“气脱者目不明”的论述正说明了这个道理。在临床上肺失治节 ,眼受罹难是不鲜见的 ,尤以外眼病为多 ,兹举案例如下。1 肝气郁结 ,化火犯肺高某 ,男 ,52岁。半年来双眼白睛多次出血 ,服用云南白药出血…  相似文献   

18.
19.
鼻衄从肝论治举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鼻出血 ,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其病因有如《济生方》所云 :“夫血之妄行 ,未有不因热之所发。盖血得热则淖溢 ,血气俱热 ,血随气上 ,吐衄也。”其病理变化 ,又与五脏六腑、经络气血息息相关。《医学入门》说 :“血乃水谷之精变成 ,生化于脾 ,主总于心 ,藏于肝 ,布于肺 ,施于肾 ,脉络脏腑 ,耳目手足 ,资为运用 ,然阴道易亏 ,一有感伤 ,调理失宜 ,以致阳盛阴虚 ,错注妄行 ,火载则上升 ,夹湿则下行。是以上溢清道 ,从鼻而出为衄。”笔者在临床上 ,观察鼻出血的病人 ,综合全身症状 ,辨证分析 ,屡屡多因肝之病变 ,从肝论治 ,获得较满意的疗…  相似文献   

20.
先贤云:"用药如用兵".中医药学形成和发展,深受诸子百家学说的影响,<孙子兵法>自然名列其中.为医者犹如军之统率,具雄才韬略,运筹帷幄,排兵布阵,纵览全局,决胜于千里之外,遣方用药于从容之间,才能手到病除,起病沉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