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观察转移性肾细胞癌舒尼替尼治疗前后CT征象的变化,探讨与疗效相关的特异性征象,为更全面客观地评价疗效奠定基础.资料与方法 20例接受舒尼替尼治疗的转移性肾透明细胞癌患者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4周期行CT增强扫描.依照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选取靶病灶51个,观察病灶强化程度、强化类型、最大长径及最大层面CT值,计算治疗后CT值变化率及长径变化率,比较治疗前及治疗1周期后CT值变化率及长径变化率,分析CT值变化率与长径变化率之间的相关性及治疗前后强化类型比例差异.结果 51个病灶中,第1、4周期治疗后分别有34个及40个病灶强化程度下降,治疗后强化模式比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003,P<0.001).治疗后1周期,病灶长径变化率与CT值变化率呈正相关(r=0.508,P=0.001),病灶长径变化率明显低于CT值变化率(27.2%对50.3%,t=-4.112,P<0.001).以患者为单位评价,患者CT均值变化率与长径和变化率呈正相关(r=0.821,P=0.001).长径和变化率明显低于CT均值变化率(25.1%对44.0%,t=-3.481,P=0.005).结论 转移性肾细胞癌舒尼替尼治疗后强化程度变化是伴随径线变化的另一特异性征象,治疗后CT值变化率可早期评价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测量胰腺癌放射治疗前后病灶大小及ADC值的变化,探讨ADC值定量研究在胰腺癌放疗早期疗效评价中的意义。方法 对临床确诊后接受放射治疗的29例胰腺癌患者在放疗前、放疗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分别行MRI检查,依据实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通过测量各个时间点病灶最大径的变化将其分为缓解组与未缓解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ADC值及其变化率之间的差异。结果 29例患者放疗后的ADC值较放疗前均有明显升高,放疗前为(1. 45±0. 21)×10-3mm2/s,放疗后分别为(1. 71±0. 17)×10-3mm2/s、(1. 86±0. 15)×10-3mm2/s、(1. 90±0. 23)×10-3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01);放疗后6个月时缓解组患者8例,未缓解组21例,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后1个月时的ADC值及其变化率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统计结果表明放疗后1个月时二者之间ADC值虽无明显差异,但缓解组ADC值变化率明显高于未缓解组,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治疗后ADC值升高变化率与胰腺癌放疗后体积缩小呈正相关,ADC值变化率对判断肿瘤放疗疗效有重要的参考与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多期动态增强MRI(MDCE-MRI)在宫颈癌放化疗短期疗效评价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经病理证实且准备行放化疗的宫颈癌患者21例,分别在治疗前、治疗第15天、1个月、2个月对其进行MR常规扫描和MDCE-MRI扫描.根据治疗结束后肿块体积变化,将病例主要分成完全缓解组(CR组)和部分缓解组(PR组).分析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平均强化时间(MTE)、达峰时间(TTP)、最大上升斜率(MSI)、最大下降斜率(MSD)、负性积分(NEI)与肿块最终体积变化的关系.结果 本组病例在经过系统放化疗2个月后,CR组有4例,PR组有17例.治疗前MSI与肿瘤缩小率呈显著负相关,NEI与肿瘤缩小率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877、0.819;治疗后15 d TTP及NEI变化率与肿瘤最终缩小率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765、0.775.说明治疗前MSI、NEI与治疗后15 d TTP变化率、NEI变化率可有预测放化疗后肿瘤体积缩小率的作用.系统放化疗1个月后,各参数的曲线下面积(AUC)值以NEI变化率最大,当其≥96.46%这一临界值时,敏感性为82.4%,特异性为75%.各参数的TIC分析结果为Ⅰ型逐渐增多,Ⅲ型逐渐减少至消失.结论 MDCE-MRI中各参数对宫颈癌放化疗短期疗效的评价有一定价值,其中以MSI、TTP及NEI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MR弥散加权成像(DWI)在宫颈癌诊断中应用的价值。方法对30例非宫颈肿瘤女性的子宫颈和50例宫颈癌患者的子宫颈进行常规MRI扫描和横断面DWI(b=600s/mm2),比较正常宫颈和宫颈癌病灶的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结果正常子宫颈DWI表现为粘液,内、中、外带四层结构,其平均ADC值〔(1.71±0.14)×10-3 mm2/s)〕显著高于宫颈癌的ADC值〔(0.97±0.13)×10-3 mm2/s)〕(P<0.01)。结论 ADC值可有效地定量区分宫颈癌与正常宫颈,DWI更容易显示宫颈癌及其周围侵犯和盆腔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5.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动态监测中晚期宫颈癌放化疗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在中晚期宫颈癌放化疗疗效动态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42例病理证实为中晚期(Ⅱb 期以上)宫颈癌拟行放化疗的患者,于放化疗前、结束时及结束后1个月行盆腔 MR 扫描。3例患者于放化疗结束后立即行手术切除,其余39例患者放化疗结束后1个月复查,28例完全缓解(CR ),10例部分缓解(PR),1例病灶稳定(SD)。28例 CR 中,11例于放化疗结束时病灶即完全消失(即刻反应组),17例于放化疗结束后1个月病灶才完全消失(延迟反应组)。比较不同疗效组肿瘤最大径及表观扩散系数(ADC)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CR 即刻反应组基线肿瘤最大径(3.6 cm±0.9 cm)显著小于 PR 组(5.3 cm±2.5 cm,P =0.046)和治疗结束时尚有病灶残留的患者(5.1 cm±1.9 cm,P =0.021)。治疗后1个月 CR 组病灶 ADC 值(1.43×10-3 mm2/ s±0.04)显著高于 PR 组(1.29×10-3 mm2/s±0.11,P <0.001)。不同疗效组患者肿瘤最大径及ADC 值有不同的变化规律,且放化疗结束时肿瘤 ADC 值与最大径二者变化率存在显著相关性(r=0.421,P =0.005)。结论肿瘤最大径对于中晚期宫颈癌放化疗疗效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不同疗效组肿瘤最大径和 ADC 值具有不同的变化趋势,肿瘤 ADC 值可以作为疗效评估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宫颈癌的扩散成像特征及临床应用价值.通过对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的分析,观察与病灶大小、临床治疗方式及鳞癌病理分化程度等方面的关系.资料与方法 搜集本院行盆腔MRI检查并确诊为宫颈癌的连续病例,符合入组条件者共计105例,均于治疗前行扩散成像,b值=1000 s/mm2.记录病灶病理类型及分化程度,测量其大小,按临床治疗方式分为手术组和放化疗组.采用后处理工作站的像素分析软件进行ADC值的测量和计算,逐层划定包括全部病灶的感兴趣区(ROI),记录各区段像素的分布情况,计算平均ADC值(ADCav)和中位ADC值(ADCm),以闭孔内肌作为对照部位.统计分析ADC值与病灶大小、分化程度、临床治疗方式的关系.结果 ADCav(1.128±0.1468)×10-3mm2/s与ADCm(1.083±0.1591)×10-3mm2/s之间呈强相关性(r=0.990),且前者高于后者,有显著性差异(P<0.001).两个ADC值与病灶横断面长径(a)、最大面积(S)、体积(V)均具有轻度负相关性(r=-0.265~-0.321,P<0.01).手术组病灶的a、S、V均小于放(化)疗组(P<0.01),而ADC值均高于放(化)疗组(P<0.05).不同分化程度鳞癌的病灶大小指标及ADC值均未出现差异.结论 宫颈癌扩散加权成像可以提供形态学以外的信息,与病灶临床病理表现有一定关系.病灶内部ADC值为轻微左移的正态分布,病灶越大其ADC值趋向于越低.体积小且ADC值高的病灶在临床上具有相对多的手术机会.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利用T2?mapping监测腮腺放射损伤的动态变化.方法 纳入34例鼻咽癌患者,于放疗前(放疗前2周)、中(放疗开始后5周)、后(放疗结束后4周)进行双侧腮腺T1 WI、T2 WI及T2?mapping.记录各时间点腮腺MR参数、平均照射剂量及患者口干等级.另纳入9例健康志愿者,间隔4周进行2次腮腺T2?mapping扫描,以分析T2? 值的可重复性.结果 放疗前至放疗中、后,腮腺体积[萎缩率分别为(25.34±11.33)%和(25.74±9.93)%]及T2? 值显著缩小[变化率分别为(-5.63±8.86)%和(-4.81±10.67)%)(P均<0.01).放疗前至放疗后,腮腺标准化T1信号强度显著降低[变化率为(-7.43±10.61)%,P=0.007],且其变化率与平均照射剂量呈显著负相关(r=-0.646,P<0.001).放疗过程中,腮腺体积和T2? 值与患者口干等级具有相对应的变化趋势.腮腺MR参数具有极好的可重复性(组内相关系数为0.843~0.993).结论 常规MRI及T2?mapping能够无创地评估鼻咽癌患者腮腺放射损伤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 采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表观扩散系数(ADC)评价局部进展期乳腺癌(LABC)新辅助化疗(NCT)的早期疗效.资料与方法 32例LABC患者采用多西紫杉醇联合表柔比星(75mg/m2静脉推注,第1天给药,3周方案)进行NCT治疗.每21d为1个周期,至肿瘤缩小到可手术或保乳手术可行时停止化疗.于化疗前、化疗1个周期后和手术前行DWI扫描,分析肿瘤体积、ADC值变化及其相关性.结果 20例(62.5%,95% CI 45.7%~79.3%)患者行2个周期化疗后出现整体有效(OR),临床完全缓解(cCR)率及病理完全缓解(pCR)率分别为156% (5/32)和9.4% (3/32):疾病稳定(cSD)率为34.4% (11/32),疾病进展(cPD)率为3.1% (1/32);第1个NCT后,cCR+部分缓解(cPR)组AD)C值显著增加[化疗前ADC值为(0.98±0.16)×103mm2/s,化疗后为( 1.22±026)×103mm2/s] (P< 0.001).化疗前cCR+cPR组初始ADC值显著低于cSD+cPD组[(1.13±0.06)×10-3mm2/s](P<0.001).初始ADC值与化疗后肿瘤体积变化呈负相关(r=-0.58,P=0.02);化疗后肿瘤ADC值与肿瘤体积变化呈正相关(r=096,P<0.001).结论 乳腺癌病灶初始ADC值及NCT后早期ADC值变化可以作为预测乳腺癌对NCT敏感性和化疗早期评价乳腺癌敏感性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ROI体积测量法和直径体积测量法对宫颈癌放疗效果的临床实用性。方法  60例宫颈癌患者给予 3次放疗和 4次MRI检查。①第 1次放疗前MRI检查。②间隔第 1次放疗 2~ 2 .5周进行第 2次放疗 (剂量 :2 0~ 2 5Gy)前进行第 2次MRI检查。③间隔第 1次放疗 4~ 5周进行第 3次放疗 (剂量 :45~ 5 0Gy)前进行第 3次MRI检查。④间隔第 3次放疗 1~ 2月患者随访时进行第 4次MRI检查。测量 4次MRI矢状面、横断面T2 WI上宫颈癌病灶大小 ,采用公式计算病灶体积。ROI体积测量法 :勾画矢状面T2 WI每个层面上病灶ROI范围 ,通过公式计算病灶体积。直径体积测量法 :测量MRI矢状面、横断面T2 WI上病灶的 3条最大径(d 1,d 2 ,d 3 ) ,采用公式计算病灶体积。 2种测量结果与肿瘤放疗的衰退率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 ROI体积测量法和直径体积测量法在放疗前和放疗后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r1 =0 .89;r4=0 .80 ) ,而在放疗期间相关性不明显 (r2 =0 .17,第 2次放疗前测量 ;r3 =0 .69,第 3次放疗前测量 )。与ROI体积测量法相比较 ,直径体积测量法上肿瘤体积较大 ,而衰退率呈“缓慢下降”趋势。结论 ROI体积测量法比直径体积测量法在放疗期间更能反映宫颈癌放疗的衰退率 ;在评估宫颈癌放疗效果方面 ,更具有临床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MR三维成像比较高度近视眼和正视眼的眼球径线和容积,探讨高度近视眼球的径线、容积与屈光度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对象为高度近视眼40例共80眼(患者组)和正视眼40例共80眼(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行MR三维成像检查,测量并比较2组受试者的眼球径线及眼球容积.结果:所有受试者的眼球三维MR图像清晰.高度近视眼球呈不同程度扩张,80眼中57眼可见后巩膜葡萄肿形成.患者组眼球前后径、左右径、上下径及容积分别为(29.38±2.31)、(25.58±1.80)和(24.94±1.49) mm及(10.78±1.91) cm3,对照组分别为(22.98±0.66)、(22.59±0.62)和(23.17±1.04) mm及(7.57±0.70) cm3,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前后径的差值最大.高度近视眼球的径线、容积与屈光度均呈正相关(r值0.383~0.542,P<0.001).结论:高度近视眼球的径线及容积较正视眼明显增大.MR三维成像可以清晰显示眼球的形态,高度近视眼球的径线及容积与屈光度间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扩散加权成像与MRI动态增强检测小乳腺癌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比较扩散加权成像(DWI)与动态对比增强MR成像(DCE MRI)对小乳腺癌的检出敏感性,并评价DWI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经病理证实的48例共70个乳腺小病灶(最大径≤2 cm)被纳入研究对象,其中恶性病灶45个,良性25个.所有患者均行DWI和DCE MRI,DCEMRI采用快速小角度激发(FLASH)序列,绘制病灶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DWI采用回波平面成像(EPI)序列加用全局自动校准部分并行采集(GRAPPA)技术,取2个扩散敏感因子(b)值(800、1000 s/mm2)行横断面扫描,测量病灶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对2种检查方法 的诊断结果 进行比较.结果 DCE MRI正确诊断了40个小乳腺癌及19个良性小病灶,TIC显示小乳腺癌的敏感性及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8.9%(40/45)及87.0%(40/46).DWI中,在2种b值(800、1000 s/mm2)条件下小乳腺癌平均ADC值分别为(1.153±0.192)×10-3和(1.079±0.186)×10-3 mm2/s,而良性小病灶的平均ADC值为(1.473±0.252)×10-3和(1.419±0.255)×10-3 mm2/s;同组患者在2种b值条件下的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良恶性2组小病灶的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值取1000 s/mm2 时,根据DWI信号结合ADC值测量结果 可以正确诊断39个小乳腺癌及19个良性小病灶,其对小乳腺癌检出的敏感性及阳性预测值均为86.7%(39/45).DWI与DCEMRI的诊断结果 有很好的一致性,DWI联合DCE MRI可以提高检出的敏感性及阳性预测值,分别达93.3%(42/45))及91.3%(42/46).结论 DWI对小乳腺癌具有较高的检出率,且ADC值的测量可以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脊柱适形调强放疗(IMRT)和普通放疗对犬脊髓的生物安全性。方法 选取纯种比格犬12只并随机分为2组,模拟犬胸9~10椎体肿瘤,以IMRT和普通放疗2种方式分别对2组比格犬胸9~10椎体给予50及70Gy剂量的放疗,于放疗3个月后活杀取材,取相同部位、相同位置的胸9~10节段脊髓行HE染色,电镜观察后,免疫组织化学法定量检测脊髓中Fas、HSP70蛋白的表达,TUNEL法定量检测脊髓中凋亡神经元。结果 照射3个月后可观察到脊髓的损伤,IMRT组脊髓神经元以可逆性损伤为主,而普通放疗组以凋亡为主。相同剂量的放疗,IMRT组细胞凋亡指数〔50Gy组为(1.2±0.7)%;70Gy组为(2.5±0.8)%〕均低于普通放疗〔50Gy组为(7.3±1.1)%,70Gy组为(11.3±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0Gy组t=0.022,P<0.05;70Gy组t=0.017,P<0.05);凋亡促进蛋白Fas表达量IMRT组(50Gy组为4.6±0.8;70Gy组为7.4±1.1)明显低于普通放疗组(50Gy组为15.1±6.4,70Gy组为19.3±7.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0Gy组t=0.231,P<0.05;70Gy组t=0.457,P<0.05);而凋亡抑制蛋白HSP70表达量IMRT组(50Gy组为9.1±0.8,70Gy组为7.3±1.4)明显高于普通放疗组(50Gy组为2.1±0.9,70Gy组为1.7±0.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0Gy组t=0.153,P<0.05;70Gy组t=0.223,P<0.05)。脊髓神经元凋亡指数与Fas/HSP70比值呈正相关(r=0.996,t=1.14,P<0.05)。结论 照射3个月后脊髓中存在着明显的放疗迟发反应。通过放疗后脊髓神经元形态学、神经元凋亡指数、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等指标的测定结果提示脊柱IMRT的脊髓安全性远优于普通放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常规MR结合扩散加权成像(DWI)在胶质瘤治疗早期疗效的作用.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50只通过脑立体定向仪于右侧尾状核接种X6胶质瘤细胞10μl(5×105个细胞).于接种后第1周MR检查确认有肿瘤生长后再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治疗组大鼠采用上述接种方法于颅内相同位置注入107空斑形成单位的携带血管抑素与内皮抑素融合基因的重组单纯疱疹病毒.分别于接种后第1、2、3周行MR常规及DWI检查,并于每次检查结束后各组分别有2只(第1周)、8只(第2周)及剩余全部大鼠(第3周)安乐死后进行病理检查.对照组与治疗组间不同时间肿瘤体积、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相同时间不同区域间ADC值的差异比较进行t检验及秩和检验.结果 共43只大鼠见肿瘤生长,成瘤率为86%.对照组与治疗组大鼠C6胶质瘤的体积在第2周时分别为90.60及91.64 mm3,2组间肿瘤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14,P>0.05);第3周时2组大鼠肿瘤体积分别为156.64和29.64mm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45,P<0.01).第2周时治疗组与对照组肿瘤中心的AI)C值分别为(1.20±0.25)×10-3、(0.99±0.08)×10-3 mm2/s,肿瘤边缘的ADC值分别为(1.00±0.25)×10=-3、(0.83±0.12)×10-3 mm2/s,治疗组不同区域的ADC值均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4.11,-2.62,P值均<0.05).第3周时治疗组与对照组肿瘤中心的ADC值分别为(0.92±0.21)×10-3、(0.99±0.09)×10-3 mm2/s,肿瘤边缘的ADC值分别为(0.8l±0.19)×10-3、(0.78±0.11)×10-3 mm2/s,不同区域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82,-0.46,P值均>0.05).结论 DWI能有效地反映大鼠C6脑胶质瘤的组织微观情况;可以早于肿瘤体积发生变化前发现治疗对肿瘤局部细胞状态的影响,从而在肿瘤的疗效观察和预测方面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大鼠放射性肺损伤的高分辨率CT(HRCT)表现和血清转化生长因子B(TGF-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相关关系,探讨细胞因子检测与HRCT检查对放射性肺损伤预测和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 48只Sprague-Dawley(SD)雄性大鼠采用完全随机方法分为8组,A组作为正常对照组,B~H组全肺单次剂量15 Gy 60 Co照射.于照射前、照射后1、2、4、8、12、16及24周分别依次取A~H组行HRCT扫描及酶联免疫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细胞因子TGF-β、TNF-α水平,大鼠安乐死后取肺组织行病理观察.将同期HRCT征象、细胞因子水平及病理变化对照观察分析.组间平均水平比较运用t检验,相关性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 HRCT扫描显示了7组大鼠放射性肺损伤发展过程中的4种征象:磨玻璃阴影1只、补丁实变影8只、大片实变影7只和纤维索条影3只.照射后1~24周各照射组大鼠血清中TGF-β平均水平[(3.33±0.47)、(3.20±0.65)、(3.12±0.45)、(3.54±0.80)、(3.30±1.13)、(2.49±0.67)、(4.19±0.22)μg/L]均较对照组平均水平[(0.45±o.14)μg/L]明显升高(P值均<0.05);TGF-β平均水平至照射后24周升至最高值[(4.19±0.22)μg/L],与其他照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照射后1~12周各照射组大鼠血清中TNF-α平均水平[(236.52±29.01)、(214.91±34.53)、(270.97±42.12)、(208.83±86.51)、(208.83±82.23)ng/L]均较对照组[(31.78±0.92)ng/L]明显升高(P值均<0.05);TNF-α平均水平至第4周达到高峰[(270.97±42.12)ng/L],与其他照射组比较P值均<0.05,至第16、24周明显降低[(60.63±38.49)、(32.07±1.05)ng/L],与对照组平均水平接近(P值均>0.05).HRCT表现与TGF-β、TNF-α表达均无等级相关(r.分别为0.5570和0.1013),等级相关假设检验P>0.05.病理变化与同期影像征象对照,两者相符合.结论 TGF-β、TNF-α变化早,提示血液中TGF-β、TNF-α的监测可以预测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HRCT表现与TGF-β、TNF-α表达均无等级相关.  相似文献   

15.
齐璇  樊华 《武警医学》2015,26(2):130-132
 目的 探讨宫腔镜联合B超对难治性宫腔残留的清除效果。方法 难治性宫腔残留(病程达2个月以上, 反复多次清宫)患者82例, 随机分为3组行清宫术, 宫腔镜联合B超(联合组)32例, 超声监视下清宫(超声组)28例, 宫腔镜辅助下清宫(宫腔镜组)22例。对3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阴道流血时间、月经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联合组手术时间[(16.2±3.5)min]短于超声组[(26.6±7.8)min]和宫腔镜组[(26.1±5.6)min],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术中出血量[(22.1±8.5)ml]少于超声组[(48.8±20.1)ml]和宫腔镜组[(38.3±14.7)ml],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手术结束时镜下所见, 子宫内膜受累程度依次为超声组、宫腔镜组和联合组。术后阴道流血时间、月经恢复情况等方面, 3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超声组术后发生宫腔粘连1例。结论 在难治性宫腔残留的治疗中, 宫腔镜联合B超能明确宫腔内残留物的情况并判断手术的难易程度, 能彻底清除宫腔残留物, 内膜损伤程度轻, 手术时间短, 出血少, 并可避免发生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初步探讨超顺磁性氧化铁(SPIO)作为MRI对比剂评估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枯否细胞(KC)功能的可行性.方法 20只雄性SD大鼠按完全随机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实验组喂养高脂饲料,对照组喂养普通饲料.8周后对所有大鼠行肝脏MRI及SPIO增强扫描,计算肝脏组织平均信号强度下降百分比(PSIL)和SPIO增强前后肝脾对比信号强度比值(RSIR),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值,并取肝脏标本行HE和普鲁士蓝染色分析病理表现.采用两组独立样本均数t检验比较2组不同序列SPIO增强后PSIL和RSIR值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1只大鼠因麻醉过深死亡,其余9只血清TC及TG值分别为(6.58±1.25)和(1.53±0.23)mmoL/L,较对照组[分别为(1.64±0.22)和(0.55±0.14)mmol/L]均明显升高(t值分别为11.716和11.588,P值均<0.01).SPIO增强扫描后两组肝实质信号强度在各序列明显下降,在PDWI及T_1WI上实验组PSIL分别为(34.78±4.51)%和(60.38±3.49)%,较实验组[分别为(64.96±2.42)%和(81.08±1.66)%]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8.451和-16.240,P值均<0.01).PDWI、T_2WI、T_2~*WI和T_1WI序列实验组RSIR分别为1.002±0.141、5.000±0.516、20.004±1.490和2.601±0.077,均较对照组(0.400±0.102、1.500±0.115、0.503±0.105和-0.300±0.058)大(t值分别为10.745、19.800、39.168和92.785,P值均<0.01).实验组肝脏组织中普鲁士蓝染色阳性颗粒积分(2.33±0.50)分较对照组(4分)明显减少(t=-10.000,P<0.01).结论 高脂饮食诱导的SD大鼠NASH模型接近人类发病情况且容易建立,临床应用型1.5 T MR通过SPIO增强肝脏扫描可评估KC的功能,提示NASH的发病机制与KC功能的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患者顺次对指运动时脑部运动皮层的血氧水平依赖(BOLD)功能MRI(fMRI)变化.方法 对15例临床确诊及拟诊为ALS的患者(ALS组)和15名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BOLD MR扫描.所有受试者均为右利手,无其他疾病,近期未服用过影响神经系统功能的药物,受试者进行频率为1~2次/s的顺次对指运动.使用3.0 T MR机获取梯度回波-回波平面成像(GRE-EPI)序列功能图像.所得数据采用统计参数图(SPM)2软件进行分析.激活脑区体积的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2组在完成相同运动任务时均有激活的脑区包括:双侧主感觉运动皮层(PSM)、双侧运动前区(PA)后部、双侧辅助运动区(SMA)、对侧外下运动前区(ILPA)、双侧顶叶区(PAR)和同侧小脑半球.ALS组激活体积较对照组激活体积明显增大的区域包括:双侧PSM及双侧PA后部[右手同侧激活:ALS组为(924.5±141.1)mm3,对照组为(829.9±98.4)mm3(P=0.05);右手对侧激活:ALS组为(9143.8±702.8)mm3,对照组为(8638.8±506.4)mm3(P<0.05);左手同侧激活:ALS组为(1162.5±357.4)mm3,对照组为(902.5±184.2)mm3(P<0.05);左手对侧激活:ALS组为(8255.2±870.2)mm3,对照组为(5934.6±616.4)mm3(P<0.05)]、双侧SMA[右手双侧激活:ALS组为(6564.3±720.6)mm3,对照组为(4710.7±416.3)mm3(P<0.05);左手双侧激活:ALS组为(6970.5±961.8)mm3,对照组为(3688.9±672.3)mm3(P<0.05)]及同侧小脑半球[右手同侧激活:ALS组为(2720.0±1154.2)mm3,对照组为(254.3±84.4)mm3(P<0.05);左手同侧激活:ALS组为(4794.4±1237.0)mm3,对照组为(1689.0±719.6)mm3(P<0.05)].ALS组额外激活的区域包括:同侧ILPA、对侧小脑半球及双侧内囊后肢.结论 ALS组与对照组完成相同运动模式所激活的脑区相似,但ALS组激活的区域有所增加.ALS患者激活增大的脑区可能为功能重组,额外激活的脑区则可能为功能代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不同体位、意识状态对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治疗患者血压、心率的影响.方法 HBO治疗患者共57例,按体位和意识状态分组,其中意识清醒组43例,意识障碍组14例,坐位组37例,卧位组20例.对行HBO治疗的57名患者分别于HBO治疗前、加压结束前、稳压25min、减压结束前、HBO治疗结束后lh测量血压及心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意识清醒组患者仅在减压时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 (129.42±21.47)mm Hg、(81.79±12.65) mmnHg、(97.67±14.38)mm Hg]与治疗前[(121.72±16.31)mm Hg、(75.51±9.77) mm Hg、(90.91±9.64) mm Hg]比较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坐位组患者仅在减压时舒张压、平均动脉压[(81.30±12.36) mmHg、(97.11±13.99) mm Hg]与治疗前[(75.38±9.48)mm Hg、(91.14±9.51)mm Hg]比较升高(P<0.05);其余时间点、其他组别患者、组间比较则变化不明显(P>0.05).意识清醒组、坐位组患者从加压时开始,直到治疗结束后1h,心率较治疗前均明显减慢(P<0.05);意识障碍组、卧位组患者从稳压时开始到减压前,心率较治疗前均明显减慢(P<0.05),治疗结束后lh恢复到治疗前水平(P>0.05).结论HBO治疗时,除高分压氧作用外,体位、意识状态可能是血压、心率的变化影响因素,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微创食管癌切除(minimally invasive esophagectomy,MIE)和常规开放食管癌手术治疗食管癌的近期疗效。方法 选择2015-04至2016-10北京武警总医院胸外科收治的食管癌60例,随机分为两组,MIE组30例,常规开胸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第一次下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胸腔引流时间、胸腔引流量、住院时间、术后第5天血常规检查、C反应蛋白及疼痛评估等。结果 两组患者基线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IE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量与开放组无统计学差异[(18.8±8.6) vs (16.2±8.4), P=0.24]。MIE组患者术中出血量(200±50)ml少于开放组(350±150)ml(P<0.001);MIE组患者术后胸腔引流量少于开放组[(550±200)ml vs (800±350)ml, P<0.001],拔管时间早于开放组[(4.7±1.5)d vs (5.9±1.8)d, P<0.001]。两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2.1±1.3)d vs (2.3±1.5)d, P=0.27]和下床活动时间[(1.2±0.8)d vs (1.3±0.6)d, P=0.52]无统计学差异。MIE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少于开放组[(5.2±1.6)d vs (9.4±1.8)d, P<0.001]。MIE组患者术后24 h、48 h以及72 hVAS评分分别为(2.9±1.1)分、(2.1±1.0)分、(1.5±0.8)分,均低于常规开放组(P<0.001)。结论 MIE显著减少术中出血量,减轻疼痛,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微创可作为食管癌手术治疗的新选择。  相似文献   

20.
OBJECTIVE: To develop a technique for the evaluation of tumor perfusion prior to and during chemo- and radiation therapy.METHODS: Using the [(15)O]water autoradiographic technique and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PET), perfusion in solid cervical tumors was investigated in a series of women prior to and during radiation therapy for cervical cancer. A 60-second summed image was used with the arterial blood curve to create a parametric image. The parametric images were registered to sagittal magnetic resonance (MR) images. Regions drawn on the MR images encompassing the tumor were transferred to the corresponding co-registered PET images.RESULTS: All tumors were easily visualized by both imaging modalities and tissue heterogeneity could be evaluated. Mean pre- and during therapy flow values averaged 41.5 +/- 11.9 and 48.2 +/- 7.2 mL/min/100 g tumor, respectively.CONCLUSIONS: Perfusion status of solid tumors, an assumed predictor of response potential, can be assessed using PET and the [(15)O]water techniqu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