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手术结束前应用70°鼻内镜检查扁桃体术腔与常规检查扁桃体术腔两种方法对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后出血的影响。方法 我院2008年1月~2018年1月行全麻下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的患者1249例,采用回顾性临床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为手术结束前应用70°鼻内镜检查扁桃体术腔组635例(治疗组)与常规检查扁桃体术腔组614例(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术后出血发生率和术后出血量等。结果 手术结束前应用70°鼻内镜检查扁桃体术腔,可减少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后原发性出血概率,而与术后继发性出血无明显相关。结论 手术结束前应用70°鼻内镜检查扁桃体术腔能有效减少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后原发性出血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电凝法扁桃体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 对180例接受电凝法扁桃体切除术(A法)、35例接受低温等离子射频扁桃体切除术(B法)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顺利完成,术中出血量实施A法组约5~50mL,平均10mL; B法组约5~200mL,平均为50mL。1例B法组的患者出现术后扁桃体窝出血,两组均没有出现术后扁桃体窝感染或咽旁间隙感染患者。结论 电凝法扁桃体切除术术中出血较少,可使手术更易完成。术后出血机会减少,不会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和扁桃体切除术是最常见的外科手术之一 ,此类手术在英国绝大多数是为住院手术 ,相反 ,在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则常在门诊进行。该文回顾性分析门诊扁桃体切除术后早期反应性出血、发热和呕吐的发生率 ,并讨论其对门诊手术的含义。总共52 1例患儿参与本研究 ,其中男 2 59例 ,女 2 6 2例。 392例接受扁桃体切除术 (2 4 2例伴腺样体切除术 ) ;12 9例仅接受腺样体切除术。年龄 13个月~ 16岁 (平均 7.3岁 )。手术均在全麻下以常规方法进行 ,术后观察体温、脉搏、呕吐、所用的止痛剂和出血情况。出血又分为轻微 (不需处理 )和严重…  相似文献   

4.
增殖体扁桃体切除术的严重意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增殖体扁桃体切除术严重意外5例,例1在全麻下行扁桃体切除术,血液流入下呼吸道窒息致死。例2因术中扁桃体挟持不牢,落入气管内窒息死亡。例3、例4均为普鲁卡因异常反应,1例抢救成功,1例死亡。例5为扁桃体切除术后作增殖体切除术,术后大出血,鼻咽部填塞后死亡。对发生意外之原因及防治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扁桃体切除术是小儿常见的手术之一。■往文献中报道扁桃体切除术的最客观并发症为术后出血。本文只在对影响小儿扁桃体切除术后并发症的有关技术操作做出评价。将80名平均年龄5岁、施行扁桃体切除的儿童,随机抽样分成8个组,通过确立手术方法、止血方法和应用抗生素等参数评估术后并发症,结果表明:①应用电灼法和激光法切除扁桃体的儿童  相似文献   

6.
随着免疫学的进展,对扁桃体切除手术有了新的看法,有人认为扁桃体切除手术是促使少年生长加速的原因之一,因而近年学龄儿童施行扁桃体切除术的在减少。作者等为研究扁桃体切除手术对儿童发育的影响,对莫斯科1~10年级的7~17岁学生进行了观察。施行扁桃体切除术2年以上者553人,其中369人无慢性伴随疾病,184人有慢性伴随疾病(代偿期);患中毒过敏型慢性扁桃体炎者189例;对照组健康儿童1821例。本文将儿童发育情况分为超重型、体重不足和发育迟缓三类。扁桃体切除术后儿童与健康儿童比较,超重型者增多,以女性明显,但差异性分析说明手术并非决定体重超常的因素。切除扁  相似文献   

7.
由于受到霉菌易引起呼吸道过敏疾病的启发,Bernard等(1962)研究了100例扁桃体切除术,其中培养阳性者49例,主要为曲菌和念珠菌,少数是青霉,链格孢菌属及单孢枝霉属等多达15种。病理检查18例扁桃体陷窝有可见的菌落,并有上皮增生,但未见肉芽肿病变。他们以为扁桃体内这些霉菌,可能对呼吸道过敏起抗原作用。这一论点后来得到Jokinen等(1976)的支持,同时他们也以此理由劝说一些病人切除了扁桃体,并作了大量类似的研究,其结果与Bernard等相似。作者们对227例慢性扁桃体炎行扁桃体切除术者作了研究。培养霉菌的标本是在严格无菌操作下,把切除下的扁桃体剖开,再从半爿扁桃体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扁桃体周围脓肿患者采用两种不同治疗方法,再行扁桃体切除术的术后出血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2019年9月福建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收治的579例扁桃体周围脓肿行全麻下扁桃体切除术治疗的患者,分为脓肿期手术(观察组)297例和常规择期手术(对照组)282例,比较两组患者扁桃体切除术后出血发生率及术后出血量情况。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手术有助于减少扁桃体切除术后原发性出血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9,P <0.05),继发性出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6,P >0.05)。结论 扁桃体周围脓肿患者在脓肿期行扁桃体切除术可以有效减少扁桃体切除术后原发性出血概率。  相似文献   

9.
据报告A组链球菌扁桃体炎的临床和细菌学复发占扁桃体炎病人的10~25%。由于没有象预防接种这样的预防措施,病人通常需行扁桃体切除术。腭扁桃体是免疫反应淋巴器官,对各种抗原可产生特异性抗体,有 T、B 淋巴细胞活性。早先研究已报告,扁桃体切除后血清总免疫球蛋白(IgG、A、M)减少,但未见有关扁桃体切除术对细菌抗原特异血清抗体反  相似文献   

10.
扁桃体切除术虽是常行的手术,甚少发生严重合并症;但对于血容量很少的小儿来说,术后出血仍然是个严重问题。为了避免过早地施行扁桃体切除术,并寻求更为有效的保守治疗方法,作者进行了以下研究。选择20例4岁以下每年发作扁桃体炎6次以上、具有一年以上病史、需要做扁桃体切除的患儿,而无急性炎症和近期感染者。扁桃体切除术前用棉拭子从双侧扁桃体取细菌接种于Stuart培养基中,术后将标本以最快的速度送到实验室,在Wilkins-Chalgren厌  相似文献   

11.
扁桃体周围脓肿的发病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扁桃体周围脓肿的发病机理,在教科书中一直被描述为急性渗出性扁桃体炎向扁桃体上窝或周围蔓延所引起的。然而,有关寻找扁桃体周围脓肿真正病因的研究甚少。该文通过对连续诊治的工00例扁桃体周围脓肿病例的分析,试图发现扁桃体周围脓肿的真正病因。为此确立了以下参数;①患者年龄;②脓肿的部位;③自觉症状;④脓肿形成的无数;⑤扁桃体有无渗出;③是否做过扁桃体切除术;①何时做过扁桃体切除术;③扁桃体周围脓肿的复发率。通过分析提出扁桃体周围脓肿不是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扩散的结果,而是由于在扁桃体上窝内的weter’。腺化脓…  相似文献   

12.
电刀切除扁桃体手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常在全麻扁桃体切除术中,我们一般以剥离法进行扁桃体切除术。自2005年以来,我科以电刀行扁桃体切除术,获得了良好效果,术中出血量大为减少,手术时间明显缩短,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手术结束前升高血压检查扁桃体术腔与常规检查扁桃体术腔两种方法对扁桃体切除术后出血的影响。方法 对我院2008年1月~2016年1月行全麻下低温 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的患者1069例,采用回顾性临床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为手术结束前升高血压检查扁桃体术腔组546例(治疗组)与常规检查扁桃体术腔组523例(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术后出血发生率、术后出血量等。结果 治疗组原发性出血6例,发生率1.10%,继发性出血9例,发生率1.65%。对照组原发性出血17例,发生率3.25%,继发性出血5例,发生率0.96%。扁桃体切除后手术结束前升高血压检查扁桃体术腔,可减低术后原发性出血概率,而与术后继发性出血无明显相关。结论 手术结束前升高血压检查扁桃体术腔能有效减少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后原发性出血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14.
现代外科技术和药物对扁桃体术后疼痛和出血的发生率并无太大影响。纤维蛋白胶在一些情况下具有明确的止血效果 ,亦有研究提出它还具有止痛作用。本文采用随机双盲法前瞻性地观察了纤维蛋白胶对扁桃体术后止血和止痛的效果。观察对象为 50例成年患者 ,他们因慢性扁桃体炎而行扁桃体切除术。除疼痛记分不全的 16例外 ,对其余 34例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按预定方案 ,在双侧扁桃体切除术后 ,随机地在一侧扁体窝内涂擦纤维蛋白胶 ,另一侧不予涂擦。然后观察扁桃体窝伤口出血和愈合情况。病人的症状用疼痛监测仪监测 ,每 8小时一次 ,连续观察 10天…  相似文献   

15.
作者对15名(男9、女6)年龄均在16岁以上连续入院常规扁桃体切除术的病人进行双盲对照前瞻性研究。由同一医生用钝性剥离法作扁桃体切除术。结扎止血后用浸在0.5%丁哌卡因液10ml中的4×1时长纱条填塞于一侧扁桃体窝内而以同样大小浸在生理盐水10ml中的纱条,填塞于另一侧扁桃体窝内,保留十分钟。在术后4~6小时及术后第一天早晨询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超声刀扁桃体切除术与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的优缺点、安全性及可行性。 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和Pubmed等数据库中国内外关于超声刀扁桃体切除术与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的随机对照试验。运用RevMan 5.3软件对两种手术方式在术中、术后指标进行Meta分析。 结果 共纳入8个随机对照试验,共722例患者。超声刀扁桃体切除术与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相比,术后出血率明显降低[SMD=0.30,95%CI(0.15, 0.600.11, 0.79), P=0.010 007],而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白膜开始脱落时间及术后疼痛评分等方面,超声刀组与等离子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超声刀扁桃体切除可明显降低患者术后原发或继发出血的概率,改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儿童扁桃体切除出院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对419例行扁桃体切除术当日出院后l~5天内的儿童进行问卷调查,收到答卷294份,有291份适合进行分析。291例中男158(54.3%),平均年龄6.8岁(3~14岁)。行单纯扁桃体切除术34例(11.7%),同时行增殖体切除术246例(...  相似文献   

18.
为缓解扁桃体切除术后的疼痛,倾注了世代耳鼻喉科医师的心血。该作者对105例行扁桃体切除术的病人术后疼痛情况进行了研究,采用了透热止血法和结扎法的对比研究,观察缓解扁桃体术后疼痛效果。105例中男34例,女71例,年龄7~35岁,平均年龄17.9岁,其中14岁以下29例(...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激光、低温等离子射频、超声刀等方法被应用于扁桃体切除术,在控制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方面显示出一定的优势,但也各有其优缺点,而单极电刀行扁桃体切除术在临床上报道并不多。为了进一步探讨单极电刀行扁桃体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我科自2008年3月~2009年1月对66例行扁桃体切除术患者随机进行了传统剥离法和单极电刀法行扁桃体切除术,并就两种手术方法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伪膜生长、术区疼痛反应等进行了对照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扁桃体切除术后出血率为0.98%~5.50%[1]。部分患者术后止血相当困难,引起失血过多,甚至危及生命。疼痛影响患者进食、饮水,约2周才能完全恢复。因此,临床上为了减少术中术后出血、减轻患者术后的疼痛,已采用扁桃体挤切术、电刀切除术、激光切除术、超声刀切除术等希望能改良扁桃体剥离术。目前,低温等离子刀已广泛应用于外科手术,本研究自2009年末开始观察低温等离子扁桃体消融术[2]对患者术中、术后的影响,并与扁桃体剥离术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