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对东北红豆杉、云南红豆杉、中国红豆杉和南方红豆衫的幼茎、针叶及其茎来源的愈伤组织的过氧化物酶(POD)、醋酶(EST)、多酚氧化酶(PPO)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同工酶,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及电泳谱带,多酚氧化酶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活性作了比较研究。并探索了这几种同工酶的酶谱和两种酶活性与紫杉醇的生物合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对药用植物墨旱莲进行快速繁殖.方法 以顶芽、茎、叶和幼苗(上部为绿体,下部为愈伤组织)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及根和芽的分化.结果 在顶芽、茎、叶和幼苗4种外植体中,顶芽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和芽分化率均高达100%,愈伤组织褐化少,生长良好,易被诱导出不定芽,是较为理想的快速繁殖材料;茎段的愈伤组织诱导率也达100%,但其中不带茎节的茎段不能直接诱导芽分化.在适宜的培养基中顶芽和带节的茎段能大量生根,生根率均达100%.结论 较适宜诱导愈伤组织的激素组合是MS+6-BA 2.0 mg·L-1+NAA 0.5 mg·L-1,诱导芽分化适宜的激素组合为MS+6-BA 3.0 mg·L-1+NAA 0.3 mg·L-1,根的诱导则在MS+NAA 0.2 mg·L-1上进行.  相似文献   

3.
计巧灵 《医学教育探索》2003,(11):1041-1044
目的 为了促进新疆紫草大面积人工栽培,缓解自然资源匮乏的现状,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建立了新疆紫草的无性繁殖体系。方法 诱导新疆紫草多种外植体脱分化均已成功,胚状体扩增后萌发出大量的试管苗;愈伤组织扩增后诱导出大量的不定芽,不定芽经诱导生根后,得大量的试管苗,试管苗土栽成活。结果 外植体脱分化期间,2,4-D不可缺少,KT的作用优于BA;嫩芽切段脱分化最快,愈伤组织质量最好;降低2,4-D浓度有利于愈伤组织扩增和再分化;一定浓度KT或BA都可诱导出不定芽,前者还有利于球形胚的形成;球形胚培养初期,培养基中加入适量激素能使球形胚大量增殖,并很快发育;适当的昼夜温差(10℃~28℃)和自然光照有利于壮苗的形成和移栽成活。在移栽的236株试管苗中,31株土培成活,成活率达13.2%。结论 通过组织培养方法建立的新疆紫草无件繁殖体系稳定,可用。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浙贝母低浊解除休眠过程中过氧化物酶和酸性磷酸酶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鳞片近轴面表皮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大大高于鳞片内部贮备组织的过氧化物酶活性,而和芽的酶活性接近。鳞片内部贮备组织的酸性磷酶酶活性在低温除休眠的后期快速上升。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龙牙楤木体细胞胚发生、发育及植株再生过程中,胚性愈伤组织、球形胚、子叶胚、体胚苗的生长和其主要药用成分总皂苷、齐墩果酸、总黄酮的累积情况。方法 采用组织培养诱导体细胞胚发生,测量体细胞胚发育过程中各发育时期的生物生长量,并用分光光度法分析其中的总皂苷和总黄酮的量,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齐墩果酸的量。结果 随着胚性愈伤组织的分化、发育,其生长速率由胚性愈伤组织的每周0.09 g,递增到体细胞胚苗的每周0.32 g。胚性愈伤组织和各不同发育时期体胚中总皂苷和齐墩果酸量的趋势相同,即体胚苗>球形体胚>胚性愈伤组织>子叶体细胞胚;与总黄酮的量不同,即体胚苗>子叶体细胞胚>胚性愈伤组织>球形体胚。结论 胚性愈伤组织和各不同发育时期体胚中,总皂苷、齐墩果酸、总黄酮的生长速率最高的是体胚苗,分别为每周6.72、3.42、7.36 mg。  相似文献   

6.
对番茄下胚轴、子叶、叶柄不同类型外植体离体培养中有关细胞启动、分裂、分化以及器官发生作了细胞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番茄不同类型外植体在不同样的培养条件下,愈伤组织生长表现明显差异:下胚轴、子叶诱导产生愈伤组织时,细胞启动早,生长快,分裂方式基本为无丝分裂;下胚轴诱导愈伤组织形成时,细胞不规划的无丝分裂少于子叶,故下胚轴离体培养得到正常芽的比例高于子叶;番茄离体培养中不定芽通常发生在愈伤组织的周边区,也可起源于维管组织结节周围,形成层状细胞。不定根则由茎中柱鞘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采用体细胞融合技术将西洋参基因转入胡萝卜中 ,为贵重中药、生长受地理环境等限制的中药扩大药源 ,利用杂种优势为培养适于大面积栽培且有效成分人参皂苷含量较高的优良杂交品种提供理论与实验依据。方法 :用PEG法对五加科植物西洋参与伞形科植物胡萝卜进行体细胞融合 ,通过同工酶进行初步杂种鉴定并用HPLC法测定西洋参和胡萝卜体细胞融合培养愈伤组织中人参皂苷Rb1含量。结果 :体细胞融合技术成功地获得了西洋参和胡萝卜体细胞杂交愈伤组织 ;同工酶分析是鉴定杂种的有效手段之一 ;在 10个杂交体愈伤组织中有 6个杂交体愈伤组织人参皂苷Rb1含量比未融合前西洋参愈伤组织中的含量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老瓜头Cynanchum komarovii资源利用提供前期的生物技术实验参考。方法以老瓜头的根段、茎段和叶片为外植体,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筛选诱导愈伤组织产生的最适培养基;进行愈伤组织增殖培养过程中,测定了不同时间愈伤组织的鲜、干质量,绘制愈伤生长曲线;同时进行了愈伤组织分化培养基的实验筛选。结果不同外植体诱导愈伤产生,其根诱导效果最好,各处理诱导率达90%~100%,茎段和叶片愈伤组织诱导最佳配方分别为MS 2,4-D1.0mg/L 6-BA2.0mg/L NAA0.5mg/L和MS 2,4-D0.5mg/L 6-BA0.5mg/L NAA0.5mg/L,茎段比叶片较容易诱导,各处理诱导出的愈伤组织质地松散,颜色鲜黄,几乎无褐化现象。愈伤组织继代生长在第10天进入对数生长期,愈伤鲜生长量最大达4.961g,干质量0.496g。愈伤组织的分化率很低,很难生芽,易分化出钉状根。结论对于诱导愈伤形成,根段是最佳的外植体,筛选出了茎段和叶片诱导愈伤的最适配方,愈伤组织生长量较大,但分化困难。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浙贝母低温解除休眠过程中过氧化物酶和酸性磷酸酶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鳞片近轴面表皮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大大高于鳞片内部贮备组织的过氧化物酶活性,而和芽的酶活性接近。鳞片内部贮备组织的酸性磷酸酶活性在低温解除休眠的后期快速上升。  相似文献   

10.
阳春砂愈伤组织诱导与植株再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愈伤组织的诱导与植株再生,建立阳春砂的离体再生系统.[方法]以1g/L升汞和1.84kg/L的浓硫酸分别处理阳春砂种子;取阳春砂无菌幼苗的叶片及茎切段为外植体,接种于以MS为基本培养基、分别添加了不同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的培养基中,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和再生培养.观察:①不同处理方法对种子萌发的影响;②不同培养基诱导阳春砂愈伤组织的优劣;③不同剂量AgNO3对愈伤组织分化的影响;④不同培养基对芽分化的影响.[结果]①以升汞消毒的种子均未观察到萌发,而经浓硫酸处理的种子萌发率达8.4%.②幼苗叶片不能形成愈伤组织,茎切段能有效诱导愈伤组织;添加0.5mg/L2,4-二氯苯氧乙酸(2,4-D)、0.5mg/Lα-萘乙酸(NAA)和1.0 mg/L 6-苄基腺嘌呤(6-BA)的培养基适合愈伤组织的诱导.③在该培养基中添加6mg/LAgNO可使诱导的愈伤组织更易于再分化.④添加0.1 mg/LNAA和2.0mg/L 6-BA,再分别添加0.5 mg/L呋喃氨基嘌呤(KT)或0.1 mg/L N'-苯基-N'-1,2,3-噻二唑-5-脲(TDZ)可诱导愈伤组织的芽分化,丛生芽移至MS培养基上可自然生根.[结论]以阳春砂种子萌发后幼苗的茎切段作为外植体,在一定培养条件下可实现愈伤组织的诱导与再生,建立其离体再生系统.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初步探讨番红花组织培养的一些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组织培养技术,以番红花幼嫩的叶片为外植体对其愈伤组织及不定胚的诱导进行了研究:结果:MS BA 0.1 mg/L 2,4-D 2 mg/L为诱导愈伤组织形成的最佳培养基,而诱导不定胚的最佳培养基为MS BA 1.5 mg/L 2,4-D 2 mg/L.结论:基本明确了番红花愈伤组织及不定胚诱导的最佳激素组合.  相似文献   

12.
中药菘蓝过氧化物同工酶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菘蓝不同器官的POD同工酶进行分析测定。方法:采用聚丙烯酰胺垂直板凝胶电泳。结果:菘蓝的POD同工酶酶谱具有一定的器官特异性和稳定性。结论:同工酶变化与生物的生长发育之间具有特异性关系,可为生物生长发育的调控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以杭白菊子叶和下胚轴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寻找适宜诱导菊花子叶和下胚轴愈伤组织发生和分化的激素配比。方法采用不同的激素配比MS培养基对杭白菊子叶和下胚轴分别培养。结果试验设计的培养基均能诱导产生愈伤组织,但不同的激素配比对芽诱导分化的影响不同。其中MS IAA0.3mg/L 6-BA12mg/L诱导菊花子叶和下胚轴得到的愈伤组织粗大且致密;MS IAA0.3mg/L 6-BA4mg/L适宜子叶不定芽的诱导,诱导率为67.5%;MS KT2mg/L NAA0.2mg/L适宜下胚轴不定芽的诱导,诱导率为62.5%;生根培养采用1/2MS NAA0.1mg/L,7d后生根率为100%。结论本实验建立了以杭白菊子叶和下胚轴为外植体的高频快繁体系,不定芽诱导频率高且生长健壮。  相似文献   

14.
黄花石蒜不定根的离体诱导与培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摸索黄花石蒜不定根的离体诱导与培养条件,并对其有效成分加兰他敏进行初步检测。方法以黄花石蒜双鳞片为外植体,接种于不同培养基上,观察长根情况;以离体培养的不定根为材料,检测其是否含有有效成分加兰他敏。结果双鳞片在MS 2,4-D2mg/L培养基中能诱导出愈伤组织;愈伤组织在MS IBA1mg/L BA0.1 mg/L中诱导生根最佳;薄层色谱显示黄花石蒜不定根的培养品中含加兰他敏。结论离体培养黄花石蒜的不定根,可能成为加兰他敏的一个新来源。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建立长春花转基因毛状根再生植株快速繁育体系,获得生物碱量提高的长春花再生植株。方法 研究外源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长春花毛状根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分化、不定根分化和再生植株移栽的影响,采用HPLC法测定长春花再生植株生物碱量,并采用定量PCR技术分析目的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 转基因长春花毛状根愈伤组织诱导和不定芽诱导的最佳培养基均是MS+6-BA 2.0 mg/L+NAA 0.3 mg/L,不定根分化的最适培养基是1/2 MS+NAA 0.3 mg/L。采用炼苗的改进方法可使长春花再生植株的移栽成活率达90%。HPLC分析结果表明,长春花再生植株中长春碱、长春新碱和阿吗碱量分别比对照提高4.0、5.8、1.8倍,其中,优良单株OG30-3的长春新碱和长春碱量比对照提高7倍和10倍。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转基因植株orca3基因和g10h基因的表达量比非转基因植株的高。结论 转基因长春花毛状根再生植株可促进抗癌生物碱的产生。  相似文献   

16.
研究生物缺氧应激反应调空模式小白鼠轻度缺的氧心肌乳酸脱氢酶谱变化特点。方法以小白鼠心肌为材料,人工缺氧,乳酸脱氢酶酶活性特异染色。CS-910型双波长薄层层析扫描仪定量测定LDH相对百分含量。  相似文献   

17.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anges of LDH enzyme patterns of mice under slight hypoxia.Methods. Mice treated with artificial hypoxia, various tissues were made for the test of LDH enzymatic activity by the specific staining technique. LDH (1 -5) relative percentage enzymatic activity (RPEA) were measured with CS-910 dual-wavelength 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 scanner.Results. The RPEA of LDH isozymes of various tissues after slight hypoxia shifted to the isozymes LDH1 and LDH2, whose principal subunits are H subunits, and the RPEA of LDH,(H4), LDH2(H3M) increased, while RPEA of LDH5(M4) in various tissues decreased prominently except the cardiac muscle, and that of LDH4(HM3) decreased as well. After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 (PAGE) of the hypoxia treated cardiac muscle specimen was made, activity subbands originated regularly in the isozyme patterns of LDH, with the regularity of LDH1 (0 subband), LDH2 (0-1 subbands), LDH3 (0-2 subbands), LDH4 (1-3 subbands), LDH5 (2-4 subbands).  相似文献   

18.
邴寒  金晓明  韩清 《黑龙江医学》2011,35(10):724-726
目的 研究Caspase-3在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中的表达,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及其在RB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24例RB石蜡包埋标本中的Caspase-3表达和两者的相关性.结果 24例RB中,分化型4例和未分化型20例.24例RB组织中,有18例Caspase-3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类胚体中残留未分化胚胎干细胞(ESC)的特性。方法 小鼠R1和Oct-4-GFP转基因ESC细胞株,体外类胚体分化20 d后消化打散,重新给予ESC常规培养液培养。观察类胚体中残留未分化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和观察残留细胞表面标志物及体外再次分化能力。将残留细胞扩增后注射入裸鼠背部皮下和大腿肌肉内,6周后注射部位取材进行大体和组织学检查。结果 分化20 d的类胚体中存在残留未分化ESC,生长形态呈克隆样,表达SSEA1、CD31、CD9和Oct-4等未分化ESC标志;细胞能反复传代,并可在体外再次分化和残留。残留细胞注射部位形成畸胎瘤,瘤体组织中存在成熟的内胚层、中胚层和外胚层组织。结论 胚胎干细胞分化为类胚体后仍存在残留未分化全能ESC,残留细胞在体内、外可再次分化,并能在体外分化中再次残留。  相似文献   

20.
缪静  柏新富 《医学教育探索》2004,(10):1178-1180
目的 探索姜茎尖组织培养及其试管苗快速繁殖的适宜条件。方法 剥取不大于1mm的姜茎尖生长点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种类和浓度的植物生长物质进行培养。结果 小于0.3mm的姜茎尖可进行良好的分化与生长;在各类激素中,以BA对姜芽分化最为有效,培养基MS BA 1.0mg/L NAA 0.2~0.4mg/L最有利于芽的分化和生长;在生根培养基中添加适量的BA不仅不影响不定根的形成,且能增加成苗数,对不定根的分化和成苗最适的培养基为1/2 MS NAA 0.1mg/L BA 0.15mg/L。结论 试验为姜的茎尖离体培养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